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霍小玉传》有感

读《霍小玉传》有感 霍小玉传》初读《霍小玉传》时,我看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感叹着文人与妓女 的故事.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 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忽有豪士黄衫客挟持李益至小 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 "至于三娶, 率皆如初焉" . 鲁迅评 《霍小玉传》 "李肇 《国史补》 中云: 说: ( ) '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 , 而传谓小玉死后, 李益乃大猜忌, 则或出于附会, 以成异闻者也. 《稗边小缀》 " ( ) 汪辟疆也说: " (李益) 夫妇之间无聊生者, 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 小说多喜附会, 复举薄之事以实之.( "《唐人小说》 )至于本篇的艺术价值,前人给予很高评价. 明代胡应麟称赞: "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故传诵弗衰.( "《少室山房笔 丛》 ) 中国古代的文人与妓女之间似乎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落魄书生与风尘妓 女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譬如宋代的柳永一生"忍把浮名, 换了浅酌低唱" ,最后死时还是妓女集资入殓的. 《霍小玉传》开篇就先从男主人 公李益落笔,写他"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 ,而女主人公 霍小玉则是婢女所生,后沦落为妓女,但因自幼生长于宗室富家,有较好的文化 艺术修养. 在古代由于封建礼教与纲常伦理严重束缚了女人性情的发展,但凡大家闺 秀名门淑女无不规规矩矩体体面面, 而市井妓艺们由于她们个人的遭际与命运使 她们无法做一个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因为她们堕入红尘,为了自己的生存她们要 抛头露面, 这种生活虽然被许多人所不耻, 但是却给了她们尽情描绘人生的机会. 她们不光外表美丽,而且多才多艺,个性张扬而热情. 而当时的封建世俗文人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无不在得意与失意之间摆动, 可无论得意与失意,都需要女人来陪伴,可是本本份份的良家女子是不会随便抛 头露面的, 更不会随便与男人调笑. 而对于有着一定审美水平与才智的文人来说, 他们需要的是能够与他们交流,也能满足他们更高层次审美的女人.这种女人自 然不必是他们的妻子,也无法成为他们的妻子,于是色艺双全的妓女与文人也就 变得情投意合. 然而,所有的快乐都不是女子的,文人感情的抒发只是他们个人的需要, 他们要在得意与失意的人生中渲泄自己,他们也需要别人听懂他们的渲泄.得意 者如《霍小玉传》中李益,进士及第,于是到处博求名妓,他无非是在满足自己 的虚荣心,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得志之情.而作为女人她们往往付出自己的真挚的 情感,到头来却逃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可以说,霍小玉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痴情" ,就是对爱情

…… …… 余下全文

篇二 :《霍小玉传》赏析

自古红颜多薄命

——读《霍小玉传》有感

“我是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读到此句,不禁为霍小玉动容,自古红颜多薄命,霍小玉无疑是古时痴心悲情女子的代表。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霍小玉是否后悔过与李生的相遇相爱我们无从得知,但在死后却依然纠缠着负了她的李生,化成厉鬼纠缠着李生,可见其痴情本色。李生爱她吗,她是值得的,这个连阅人无数的鲍十一娘都惊为仙人的女子,这个温婉之至的女子自然是值得的被爱的,李生初见她时“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在中宵之夜,面对小玉的哭诉,他誓曰“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那时的他自然是爱她的,只是这爱,在世俗的门第之见与自己的仕途之中被消磨掩盖了。我们不能说李生负心,只能说他爱小玉爱的还不够深,他亦真亦假的态度加重了霍小玉的悲剧色彩,揭示了阶级对立造成的悲剧。

俩人尚未开始之时,霍小玉便知自己为妓女,中宵之夜自己说到“妾本倡家,自知非匹,今以色爱,托其仁贤。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松萝,无托,秋扇见捐。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她清楚自己同李生地位的悬殊,也只李生早晚会离她而去,却仍义无反顾的爱上没有结果的人。在李生要离去之时,为了李生的前途,她未苦苦纠缠,只提出八年之约“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然后妙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深爱至此,只可惜,这小小的八年相守的愿望也未能实现。小说最后,她“含怒而视”,她要看透他究竟长得什么心肝。她恨,恨李生的薄情,也恨自己的痴情,便有了开头一句“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字字珠玑,指控李生负心之罪,悲愤沉痛,斩钉截铁,李生不内疚悲痛,谁能容。而负心人李生也未能获得幸福,他为小玉“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以后又到墓地“尽哀而返”,但即使如此 ,小玉只是感叹却未原谅他,仍报复于他与他的妻妾,却没有报复他于仕途,让他不能再爱上他人,此种爱惊天地泣鬼神,霍小玉后来化成厉鬼复仇,丝毫不让人觉得其可恨,反而有种大快人心的快感,也更让人怜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

…… …… 余下全文

篇三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发布时间:2008-08-23 03:53:06文章来源:互联网

【内容提要】

本文在三个层面上对唐传奇名篇《霍小玉传》作了新的阐释:从男主人公的角度,认为李益是迫于客观压力的“负约”,而非主观感情上的“负心”。从女主人公的角度,指出霍小玉的八年“短愿”,是她“至情”追求的集中表现,是对真爱的弘扬与对婚姻的超越,是对不平社会另一种形式的抗争。从作品文化意蕴的角度,提出小说的深层蕴涵在于揭示唐代门第观念与婚姻制度扭曲青年男女美好感情的功利性与落后性,认为应该重点挖掘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后面的社会文化原因,而非着重批判个人道德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李益 负约 霍小玉 至情 文化意蕴

唐人小说婚恋题材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大多作品难免涉及到婚与恋的矛盾,当男女主人公要把爱情自然延伸到谈婚论嫁阶段的时候,就会遇到社会层面各种客观因素的干扰。面对封建礼教、门第观念、父母之命、科举仕途等层层阻力,因男女主人公思想性格、情感浓度等主观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结果。其中“赴死型”与“离魂型”是奋起抗争最激烈者,往往是主观因素战胜客观阻力;“心诚型”和“复生型”也因矢志追求,锲而不舍,最终获得美满的婚姻,因此男女主人公受到作者乃至历代读者的赞颂。与此相对,其中还有一类作品,笔者名之为“负约逃避”型,其特点是:男女主人公由衷相爱,感情甚笃,以至订约盟誓,以表示爱情的坚贞和长久,但男主人公却因顶不住社会客观压力而负约逃避,因而受到作者与读者的贬斥。蒋防创作的唐传奇中的名篇《霍小玉传》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学界对本篇的研究成果已甚多,笔者仅拟在前人与时贤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学界已经形成定评的某些观点,就男女主人公的评价与作品文化意蕴等方面提出一点拙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 李益:是“负约”而非“负心”

目前所见论及《霍小玉传》的文章,虽在某些方面见仁见智,有所不同,但在将男主人公李益定性为“负心汉”这一点上,却颇为一致。笔者则认为,他是迫于社会客观压力的“负约逃避”,而非主观感情的“负心”。这并非要为李益翻案,而是欲从文本出发,为人物准确定位,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认识意义与审美价值。

…… …… 余下全文

篇四 :浅谈《李娃传》与《霍小玉传》的异同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浅谈《李娃传》与《霍小玉传》的异同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1级 学号:222011318210030 姓名:李斯曼

内容摘要:唐代传奇小说中叙写婚恋故事的最为普遍, 它们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能做到委婉曲折, 摇曳多姿, 引人入胜。《李娃传》与《霍小玉传》是这类作品的杰出代表。《李娃传》与《霍小玉传》都写了娼门女子的爱情与命运, 但前者侧重人性的失而复归, 结以团圆, 后者则侧重写美的被毁。二者各有内涵, 各呈风姿。

关键词:爱情 人性 道德 封建礼教 唐传奇 李娃传 《霍小玉传》 论文正文

引言:鲁迅说, 唐人“ 始有意为小说” [1] ,唐传奇的确是中国小说成熟的标志。唐代小说之所以被后人称为“ 传奇” , 是因为作者往往“ 作意好奇” [2],“ 能揉变化之理, 察神人之际, 著文章之美, 传 要妙之情, 不止于赏玩风态而已” [3]。它超越了中国史传文学拘泥于真人真事的传统, 能自觉运用虚构与想像, 使故事情节曲折完整, 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叙述婉转, 文辞华艳, 使中国小说具有了独立的文学品格,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予以比较分析, 即可见一斑。

一、《李娃传》

《李娃传》是白居易之弟白行简根据当时流传的 (一枝花)故事加工整理而成, 写长安娟女李娃与荣阳郑生的一段曲折的爱情。李娃

者, 李姓姑娘之谓也。古代通称妙龄女子为“娃” 。宋人“ 说话” 称李娃为李亚仙, “ 亚仙” 当是其名。荣阳望族之子郑生, 因赴京应试, 偶遇李娃, 一见钟情, 遂溺其家。“ 岁余,资财仆马荡然” , 被李娃与鸭母设计骗逐, 流落为代人哭丧的“ 挽郎” 。旋又遭父鞭答, 几于毙命。后于行乞冻饿之际, 为李娃所救。李痛悔往昔所为, 自赎与居, 砒砺其发愤苦读, 遂摧第, 终至夫荣妻贵, 父子如初。

…… …… 余下全文

篇五 :霍小玉传

#篇名:霍小玉传

#类型:小说;唐

#时代:5

《霍小玉传》(唐·蒋防)

唐代传奇小说

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第。其明年,拔萃,俟试於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於新昌里。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

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故薛驸马家青衣也;折券从良,十馀年矣。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常受生诚托厚赂,意颇德之。

经数月,李方闲居舍之南亭。申未间,忽闻扣门甚急,云是鲍十一娘至。摄衣从之,迎问曰:「鲍卿今日何故忽然而来?」鲍笑曰:「苏姑子作好梦未?」有一仙人,谪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十郎相当矣。」生闻之惊跃,神飞体轻,引鲍手且拜且谢曰:「一生作奴,死亦不惮。」因问其名居。鲍具说曰:「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母曰净持。即王之宠婢也。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因分与资财,遣居於外,易姓为郑氏,人亦不知其王女。资质¤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某具说十郎。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非常欢惬。住在胜业坊古寺曲,甫上车门宅是也。以与他作期约。明日午时,但至曲头觅桂子,即得矣。」

鲍既去,生便备行计。遂令家僮秋鸿,於纵兄京兆参军尚公处假青骊驹,黄金勒。其夕,生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迟明,巾帻,引镜自照,惟惧不谐也。徘徊之间,至於亭午。遂命驾疾驱,直抵胜业。

至约之所,果见青衣立候,迎问曰:「莫是李十郎否?」即下马,令牵入屋底,急急所门。见鲍果从内出来,遥笑曰:「何等儿郎,造次入此:」生调诮未毕,引入中门。庭间有四樱桃树;西北悬一鹦鹉笼,见生入来,即语曰:「有人入来,急下帘者!」生本性雅淡,心犹疑惧,忽见鸟语,愕然不敢进。逡巡,鲍引净持下阶相迎,延入对坐。年可四十馀,绰约多姿,谈笑甚媚。因谓生曰:「素闻十郎才调风流,今又见仪容雅秀,名下固无虚士。某有一女子,虽拙教训,颜色不至丑陋,得配君子,颇为相宜。频见鲍十一娘说意旨,今亦便令永奉箕帚。」生谢曰:「鄙拙庸愚,不意故盼,倘垂采录,生死为荣。」遂命酒馔,即命小玉自堂东阁子中而出。生即拜迎。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既而遂坐母侧。母谓曰:「汝尝爱念『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即此十郎诗也。尔终日念想,何如一见。」玉乃低鬟微笑,细语曰:「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生遂连起拜曰:「小娘子爱才,鄙夫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母女相顾而笑,遂举酒数巡。生起,请玉唱歌。初不肯,母固强之。发声清亮,曲度精奇。

…… …… 余下全文

篇六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后感

读《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感

认识张嘉佳是在学校的读书报告上,他被称为“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看他的睡前故事,《摆渡人》、《骆驼的姑娘》、《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默默地湿了眼眶。

这本书书名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他在访谈节目中解释说“其实这是个病句。要么你是我的全世界,要么从你的世界路过。我们是无法从一个人的全世界路过的。大部分的希望都是病句。宁可拿病句做题目,也不要看不见希望。”每个人都应该充满希望,无论是对未来,还是对爱情。

这本书是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故事里,形形色色的主人公到处串场,转身却又不见。那么多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单的,有疯狂的,有无聊的,也有莫名其妙的。可你总能在每篇故事里斗找到那永恒的主题——爱。他们头破血流,他们辗转难眠,他们辛酸悲伤,但他们一往无前,他们心甘情愿,他们甘之如饴,倾尽全心去爱生活,爱自己,爱那个他(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这么一群陪你开心、陪你难过的朋友,他们的友谊也让人心生向往。真的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书中的故事总能戳中我的泪点,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我为管春、毛毛的爱情流泪,我庆幸在这繁华匆忙的尘世,他们没有转身就此错过,兜兜转转,所有的繁难,到最后竟简单到点点头就好的地步。我为荔枝和茅十八的分离流泪,不为他们没有在一起,只为他们曾那样真挚而热烈地想着今后要永远在一起。我为骆驼和他的姑娘流泪,为他以味蕾纪念她的方式心酸庆幸,还好,在所有一切和她有关的记忆变得模糊之时,他还有办法记得她。我为小玉和马力流泪,她为他和另一个女人拼酒,喝遍了大半座城的酒吧,最后栖息在他肩头撒娇流泪的人却不是她,只能说句好累来掩饰伤悲。我为“我”和姐姐流泪,为她逼着“我”学电脑,为她假扮别人和我聊天,为她在死前敲出的“我爱你”。我为王慧流泪,这是我真正觉得在唱独角戏的主人公,她飞蛾扑火般的一场爱情给她带来一个未婚先孕的身份标签,除此之外和一张十万块的支票,可她到底是以末等兵的身份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优等生。

…… …… 余下全文

篇七 :《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作品比较

《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作品比较:

(一) 女性形象描述与社会地位

1. 无论是《霍小玉传》中的李益以及《李娃传》中的縈阳生,与故事中的女性相形之下,男性形象多写得软弱卑琐,女性形象的塑造无论在外貌还是内涵上的追求,都呈现完美无缺.在外型描绘的同时,也重视他们心智才情的表现.霍小玉呈现的是音乐诗书,无不通解,李娃则表现在她过人的清醒、明智和坚强上,这也侧面反映了当时对于女性(妓女)的看法与追求.

2. 就唐代妓女的社会地位而言,据《开元天寳遗事.天寳上.风流藪泽》:「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於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謁其中.」唐代长安狎游成风,除进士之外,贵门子弟与风流文人皆在其中.但其下场通常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以<李娃传>中李娃的话,「(生)将之官,娃谓生曰:『今之復子本躯???勉思自爱,某从去矣.』以及<霍小玉传>中霍小玉的要求:「窃年始十八,??,於此足矣.」皆符合了唐代社会现实和妓女的身分,并传达了个人在社会中被限定的无力感.

3. 唐代妻、妾地位,《唐律疏议.户婚中》:「以婢女為妻者,徙二年.以妾及客女為妻,以婢為妾,徙一年半.各还正之.」「若以滕為妾,亦同以妾」

(二) 唐朝士人的「仕」与「宦」

《霍小玉传》中的李益以及《李娃传》中的縈阳生皆是想要从科举之路求宦达的士子,两人同样面临了爱情与仕途的抉择,两者结局虽

不同,但却都体现了唐代科举对士人的巨大影响力,「仕」与「宦」虽看起来不相干,在唐代士人的心中却是同一件事,「结媛鼎族」、「以君才地名声,人多景慕,愿结婚媾,固亦眾矣」,两文中皆不约而同提及在及第宦达之后,士子对婚姻的选择与被选择.而《李娃传》之所以能跳脱悲剧形式,关键也许在於李娃的助学成功,李娃这样既符合社会伦理的期待,并与士族的政治利益保持一致,而能以喜剧收场,但毕竟以唐代实际的婚宦情形来说,是理想化的描述;而《霍小玉传》则呈现了唐代士子与妓女爱情的典型悲剧.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后感

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本书作者是罗贯中,他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的历尽艰险、斩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这,就是《四大名着》中的《西游记》。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诚心向佛、顽固执着的唐僧,疾恶如仇、本领高超的孙悟空,贪财好色的猪八戒但他却不缺乏善心,心地善良、安于天命的沙僧。这四个人物性格不相同,但形象一样,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呀!或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这便是他的精妙之处了。其中我最最喜欢的那就是孙悟空了,想必你们也喜欢他。因为他的特点就是:神通广大、技艺高超、勇往直前等。一路保护唐僧师徒成功地取到了真经,然而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这,就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正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的不自觉地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

当我翻开《西游记》这本书时,脑子里充满了幻想。接着,我就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这,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感叹,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西游记》中师徒4人历经了千难万苦,钟于取的真经了??这也让我明白了,只要你肯努力,坚持不懈的去做,终究会有成功的一天的!

和可怜的小女孩比童年——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今天,我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不禁感慨万千。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小女孩那孤独无助的身影,耳边似乎听到小女孩有气无力的叫卖声:“卖火柴了!卖火柴了!”。

小女孩多么可怜啊!她没有了妈妈,而爸爸又卧病在床。她无人关心,无人疼爱,稚嫩的肩膀却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沿街卖火柴,靠极其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而我呢?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既得到爷爷奶奶的百般呵护,又得到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每天早晨,全家人都围着我团团转:妈妈帮我穿衣服,奶奶为我煮牛奶,爷爷替我整理书包,爸爸送我去上学??全家人都视我为“掌上明珠”,我是何等的幸福啊!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