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安迪沃霍尔

1210910118 秦霞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在他的创作中,大众传媒给了他许多启示。他设计过贺卡、橱窗展示、商业广告插图,这些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具有商业化倾向的风格。他在著名的工作室“工厂”(Factory)内聘请了一组工作团队,摒弃古典艺术,立志从事于颠覆传统的概念创作。“大量复制”当代著名人物的脸孔就是其中之一,将浓汤罐头与可乐瓶化身成艺术品也广泛为人所知。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以日常物品为作品的表现题材来反映美国的现实生活,他喜欢完全取消艺术创作的手工操作,经常直接的将美钞、罐头盒、垃圾及名人照片一起贴在画布上,打破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

作为20世纪波普艺术的最著名代表人物,他“歪曲或包装“过毛泽东,玛丽莲·梦露,the Velvet Underground乐队,可口可乐,美元和Chanel五号,尤其是他对the Velvet Underground从内容到形式的设计,令这个乐队成了音乐史上唯一可以媲美“披头士“的奇迹,而the Velvet Underground自此就没有停止过他们对这个世界及其文化的影响。安迪·沃霍尔开始以日常物品作为表现题材,来重新诠释和反映美: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单调、无聊地重复排列,被视为“传达出某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

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沃霍尔的作品没有欧洲设计师那么观念化、哲学化、个人化,他的作品风格体现出了:实用主义、商业主义、多元化、幽默性。“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这是安迪·沃霍尔留给媒体时代最乐观的寓言,但以其对当今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言,他自己的15分钟还远未结束,无论是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还是现在,对于美国还是世界,安迪·沃霍尔都是个传奇人物。

…… …… 余下全文

篇二 :如何理解安迪沃霍尔对商品的表现

如何理解安迪沃霍尔对商品的表现

The Art of Goods

OZprince

据英国《镜报》2月12日报道,2月12日晚,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所作的毛泽东画像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7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663万元)的高价被拍卖。

这是去年也就是20xx年年初的一条新闻,新闻中出现了这样两个正在接近普通人生活的词汇,“苏富比”和“安迪沃霍尔”。

在介绍后者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苏富比”。1744年英国书商山米尔·贝克在一个菜市场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拍卖书会。后来这个拍卖书会被他的外甥约翰·苏富比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拍卖业。而最初的那个拍卖书会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拍卖行“苏富比”。之后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这个把雕塑,手稿,画作当成商品来交易的行业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动辄上千万的交易额一次又一次地震惊世界。

在我看来,安迪沃霍尔与拍卖行的关系应该相当尴尬,因为他持着这样一个非传统的信念:“一切皆可为艺术品,特别是我们生活中的商品。”拍卖行把艺术品当成商品来交易,而安迪沃霍尔把商品当成艺术品来对待。而当他的可口可乐瓶在苏富比以350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成交时,在这场实际并不存在的“对抗”中似乎安迪沃霍尔占了上风。

在讨论他的“艺术商品,商品艺术”的思想之前,我还是想要欣赏一下他的作品,因为我认为他毕竟首先是一个艺术家。

第一次见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应该是在小学的美术课本上,因为是由时间顺序排定的目录,他被安排在了最后一节,老师似乎也没有特别详细介绍过这个艺术家,也没有分析过他的作品。所以按道理我不应该记得这个人的作品,但是因为那种奇异的视觉冲击,在我并不清楚安迪沃霍尔是谁的时候,我已经记住了他的作品,那一系列的玛丽莲梦露。

如果说印象派的画家们改变了传统绘画艺术对于美的定义,那么安迪沃霍尔则是颠覆了整个艺术的定义。之前的人看到一幅画之后会知道什么是艺术,而之后的人们在生活中更多的要想什么不是艺术了。我们似乎在他痴线之前并不经常使用艺术家这样一个词汇来形容一个人。而他出现以后却似乎给艺术家这个词下了一个定义,那么一类放荡不羁爱自由自由的有钱有才华的人。

…… …… 余下全文

篇三 :关于安迪·沃霍尔的介绍

关于安迪·沃霍尔的介绍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8.6-1987.2.22,港台地区译为安迪?沃荷)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

1成长经历

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是捷克移民的后裔,生长在一个贫民区。当时正值19xx年代大萧条,食物短缺是常有的事。小时候,沃霍尔经历过三次精神崩溃,这是一种名为“风湿性舞蹈症”的 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在他8岁、9岁、10岁那年暑假发作。那几年夏天,他都是闭门不出、躺在床上度过的,听着收音机,抱着玩偶,剪着纸娃娃。敏感渐渐成为 他挥之不去的自卑点,他总觉得自己在同龄人中不受欢迎,没有人会对自己倾吐心事。还好,母亲给了他大量的关爱,不时找来彩色杂志、漫画,这些无形之中影响 了他日后的作品。沃霍尔喜欢涂涂画画,每当他完成一幅好的画,母亲便会奖励他一条巧克力棒,并鼓励他给画上色。曾在卡耐基技术学院(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学习。

19xx年(21岁)他离开匹斯堡去纽约寻找发迹机会,他是来找寻艺术家的梦想的,但现实让他只能先成为一名商业插画师来谋生。为了省钱,他不断搬 家,与不同的室友同住,一度,曾跟17个人住在一个地下室里。那些日子,蟑螂给沃霍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住过的每一间公寓都有一大堆蟑螂。一次,他带 着作品集到《时尚芭莎》杂志办公室,谁知拉开作品集拉链,蟑螂便爬了出来。这样的经历让沃霍尔感到羞辱不已。他明白要在美国的视觉艺术上获得成就,就必须让人们看到他知道他的存在,大众传媒给了他许多启示。

19xx年(24岁)他在纽约以商业广告绘画初获成功逐渐成为著名的商业设计师,他设计过贺卡、橱窗展示、商业广告插图,这些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具有商业化倾向的风格。他的作品于该年在纽约崭露头角,在著名的工作室“工厂”(Factory)内聘请了一组工作团队,摒弃古典艺术,立志从事于颠覆传统的概念创作。“大量复制”当代著名人物的脸孔就是其中之一,将浓汤罐头与可乐瓶化身成艺术品也广泛为人所知。

…… …… 余下全文

篇四 :大学美术专业论文 安迪沃霍尔的复制艺术

大学美术专业论文安迪沃霍尔的复制艺术

学号:

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复制”艺术

学 院 名 称: 艺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美术学

年 级 : 10

姓 名: 袁洋

指 导 教 师: 许家德

2014 年 5 月 20 日

河南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安迪·沃霍尔的艺术曾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开创了新的创作方式,完成了创作理念的彻底转换,而其核心就是“复制”。他选择丝网印刷来实现他的艺术追求,不再重视手工技法,而是着眼于内容和技法的机械重复。他的作品是面向大众的,沃霍尔试图使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模糊,或者用布赫的话来说,消弥“博物馆与百货商场”之间的界限,从而使艺术成为大众立即理解的东西。

【关键词】安迪·沃霍尔 波普艺术 复制 丝网版画 观念

【Abstract】The art of Andy Warhol has received an unprecedented success, but also brought him great wealth. He created a new creative way to complete a thorough convert creative ideas, and its core is the “copy ” .His choice of screen printing to realize his pursuit of art, no attention to hand techniques, but rather focus on content and techniques of mechanical repetition. His work is for the general public, Warhol tried to make high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blurring the lines, or with Bu's words, to bridge the “Museum and department store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ublic immediately so that the arts become Understand.

…… …… 余下全文

篇五 :达利与安迪沃霍尔作品风格区别

达利与安迪沃霍尔作品风格区别

班级:动画3班 学号:110640420 姓名:宋园媛

通过对于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位世界著名的画家,一位是达利,另一位是安迪沃霍尔。他们两位有着相同休息的才能,却有着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下面我来做个简要分析。

首先是安迪沃霍尔,他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

他的作品实用主义、商业主义、多元化、幽默性。他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是捷克移民的后裔。沃霍尔从小酷爱绘画,曾在卡耐基技术学院学习,19xx年他离开匹斯堡去纽约寻找发迹机会,他明白要在美国的视觉艺术上获得成就,就必须让人们看到他知道他的存在,大众传媒给了他许多启示。最初他只为书刊负责插图设计工作,但很快便在纽约流行艺术界打响名堂,最出众的风格是透过丝网印刷手法和不断重复影像,将人物化成视觉商品,代表作包括《玛丽莲梦露》、《金宝罐头汤》等,这说明了他的作品逐渐倾向于实用性。 19xx年他在纽约以商业广告绘画初获成功逐渐成为著名的商业设计师,他设计过贺卡、橱窗展示、商业广告插图,这些经历决定了他的

作品具有商业化倾向的风格。19xx年,沃霍尔首次获得美国平面设计学会杰出成就奖。19xx年和19xx年他连续获得艺术知道人俱乐部的独特成就奖和最高成就奖。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以日常物品为作品的表现题材来反映美国的现实生活,他喜欢完全取消艺术创作的手工操作,经常直接的将美钞、罐头盒、垃圾及名人照片一起贴在画布上,打破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沃霍尔的作品没有欧洲设计师那么观念化、哲学化、个人化,他的作品风格体现出了:实用主义、商业主义、多元化、幽默性。“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这是安迪沃霍尔留给媒体时代最乐观的寓言,但对其当今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言,他自己的15分钟还远未结束,无论是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还是现在,对于美国还是世界,艾迪沃霍尔都是个传奇人物。

…… …… 余下全文

篇六 :当安迪穿上他的沃霍尔——他们的波普时代

当安迪穿上他的沃霍尔

——他们的波普时代

“沃霍尔留下的真正繁杂的是他的思想、生活和处理艺术的方式。只有退回到中国禅智慧的方法里,才有可能找到大致的对位。这本书差不多是一本禅的公案集。”在为《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所作的序中,中央美院副院长徐冰如是说。

“我敢确定我看着镜子时,什么也看不到。别人总说我是一面镜子,如果一面镜子看着一面镜子,里面能看到什么。”

安迪·沃霍尔,更喜欢称自己为商业艺术家,在一地妖艳浮华的物欲横流中如鱼得水,在他的生活中,似乎一切都是“波普”的。安迪·沃霍尔用机械复制的手法去表达他所要表达的内容,丝网作业法就是他要消除艺术家的个人手法的一种方法,而且安迪·沃霍尔完全离开了他的个人性,这种离开使得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波普艺术以来的有关于城市和大众文化所产生的标识的集中化,从而使安迪·沃霍尔更具有波普艺术的特征。“重复”和“挪用”作为安迪·沃霍尔的方法被他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张梦露的照片,一个可口可乐瓶子,还有诸如坎贝尔的汤罐头和布里罗的纸板箱,这些都是超级市场的产品和一眼就能认出的标识被安迪·沃霍尔在画面上和空间中进行了组合和呈现,然而我们与其将它看成是没有形式,还不如说这就是安迪·沃霍尔的形式。

他的支持者们认为,他体现出了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即强调现实和快乐,强调民主和自由,强调物质和消费等等,他所表现的生活也是地道的美国生活,他用自己的作品和行为凸显了大众文化的价值。但是这也是安迪遭到反对者诟病的原因,他们认为他空虚、浅薄而缺乏思想深度。

“有的评论家说我是‘空无本身’,这对我的存在感一点也没有帮助。之后我理解到存在本身便是空无,我才觉得好一点。”

“光环”,沃霍尔如此形容道,是一种旁人才能看见的东西,而且他们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程度,一切全取决于他人的眼光。在他的工厂里,大批助手在他的指导下制作绘画、照片和印刷品,这些作品再以他的名义传遍全球每一个弥漫金钱气息的都市。他摧毁了界定艺术的传统概念,并对横扫全球的商业文化提出质疑。沃霍尔的“光环”,带动“工厂”在氤氲于纽约空气上的一片浮光中熠熠生辉,在这里各色人凭借“才华”成为焦点,兜售着刺激味蕾的噱头。光环的交叠,使工厂在喧哗声中上演着怪诞迷离的嘉年华。但更重要的是,沃霍尔并未忘记狂欢之际生活仍继续前行,而生活中的沃霍尔努力创作不懈,他将工作当作第一要务,并以此提醒他周遭的人。

…… …… 余下全文

篇七 :11研-新媒体-安迪沃霍尔

11研新媒体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

------艺术的大众化-----

安迪·沃霍尔其人

名: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

享年: 1928.8.6~1987.2.22 职业: 摄影师,导演,艺术家

代表作品:

11研新媒体安迪沃霍尔

11研新媒体安迪沃霍尔

《帝国大厦》《蓝色电影》

11研新媒体安迪沃霍尔

19xx年8月6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是捷克移民的后裔。

沃霍尔从小酷爱绘画,曾在卡耐基技术学院(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学

习。19xx年(21岁)他离开匹斯堡去纽约寻找发迹机会,他明白要在美国的视觉

艺术上获得成就,就必须让人们看到他知道他的存在,大众传媒给了他许多启示。

19xx年(24岁)他在纽约以商业广告绘画初获成功逐渐成为著名的商业设计师,他设计过贺卡、橱窗展示、商业广告插图,这些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具有商业化倾向的风格。他的作品于该年在纽约崭露头角,在著名的工作室“工厂”(Factory)内聘请了一组工作团队,摒弃古典艺术,立志从事于颠覆传统的概念创作。“大量复制”当代著名人物的脸孔就是其中之一,将浓汤罐头与可乐瓶化身成艺术品也广泛为人所知。

丝网画的艺术家:

总有几个欧洲的评论家会来质疑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因为在他们看来,丝网印刷无需艺术的天赋,谁都会弄,印刷而已嘛。这种学风不免粗浅而又孤傲,往往是平庸批评家的专利。

而欧洲人对美国人的复杂心态,也使得这些论调的背后露出丝丝的嫉妒之情。毕加索之后,无论艺术成就及其广泛影响,谁能大过安迪·沃霍尔呢?!更何况安迪作品的卖价并不认“物以稀为贵”的理,巨大的作品量,照样抢手,19xx年,“桔红色的梦露”卖到了一千七百多万美金。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量居了人类艺术家之首,毕加索也只有五万多张而

已。但安迪的这些作品,不是电影、照片,就是

手工印刷出来的丝网画之类。这也难怪让那些以

…… …… 余下全文

篇八 :梵高 破鞋 安迪沃霍尔 钻石粉末鞋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双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孤零零地在田野小径上踽踽独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耀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

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是朦胧的冬冥。这双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颤栗。—— 海德格尔

所谓艺术之死:从马塞尔.杜尚到安迪.沃霍尔

人的意义危机和现代艺术的激烈反传统

19xx年,马里于斯·德·萨亚斯在当年的《摄影》7月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日落》的文字。这是继尼采在哲学领域喊出“上帝之死”后,西方现代艺术家在艺术领域送来的“艺术之死”的消息。他说:

艺术死了。

它现有的运动绝非生命力的征兆;

它们也不是死前痛苦的挣扎;

它们是尸体遭受电击时的机械反应。

“艺术之死”的预言作为对古典艺术的反抗,是那些即将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艺术家直面虚无而做的一次心灵的挣扎。从这个角度说,西方现代艺术的反理性、反规律、反传统、反经典,是对摧毁了人的价值体系的罪恶战争的不满情绪的彻底发泄。在这一点上,现代艺术与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达达派艺术的领军人物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就是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宣布了“艺术之死”的艺术家之一。

19xx年,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并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在笔者看来,杜尚的《泉》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其实并不取决于它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在于它给世人带来了一种看待人生的态度,一种反省世界的立场,体现了人类存在境遇的裂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人的审美观念的裂变。在这一裂变的背后,潜隐的乃是人的意义危机。当艺术的本质与美的本质成为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人的存在意义成为了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仅仅停留在古典美学范围内,已无法给出真正的阐释。或者说,这个事件已不再仅仅是个美学事件,而更是一个文化事件。因此,我们把审美的视野扩展为审美文化的视野,这是反思现当代审美走向时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选择。这也说明,当前的审美批判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批判。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