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风筝读鲁迅风筝有感

风筝

风筝,会勾起多少人儿时的回忆啊!鲁迅先生与风筝也有一段故事。饱含愧疚,但在亲情面前却真挚无比,动人无比,感人无比。

小的时候,我多渴望有只风筝。内蒙古的春风多深啊!好像专门为这里的孩子送来的礼物。一只又一只的风筝起飞了,欢乐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又忧愁了多少孩子的记忆。内心渴望得到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每天下午一放学,我就拉着妹妹的手,一起奔到有玉米秸秆的地头上,看他们放风筝。太阳的光是那么的长,黄昏是那么的柔和,头顶上簌簌的干瘪的玉米叶不停歇的随风唱着歌,我和妹妹紧紧的靠在一起,把整个身子都窝在玉米垛里,一直抬头望着填空中的风筝,讨论着他的样式,他们的名字,在打赌哪个会飞得最高。最高兴的就是,有哪个小伙伴独个儿来放风筝啦,看到我们在旁边,就会让我们帮他把风筝高高的扬起,那一刻仿佛是自己的风筝飞起来了。好像自己手中扬起的是天安门的五星红旗一样,双眼直勾勾的盯着他,内心暗暗的期待这个风筝会是这些当中的第一名。妹妹小我九岁,她也不过三岁而已,但是看着她黑黑的瞳孔也随着风筝而动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也特别想有一只风筝。

于是我和妹妹就会一起来央求妈妈,给我们买一只风筝。在提这件事情之前,我和妹妹总是很乖,常常会主动做些家务,也不看电视,提前写完作业。就等妈妈心情好的时候提出来,机会就会大很多,我们会好好的挑个时间,耐心的央求妈妈买一只风筝。结果就是被一句“这是男孩子完的东西”全部否决。一切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或许是我把头低的太低吧!妹妹也跟着忧郁起来,单纯的大瞳孔蒙上了一层薄雾。

记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因为没有买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风筝掉过眼泪了。总之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到后来还是有一只几乎一米长的黄色蜻蜓风筝的。

或许我永远也忘不掉的就是,在回家的路上,那条被我踩平了的玉米地的路,我抬头发现一只被挂在电线上的大风筝,飞也似的跑回了家,没头没脑的就拽着爸爸往出跑。“风筝”“风筝”。我知道当时我一定特别害怕在我们到之前有人发现了他。我高兴的跳着,跑动跑西的找长的木棍,眼巴巴的盯着他。直到捧在怀里。第一时间喊了妹妹,尽管时间已近过了黄昏,我们还是没有听妈妈的话等到明天就放了风筝。

…… …… 余下全文

篇二 :《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风筝”——读鲁迅《风筝》有感

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风筝”

——读鲁迅《风筝》有感

连云港市许庄小学 颜玉婷

第一次看到鲁迅的《风筝》,是它被选入夏丏尊、叶绍钧编的《国文百八讲》一书。初看题目,会让人想起“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的欢乐情景,而鲁迅在文中却记录着一桩和儿童相关的令人无限唏嘘的往事。

鲁迅曾经以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为由,粗暴地践踏了小弟弟偷偷将要完工的风筝。小弟弟除了绝望,也没有一句抗辩的话。二十年后鲁迅终因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而回忆起“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从此心情变得格外沉重、愧疚、自责。鲁迅想着各种补救的办法,终于觉得有机会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竟然全然忘却了当年被“虐杀”的一幕,以至于鲁迅的心只得沉重着。

《风筝》所揭露、控诉的是封建宗族制度对儿童的摧残,然而如今封建宗族制度早已被推翻,对儿童精神虐杀的悲剧真的就消失了吗?

没有!君不见来自新闻媒体包括我们身边,虐杀儿童的案例层出不穷吗?施虐者是父母的:有由着自己的心情随意打骂孩子甚至致死的;有拿着爱的借口不顾孩子感受给孩子报满了各种补习班,剥夺了孩子许多玩耍游戏的时间;有以安全为由过度圈养孩子造成孩子孤僻低能的等等。施虐者是老师的:有对成绩不好的孩子挖苦训斥的;有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当众体罚的;有对犯错的孩子穷追猛打不能宽容的等等。这些对儿童天性和自尊心的虐杀,造成了诸如自暴自弃、麻木不仁、离家出走、叛逆加剧、野蛮报复等悲剧,不胜枚举。

鲁迅因为看了一本关于讲儿童的科学书籍,认识到封建宗族制度对儿童的精神虐杀。由此看来,读书可以让人获得进步思想,推动文明的进步。因此即便在没有封建宗族制度桎梏我们的现代社会,如果我们不读书,读得不够,有封建残余的家长制思想,便仍然会对弱小的儿童进行精神虐杀,而且更可怕更悲哀的是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

《风筝》,不仅仅能引起鲁迅那代人的反思,也同样值得我们当代人反思。作为小学教师,我一向有意识地接触、学习教育理论书籍,努力站在儿童立场对待儿童。尽管如此,我也未能完全避免对儿童精神虐杀的行为!女儿六七岁时,我以“克服依赖、锻炼独立性”为由将她分房睡觉。她很害怕,屡屡抗议。我虽

…… …… 余下全文

篇三 :鲁迅野草读后感

鲁迅野草读后感

篇一: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在我们周围处处可见。但是毫不起眼的它,却拥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 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本书收集了鲁迅先生所写的二十三篇散文诗,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等。文章的主题都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勇于战斗的精神。

这本书的题辞中,作者写道:“野草 , 根本不深,花叶不美??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朽腐。”这句话说得非常深刻,野草既没有花儿的芬芳,也没有乔木的高大。而一旦有明火,野草就会被迅速点燃而烧尽。但是,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的生命力永远是顽强的,它们从来不向危险低头。

作者还写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是我憎恶这以做装饰的地面。”这句话是有隐含的意思的。野草比喻无辜的中国平民,而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则比喻当时黑暗的旧社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黑暗势力的憎恶。

如今,中国人民受欺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要永远记住历史,记住野草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篇二: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出版收散文二十三篇。作于1924至19xx年间,有《秋夜》《影的告别》《雪》《风筝》等着名的篇目,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鲁迅先生以独特的视角诠释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去他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会遭践踏,将遭到删刈,直至与死亡而腐朽。我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为我自己,为友报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腐朽,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和腐朽更不幸。

《秋夜》是我喜欢的篇目之一。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打他们别人打剩下的枣子,现在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红粉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落了的当初满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身的很舒服,但是,有几株还低亚着,弧顶他曾打造的竿子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株,却也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空的天空,十天闪闪的鬼魅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圆月,使月亮窘得发白。作者笔下的秋从枣树写起,写秋后早熟的形态,又写月亮的窘白,给人一种凄清冷寂之感。

…… …… 余下全文

篇四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故事把我带向神秘的阿富汗,以前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仅限于塔利班、美国的轰炸,但所有的这些都离我们的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政治制度、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等的不同都令我对这个陌生的国度充满了好奇。

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马扎里沙里夫在这些陌生而拗口的城市名字背后,一个关于亲情、友情、忠诚、背叛、人性的弱点与自我救赎的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着。

我,作品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少爷。

哈桑,阿米尔儿时最忠诚的玩伴,是仆人阿里的儿子。他们从小都没有母亲,却又吃同一个人的奶水长大,"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他们在一起玩耍,摘桑葚,一起爬山,拿镜子把太阳光反射进邻居家里;他们坐在高高的枝桠上,没穿鞋的脚丫晃来晃去;在山坡上阿米尔会给哈桑讲述在学校里的事请,给哈桑念课本里的故事。那个时候有着兔唇残疾的哈桑仿佛永远微笑着。哈桑坚强勇敢,对阿米尔忠心耿耿,在阿米尔受到阿塞夫欺负的时候,哈桑挺身而出为阿米尔解了围。他们在树上刻着"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在那段纯净的童年时光,他们就是那片乐土的主人。

刚会说话的时候阿米尔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哈桑说的第一句话是"阿米尔".阿米尔的父亲的确是一个成功的人,有着成功的生意、优雅的举止,并且乐于助人,他有着自己的判断,从不盲从于他人。阿米尔特别崇拜他的父亲,并且希望能从父亲那里得到额外的关爱,能够得到父亲的认可。

风筝大赛是阿富汗每年冬季都要举行的比赛。谁的风筝能在天上坚持最长的时间,并且能拿到这只最后坠落的风筝,那就算是赢得了比赛,而哈桑却是追风筝的好手。为了能让父亲对自己另眼相看,阿米尔特别希望能够赢得风筝比赛。在最终的比赛中,经过精心准备的阿米尔终于如愿以偿得到冠军,追风筝的任务

便落到了哈桑的身上。"为你千千万万遍",对阿米尔说完这句话,哈桑便跑开追风筝去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后感挽回“风筝”

挽回“风筝”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为你,千千万万遍!”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和哈桑,是朋友,是兄弟,一个是被社会公认的主人家的少爷,一个是有不为人知身份的仆人家的儿子。尽管如此,他两从小成了朋友,就像老爷和仆人阿里那样。起初,我会以为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的友谊会像他们的爸爸们的友谊一样持久,一如随日常生活细水长流。后来,我渐渐明白,亦如这样,本书还有什么耐人寻味之处。是的,身份的悬殊,再加老爷对仆人儿子的特殊关怀定会让从小渴望爸爸全部爱的阿米尔少爷走上一条不平常的路,追那只有特殊意义的风筝,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天空的风筝,心里的风筝。

小说前后描绘了两幅想似的画面:广袤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笑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然而,这一幕发生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两代人之间,从孩童的天真的视野坠入世事变迁的悲哀之中。

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转动,要强而敏感的阿米尔做出了一个个让他长大后为之后悔并救赎的举动。他在哈桑被施以暴力和侮辱时的退缩,到他栽赃嫁祸哈桑,最后迫使这个仆人家的孩子,分得爸爸的爱的孩子离开他从小生活的地方。 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在我看来,是来自于他的身份地位,来自于他的天性,追根溯源来自于他的忠诚善良。被迫离开儿时唯一的朋友——主人家的少爷,也是出于对这位朋友的最好呵护,离开时的默默回头,或许心中是满满的忠诚和祝福,“为你千千万万遍”。也许,小说到这里应该停一停,让读者们,让我有时间去挽留那个真诚善良的朋友。然而,阿米尔少爷始终没有勇气说出真相,没有勇气大声地喊出那一句“留下来”。一层悲剧的沙龙在此刻越来越浓重,一时蒙蔽了少爷那颗本就善良的心。他又将如何安稳的没有愧疚的生活一辈子呢? 或许,应该感谢作者,用他细腻平淡的笔触,为我们真实的再现阿富汗喀布尔,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这荒废的家园。一场人性的救赎再次开始。三十八岁的阿米尔在朋友拉辛汗所讲的故事中,得知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对于哈桑,这个幼时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朋友竟是自己的兄弟这样的不为人知的事实,更是百感交集。当得知哈桑的死讯时,除了一次又一次的说“不”之外,又有什么可以来弥补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原本只是一时蒙蔽的心开始强有力的跳动。哈桑虽死了,但救赎不会停。先是装扮后到喀布尔,再找到那个恤儿院,直到看完那场令人发指的足球场间插的所谓的表演,到最后的遇到儿时的宿敌——阿塞夫。或许,这是命运的安排,阿米尔终究逃不过阿塞夫曾说的“付出的代价”。其实,一切的一切,只为寻找朋友哈桑的儿子,自己的侄子,一切的一切是对儿时犯下的错的救赎,只为对得起自己的灵魂。他即将走完这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费尽周折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飘荡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了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而此刻,他或许也明白,哈桑和自己,都愿意为彼此付出生命。

…… …… 余下全文

篇六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

读《理想的风筝》有感

《理想的风筝》整本书是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的,一共分成六个主题大块。其中有一篇文章就叫《理想的风筝》,我想在这若干个小故事中能脱颖而出的,一定不一般,事实上,这篇文章的确没有让我失望。

文中的刘老师,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他身残志不残,他抱着对生活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他靠着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心态,他笑着面对生活中种种挫折与困难,他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成功的活了下来,向我们证明了生命的顽强。

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羞愧,作为残疾人的刘老师都这么热爱生活,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都认真专注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进了自己教师的责任。那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正常人呢?难道我们这些四肢健全正常人就不能这样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四肢健全,但却不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正常人,他们对生活激不起自己的热情,还常常有弃世的想法,他们颓废,他们自暴自弃,看看刘老师的事例,他们不感到羞愧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生活是残酷的,但是我们自己的命运却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同学们,生活赋予了我们健康的身体,让我们带着欢笑放飞自己理想的风筝吧!

…… …… 余下全文

篇七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风筝、关于友谊的故事,它还关乎亲情、人生、内心和救赎。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一起长大、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抢回少爷赢得的风筝,遭受了异端份子的强暴。躲在角落里的阿米尔看到了这一幕,但是,作为哈桑最亲密的朋友,他并没有站出来阻止。阿米尔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痛苦,但他却选择的对自己和对哈桑更残忍的方式,嫁祸哈桑偷了他的表,把哈桑和哈桑爸爸一起赶走了。后来,因为恐怖分子对阿富汗的占领,阿米尔和他父亲一同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受着煎熬,因为自己的懦弱而背叛自己朋友的煎熬,为了赎罪,他再次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希望可以得到救赎。却发现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哈桑已死,阿米尔再也不能挽回什么。但是,哈桑的孩子还处于危难之中,这时候,阿米尔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勇敢了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也拯救了自己。

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和哈桑一起长大,形影不离。可是,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一个是普什图,一个是哈扎拉;一个是逊尼派,一个是什叶派,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分隔开来,尽管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他们事实上拥有同一位父亲。身份的不同,注定了命运的差异,哈桑永远不能成为阿米尔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小时候,他们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哈桑口里吐出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阿米尔吐出的第一个词是“爸爸”。作者在这个时候就告诉我们,这之后所有的故事,似乎早已在这五个字里埋下根源。通常,绝大多数孩子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汇是“妈妈”,而哈桑说出的第一个词汇却是“阿米尔”。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出生那一刻起,哈桑就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了,或者可以说是“心理妈妈”。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获得“心理妈妈”的爱,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哈桑不例外,阿米尔也不例外。阿米尔说出的第一个词汇是“爸爸”,那么爸爸就是他的“心理妈妈”,为了获得他的爱,阿米尔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并最终不惜以伤害哈桑为代价。

…… …… 余下全文

篇八 :风筝读后感

挥之不去的小愧疚

——读《风筝》有感

鲁迅的《风筝》出现在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上,那时我十二岁,背诵了整篇课文。如今八年过去了,依然清晰的记得文章里面的情节,这是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

文章里讲述的是,在那个思想封建的年代,小孩子的天性被大人们的所谓的规矩所残酷地泯灭了。十岁的弟弟瘦弱、多病,最喜欢风筝。又因为没有钱买不起风筝,哥哥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事,就不许弟弟放风筝。有一天,哥哥发现弟弟自己偷做的风筝,便无情地当着弟弟的面前折断风筝,愤怒的离去,留下弟弟绝望的站在小屋里面。每当回忆到这个情节,心中某个地方在隐隐作痛。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哪些,有很多事情我都忘记了。但总是觉得自己和故事中的哥哥、弟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许,在生活中,我曾经担当文中“弟弟”的角色,也许,我也曾经扮演过“哥哥”的角色。或许,两个角色我都演过。我忘记了,但冥冥之中又能想起。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停在某个路口,或者看见了某个人的笑容忽然想起此时的情景在很久以前梦见过。

文中的哥哥在中年时期才知道自己年轻时对弟弟犯下的过错,于是想尽各种办法弥补。如果得不到弟弟的原谅,他会一直愧疚下去。当他对已经长满胡子的弟弟讲述小时候关于折断风筝的事情时,却发现弟弟已经忘记了。那种愧疚,那种愧疚带来的沉重的痛再也得不到释然了。我想我能够明白哥哥的痛。我想这种痛无论是亲情爱情都被体现了,就像高二那年,喜欢过一个人,并很大胆的表白,很努力的对他好,对那个人好到忘记了对自己好的程度。那个人也一直接受着我的好。当时,不懂事、不成熟的我误以为这就是恋爱,整天沉浸在幸福的幻觉里。可是有一天,那个人离开了我所在的城市,在离开之前最后一次见面,他对我说:“其实,我从来没喜欢过你”。这并不是什么善意的谎言,对我来说,我一开始就猜到这个事实。当事实验证了心中的事实,心还是会痛。两年过去了,那个人突然在QQ上找到我,对我说当年因为他不懂事,每次想起我都觉得愧疚,求我原谅他。我笑着回复他说:“早就不记得了,没什么的。” 时间是解药,也是毒药,就文中的弟弟一样,再难过的绝望也会被忘掉。曾经被伤害的人忘记了,去伤害的人却耿耿于怀。我想,他和文中的哥哥一样,愧疚永远没办法得到释怀,这才是最大的惩罚。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