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读后感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读后感

读完马尔萨斯《人口论》,大家都会知道只要在讲人口中生活资料与人口增长的问题。其中,他把自己所发现的人口规律归结为三点:

1.人口增长必然被生活资料所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些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

3.这些抑制,以及那些遏制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归结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由于,他大概是在公元1800年出版的书,对于现在,有他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因为科学和学问都是会有时间的影响问题,人们有些东西很难预测到相对遥远的未来。

据马尔萨斯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贫困与罪恶并非来源于制度,而是来源于人口增长与食物增长的差异。从“两个公理”出发的:“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马尔萨斯断言,在这两个前提之下,人口的增殖比生活资料的增长要快。正常情况下,人口每25年以几何级数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长,因而人口增长势必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

我认为,这个是有缺陷的。他认为人类的贫穷与罪恶并非来源制度,而是来源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长的差异。我认为人心的贪欲是罪恶的来源,因为现实中有些人并不贫穷,但是他们还是很拼命去赚钱,这个,并且有些时候会在违法的情况下去获得收入,难道这个不是制度吗?一个国家的制度好坏,会影响国家的罪恶程度。

还有,虽然现在还没有资料可以证实或者证伪“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率增长,人口几何级数率增加”,但是会有些缺陷。人口增长,确实带来很大问题。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有限,必然导致粮食产量达不到平衡人口增长,固然会导致贫穷。但我感觉人口不会是个算术级数率增长,可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的增长必须保持平衡真的是不可缺少的。

在马尔萨斯看来,既然两性间的情欲必然存在,不能消灭,那么只有财产私有制和个人担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才可能使人们自制,不致妄行纵欲、生育过多的子女。

…… …… 余下全文

篇二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读后感

《人口原理》读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马尔萨斯所著的《人口原理》,深有所感。长期以来,人们对《人口原理》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且褒贬不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对西方经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人口原理》一书中,其制度思想贯穿始终,因此,努力挖掘马尔萨斯的制度思想, 对于进一步理解《人口原理》,加深人们对制度问题的认识,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下面,我就《人口原理》的制度思考来谈一下我对马尔萨斯观理论的认识。

一、马尔萨斯的制度观

制度,从最一般地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社会中个人必须遵循的一套行规则。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人类社会的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正式制度, 例如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非正式制度, 例如风俗、习惯、惯例、道德伦理和意识形态及实施机制。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利益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 制度就不断地被构建出来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维护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从维护私有制的立场出发,为攻击当时风行一时的社会改革论和空想社会主义而写作的,彼此之间的论争,其实质就是制度之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人口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在马尔萨斯看来,由于人口法则的作用,人类社会是不可改善的,自由平等的美好制度只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一厢情愿的想法,任何通过大规模的社会改良达到美好社会形态的努力都是徒劳的,都会遇到巨大的不可克服的阻碍,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类社会最优越的社会制度。在《人口原理》中,马尔萨斯对其初步的想法进行了整理,阐述了其人口法则的思想,认为人口法则是固定的,人类的任务在于寻找一种相对有的制度安排,而这只能是资本 1

主义私有制。

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全部人口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两个公理: 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根据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他又推出了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 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制,致使现实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相平衡。从以上三个命题出发,马尔萨斯提出了达到平衡的途径,即积极抑制和预防抑制。预防抑制又称道德抑制,是指通过禁欲、晚婚、不生育等预防人口增加或预先妨碍人口增加,积极抑制是指通过贫穷,饥饿、瘟疫、罪恶、灾荒、战争等手段去妨碍人口增加。

…… …… 余下全文

篇三 :《新人口论》读书笔记

人口——我国发展的必谈之题

——读《新人口论》

作为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发展,都与人口的变化息息相关,要研究中国的未来发展问题,就必然要对我国的人口做一番细致的研究。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共 产 党和人民刚刚结束解放战争,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多年的战争使国家损失了大量财富,人民也经受了身体和心灵的伤害,但在这样百废待兴的情境下,西方势力仍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胁,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反观我国,虽然八年抗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我国损失了不少人口,但受长期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影响,多子多福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国人口还是达到了4亿之多。但人口多并不意味着发展就有优势,我们想要学习“老大哥”苏联,想吸收先进的制度和技术让国家发展起来,这么多人口显然成为了一个大包袱,更何况还是多少年农业社会传承下以农民为主体的素质并不高的人口。这样的情况下,北大教授马寅初率先发现了问题并经过实地调研得出了结论,这样的结论在今天看来依然经得起推敲。

马寅初先生的落脚点在农民,旨在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使得他的观点在本质上有别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他认为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按几何级数增加,食物按算术级数增加”是错误的。这点我们可以以德国为例,教育的发展,知识的增加使德国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而科技的发展却使生产率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反倒呈现了与理论相反的效果。最关键的是,马尔萨斯在本质上有维护资本主义的嫌疑,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的压榨下,许多底层人民生活艰辛,人口增加是客观原因但绝非根本原因。马尔萨斯则是在强调贫困市人民自己造成的,是人口繁殖过多造成的,这当然违背了客观现实。马寅初则从我国的现

实情况出发,正确看待了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号召提高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他看来,我国人口控制势在必行,归纳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主要考虑到农民的态度问题。建国后,我国对农业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分土地、免交粮、增加投入、改良技术、五保制等等,为农民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如果放任人口泛滥,人均土地减少,人均粮食必然随之减少,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困难户,如果这样,农民就感觉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何在,归属感拥护感减弱,那新中国对农民的种种照顾就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恩德就可能转化为不满,这样就不利于社会稳定。二.加速积累资金的需要。只有加速积累资金,才能为扩大生产和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而积累资金最快的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众所周知一个工人所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一个农民,在生产效率上同样高于农民,这就是说要加速发展工业。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工业化、机械化并不需要太多人力,倘若人口过多,就必然要给剩下的大量人口安排工作岗位,那就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了,而社会主义需要发展大工业,这就给发展造成了困扰,给积累资金造成了阻碍。况且人口占用了相当多的耕地种植粮食,没有更多的土地用来给工业种植经济作物,在为轻工业发展造成困扰的同时直接影响了下一个部门——重工业。而且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资金大部分被拿来消费,也使得资金积累缓慢。三.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新中国刚刚成立,长期封建社会和闭关锁国使我国在科技上已经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时代发展的今天,科技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民的科技素质本来就不高,过多的人口又必然产生许多矛盾要解决,这就会削弱国家在其他方面的投入精力。如果人口数量能得到控制,资金积累达到正常水平,国家就可以抽出身来从宏观的角度对社会进行整体把握,就少了很多顾虑,可以按需要分配资金,使社会生产各部门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人口论 读书笔记

《人口论》读书笔记

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也正因如此,人口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过去分属不同学科,逐步形成一门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学科,而关于人口学的基本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则无疑是第一本重要的人口著作,萨缪尔森则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伟大的人口学说”,也正是因为这部巨著,马尔萨斯被称为人口学“教父”。所以,我便选择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由于法国革命,引起了英国思想界相反二派的敌意,现制度的拥护者总是对人类完成可能性的拥护者一派加以非难。马尔萨斯则认为后者是错误的。而马尔萨斯的父亲则同情法国革命,赞扬社会改革。正如马尔萨斯在本书中第一版的序言中所说:“又一次,同一个朋友谈到葛德文先生《研究者》一书中论述贪欲和奢侈的那篇文章,这边是本书的缘起。”这里的“朋友”,便是他的父亲。

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张洪珍在《关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文中将其人口论的内容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抑制、一条规律、一个适度、三点见解、四点结论。

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须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两个级数:人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每二十五年增加一倍;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

两个抑制:所谓两个抑制,就是妨碍人口增长的手段或力量,包括积极抑制和道德抑制。积极抑制,即用提高人口死亡率的办法来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保持平衡。所谓道德抑制即让人们通过各种主观努力在道德上限制生殖的本能,即预见到未来家庭的困难,而自觉地少生孩子,降低出生率。

一条规律:就是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由于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递加投资不能相应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而是到一定限度后收益递减,这条规律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础。

三个命题:第一,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第二,只要生活资料增长 三个命题:第一,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第二,只要生活 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有显著的阻止。第三,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和资料保持一致。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后感 马尔萨斯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经济学家,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的先驱。他的著作《人口原理》是人口学的开山之作,其书的发表引起了许多国家对人口问题的重视。阅读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从它的产生背景来看,他的人口论,是为包括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在内的英国统治阶级辩护的,是为了压迫广大的基层劳动人民而生的,但不得不得承认,他的理论中也有可被借鉴的东西。在《人口原理》这本书中主要由以下理论:

首先,是“两个公理”,他的人口理论将人类所固有的食欲和性欲这两种生理现象作为“两个公理”,并据此分析人口现象。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人类要生存,首先得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需求,物质资料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人首先是生物的人。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把人当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式的英雄,就使人失去其存在的生物基础。性欲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是一种先天的,孔子说的“食,色,性也”, 性就像我们饿了要吃饭一样平常,相比而言,弗洛伊德把性作为一种人类最原始、最根本的驱动力的观点是比较偏激的,但不是没有道理。它们是所谓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但是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食物是十分有限的;人总是在繁殖的,而人类繁殖的能力是无限的。以有限的食物对无限的人口,因此,食物必然会短缺,势必会导致饥饿、贫困。而马尔萨斯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建立在“两个级数”的基础上。

其次,“两个级数”即人口若是不受到有效的抑制,便会以几何比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却是以算数比数增加的。人口的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增长是不平衡的,生活资料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人均的生活资料便会下降,再者人口的增长会带给劳动力市场很大的压力,工人工资水平会下降且失业率会上升,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渐渐陷入贫困状态。但是,他所认为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将一些相关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事实上,人口在长期的发展中总是受到某种阻碍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大量的战争、疾病、瘟疫、灾荒、贫困等极大地抑制了人口的增长。到了现代,生育控制更是直接从出生的角度对人口增长施加了影响。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人口原理》读后感

《人口原理》读后感

马尔萨斯的在其著作《人口原理》一书中对人口的发展做了详尽的陈述,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理论观点:首先是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需要的。二是,两性间性欲是必须的且几乎保持恒状。其次是两个级数的理论,即人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值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最后,马尔萨斯提出了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即积极性抑制和预防性抑制。

在我看来,本书的重点在于以上三点。当然本书还提到了宗教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对于人口发展的影响,但是以上三点尤为重要。人口问题现在可以说已经是全人类的问题,人口的过快增长给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安全都带来了一些问题。《人口原理》一书很透彻的分析了造成人口增长的确切原因,以及为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马尔萨斯的理论首次系统地论述了人口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将其理论化。

马尔萨斯首先认为人口增值力和土地生产力天然地不相等,而人口的增长必须获得相应的生活资料。当一个国家的人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的时候,会相应的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对于社会的安定是有害而无益的,以此,马尔萨斯认为当一个成年男子对于自己未来生活

状况不抱有太好的期望的时候就会消减其结婚生育的想法,因为当自己都无法使得自己在下层阶级中获得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又怎么会生育来增加一个家庭的负担呢,这是对将来一段时间的预期。在我看来这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尤其像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而言较为落后,但是人口总量却是很大,特别是农村地区,一个家庭的子女数相对城市而言是多的,但是比如上海等大型城市,一个家庭的子女数是很少的甚至有的家庭不想要孩子,归其原因,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他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在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竞争压力大,未来预期较差,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在上海就体现的不明显,但是农村地区随着福利政策的加强,家庭福利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需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当一个地区人口逐渐增长达到当地的土地生产力不能供养的时候,为了生存就会自觉的减少人口增值力。

…… …… 余下全文

篇七 :《家庭论》读后感

《家庭论》小感

哈尔滨工业大学 耿兆欣

加里·贝克尔就经济学方法研究了有关家庭的问题。完全具有西方经济学特点,很多的条件假设下的有关效用最大化的函数。对于公式,较短时间内,我没有一一拜读,仅以文中的某些观点和结论,写我自己的四点看法(后两点是重点)。

一、 薪酬机制与性别歧视问题

女生不好找工作,特别是已婚的。这是人们的共识,或许,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本科是在一所工科为主的学校,学工科的女生找工作一般都是男朋友找到的公司“招一搭一”。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在世界都是。

原因之一是女生结婚就要有更多的家庭投入,包括生育后代所花费的时间资源。用加里的理论来讲,就是在工作与家庭的比较优势中,女生趋于后者。这一点,在第四部分将有进一步的论述。这里引用加里的一段原文:

原因之二是女生的工作动机不断加强,特别是计划生育造成的男孩女孩的教育投入等机会相当。参加工作的妇女明显增加,短期内可能造成岗位供求的矛盾,因而收入降低。

二、 家庭状况在人才选择中的重要性

在填写公司——特别是国企或国家机关招聘岗位申请的时候,总不能避免的一项是填写家庭成员与基本情况。有人说,这是侵犯了隐私,虽然如此,这也是公司选拔人才的参考之一。

由《家庭论》来看,这是有道理的。在第六章的引言部分,他提出,出身有成就之家的孩子更可能有成就,因为花在他们身上追加的时间较多,而且他们还具有比较优越的文化和基因遗传。我想,有成就之家的孩子还会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投入,这是无形的。

也许,这可能是北京的孩子上清华北大分数可以很低的原因吧,也是北京户口的孩子比较好找工作的部分原因吧。

三、 关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家庭论读后感

马尔萨斯有个经典的论断,在中国人口暴涨以后,总被拿出来奉为圭臬。作为那个年代所犯的错误的深刻检讨。内容是:人口呈指数增长,而粮食等农产品的产出是呈线性增长,如果不对人口加以控制,粮食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最后的结果是人会饿死,地球毁灭。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人口社会学读后感

读后感

佟新所作的这本《人口社会学(第4版)》在封面上就提到这本书是21世纪社会学教材。通过阅读以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更多都是理论性,解释人口社会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专业名词。本书共分四编十五章:第一编讲授了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介绍了人口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发展。第二编讲授人口过程,通过对人口的生育、死亡和迁移讨论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这一部分是人口社会学的基础内容,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在生育、死亡和迁移方面的特点。第三编讲授人口结构,通过对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结构和人口的空间结构分析人口的分化状况,重点介绍了中国人口诸结构与社会问题之间的现状和关系。第四编讲授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分析中国社会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与特点。这本书的特点是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讨论,并列有推荐阅读书目和思考题,为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教科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学科。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和人口学两者相互交融的边缘学科,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也是人口学的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探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的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类型、人口基本构成等是其研究的重点。它从社会变量和人

口变量的相互关系中,探讨社会发展对人口过程的影响,研究人口变化造成社会发展的后果。 人口社会学的方法论特点是,深入城乡社区进行实地调查,以期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调查方法通常可分为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回顾调查、跟踪调查等,在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定性结合、微观宏观结合中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在文中也有讲到早期世界各国均有研究人口学,而苏联和中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先后分别重建社会学,此后人口社会学研究也有发展,共同的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作为方法论的指导原则。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