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社会学概论课程总结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总结

1、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2、讲授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

3、周课时:4课时

4、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和专业设置中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工作、社区管理等课程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分析问题的视角,掌握关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5、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按照教学计划进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所阐述的学时分配和重点难点安排妥当,比较符合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要求。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中注重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结合思考题的练习、分析、讲解,巩固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效果:教材选用适当,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要求学生记全课堂笔记,课后指定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通过当堂测试,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可以了解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良好。

6、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教辅材料的运用有待提高。

(2)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应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措施。

…… …… 余下全文

篇二 :社会学概论考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以其他具体科学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

3、社会: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4、社会类型:社会类型是对社会的基本性质及典型特征的归结、概括和划分,用来表现特定社会及其现象的基本性或典型性。

5、文化:文化史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6、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7、社会化主体: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8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9、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10、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其存在不仅为个人自己所能够意识,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11、社会组织:广义、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12、社会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它是使社会运行体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构件。

13、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 …… 余下全文

篇三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1、社会化:

2、角色集

3、社会

4、社会运行

5、社会互动

6、符号

7、集合行为

8、初级群体

9、群体凝聚力

10、社会组织

11、组织管理

13、社会流动

14、社区

15、社会变迁

16、社会现代化

17、社会保障

18、社会问题

19 社会

20应用社会学

21优势需要

22角色扮演

23心理上的断乳

24社会制度是指

25个性

26社会群体

27 家长制

28科层制

29城市化

30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

31社会分层

32阶级

33制度化优先

34规则系统

35设备系统

36越轨行为

37.社会问题

38就业问题

39贫穷文化论

40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

41社区组织

42生活方式

43.社会革命

44社会学的社会批评功能

45非介入性研究

46定量方法

47社会

48社会关系

49社会机构

50人口资源

51人力资源

52人口质量

53自然资源

54文化

55文化特质

56文化集丛

57文化模式

58习俗

59道德

60文化传播

61文化采借

62社会化

63角色社会化

64基本社会化

65再社会化

66生物因素

67继续社会化

68社会互动

69交换

70符号

71社会网络

72群体

73参照群体

74利益群体

75既得利益集团

76组织

77科层制

78社会制度

79派生制度

80阶级

81阶层

82社会分层

83种姓或种姓制度

84等级

85社会流动

86社会规范

87偏差行为

88社会控制

89宏观控制

90微观控制

91社会失控

92社会问题

93恐怖主义

94自然型社会问题

95社会变迁

96社会改革

97社会革命

98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99社会现代化

…… …… 余下全文

篇四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 …… 余下全文

篇五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重点总结-考试必备

社会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

第一章 社会学概论

1.社会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典人物:⑴奥古斯特·孔德: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他认为,社会学的目标是去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新的秩序。⑵赫伯特·斯宾塞:他提出了社会像一个有机体——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的思想。斯宾塞提出社会就像物种那样,由简单向复杂进化。斯宾塞反对政府干预社会事务,因为他认为这种干预会阻碍这些自然发展规律。⑶埃米尔·迪尔凯姆: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主要应关注于他所谓的“社会事实”。他坚持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

2.社会的含义:从内在本质来看,社会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外在形态来看,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环境以及人和人之间有机结合而成的共同体。

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里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3.社会学的概念:是用文字来概括地说明一个概念内涵与外延,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是对某类事物或现象共同本质的概括。

第二章 文化

4.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即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5.文化的特征:⑴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⑵文化的复合性。⑶文化的象征性。 ⑷文化的传递性。“文化反哺”⑸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6.符号的含义: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7.语言:定义语言是指人们所使用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说方式,它是我们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两个要素:意义、物质形式。

…… …… 余下全文

篇六 :学习社会学心得

学习《社会学导论》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教育期刊编辑,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只是简单了解教育与社会学的关系,但不系统、不全面,通过学习《社会学导论》,我系统地了解了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使我受益匪浅。现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将学会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刻地理解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综观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轨迹,许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只所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是因为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缘故。这也证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1.教育与生产力: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教育同时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制约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经济基础对教育具有复制-强化或者削弱-消解作用。

3.教育与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同时,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是共生关系,教育具有传递-保存、传播-丰富、选择-提升、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通过收听《社会学导论》课程,学习有关书目,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二、学会用社会学视角分析教育问题

社会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学科,它面向整个社会,侧重研究整个社会运行与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与发展的规律,不但研究静态的社会,而且研究动态的社会,不但研究社会现状,而且研究社会变迁。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小到日常的互动,大到全球化的趋势和潮流。这为我们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研究的视角,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与社会密不可分。看待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比如:社会变迁与教育改革、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社会公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与教育、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问

…… …… 余下全文

篇七 :社会学概论自考重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

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

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取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及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区组织: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机构认识社会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社会发展: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会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会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会区合作精神、动员社会区内外资源、有计划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伸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 …… 余下全文

篇八 :社会学概论各章小结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 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2. 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到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3.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特点是: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研究领域多样化,理论研究趋于多样化,同时在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 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5.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1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曲折的发展时期。19xx年,社会学的恢复重建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逐步走向成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 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社会学美国化”是个先例。巴西、印度等世界各国社会学工作者都不约而同地倡导、推行社会学本土化,建立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学。

7. 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与社会学中国化相一致的,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后期得到了更自觉、更明确、更有组织的推行。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第二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等主要特征。

2. 社会学的功能有:研究功能、教育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批评功能。

3. 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是: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4. 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社会实验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