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比尾巴》精品教学反思

《比尾巴》教学反思

陈彩君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我在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比如在本课一开始,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出示的图片先说说动物的名称,这样可以复习学过的部分生字。然后,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一编”)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小朋友进入森林王国去做一做小裁判,通过让小裁判们和小动物互相打招呼的方式拉近了他们与文本中小动物的感情,激起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一比、评一评,读一读这三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因为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个人意识,并运用了多媒体这样的电化手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昂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出现了几个大的失误。

朗读尤其促发我深思。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作为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一块,朗读指导一直是重点。但是学生朗读时有拖音的问题还是很严重,这是因为自己在平时的时候不注重训练的原因。对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平时的时候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认真指导学生改正拖音等不好的朗读问题。二是在朗读指导时要有层次感,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齐读,应该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的时候逐步增加朗读的难度。在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时,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们读出感情。如指导“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三是在明确每一次朗读的目的性,不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虚设,真正体现出朗读的成效性和目的性。四是有意识地去挖掘朗诵的趣味性。像《比尾巴》这样充满韵味的儿歌,在学生朗读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配上相关的动作,比如拍手等形式来增加朗读的趣味性和活跃课堂的气氛。像我那样一直采用学生齐读,小组读和男女生竞读等这样的方式略微显得有些单薄,应该尊重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活跃课堂气氛。

…… …… 余下全文

篇二 :10《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八、鸟、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4.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1.准备好6种小动物的卡片、头饰、尾巴图。

2.学生的学案给动物加上尾巴的图 ,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揭题,导入新课

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想请咱们的同学参加当小裁判,你们想去吗?那么,它们要比什么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板书:比尾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识字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先听老师读读课文。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有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3、黑板上有一些字是红色的,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看看这些字,你最想先学哪个字?根据学生说的字,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4、你的方法很好,谁还有其他方法?

5、同学们想的办法真棒!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字,同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记得快?(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及时点拨,并及时指导认识新偏旁:矢、八、鸟。)

三、指导朗读

1、(装做听小动物说话的样子)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小动物还说:谁能

根据这些生字把这些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再说一说呢?(学生自由汇报)

2、课文是怎么问的,又是怎么答的呢?谁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

(指名读,指导问句的朗读方法,再指名读。)

3、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老师想给每一个同学的机会,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练习读一读,看看谁读得好,就请谁为大家表演。(学生练读,指名读。)

4、(装做小动物的说话)刚才,小动物们又夸奖同学们啦!它们说,咱们班的同学不但生字学得快,而且课文也读得好,不过,不知道你们生字写得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把生字写好吗?

…… …… 余下全文

篇三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 尾 巴》教 学 反 思

----尚志市河东中心校 王巍

我需要灵感,很多事情也都是在一瞬间捕捉到的。课堂中的很多更是在灵感中获得的。

我听过别人讲《比尾巴》,正是因为听过,在打算讲这课之前犹豫了很久。下定决心讲这一课,是因为我建立的课堂资源很实用,在孩子的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动物的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虽然它没有多媒体课件那样完美,但它也能使我的课堂生动,让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更会给孩子们带来从未有过的感受,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孩子们接触新鲜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机会太少了。 决定讲课之前,我让自己的大脑空白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我害怕自己受到影响,受到别人的束缚,走到听过的这课的老路中去。我也不想受到什么影响,我要按照我自己理解的去诠释这节课。于是,怎样让课堂前建设的内容与我的课堂内容结合的恰到好处,怎样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中学会、学得愉快,不害怕不紧张??我发现自己顾及的竟然很多,最顾及的就是我怎样把孩子轻松自如的引入学习的情境中,在学习的情境中我能给孩子什么?这也是我每一节课中所顾及的。因为工作了整整八年的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责任,我从未像现在这样会顾及到孩子们的感受,他们的成长时间令我羡慕,今天就是他们的昨天,我倍加珍惜。(似乎

有些扯远了。)

设计《比尾巴》这一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学会本课12个会认的字。认识两个偏旁“八”字头和“鸟”字旁。2、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4、养成喜爱小动物的感情,树立自觉保护小动物意识。教学重难点是朗读课文中的问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整节课的大概思路也就形成了:导入新课、识记生字、朗读感悟、拓展延伸、总结全文。一切很自然的就形成在自己的脑海中,剩下的问题就是怎样把每一个环节很自然的衔接起来,也就是过渡语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话语:这么多小动物在一起它们要干什么呢?(板书课题:比尾巴)。然后以“比”的形式为情境贯穿整篇课文,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因为我不愿意课堂中的内容很死板的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因为课堂需要的是艺术的感觉、自然的感觉,不知不觉的感觉。

…… …… 余下全文

篇四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第十课,这是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向学生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引导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学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教学时,我根据初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的特点,在各教学环节中贯穿,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把语文课组织“活”。教《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比尾巴》这一课。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制作了教学课件,因此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我本人基本功不够扎实,因此也造成了教学中漏洞百出。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好,一年级学生课堂纪律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在教学中其实可以创设"给小动物做小裁判"的情境,让学生始终情绪高昂,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理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教学不断发展和提高。

本节课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我采用反复练读,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指导方法不到位,效果不是很理想。

一年级的孩子组织性较差,语言的规范性还不够,因此不论在个人发言还是在小组合作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展现。“三性三成”模式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还要多加指导,多加训练。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可能不够成熟的想法。希望老师们能够多批评指正。

…… …… 余下全文

篇五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本课是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一、收获:在情境中快乐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我想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并鼓励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所以我在设计过程中把整个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多种角色体验,首先是一个学习的小学生,同时又是一个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观众,一个小评委 , 在活动中学生很轻松地认识了生字词“孔雀、松鼠、兔子、鸭子、猴子、公鸡”。力求突破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学习中感悟。同时识字方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设想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比如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生字“爸、巴、把、公、松”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同时有层次地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情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学到方法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就是本着这一理念展开教学的,首先自始自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的自主实践,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 …… 余下全文

篇六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嘉园小学     汤荣婷

一、总结成功点

1、由扶到放,运用朗读方法。

在学习1、2两小节时,花了好长时间教学生读好。在学习3、4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齐读,用了很少的时间,真正实现由扶到放的事半功倍。

2、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指名读、自由读、范读、齐读、同桌分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3、教学体现开放性,兴趣盎然。

最后环节,我在学生学完课文后明白动物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自然界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长什么样或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学生说得很兴奋。这时候我抓住时机出现一些有明显特征的动物,如鱼、燕子、牛、马、老鼠等,叫学生同桌合作学课文样编一编,生一边观察一边说,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着手,产生观察的欲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自然地调动起来。学生兴趣盎然,编得不亦乐乎,想象得很有趣,听课老师都为他们叫绝。我想这一设计是成功的。我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当然,我即时的鼓励性评价,激起了全班学生上台交流的欲望,师与生、生与生的信息处于良性动态交流之中。

二、留下的思考

1、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准“谁的”,念轻声,但我并没有说到,而只强调读出问句的语调,读好“谁的尾巴像把伞”要有停顿等。如“谁的尾巴长”重音是“谁”,连读“谁的尾巴”,读出问句的语调。只是示范了,确没有将注意的地方提出来,所以学生读的并不理想,是我没有示范与强调到位。

…… …… 余下全文

篇七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尾巴》教学反思

一年二班 黄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先采用“摸尾巴”的游戏导入,然后顺利地过渡到:“我们没有尾巴,同学们,有一群小动物,他们有尾巴,他们正在森林里举行一场比尾巴大赛呢?你们想去看看这比赛吗?森林里的动物们可热情了,在我们出发之前,就向我们发出了邀请函,让我们一年二班的小朋友担任这次比赛的评委,你们愿意吗?老师也特高兴,担任这次比赛的主持人”一下子把同学们的吸引力给集中了,同学们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师,很想知道答案。在读课文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一个问题:到底有哪些动物来“比尾巴”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了课文去解决问题。

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识字教学要注重识字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字巴、把、公、松写在一起,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大量复现、说话中落实会读会认的生字学习目标。无论是识字、记字,还是课文学习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学习,或两人讨论,或独立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整堂课我还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个生字,要求按照笔顺规则写,而不是把写字放到另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每节课都动笔,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在教学时,除了老师范读,我还根据问句的特点,指导学生把句子最后的一个字音扬上去,还用了一个往上的手势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练习,同座位互相学习等办法去解决难点。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加动作表演读,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一样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 …… 余下全文

篇八 :《比尾巴》教学反思

《比 尾 巴》教 学 反 思

我需要灵感,很多事情也都是在一瞬间捕捉到的。课堂中的很多更是在灵感中获得的。

我听过别人讲《比尾巴》,正是因为听过,在打算讲这课之前犹豫了很久。下定决心讲这一课,是因为我建立的课堂资源很实用,在孩子的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动物的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虽然它没有多媒体课件那样完美,但它也能使我的课堂生动,让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更会给孩子们带来从未有过的感受,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孩子们接触新鲜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机会太少了。 决定讲课之前,我让自己的大脑空白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我害怕自己受到影响,受到别人的束缚,走到听过的这课的老路中去。我也不想受到什么影响,我要按照我自己理解的去诠释这节课。于是,怎样让课堂前建设的内容与我的课堂内容结合的恰到好处,怎样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中学会、学得愉快,不害怕不紧张??我发现自己顾及的竟然很多,最顾及的就是我怎样把孩子轻松自如的引入学习的情境中,在学习的情境中我能给孩子什么?这也是我每一节课中所顾及的。因为工作了整整八年的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责任,我从未像现在这样会顾及到孩子们的感受,他们的成长时间令我羡慕,今天就是他们的昨天,我倍加珍惜。(似乎有些扯远了。)

设计《比尾巴》这一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学会本课12个

会认的字。认识两个偏旁“八”字头和“鸟”字旁。2、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4、养成喜爱小动物的感情,树立自觉保护小动物意识。教学重难点是朗读课文中的问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整节课的大概思路也就形成了:导入新课、识记生字、朗读感悟、拓展延伸、总结全文。一切很自然的就形成在自己的脑海中,剩下的问题就是怎样把每一个环节很自然的衔接起来,也就是过渡语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话语:这么多小动物在一起它们要干什么呢?(板书课题:比尾巴)。然后以“比”的形式为情境贯穿整篇课文,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因为我不愿意课堂中的内容很死板的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因为课堂需要的是艺术的感觉、自然的感觉,不知不觉的感觉。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