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春尽江南读后感

读《春尽江南》有感

自去图书馆借了书,许是封面吸引了我,最早起读的便是格非的这本《春尽江南》。 “‘现在,我已经是你的人了。’秀蓉躺在地上的一张草席上,头枕着一本《聂鲁达诗选》,满脸稚气地仰望着他。目光既羞怯又天真。”翻开第一页,便是这样一段话,顿时把我惊了一下,思索起来,这部书怎么这么露骨,开门见山地写这样的场景。直觉性地感觉秀蓉并不是女主角,应该是男主角一段不起眼的风流韵事,带着些疑惑便开始翻阅。

文章中其场景跳跃式、插叙式的写作方式,造成一种时空跳跃感,文中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让初读此书的我有时候跟不上时间的跳转,于是乎看着看着,又翻到前几页去看看。待到看完整部书,才理清了思路。

这部小说所描述的主体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则长达近二十年。庞家玉(原名李秀蓉)和谭端午这一对夫妻从萍水相逢到结婚,围绕着家庭生活,经历了十多年的磕磕碰碰,最终妻子家玉因病而故,故事随之结束。

小说中描述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主人公谭端午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因惹了点事,躲在寺庙中。那里风景秀丽,让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愉快的三个月”,也让他有了一种“置身于风暴的中心,同时又处于风暴之外”的体悟。其间,他遇到了少女李秀蓉,但不觉得自己真的喜欢她。两人共度一宿后,谭端午拿了李秀蓉裤兜里的钱,不告而别。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初次相遇后一年半,回到鹤浦的谭端午再次偶遇李秀蓉(已改名为庞家玉),并且迅速结了婚。当时阅读到这里时,我很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俩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结婚了呢?为什么两个人都默契地彼此不再提当年往事?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这样一对夫妻走到一起?婚后,谭端午成了鹤浦地方办公室里的一个普通科员,工资不高,工作不累。“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闲暇,他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又是一个自我放逐的诗人,用小说中的话说:“在这个恶性竞争搞得每个人都灵魂出窍的时代里,端午当然有理由为自己置身于这个社会之外感到自得。”其实端午最终并没有置身事外,并不是一个局外人,看完小说,我才意识到这一点。而他自己又觉得“自己有点像《城堡》中的那个土地测量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环境,使他“感觉到一种死水微澜的浮靡之美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哺育并滋养着他的诗歌意境。”他的性格和命运没有出现很大的起伏,他似乎从一开始就秉持自己的无用主义原则:“你只有先成为一个无用的人,才能最终成为你自己。”手边常有一本书就是《新五代史》,一直在翻阅。他想一个边缘人一样注视着这个缭乱的时代,在抵抗中妥协,在妥协中抵抗,比便守住自己内心的“一亩三分地”。

…… …… 余下全文

篇二 :江南园林志读后感

《江南园林志》读后感

12土木8班41号徐建烽

《江南园林志》分为造园、假山、沿革、现况、杂识五篇。书后附有大量园林平面。值得注意的是,童先生的测绘图近乎为步测,在使用现代的测绘仪器进行测绘与童先生的图比照后,竟相差无几,可见童先生功力之高。书中泛论了我国传统造园技术和艺术的一般原则,介绍了江南的苏、扬、沪、宁、杭、嘉一带著名园林的构成要素、历史沿革、兴衰演变及当时的概况;文中的品评和议论展现了童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园林的独到见解。

造园一章,童先生提到园子的营造由文人,画家,匠人三者共同配合完成,宋元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出现,文人和画家的身份实现了统一,于是三者变为两者,文人与匠人,一气一器,共同营造了园林的曲径通幽。

对于园子是什么,什么样的空间形态以及使用方式的空间是园林,在我看来,只要是以一墙围合,园子里栽种树木花草,有山石水景,并且能为人闲暇时游赏,即可为园林。至于具体什么是园林,大可不必深究,因此童寯先生早就有别与一般学者,对园林的释义仅以说文解字般的解释:

今将園字图解之:口者围墙也;土者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Y字在前形似树。

联想20xx年,童明,董豫赣以及葛明三位老师主持进行了“园林与建筑”的讨论,其中童明老师对园林的指向进行了论述:

“我们不必对园林寻求物质性的对应,而是将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讨论的园林设定为一种由于意图而形成的结果。”

童寯先生的不言并非是不知,想必童先生一定有自己的见解,但童先生持着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化底线,知而不言,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也即如此。于是,讨论园子是什么毫无道理,园子本身营造的方式(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出发)和指向性(诗文的意境)决定了造园从最早开始就已经脱离了西方的逻辑语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普通认识方式是不适宜去看待那画境诗意并存的姑苏园林的。

园林之妙,全在虚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相称。于是,评定园林优劣产生了三个境界:“第一,疏密得宜;第二,曲折尽致;第三,眼前有景。”然而童先生笔下的园子却在一切玄妙之下建立了法度,“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最佳。”于是,造园的过程,在童先生的笔下如同敦煌舞动的飞天,任她如何摆弄舞姿,也舞不出贴在洞窟墙壁上的壁画,在度中展现自由与自然的精妙。园子围墙的妙处也在于此。

…… …… 余下全文

篇三 :《江南伊人》读后感

《江南伊人》读后感

《江南伊人》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青春故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小说里写到的很多情节,在我们曾经的高中时代都真真切切的发生过,所以回忆会不自觉地和故事交织在一起。

主人公林朗玉骄傲自信,典型的狮子座性格,这样的男生其实不适合温润如玉的外表,我倒觉得孤标傲世更适合他一些。林朗玉在容貌和音乐上足够吸引女生,但是他骨子里的傲性是他的致命伤,跟赵云,跟大郎,跟情敌,他都硬碰硬,结果到最后受伤的怕是只有他。

我很喜欢伍娇,也喜欢云朵,她们够率真,够坦荡。还有一个女生一直喜欢林朗玉,好像叫黎淑芬,她的名字好像很难记,也许作者有点残忍,

“离”、“疏”、“分”,亲情、友情、爱情这三种最悲伤的结局全在她的名字里了。不过这样也好,我倒宁愿让一个不相干的女生承受小说里的伤痛,总有人的青春要因为她在意却不在意她的人痛一番,这样的痛很无辜却让小说里的青春有些真实。

小说源于生活,却不能平铺直叙生活情节。《江南伊人》里有些东西说的太多了,读来稍嫌冗杂。林朗玉和竹林风恋爱过程中的对话有些拖沓,反而模糊了小说的主题;我觉得有些话男女主角不必全说出来,含而不露,读者反倒可以有更多的想象。

不过,还是挺喜欢这部小说的,第一次看身边朋友写的小说,感觉挺好丹城是一个很美的小城,龙湾镇是一个很美的小镇,山好,水好,人也好,江南伊人能在美丽的水乡书写青春,这本来就很美。

…… …… 余下全文

篇四 :哀江南赋读后感

江南一哀成千古

——读《哀江南赋》有感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著名的宫廷文人。在进入北方之前,是梁朝“宫体诗”的重要作家(当时称作“徐瘐体” ),所作多为文酒诗会中的唱和,内容不出风花雪月和日常生活琐事的狭小范围,故思想感情上并没有什么独到深刻的地方,只是在诗歌的形式与技巧上有许多创新。侯景之乱后,他任健康令,率军抗击侯景,但不战而退,望风溃逃至江陵。后又奉命出使西魏,被强留北朝,屈仕敌国。这种经历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彻底变化,文风也一反早期的轻倩绮丽而变得悲凉深沉、刚健清新起来。 人们常说“庾信哀时更萧瑟,暮年词赋动江关”,“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他晚期赋作的最高成就就体现在《哀江南赋》中。这是一篇哀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的赋作,对梁朝政治的腐败、统治阶级的腐朽、人民生活的痛苦和自己内心的愧疚都有深刻的描写,故有“赋史”之称。《哀江南赋》中包含的感情是复杂而难以言说的,它决不只是一般人所认为的“爱国”。

《哀江南赋》开头的序是一篇骈文,可以算是一个引子,叙述了历史背景和作赋的缘起。

正文部分先从自己出使西魏、留滞长安之痛说起,发叹梁朝之亡,今不得已而作赋之慨。然后又叙其远族世功及八世族南迁

之盛,在叙完祖先之德及父族事迹后,又说自己文武皆备、少年得志,由此又写到梁朝全盛之日的歌舞升平,但其中已隐含了武备不修的危机。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写朝廷的麻木不仁及内外之种种“凶兆”,说侯景暴戾成性,虽梁朝纳降,而终归无效。而此时天意、人事已皆不利于梁,致使侯景入城而无法抵御,最后梁之外援、内守俱告失败,猛将柳仲礼先战后降,守城诸将士虽誓与城共存亡,但台城仍然失陷,梁武帝、简文帝相继被害。

接着,庾信又写了自己赴江陵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沿途所见的残破景象及所受的艰辛。他到江陵后又在梁元帝治下做官,但有志难酬,虽仕于梁元帝却不蒙信任。陈霸先、王僧辩联军,一举全歼了侯景。在健康城中一片残破中,庾信再次对梁武帝、简文帝的遭遇表示哀悼,对王僧辩的功劳和不幸表示怀念。

…… …… 余下全文

篇五 :春尽江南观后感

《春尽江南》带来的思考

一下午在图书馆看完了这部小说,上大学来第一次完全沉静在故事里,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印象中这样的感觉只有高中上自习的时候才会发生。

格非的这部《春尽江南》是一部非常刺痛我的作品,或者是刺痛当下社会生存现实的作品,他对于当下社会人群生存现状的犀利分析,对于当下社会恶劣生存环境的讽刺与深入点评,都会时时刻刻的点醒身处其中的我,带来醍醐灌顶的感觉。在这样一个功利现实主义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究竟在我们心里面留下了什么?”“我们面临的是怎样的精神处境?”这些疑问给作者格非带来的选择性矛盾和焦虑,让我看到了格非的勇气。因为他对准的是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和精神世界。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春尽江南》是格非呕心沥血十余年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系列作品的三部曲的收尾之作。有人曾问格非:“多年下来,你在创作上有何变化?”格非回答说:“最大的变化和收获,我想就是可以正面切入现实。现实是最难把握的……《春尽江南》是直接描述现实。多年来,我一直在为此做准备”。

故事始于八十年代末一个文艺女青年和一个诗人的相遇,故事的发展却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浪漫。文艺女青年秀蓉后改名为家玉,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了一名律师,因为“她已经摸到了时代的脉搏,认定和那些早已被宣布出局的酸腐文人搞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曾经小有名气的诗人谭端午则宣布着自己的失败,按家玉的话说他在地方志办公室慢慢的腐去,成为一个自我放逐的诗人。以端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面对的问题是“时代的发展使人文知识分子失去了曾经有过的优越,他们的不适和内心的不强大,使他们或是与社会、时代格格不入而被放逐和抛弃,或是最后走向死亡。这意味着知识分子阶层解决如何融入社会和自身角色的问题,其道路仍然还是漫长的”。端午显然直接选择接受失败,因为“你只有先成为一个失败的人,才能够最终成为你自己”。

…… …… 余下全文

篇六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读后感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札记 文章首段提出其目的为检讨“宋代经济革命”说以及导致此说的方法进行检讨,从中得到这种方法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改进研究方法促进经济史研究在新世纪里取得更大进展。

一、“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宋代经济革命”的中心

在中外史学家眼中,宋代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作者引用宫崎市定的论述,并将其观点概括为:宋代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占有一种特殊地位。后列举英国汉学家伊懋可、中国宋史学家漆侠和经济学家安古斯·麦迪森的观点,说明中外许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中和不同的方面,都得出了“中国经济在宋代出现飞跃,达到顶峰,尔后发展减缓,最后限于停滞”的结论。此结论已经成为现今学坛上关于中国历史发展模式的主流观点,其基石之一便是“宋代经济革命”。

根据伊懋可和斯波义信的观点,他们所谓的“宋代经济革命”从种类来说都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农业革命、商业革命等。但这些革命是否能称为是“经济革命”则需对“经济革命”作一界定。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说,“经济革命”指的是一个社会经济成长方式的重大变化。一般而言有两种方式:一种只有“量的扩大”而无“质的改进”,另一种则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改进”。而“经济革命”通常就是指经济成长方式由只有“量的扩大”而无“质的改进”的“增长”,向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改进”的“发展”的转变。而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社会,农业是经济的主体,因而整个经济成长方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农业的变化。所以说,只有出现农业革命,经济才会出现重大变革,少了农业革命,即使是有商业革命也只是局部的变革,因而不能称为经济革命。

宋代的主要经济区在江南,因而即使有“宋代经济革命”则应在江南农业中表现最为明显。

二、“宋代江南农业革命”:一个“虚像”

经济革命中两种成长方式主要差别在于技术有无重大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是否大幅度提高,作者将此作为判别是否有“宋代江南农业革命”的两个主要标准。

…… …… 余下全文

篇七 :游江南感想

游苏杭感想

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是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有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名胜古迹可以看看古人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各种遗迹,了解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更多的知识。去自然风景区,能够直接面对自然界的奇异景观,陶冶情操增长见闻。去繁华的大都市可以目睹大城市的时尚、繁荣和人间百态。

这次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杭州----西湖。

面对西湖,脑海浮现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观赏西湖之后,对西湖精彩的描述,他把西湖比作一位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美女,一位具有东方魅力的美女――西施。妙哉!

西湖又名西子湖,位于“人间天堂”的杭州。一年四季风景优美。特别是早春时节,西湖如梦初醒,妩媚迷人。 西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加之白堤、苏堤的分割,很有东方美学风格。西湖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西湖水不象其它湖泊那样清澈透明,而是半透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非常含蓄朦胧,具有东方的闲适含蓄之美,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情趣。 西湖的主要景点有: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平湖秋月、

三潭印月、南屏晚钟、雷锋夕照、断桥残雪等,号称“西湖十景”。

总之杭州给我的印象很美、很干净,以及城市规划的有序和人文建设的不同凡响让我震撼。

时光如梭,收拾心情打包回家的路上感觉:出来了,心宽了,收获了,感谢领导给我们的这次机会,我会更加珍惜,要不断的学习,给自己充电和完善自己。学习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次旅游给我的收获太大了。

本次旅游真的让我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 余下全文

篇八 :侯家路读后感

《侯家路》读后感

《侯家路》是一部作者对童年的回忆集,平日里琐碎的小事在我看来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生活。

“侯家路是紧挨城隍庙的一条很老也很窄的路,那一带的路都很老也很窄,纵横交错,路面用很大的卵石铺成。从前那里是上海的老城,置身其中,你会觉得不像在大上海,仿佛是在江南的某个小镇。”这是作者以前住的地方,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鲜活的画面,思绪像是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浮想联翩。他的童年玩具虽然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却也有许多好玩的,像是走马灯、看木偶戏、看耍猴的、打气枪、套泥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段描写。“窗口正对着天井上方的小木桥,我站在小木桥上,看透着烛光的走马灯不停地旋转,心中惊奇不已。”这是他的乐趣所在,而现在的我们却早已看不到这些东西了,看着他的描述内心涌出的只有深深的向往。

然而生活中并不只有欢乐,成长里作者也曾有过忧伤。上课时老师讲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在作者的想象力释迦牟尼却是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一样为死亡而苦恼,最后终于大彻大悟。那时起作者已经思考起死亡,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对死亡的困惑、恐惧和关注。作者理解释迦牟尼,为不能和他相识而感到遗憾,竟热泪盈眶。

作者也写日记,从初中起八年未间断。他是这样说的:“日记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我从写日记中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形成了一个内心生活的空间,一种与一个更高的自我对话的习惯。”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

什么样的童年才是美好的?我想,作者那个年代的童年,虽然物质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但是那样真实、单纯、自然、充满色彩的童年不由得也令我向往起来。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