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鲁迅小说读后感

我读了大概十多篇鲁迅先生的小说,其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我最先读的是《狂人日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先生用极为简明的白话叙述了一个患有迫害狂的人他整天的害怕他自己会被别人吃掉。在这片小说中鲁迅先生更多的描写了人物的内心独白,文章体现的狂人的逻辑是很荒谬的,好像是“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等。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来表现出中国文化的腐朽。

文章中有这么段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定义,礼教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这是鲁迅先生通过作者的眼睛观察他周围的人,周围人的麻木和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鲁迅先生对这些人的行为表现出了强烈的激愤之情,狂人在文中大喊“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作用!你们也会吃尽。”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作品中的狂人也是一个象征形象,他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些用于向封建冲击人们,这些人反对旧传统的社会思想的先知,说出了人们不敢说出的话,却被诬蔑是疯子,如孙中山先生。

狂人日记主要的意图就是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是作者对封建礼教以及当时人们麻木愚昧的批判。它被收录于《呐喊》 是鲁迅先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沉默发出的第一声呐喊,虽然里面包含了鲁迅先生对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满,愤怒,焦虑,但是也可以狂人昂扬的斗志看出鲁迅先生对这个社会还是怀有热切希望的。

《阿Q正传》则是对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展现。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阿Q很穷困,在他生活的家乡很受权贵赵太爷等人的欺负。他有农民的能干优点。同时他身上又有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自尊自大 畏强凌弱 以丑为美用现代的话说 就是一个小人。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他主要的精神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当他处于失败者地位时,他就在自己心里想想自己是胜利的一方,在自己的心里对方进行报复,并什么享受这种报复的快感。虽然阿Q受赵太爷等人的欺负,但是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这些对阿Q和他所生活的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的描写都是极为深刻的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对人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压迫残害,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规范一代代从精神上麻醉和毒害劳动人民。这些残害造成了那个时代人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鲁迅先生用本篇小说努力唤醒沉睡的民众,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辛亥革命前后时期,作者用阿Q极力想参加革命,却并不知道什么革命,为什么革命,革命者该做什么事情表现革命的意念根本和底层群众有所联系,那只是一部分已

…… …… 余下全文

篇二 :鲁迅的《雪》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鲁迅的《雪》这篇散文,它非常耐人寻味,蕴藏着很深奥的道理。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让我永不忘记,时刻牢记在心。

这篇文章共描述了三种雪:一种是尚未化为雪的“暖国的雨”;第二种是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第三种是孤独、自由、奋飞向上的“朔方的雪”。通过描写北方的雪则是对北方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北方的雪一样通过奋斗来争取自由。作者对三个形象的基本态度似乎也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作者的人生态度相吻合了。

俗话说雨是雪的最初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赞扬了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灵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

作者表现了对南方局势的担忧,那是被美化和吹捧的一种暂时假象,是没有生命力的“雪罗汉”而已。并指出,革命不是那么容易成功,是需要无数革命志士通过奋斗去争取,才会有光明的一天。

鲁迅先生通过雪来告诉大家,要像雪一样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要靠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光明的一天。

…… …… 余下全文

篇三 :《鲁迅》读后感

看客

繁华的东门,处处华灯高照,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已经是夜晚8点,东门的街道上仍然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我低着头,背着一个大书包,随着人流缓缓前进。然而人潮突然停滞了,像是川流的河水遇到了坚石,逐渐分叉成两支,形成一个环形。我抬起头,原来是一个老人正在街道正中间乞讨,他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破烂烂,简直像块碎布,头发蓬乱,面色蜡黄,像寻常乞丐一样在抖着他的铁碗。几乎每一个走过的行人都默默地躲开了,有些甚至如同在地面上看到一处污物一样飞快地闪躲着。我看着那个老人和他脸上苦难磨出来的皱纹,心里冒出一点善意,从包里掏出一块钱的硬币想要投给他。我刚要走近他,就被一位大叔拉住了。他低声说:“骗人的!”然后就转过了头去。我迟疑了片刻,也随着人群离开了。可是却有几分毛骨悚然。不作为,冷漠,无情,我刚刚的行为,不正是我曾多次讽刺的中国人的弊病么?我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他可曾想过,一个把他的话当作座右铭的人,会在他身后几十年,再次做出他所鄙夷的事情?他可知道,他在中国人灵魂上动的手术,终究还是没能遏制住顽疾?回到家后,我再次翻开了《鲁迅》,怀着五味陈杂的心情,我读出了一些曾经没有读到的东西。

《鲁迅》这本书收录了《呐喊》、《朝花夕拾》等几本鲁迅先生的散文与杂文集,还有鲁迅先生之子专门题写的序言。就是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阿Q精神,认识了顽固不化的孔乙己,身世颠簸的祥林嫂。在这本书中,我借鲁迅先生的眼,看到了旧中国的黑暗,也借鲁迅先生的笔,读出了中国的病态。我一度相信,这病态在21世纪的我们上已经被根除。为此,我可以笑谈中国人的弱点,痛斥看客的冷漠。但是今天,我竟也成为看客中的一员了!正如鲁迅先生所写的:“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是我个人的悲哀,可难道不是中国的悲哀?

鲁迅先生在《呐喊》的序言里如是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这看客的标准,也就是愚和弱了。然而时间过去数十年,那天街上的行人,恐怕不是弱者,其中应该也并不缺乏有学识的人。可是却仍然没有人伸出援手。所以我想在这看客的标准上,在加上一条“懦”——懦弱。从看客的角度来说,也许对他人的畏惧才是他们冷漠的根本原因。怕假,怕抢,怕诈骗,中国人民富裕了,可是忧患也就更多了。这重重叠叠的畏惧,就让人在善良面前,缩回了自己本应伸出的援手。

…… …… 余下全文

篇四 :鲁迅全集读后感

1.读《野草》有感

有谁不珍爱自己的青春 星,月,蝶,杜鹃,虚无的名利,红颜的静女??然而,对于一代文豪鲁迅先生而言,这一切却又是多么地"悲凉缥缈"!

人的生命,如蜉蝣般短暂,芦苇般脆弱,与浩大的世界比,人只是一粒微小的尘埃而已.人世的辛酸,国家的不幸,终归只是一个梦,而在那战火连年的时代,人们总习惯在梦中生活.

鲁迅先生审视了生命的本体,并且无情的剖析,最终看到了生命本质的阴郁而冰冷的面目.《野草》中处处弥漫着神秘的情趣,鬼怪的气氛,整个儿好似一个变形梦魇的世界.欢乐,恐怖,青春,死亡 ??一切都使人透不过气.那阴阳两极的沟通,人鬼之间的交流,让我们听出了生命的悲歌,对于常人来说,这就像是在伤口上撒盐,难以忍受.

鲁迅先生是那旧时代的先行者.他孤高,他苦闷,他时时忍受着折磨,死亡意志的咬噬, 他目睹着人变兽,兽变人的残酷现实.他是用带血的头颅,一次次去撞击那地狱之门,最终让那生命之树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鲁迅,他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原上,他呼传统之风,吸外来之雨 ,中西熔铸,取其精义,从而使《野草》成为了一座不可企及的丰碑.

"对于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我自己,我却是一切."辛涅科尔是这么说的.一只蚂蚁显示出来的力量和一只大象所显示出来的力量,难道在本质上会有什么不同吗 既然精卫能填海,夸父可以追日,那么这世界上又有什么不能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呢 就算人生是幕悲剧,也要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演好它,以不失其情致和乐趣,壮丽与快慰!

我们是明日,虽然我们现在安逸,但须知居安思危.我要以那苦难的时代为戒,为鉴,要如地狱中运行的火,一俟溢出必会复苏,燃烧,成为通红的慧星 ,成为炎炎升腾的火柱,从而夷尽一切黑暗,让世界变得通明透彻.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我在寒假里读了这本书,他给我的感触很大。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鲁迅作品《风波》

读鲁迅作品《风波》

2015/12/1

一个屯子就是一个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的的缩影,一个屯子的风波,反映着一个国家的风波。不论是风起青萍之末,还是空穴来风,总之是有原因的。这场风波的起因是源自一场革命,革命总是从“头”开始的,辛亥革命先是剪了辫子的,对于多数乡下的老百姓来说还不明白这场革命的意义和目的,他们是处于惶恐和观望当中的,对于任何革命的措施和行动都是比较敏感的。他们时刻在观察着革命的形式一便选择所该选择的立场,表现出小农意识来。懦弱愚昧,胆小怕事,明哲保身,逆来顺受,革命高潮到来了当然还是欢迎革命的,当革命出于低潮或者完全失败了,他们也有保护自己的办法。一条辫子也是两手准备的,先是盘在头上,表示个能够接受革命的态度,又暗自期盼着皇帝重座龙庭,还可以放下辫子,有迎合旧势力的习惯,也有随大流的特性。可见封建知识分子受到的封建意识的毒害之深。

作为一场风波总有兴起高潮衰落的过程的,风波意味着迟早会衰退过去。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这种片面性看问题的习惯,只看见今不如昔的一面,看不见今非昔比的一面。从革命的不彻底性来看,的确是有今不如昔的一面,但是从推翻了封建皇帝的这一一面看,还是今非昔比的。

任何一场革命都存在着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张勋复辟了。在乡下也同样存在着复辟的势力,赵七爷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而七斤则可以看作是被动接受了某种革命意识的农民,但是也有阻力,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各种阻力。

小说开始的前两段就预示着风波的到来。作者用了一种反衬的手法,以静衬动的,静是作为一种铺垫的,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村庄,人物,时间, 由远及近,由自然景物到人物的描写手法道出了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通过文豪的诗句中点明了一个字“静”,无风,安静,宁静,平静。预示着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风波就要来了。乡间的相对的平“静”意味着那场革命对于农村的意义并不大,实践证明,有些方面还不如不革命,暗示了那场革命的不彻底性。

…… …… 余下全文

篇六 :鲁迅《伤逝》读后感

鲁迅《伤逝》读后感

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四、五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

从昨晚掌灯时分,一口气读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现实中的他和我。早上上学时,我还拉住一个同学,不管她愿不愿听,也强硬将整个故事的心理情节给她复述一遍。不知是我讲的字句不漏还是她也有触语生情的心态,总之,她听得入神,连连称这与现代的爱情婚姻没有什么区别。我便说,也许爱情原本就是没有时代没有年龄没有国度的吧。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而计划在闲谈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个隐形的坏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而子君听后“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的想法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

…… …… 余下全文

篇七 :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读后感

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读后感

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读后感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集。

这篇散文内容简练明了,语言优美,生动,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文章讲述了一位财主家的“奴才”受到财主的压迫,总是向人诉苦。一天,他遇到了个“聪明人”,便向他诉起苦来。聪明人听后安慰了他:很快会好起来的。奴才很感动。但是,奴才的生活并没改变,不久,他又找人诉苦,这人是个“傻子”。傻子听后大怒,替奴才抱不平,去砸财主的屋子。奴才反叫人赶走了他,还讨好财主。因此,奴才得到了财主的赏识。“聪明人”来祝贺他,让奴才以为是聪明人的预言实现了。于是他很感激聪明人。

这是个很荒诞的>故事,不是吗?文章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正代表了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种是“聪明人”,他们对于别人的苦难只是说好话,而不付诸行动,却往往得到感谢;一种是“傻子”,他们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但不一定有好报;还有一种就是“奴才”,他们常常受到别人压迫却只是诉苦而不反抗,甘受统治者的统治。但让我见识了现实社会中一些人的所作所为。文章通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的不同态度,批判了社会中一些人虚伪、谄媚的所作所为,使正义得不到伸张。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傻子”其实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八 :鲁迅读后感

中国的脊梁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句话是我初中时对鲁迅最大认知,其实不然,这只是国人所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在深读鲁迅之后,才知道原来在这之下隐藏了一个民族魂,或者说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脊梁。

从前,我将鲁迅的文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读不懂的,每句话都能用语言讲出来,却无法懂得这句话摆在这里的意义,就像买椟还珠的郑人一样不识文章之主旨;第二类则是读来感动的,这里的感动是指受了文章情感上的攻势,如同酩酊大醉,有共鸣却不解其味。而如今,我想鲁迅的文章也不过简单的一类,都是十分关注中国现实问题,本意便是以否定思维和批判精神来改造国人,改造中国社会。

对于如何读懂鲁迅这个问题,应该没有捷径,而所有的路都大相径庭,需要读者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加上对时代背景与作者心理的把握。

正如我们熟悉的鲁的短篇小说《故乡》,它是在19xx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后,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而作。可想而知,鲁迅其人是一个天生极其富有同情心和道义感的平民作家,是能在生活中关注实际并勇敢发声的斗士。“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在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之后,又给予人鼓舞与信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去奋斗和实践。想来读者在了解鲁迅那种因无力而生的“偏激”和联系当时的现实,定能原谅鲁迅的“刻毒”和对政治霸权的仇恨成性。

又如鲁的杂文《杂忆》,其话语越是久远也越是犀利。这里截取一段(以便防止流于片面): “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她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再露骨地说,怕还可以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 这篇文章写于鲁迅的中年时期,面对民国的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他还以猛烈的抨击。鲁在成年后对“复仇”这件事有了理性的认识,即 “自己裁判,自己执行”。他用锋利言辞揭示此类卑怯之人的真面目,以抱不平,以感国民,鲁迅的人格与思想也由此体现。他一腔孤勇而永不妥协,而这最能唤醒国民;他暴露历史现象,批判苍白的现实,“发出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鲁迅其人,不但中国唯一,且世界罕有。我想:对于鲁迅,没有最好的解读和评析,唯有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已然宣示,他,鲁迅,要做“中国的脊梁”。而这在如今也是有借鉴的地方的,像我这样的青年不就应以此立志,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成为中国的脊梁吗?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