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消费社会读后感

课程论文评分表

消费社会读后感

2、抄袭文章者以“0”分论处

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异化”的人类——

读《消费社会》有感

在这次的实践周中,我主要阅读了布希亚的《消费社会》。其实在大二上的课程中我们就接触到了布希亚的许多作品和他的主要思想。这位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在《当代西方社会学思想》中已经由林胜老师介绍的十分详细了。 当然,布希亚大师的著作《消费社会》在这次阅读中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大师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和反思精神为我上了震撼的一课。当然由于翻译过来的原因,本书读起来还是十分生涩,有众多的社会学、经济学名词,但是我认为我还是把握到了本书的一些中心思想吧。

首先,本书有一个重要的动词,这就是“异化”。整个消费社会对消费者的异化。消费者通过消费创造了整个消费社会,却最终陷入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成为社会控制的木偶,是一种“再循环”。在《消费社会》的简介写到本书的主要目的即“揭示了大型统治集团是如何引起不可遏止的消费欲望,而且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各个阶级进行了社会进行了划分。”

丛书的第一章开始,布希亚直接否定了工业社会强大的生产力所创造的人类社会的全面“丰盛”。他认为,社会所谓的物质增长有大量的虚拟成分。当今看起来的消费社会的“丰盛“是建立在大量的符号消费,信贷消费等虚拟成分之上的。

作者还举了灾难的例子,一个灾难是如何通过传播,炒作变成一种消费现象,这也能叫“丰盛”么?况且还有更多的危害:

1. 越拉越大的贫富差距,并且作者明确指出贫福差距几乎是不可能调和的,因为生产本身就是不平均的,必然导致了分配的不平均。各种调和机制,如国家,税收,在维护社会稳定上肯定是起积极作用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假如人类的生产总值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富人将得到更多,那么穷人的所得就更少。而富人的消费到了一定程度是很难再有提高,而穷人则得不到消费的满足。所以贫富差距的拉大也直接制约消费社会的“丰盛”。

…… …… 余下全文

篇二 :《消费社会》读后感

《消费社会》读后感

在《消费社会》的简介写到本书的主要目的即“揭示了大型统治集团是如何引起不可遏止的消费欲望,而且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各个阶级进行了社会进行了划分。”

让·鲍德里亚直接否定了工业社会强大的生产力所创造的人类社会的全面“丰盛”。他认为,社会所谓的物质增长有大量的虚拟成分。当今看起来的消费社会的“丰盛“是建立在大量的符号消费,信贷消费等虚拟成分之上的。

1. 越拉越大的贫富差距,并且作者明确指出贫福差距几乎是不可能调和的,因为生产本身就是不平均的,必然导致了分配的不平均。各种调和机制,如国家,税收,在维护社会稳定上肯定是起积极作用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假如人类的生产总值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富人将得到更多,那么穷人的所得就更少。而富人的消费到了一定程度是很难再有提高,而穷人则得不到消费的满足。所以贫富差距的拉大也直接制约消费社会的“丰盛”。

2. 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生存压力的提高,竞争的提升,毒品,酒水等的消费量必然会提升,更不用说军事。这在表面看起来也是一种消费的增长。

3. 浪费。消费社会的发展让人类陷入了无比要浪费的怪圈。生产力发展到现在,大部分有消费能力的人都具有相当的剩于资产可用于消费,当然这是相对于以前而言。可消费对象就那么多,消费者就陷入了反复的同样的消费过程中。比如服装的消费,最典型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消费。这样的浪费从表面上看起来同样是一种增长。

经济能否继续增长是否等于丰盛呢?这种理想主义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丰盛”具有的丰富内涵,包括幸福等元素,是不能用单纯的经济增长来替代的。作者引用了另一位学者的观点,原始社会才是“丰盛”的社会。,在一种绝对“贫困”的条件下,没有私有财产,不被物所困,出在一个不被其他控制的自由条件下,才是真正的“丰盛”。我对此观点有点怀疑,绝对“贫困”还能“丰盛”么?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当今社会的“丰盛”不是真正意义的“丰盛”。 那么伴随着“丰盛”,社会分层的现象就十分明显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第一章 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消费逻辑是物性而非人性的工具理性逻辑。诉求于感官的媒介让人们得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直接感官刺激,信息爆炸让人们得以获取永远不能吸收的信息量,人们的感知于是扁平化。媒介即信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肤浅性就是信息媒介的偏向。

在信息时代,人们生存所需的信息环境中,必须通过人体五感直接从现实中而非借助于媒介来获取并分析的部分越来越少。在无限量的信息中,人们得以完全依靠感知和习得已被构建乃至被规范的信息符号而生活,于是人们便完全依靠感知和习得已被构建乃至被规范的信息符号而生活。人们生活在彻底的由符号构成的媒介环境中。

真相的展现不再明晰,而人们却也不再需要其明晰的展现。生产力的增长一旦到了一定的界限,便几乎整个地被由增长来医治增长的顺势疗法所吸收、吞噬。’ ‘与其说是为了增强积极的满足感,倒不如说是一种对技能不良的个人或集体的支出。’

‘消费社会的主要代价,就是它所引起的普遍的不安全感。’安全感将是丰盛消费社会中人们不公义性的关切重点。也会是稀缺资源、争斗之物、特权象征。

第二章 消费理论

‘真实的平等转变成了在物以及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标志面前的平等。 ‘不管是哪种社会,不管它生产的财富可支配的财富量是多少,都既确立在结构性过剩也确立在结构性匮乏的基础之上。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平衡是不存在的。平衡是经济学家理想的神话。’ ‘不平等的功能就是增长的本身。

增长的内部自治相对于这种社会结构的决定性,是软弱的而且是次要的。’ 人总是在“不消费”一些他们必然获得的一些要素的同时“消费”一些他们不自然获得消费物。

而在消费社会中,被文化化的越来越多,自然的越来越少,在被文化化的生活环境下,往往人们“消费”的要比“不消费”的多得多。因为在被文化化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应当“不消费”的要素也是被文化化的,于是其应当性就非常可疑。 ‘原始社会特有的集体性的“缺乏远见”和“浪费”是实际的丰盛符号。而我们惟有丰盛符号。在一台巨大的生产机器下,我们捕捉着贫困与不足的符号。 不应该有积累,因为积累一向是权力之源。在赠与和象征性的交流经济中,少而精的财富,是足以能够创造一种普遍丰盛的,因为它不断地从一些人手里传到另一些人的手里。’

…… …… 余下全文

篇四 :消费社会读后感

消费社会读后感

120153001 丁奕竹

消费逻辑是物性而非人性的工具理性逻辑。诉求于感官的媒介让人们得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直接感官刺激,信息爆炸让人们得以获取永远不能吸收的信息量,人们的感知于是扁平化。媒介即信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肤浅性就是信息媒介的偏向。

在信息时代,人们生存所需的信息环境中,必须通过人体五感直接从现实中而非借助于媒介来获取并分析的部分越来越少。在无限量的信息中,人们得以完全依靠感知和习得已被构建乃至被规范的信息符号而生活,于是人们便完全依靠感知和习得已被构建乃至被规范的信息符号而生活。人们生活在彻底的由符号构成的媒介环境中。

我们消费的商品,到底是什么东西?商品包含些什么?购买一样东西,除了商品本身之外,还有符号,服务等多种元素。想一想,消费时,我们购买的到底是什么?买一件衣服,我们购买的不是它的“用途”,而是它的符号。要实现衣服的“用途”,是不必要以消费的形式来进行。例如技术物品,一台IBM电脑“当技术成为一种神气的心理实践或一种时尚的社会实践时,技术物品本身就成了摆设。”

这就是消费社会存在的“功能的无用性”。一切消费品都可能是“摆设”,消费品本身已普遍丧失了实用性和象征功能。人们的消费更多的是一种参与,一种游戏,是一种神奇的,被操纵的行为。这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消费时,我们就是在被操纵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劳工换来一些无用的摆设。

我还比较感兴趣,布希亚所提到的人们对与性,对色情的看法。发达的性文化已经说明了性在消费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它集多种消费要素为一身。包括广告中的性暗示,电影中的性噱头等等丰富的符号元素。这一种“性幻象”就利用了人们对性欲的渴望,通过性来提升消费欲望。这无所谓低俗,无所谓风化,所谓的低俗只是部分人类馅于文化束缚的一种看法而已。而色情消费的发展同理。撇开那些观念不谈,性可以被消费,对个体的满足可以看作是其使用价值,消费过程则体现了其交换价值。

…… …… 余下全文

篇五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11123807 徐翀

作者:让·鲍德里亚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刘成富、全志刚 消费变体【P74-75】

对地位和名望的追求是建立在符号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现在大资产阶级张扬的消费倾向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反消费症候,就是一种消费变体。这样的亚消费战略使人们被符号形势上的颠倒所蒙蔽,在奢侈的基础上被消费。当物品的使用价值被贬低之后,他们才可以被当做符号来开发,物品的所有者只是为了表示他们在坚持这某种态度。就像文中提到尽管临近森林汽车毫无用途,可是附近的人家都还是有自己的车,偶尔在环形路上跑上几公里,这被当地人认为是一种美国式生活的象征,这里的汽车使用价值几乎为零,可他们是一种标志和符号。

区别或类同?【P76-77】

个体的个人需求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其中基础逻辑是在编码符号之下区分个性化的逻辑。个体在寻找自我独特性的行为中产生的类同类同,是指拥有相同的编码,分享那些使您与另外某个团体有所不同的那些同样的符号。这一区分系统的功能是它取消了每个人本来的内容、本来的存在,取而代之以可作为区分符号进行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差异形式,这种差异锻造了团体整合的差异“作用”。在一个团体里,差异被整合成被承认的,被更好地接受。 编码和革命【P77-78】

消费系统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一体化调节机制,它可以把个体包括到差异的体系中区、包括到符号编码中去。要解决社会矛盾,就一定要区别分化,让矛盾有差异。消费是用某种编码及某种与此编码相适应的竞争合作的无意识纪律来驯化他们,从而负担起整个社会的一体化。

结构范例【P79-80】

广告利用了自恋式和诱惑的思考模式邀请个体进行自我取悦,消费社会中个体的自恋不是对独特性的享受,而是集体特征的折射。女人在自我创造的同时其实是在自我消费,她和自己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被消费的关系。以对美、美丽、品味等真实品质的自行为基础的自我娱乐是自发关系,而自我消费时她与自己的关系是靠符号来表达和维持的,这些符号就是女性范例,这些符号才是真正的消费物品。

…… …… 余下全文

篇六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随着后工业时代和消费社会的来临,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活动也被彻底地裹挟进大众消费之中。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休闲已经成为文化记号和被消费的对象。休闲是不可抗拒的责任伦理。因此,休闲和休闲中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波德里亚同时批驳了休闲之中人人平等的神话,从特殊的需求理论出发来界定社会。这种理论用鲍德里亚自己的话来表述,就是人们添置洗衣机等生活用品不仅是“当作工具来使用”而且被“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并愿意为后者掏钱,《消费社会》一书的出发点就是讨论和研判这类社会现象。

GDP背后不是生产能力而是消费能力、消耗能力或者说浪费能力。不是由消费拉动生产,而是由消费拉动消费,由消耗拉动消耗,由浪费拉动浪费。

在那本书的结论中,他已经提出了现在这部作品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确指出,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他那独特的见解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而且又是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

消费表面上看虽然是由个人的需求引起,但是消费的社会逻辑却比个人的需求复杂得多。自工业革命和19世纪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以来,有关幸福和平等的神话是消费社会生长的社会逻辑。在此,他特别提出了“福利的平等意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就是在幸福和平等的神话之上滋长起来的。据说,“幸福概念的意识力量,并不是来自与每个个体为实现本人幸福的一种自然倾向。从社会历史观来看,这是由于幸福的神话将平等神话收藏并转化到现代社会之中了。”

福利和消费的神话既是便于操作的,同时也和“需求”的概念紧密相联,这两者的结合更增加了其诱惑力,所以鲍德里亚说,“福利与需求的互补神话,对不平等客观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决定性,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吸收与消除意识的功能。福利国家和消费社会里的所有的政治游戏,就在于通过增加财富的总量,从量上达到自动平等和最终平衡的水平,即所有人的福利的一般水平,以此来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

…… …… 余下全文

篇七 :消费社会读后感

《消费社会》读书报告

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的研究,法国当代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是杰出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的研究的基础上,他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理论——从物的消费进入到符号消费的领域,并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其早期著作《消费社会》一书中即体现了这一理论思想。

书中以消费为中心,以符号消费为核心思想,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的消费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为读者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而且又是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 首先是物的包围和意义完备。讨论消费社会,鲍德里亚强调的是物的丰盛和商品的系列化与系统化,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而说到意义的齐备,不由人不联系到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与符号消费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完美的诱惑”在鲍德里亚看来或许就是指消费者意欲尽可能地占有符号的意义,各类符号的各种意义,无论是符号的现实意义还是历史意义。所以他说出了极其精彩的警句“我们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

第二是消费生产力:浪费与增长。鲍德里亚认为,人们可以这样来给消费生产力下定义:“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好奇心的关系”。揭露消费社会的荒谬的增长神话同时,鲍德里亚认为不能不联系到另一个概念“浪费”。在鲍德里亚看来,从更为广泛的社会角度入手分析,浪费远远不是非理性的、疯狂的或精神错乱行为,它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生产力发达的社会中,浪费以其独特的功用代替了以往理性消费的用途,它甚至作为消费社会的核心功能而发挥作用——“支出的增加,以及仪式中多余的‘白花钱’竟成了表现价值、差别和意义的地方。”而我们平常所说的丰盛也只有在浪费中才有实际的意义。

第三是消费的社会逻辑。鲍德里亚认为,所有使我们去研究关于需求与丰盛的形而上学的那一切,都是对消费的社会逻辑的真正分析。鲍德里亚接着指出:“‘福利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或简单地说是任何一场原则上主张人人平等,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实现的革命的遗嘱继承者或执行者。因此,民主原则便由真实的平等如能力、责任、社会机遇、幸福的平等转变成了在物以及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标志面前的平等。这就是地位民主,电视、汽车和音响民主,表面上具体而实际上又十分形式的民主。”鲍德里亚想告诉读者:“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由此,他将消费的社会逻辑同工业社会的生产逻辑区分开来。

…… …… 余下全文

篇八 :消费社会学读书报告

《礼物的流动》读书报告

社会111 范天昊

摘要:《礼物的流动》是关于中国东北一个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模式的民族志报告。作者细致考察了这个北方农村的礼物交换过程和网络培育,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叙述向读者展现了在这个村庄社会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社会网络的培育以及社会关系的实践运作方式。

关键词:礼物、流动、社会关系网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是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的名作,它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xx年和19xx年两次回到他以前曾经生活过7年的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光是礼物流动本身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于是将他的研究目标限定在农村礼物馈赠文化方面并最后成书。《礼物的流动》主要分析了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等方面的问题。

全书主要是围绕三个论题展开的,首先是中国礼物交换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学中有关礼物之持续探讨的意义,紧接着作者探讨了在中国文化中关系和人际行为之道德规则(人情)的复杂性,最后论述了礼物经济与更大范围内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本书脉络紧凑,论证严密。

作者通过自己分析,透过复杂多样的礼物交换形式和礼物类别的表面现象,总结了其中的规律性,可以说是对中国礼物交换研究的比较深刻的著作之一。

在第一章导论中,作者先从莫斯的经典名著《礼物》开始,介绍了人类学中的礼物与礼物馈赠,提出了涉及礼物研究的核心问题:回礼动机、互惠原则、礼物与商品的关系,并就它们在人类学中的研究状况做了回顾,指出了中国礼物研究的现状及主要不足,介绍了他本项研究的框架。第三章中作者又借用贝尔关于交换关系模型的理论,对下岬村的礼物世界进行了分类。在下岬村,礼物的物质内容和它的文化意义及仪式情景是浑然一体的。所以礼物交换的分类不能单纯基于所赠物品的类型,或者只是基于礼物交换中潜在的经济原则。根据礼物交换的场合可以分为仪式化的,即“大事”(包括生育庆典、流产和妇女绝育、订婚、婚礼、丧礼等);非仪式化的,即“小情”(包括亲戚间的互访、探病等)。根据赠礼动机可以分为表达性的和工具性的。下岬村民把表达性礼物馈赠叫做“随礼”,而把工具性礼物馈赠叫做“送礼”,旨在改变先前既有社会关系模式的送礼行为多半会被视为工具性的。工具性的礼物分为:间接付酬、溜须(巴结性礼物)和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下岬村民不能接受村子里的工具性礼物馈赠,但对它在自己社区外面的应用的接受没有心理上的困难,并且上油式礼物在集体和个人层面都能发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