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师的别样风景读后感

教师的别样风景读后感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题为《教师的别样风景》的书。被吸引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时常听人说美国教育是如何如何的先进,课堂上是如何的随意,所以想看看有没有我语文课上可借鉴之处;第二,副标题中的“智慧”二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当我真正去品读的时候也证实了这一点,这本书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智慧”精髓。

翻开书,我细细地品读着,书中名师琳达那些朴实无华的忠告,最让人深思。她这样说道:“我最好的建议是尽可能多的与家长练习,特别是在中段年级时,这时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开始减弱,我用电子邮件每周至少给所有的家长发一次电邮,告诉他们的进展情况,每两周,我告诉家长一些学习上的秘诀,并建议学生可以把我课上所讲的内容时间出来,不妨用网络的形式。我还表扬学生在做些什么,包括他们参加了什么样的义工队伍等。我还建议网站和家长沟通。我这些年来,不仅仅告诉家长孩子在我的课上学习了什么,还包括孩子的德育等各方面,这很有用。”有一些甚至很具体,比如名师凯瑟琳:“如果我要给一条建议,这就是管理策略,这可以应对课堂上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今年我试的策略是每日五循环,这就是:自己读,对别人读,听别人读,写一写,做一做词汇练习。这个过程针对该年龄段的儿童,一个循环下来,好处多多。老师和分成的小组共同合作,这个方法也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该方法让我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再比如名师苏珊娜:“我刚到一所新学校时,在吃饭时与其他老师的聊天其实对我还挺有用,这让我更好的这所学校的人员,尽管这是休息和放松的时候,我却通过这样的时间更真实地了解了学校。”美国名师的忠告,看似平淡,其实个中真谛,如果不是对教师这个岗位的热爱并几十年坚持,是说不出来的。因而才有不平凡的意义。

收获了有用的建议之后,我开始仔细研读“美国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几种模式”。这一章里面具体讲了三种模式:第一,小组访谈模式。小组访谈是由斯坦因发展起来的,他是教师资源中心的顾问,可以用在一次相识的活动,一个小组的建立,一个检查广泛阅读的模式或者一个小组书籍报告的模式。第二,拼图模式。拼图是一种合作学习模式的一个结构,在当中小学生把对老师提问的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并要交上去是,拼图是一个极好的用来检查理解、训练评估成效的方法,或者来做一个非正式的布置任务的需要。第三、思考、配对、分享模式。该模式是一种简单而又很有好处的模式,它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与改善对信息的保持,使用这个过程,学生们可以学会从别人那里试着不接受他们的观点,在使他们的观点更大众化之前,学习者的信心改变了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少数的志愿者,提供班级中参与的途径,对于教师的好处包括增加了人物的时间。这对于学生的班级讨论质量也大有提高,师生都对于期待和注意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参加到班级讨论中来。读过之后我想,合作学习不是仅在开公开课作秀时的时髦用语,而是实实在在的在美国课堂实行了近一个世纪,异质配对,拼图式小组,如何评价,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值得中国的课堂加以借鉴。 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里面的建议与忠告值得我细细体会,我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能拥有别样的风采!

…… …… 余下全文

篇二 :《原始风景》读后感

《原始风景》读后感

“我至今认为疼痛是一种力量,是使人早熟的催化剂。你可以在疼痛中感觉到周围的世界在发生着变化,你再看日月星辰时就会懂得了存在者的忧伤。” ——题记 这是《原始风景》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疼痛是一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作者在一种异常寒冷和屈辱的感觉之下平静而满怀失落地驾驭着语言完成了《原始风景》的写作。也许疼痛确是一种凄美,它让人懂得了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无常,从而对日月星辰也怀满怜惜,懂得了存在者的忧伤??

发生在灰色庄园里的故事。外祖父是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一生经历的风雨比墙角的蛛网还要细密,他的宽大的肩背被生活和岁月压得很弯,他埋着头,他沉默,他喜欢喝酒,把自己沉浸在往事风尘之中。“你仍然缺故事写吗?”如果你仍然缺故事写,那么久写写我的牙齿和头发吧。可是外祖父的牙齿和头发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他的曾经雪白的牙齿和乌黑的头发早已经遗落在了哪一条幽深的山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依旧钟爱于他的墙角,从日出到黄昏,从年迈到迟暮。

白夜。漠河北方的白夜似乎是个积极重要的日子,虽然它称不上一个节日。姥姥的儿女们都回家了,大人带着小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欢欢喜喜地赶回家享受作客的待遇。他们平静地期待着白夜的来临,在那样的时间里,你完全可以在大白天睡觉而在晚上出来劳作,日与夜仿佛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极光是白夜的高潮:太阳不见了,江水闪现着红铜色的金属般的光泽,听不见任何声音,所有的鸟似乎都消失了。“那时我并不觉得那时一种美丽,我只觉得十分恐怖,十分胆寒,天地一下子变得如此诡谲,我觉得自己的牙齿在恐惧当中像失灵的马达一样颤抖不休??”究竟极光的出现不同于寻常。不同寻常的事物容易让人恐惧,就好像宇宙一下子失掉了其永恒的规律,所有的事物都要转瞬即逝一样。但不同寻常的事物也容易让人永远记住,所以作者在很多年后仍然怀想着白夜。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文学”读后感

专深与博雅

-------《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读后感

名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我想,读书就是一种享受。人类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愉悦,享受文化带给我们的潜移默化,享受那一份宁静,那一份舒畅。而事实上,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书”不再局限于一本本书,而是深化到了世界万物。造物主是公平的,每一个事物都有它存在于这个世间的价值,有它存在的道理。或许,我们所阅读的只是一朵花,一粒沙。但我们都能从它的存在中感悟生活,感悟生命。

在陈平原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他说,那些教授,那些艺术,那些沿途的风景,都是读书的“风景”。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阅读的,就像那我们手中的那一本本书。而我更想把一个人的一生看做一本书,我们只是这本书的忠实读者,也是唯一的读者。陈平原说他关注的不是图书的生产过程或阅读效果,而是“读书”是怎样成为“风景”的,这道“风景”又是如何被文人所描述、被画家所描摹、被大众所记忆。我的理解是,一个人阅读的乐趣不在于结果,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那一种心灵的悸动。但无论怎样的风景,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去鉴赏、去追怀。所以,在我们人生的路途中,不必局限于对结果的耿耿于怀,就像是一段旅行,沿途的风景也许比目的地更加的珍贵,更加的令人留恋。我们要时刻用一种轻松的心态,一种洒脱的情怀,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旅途中的种种。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安静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双眼,去观赏生活,去体会风景,去感悟生命。正如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树,依依墟里烟”、宋儒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等,或许这就是陈平原所说的“人境”。

陈平原先生说“专深很好,博雅更精”,这句话颠覆了我们以往“术业有专攻”的常人思维。或许,他的这句话不应该是对于所有的,而只是对于读书,或者说文学而已。我是很赞同他的这种说法的。他的这篇演讲稿的题目是《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文学》,而在我看来,读书的“风景”和这个“爱美的”文学是存在一种因果关系的,“爱美的”只是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思是“业余的”。只有这种“爱美的”人才能用一种悠闲的心态去欣赏读书的“风景”。而这些对于那种“专攻”的人来说却是不可求的。人们常用“博览全书”、“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的知识的渊博,也说这个人的知识广泛。所以,对于一个学者来说,特别是爱好文学的人来说,我们更多的是“博雅”。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取众家之长,体会众家之意。才能使我们在开阔的视野里体会更多的意境,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人生境界。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 …… 余下全文

篇四 :1风景这边独好——读《学校的挑战》有感

风景这边独好

——读《学校的挑战》有感

粗粗地读完了佐藤学先生的《学校的挑战》,最受感触的是,书中以大量鲜活的案例展示了日本“课堂革命”的理念与经验,同时展现了作为一名教育学者与一线教师展开合作研究的充满挑战的心路历程。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课堂革命”的国际视野,更启迪我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规范,从“工匠型”教师走向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我梳理出了这样几个关键词:合作学习、同步教学、学习共同体、宁静的革命、

一、宁静的革命——合作学习

面对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提供优质教育,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实现学生的学习权?佐藤学教授坚定地回答“其奥妙就在于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读了此书我深受启发:

1.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人数最好不超过6个,这样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中,通过提问和交流,达到学习目的。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会存在接受能力快和慢的区别。合作的学习的根本是使每个同学都获得学习的权利。所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将他们的思考与遇到的挫折都视为精彩的表现加以接纳。多给他们掌声与表扬,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有个性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要明确教学责任,不干预学习过程,保障合作学习的效率。对比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控制的同步教学的进度相比,合作学习的上课效率降低了,但是学生都参与其中,学习的效率并没有降低。所以,教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课时进度,就要钻研教材,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分单元学习,该扩展扩展,该压缩压缩。本书以几十个生动的例子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向我们展示了合作学习带来了丰硕成果。

3. 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和主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要马上作答,而是引导学生向小组内的同学请教。对于教学课题的设置要有一定层次和难度。如果题目过于简单,会使学生轻易完成,达不到“冲刺和挑战”的目标;如果过于高深,组内学生都无法完成,也不会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简洁,每一次提问都能够引导组内学生进行讨论,而不是说与教学无关的话,诱导学生把组内讨论变成课堂闲谈。

…… …… 余下全文

篇五 :教学论文——风景这边“读”好(孟进)

风景这边“读”好

——浅谈小学中高段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积累

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学校 孟 进

20xx年12月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内容摘要:近年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外阅读接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大家都在向着“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而努力。那么,在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如何使之在有效积累“量”的同时,能有“质”的突破?我认为可以从营造阅读氛围,推荐优秀读物,教给阅读方法、建立激励制这四个方面去努力,它们犹如课外阅读的“航向”、“航标”、“船桨”和“马达”,可以提高中高段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 积累 拓展 激励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课外阅读,常见老师布置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半小时喝课外“采蜜摘抄”的作业。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仍然欠佳;面对喜讯,他们只会举臂高呼“耶”;习作往往辞不达意,干巴无味,连日记这样最富有个性的体裁也写得如流水账;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不会运用,更不用说个性化得语言表达了〃〃〃〃〃〃老师和家长也困惑:“没少让孩子读书,积累句子,可怎么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不会表达)呢?”显然,“如何提高中高段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有效性”这一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此,我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然而有声有色的电视节目、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却对学生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就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不知不觉就成了网络、电视的俘虏,哪有心思阅读、品味课外读物?对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因此,想提高阅读的质量,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营造阅读的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对读物产生兴趣。

…… …… 余下全文

篇六 :《教师的别样风景:美国式教学智慧赏析》读后感

教师“身正”的重要性

——读《教师的别样风景:美国式教学智慧赏析》有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古至今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学高”“身正”这两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既然是老师,学历学识这些“硬件”必定要比学生高。其次,“身正”简单理解就是言行举止,得是一种示范,是学生学习的良好范本。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如果硬要分出先后,我会把“身正”放在“学高”之前。这个结论的得出,源于我暑期看的一本书《教师的别样风景:美国式教学智慧赏析》。

一直觉得美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当然学情也大不相同。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打破了之前对于美国教育自由式、开放式的漫无边际的想象。对啊,美国人中国人大家都是人,有共性;美国学生中国学生大家都是学生,也有共性。都说现在的学生比较难管,其实这是学生阶段的一个共性。中国学生与老师对骂甚至互打的时候,美国学生也有无理粗鲁的时候。 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无礼行为呢?“作为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一环,如何教学生有礼貌地说话和行为是十分重要的。”美国教学技巧名师巴尔博给出了十条小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你自己就是最好的样板”。现实中老师总是低估自己在孩子中的影响力。老师会发现原先总举手的那位同学,这段时间好像不举手了,老师没有觉察到是自己给了他失望的眼神;老师会发现原先成绩不错的学生,现在成绩退步很厉害,老师没有察觉到是自己那声轻蔑的嘲笑。“永远不要忘记您是如何影响你的学生的,很可能你是他们唯一的模范。”我丝毫不怀疑平时上课激情澎湃的老师带出的学生也会是充满朝气的,平时上课柔声细语的老师带出的学生也会是婉约文艺的。而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不仅限于上课方式,教师的“身正”,平时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课铃声响起结束课堂,写完粉笔轻轻放回粉笔盒,用欣赏的眼光注视表现优异的学生,讲错概念会跟学生道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一言一行是许多老师忽略的,殊不知这些才是教育的本质。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后感

余秋雨《行者无疆》

程辛贤

“以文字追述文明消逝的沧桑,用镜头记录历史遗落的明艳”这是余秋雨《行者无疆》封面上的一段话。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肉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是的,风景不一定在远方,但是旅行却一定在脚下。假期在带孩子旅行的路上读了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一路行来,亲情友情伴着书香,耐人寻味。余秋雨的书令我了解欧洲文明并重新体察欧洲文明和其它文明间需要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提醒,这样的文字伴随我度过很多有意义的光阴,时间在书籍中沉寂,心也在嘈杂的车厢中沉静。

“废墟,大海,海浪,历史常常这里出发;森林,山岳,古堡,历史常常从这里隐蔽;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从这里转折;苍凉,寂寞 ,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炼。”

余秋雨的欧洲之行,是一种追求自我实现,清醒,勇于实践自己的梦想的旅行,也是一场历时不短的生命冒险,天天面对未知,处处遭遇难题,居然全部走下来了,在那遥远的旷野和陌生的街道中支撑他们的,除了目标就是友情。他就这样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它文明,他在序言中总结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成熟,有很多值得我们仰望的地方,但任何文明都会有多种原因自我迷失,只有把它们放回到与蒙昧和野蛮交战的第一线,才会临阵清醒,不断地重新体验自己文明的本性,并与其它文明沟通。用历史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理性的看待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差异,并从中进行反思。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思索和对话,是对历史的直视和感悟。

“每一段路都能解答一些问题,却又带出了更多的新问题,因此越走越远,很难停步,远行毕竟孤独,便写一些文字与读者沟通“

这些灵光在作者的指尖流荡,却令我在瞬间有了更深刻的震撼。由此深刻感悟到能背着包包走天下的健康是人生的一件奢侈品,旅游能成就心底最真的快乐,应该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消遣和放松,每个人都是人生的过客,选择做一个旅行者是一种幸福,有在旅途中,人会抛开心里的一切伪装,去掉面具,在行走中学习,反思,探索,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我们在路途行走,可以学会让自己走得很精致很有收获,要有耐力把路走得更好更远,才能享受和谐的人生,健康的生活,活着的快乐。每个城市都有特色,并无美丑,所有的印象都存在于心里,惟有放空了一切 ,做个城市的旅行者,抛弃自己的小世界,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己心潇洒,则世间潇洒。喜欢自由地穿梭在异地他乡,看红尘人来人去,过往匆匆,喜欢异地他乡的沧桑寂寞与孤独,更喜欢夕阳西下时,灵魂释放后望断天涯的漂泊情怀,会让我们沉淀一份情感,也许不再炽热,却会更深沉,更久远,更触动灵魂。

…… …… 余下全文

篇八 :“这边风景”

“这边风景”

早就在县城的新华书店里看到过王蒙的那部上下两卷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但一直没大关注,自然也不曾想到买回来一读。直到几天前,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提名作品的名单公布后,我书橱里收藏有的五部提名作品都早已读过了,我便又特地跑到新华书店里,找到了那部仍然夹杂在琳琅满目的图书中的《这边风景》。谁知就在我读着《这边风景》的时候,又听说了这部长篇荣获了茅盾文学奖的消息。自昨天下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后,评论者众说纷纭,有不少人都认为茅盾文学奖已经变成了敬老奖、终身成就奖,获奖的作品并不是作家最好的作品。比如王蒙的《这边风景》获奖,有人就说这是对已到八十高龄的作家的创作成就的一种追认,这个奖只是一种补发而已。那天翻开《这边风景》时,我才知道这部小说的出版,其实是尘封了三十多年的旧作的重见天日。而这几天在读它时,我又发现我被这部小说的两个方面所吸引。一是伊犁的美丽风光和维吾尔族的独特的风土人情,甚至让我产生了想到新疆那个好地方去看看的冲动。二是作品中所散发出的一股清新之风,让读过各种类型的小说的我有了一种心灵被净化了的感觉,也让我想起了当年读《创业史》、《红旗谱》这一类小说时的日子。即便《这边风景》不是王蒙的最好的小说,我也愿意继续去赏读它,一路领略在我眼里具有独特魅力的“这边风景”。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