篇一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之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将送别分为三个场景时,教学时我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补充资料、展开想象、音乐的渲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进文字中,步入画面中,品味,潜心体会文字背后的那份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情感表达的方式。

一、 整体把握,以“情”贯穿始终。

在学生学完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引入:“送别是一只小小的船,载着无尽的思念;送别是一杯满满的酒,盛着浓浓的情谊。今天两位友人就要分别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快速浏览,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学生一下就找出关键词“依依惜别”,于是我抓住“依依惜别”让学生找出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使得“依依惜别”成为了整堂课的情感主线,后面的学习围绕“依依惜别”展开的。

二、品读赏析,感受“情”。

1.体会赏景藏情。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在话别之前,两位诗人借着赏景,来掩藏内心的不舍之情。我引导体会“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藏”“有意不去触动”等体会,并通过他们两人平时在黄鹤楼上,会做些什么?为什么今天都不说话?通过思考、交流,学生认识到两人面对分离,都不想去说一些告别的话,害怕说了会更加伤心难过,所以都把这份情藏在心底。再用感情朗读,来表现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

2.感受对话叙情。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在两人的对话中,饱含着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与不舍,以及孟浩然对李白的宽慰之情。教学时,我就紧抓两人的语言,来朗读感悟。比如学李白的话,让学生自己阅读,相机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感受孟浩然人品令人敬仰和为什么李白称孟浩然为兄长和老师,由此对深刻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并重点抓了六个“您”来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引导学生体会孟浩然对李白的宽慰以及两人的深厚友谊。然后,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受两人之间的深情。适时补充对话描写。

…… …… 余下全文

篇二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离别,一个伤感的话题。虽说“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谁愿意让沉甸甸的思念、牵挂萦绕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文人重情,因而文人之间的离别常常会演绎成一段动人的故事,如李白与孟浩然的黄鹤楼之别。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其实就是 作者对诗句的一种解读,并将这种解读呈现在动人的故事中,从而使读者在读文中获得对诗句内涵、意境的深刻感悟。阅读这种文章,基本的方法是:诗文对照。这一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学生也并不陌生,学文之前大多已能琅琅背诵。

针对如此学情,我们的教学还能仅仅着眼于“诗文对照,理解诗意”吗?不。我们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是向文本深处行进,读懂送别中流露的“情”,学习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方式,于是,《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定位于——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一、诗文对照,初解诗意。

学生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绝不是一无所知。初读之后,已大致了解诗句讲的是暮春三月,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在黄鹤楼为他送行。也能或多或少地感到诗人想要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当然,如此粗浅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必须诗文对照。高年级的学生,应该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文包诗的学习方法。于是,从“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读懂了“故人西辞黄鹤楼”;从“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读懂了如此美景,便是诗句中的“烟花三月”;从“顺江东下,前往扬州”读懂了诗句中的“下扬州”;从“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读懂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放手时且放手,让学生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于是,诗的意思便了解了。很不喜欢那种为了突出学法指导一味地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归零”的做法。事实上,漠视学情的学法指导正是不重视学法指导的体现。

…… …… 余下全文

篇三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其实就是 作者对诗句的一种解读,并将这种解读呈现在动人的故事中,从而使读者在读文中获得对诗句内涵、意境的深刻感悟。阅读这种文章,基本的方法是:诗文对照。这一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学生也并不陌生,学文之前大多已能琅琅背诵。

针对如此学情,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诗文对照,理解诗意”,而是要努力达到向文本深处行进,读懂送别中流露的“情”,学习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一更高级的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且教且思,且思且改,努力完善课堂教学。在讨论中,我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反思。

一、初读文本,感悟诗情。

学生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已大致了解,但是非常浅显。想要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必须诗文对照。高年级的学生,应该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文包诗的学习方法。于是,从“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读懂了“故人西辞黄鹤楼”;从“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读懂了如此美景,便是诗句中的“烟花三月”;从“顺江东下,前往扬州”读懂了诗句中的“下扬州”;从“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读懂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该放手时且放手,让学生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于是,诗的意思便了解了。

二、品读课文,体会深情。

《黄鹤楼送别》中将送别时的三个场景娓娓叙来,学生只要走进文字中,步入画面中,咀嚼,品味,潜心会文滋味长,文的背后的那份情,便悄悄地撞击心弦了。

首先,是“‘观赏’美景”。“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那不是真正的观赏,是掩饰离愁,是排遣别情,是将依依惜别的情意深深地藏在心底啊。为什么藏呢?他们藏着的别情后,是满腔的深情,真情和豪情!细细地品读一个“藏”,读懂的是藏不住的情,直抵人的心怀。然后,是“敬酒话别”满满的酒杯里装着的是情意。敬仰情,感激请,留恋情;师生情,手足情,朋友情,酒满情更满。而孟浩然语重心长的劝慰中,是关心,是爱护,是对友情的珍视,信任。薄酒一杯酬知己,一个是“请满饮此杯”,一个是“一饮而尽”,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传递的都是那不朽的友情,那样真挚,那样深情。最后,是“伫立吟诗”。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登上小船,白帆翩然远去,李白伫立江边,凝视江面,既然是“凝视”,他的视线应该有一个焦点,那个焦点,便是渐行渐远的孟浩然。纵然是孟浩然乘坐小船已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视线却能飞越千山万水,久久地追随,随着牵挂的人儿走向海角天涯。因为人有情,物也有了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习俗“折柳相送”,“柳”——“留”谐音,那杨柳依依似乎也在伸手依依地挽留;那点点沙鸥仿佛也在一路追随相送,声声呼唤珍重;那一江春水绵绵不绝地流淌,诉说着思念和祝福绵绵无绝期,真挚深厚的友谊在天地间长存,永世不绝。而文末的一个省略号,又蕴含着多少道不完的情!

…… …… 余下全文

篇四 :黄鹤楼送别反思

《黄鹤楼送别》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个文包诗的形式,讲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以景衬情,抒发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浓浓的友情。

教学时由于时间限制,讲得太过仓促,没有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

1.李白的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您”?除此以外,还用了哪些称呼?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一想,为什么鄙视权贵、连皇帝都不放在心上的李白,会对孟浩然如此敬仰?

3.孟浩然的话中引用了谁的诗句?他想向李白表达什么意思?

在这段学习中,我没有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去探索,而是包办代替,应该小组讨论,我却怕学生找不到,极力告诉学生答案,我是我这节课中最大的缺点。

其次,在文章的拓展中没有做到,让学生多说,多表达,只是叫了一部分同学,应该多叫几个。

第三点,我对学生的反馈没有做到及时的评价,或者说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粗糙,五年级的学生多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发挥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不能拘于形式。

第四点,我的细节部分处理得有一些不恰当,课件的播放不及时,也就是对课件的操作不够熟悉。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克服以上的毛病与不足,让自己上一个新的台阶。

…… …… 余下全文

篇五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庐江县城关小学:彭号军

《黄鹤楼送别》是一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本文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使得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因此,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试图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伫立”、“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 …… 余下全文

篇六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教师:杨善舒

《黄鹤楼送别》是一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本文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使得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因此,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试图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伫立”、“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 …… 余下全文

篇七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是以“文包诗”的形式,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意境。课文借助古诗描绘了李白创作此诗的过程,诗文对照,情景同现,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感受二人亦师亦友的关系,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体会两位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而此情此感距离学生比较远,因此揣摩“饮酒话别”“目送吟诗”的情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是教学的重难点。

在具体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如下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共鸣:

一、歌曲导入,营造情境

本打算课前播放一首《送别》,让学生边听边感受离愁别绪,营造送别的基调。然后引出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送别的经历,说说送别时的所想所感,再进一步引出自己所了解的送别诗,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但实际操作中,由于音响没有调试好,音乐无法播放,临时换成以“黄鹤楼”及黄鹤楼的传说来导入,虽然可以直接导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却没有营造出送别的基调,引入送别诗也显得突兀和不协调。

二、烟花三月的美景却无心欣赏的对比

出示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美景图,一方面体会“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意思,一方面引出“这么迷人的美景,李孟二人是否也为其沉醉呢?”,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抓住“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藏”“有意不去触动”来体会二人不忍离别、不愿言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在实际操作中,时间安排不当,学生没有充分阐述,引导不够到位,“李白一会儿仰望蓝天白

云, ”“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 ”的想象练说也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导致学生进不去,匆匆而过。

三、抓住关键词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课文第三自然段二人“饮酒话别”是理解的重点,让学生抓住“孟夫子”“兄长和老师”以及六个“您”来体会李白对孟浩然“人品”和“诗篇”的敬仰。让学生通过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对李孟二人的了解加以体会。课前看了学生的预习导航,大部分学生搜集的都是二人的生平简介,对孟浩然的诗词和人品了解不多,于是上课时改为自己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但没有深入考虑学情,所引的材料高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导致浮于表面,学生只是知道了一些类似“品格高洁”的词语,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孟浩然的人品以及李白把他成为兄长和老师的原因。不如把点化小,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说出孟浩然的人品和诗歌特点效果好。

…… …… 余下全文

篇八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文的知识与技能是让学生学会5生字,认识5不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达到背诵的效果,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

一、导入:由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歌曲中把学生的思绪带入文本中,从而让学生走进课本。

二、整体感知:先让学生认真听课文范读,以次理解古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整体印象,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去理解课文内容。如读李白的话,引导学生抓住“孤帆”“唯”等词语,体会他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感悟他对孟浩然的难舍之情。读孟浩然的话,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等词语的理解,体味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惜别之情。

三、探究:在理解过程中的基础中,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了哪些字词或词句的意思。通过学生找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学生较自由地理解了诗的意思,此时我又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整合,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使学生对古诗的意思有整体认识。

四、角色表演:在学生对诗人的感情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后,我还安排了一个“原始重现”的过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因此我让学生自由合作,分别扮演李白与孟浩然。通过言语与动作、神情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情的理解,这一设计,学生训练面广,先让学生同位练说,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自信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也能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了。个个受益匪浅。有效地合作,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养成了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想像不仅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

五、小结质疑:这个环节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收获,并提出还没有弄明白的地方。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