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现对北京市房山地区开展了居民养老方式调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然而就在人们尽情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的规模继续增大,老龄化的弊端就开始暴露,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从目前北京市社区居民养老方式的现状及老人所存在的需求入手,对北京市房山地区居民养老方式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问卷法与访谈法从对居民养老的了解程度、日常生活照料状况、医疗卫生需求与精神慰藉四大方面进行了困境分析,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政府、社区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北京市社区居民养老方式的几点建议。使养老问题得到更完善的改进。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时间

本人于20xx年2月6日至3月7日,历时一个月,进行相关调查。

(二)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北京市房山区。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界地带,北邻门头沟,南与河北省涿洲市接壤,东部和东北部同大兴县、丰台区毗连,西邻河北省涞水县。位于东经115°25''~116°15'',北纬39°30''~39°55''。全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以100米等高线为界,山区面积132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5.7%,平原面积691.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4.3%。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这次居民养老方式的调查,基本摸清了房山区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房山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 …… 余下全文

篇二 :农村养老模式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模式调查报告 -------朱何兵 杨静 罗维壹 杨茜林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一、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分析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将成为我们设计今天的农村养老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家庭养老的客观条件分析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农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低下的生产力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土地上而无其它谋生手段,封闭的交往形式又使农民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经验而无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于是,对土地和耕作知识的拥有就成了社会继承与世代交替的重要内容。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必须以赡养父母为代价。同时,子承父业是传统农民家庭的突出

特点,后代不仅由父母抚养成人,而且还从父祖那里学会谋生的技能,继承一定的产业和土地,这种生活上经济上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自觉服从父辈祖辈的制约,不敢有丝毫违抗。 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育后代;子辈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为了确保农民拥有土地,历代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土地分配政策,如井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等。除了土地制度之外,政府还通过法律条文,严禁子孙与父母分家分财。《唐律?户婚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律》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三 :乡村养老困境与养老模式选择的调查报告

*******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

题 目 关于乡村养老困境与养老模式选择的调查报告 系(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作 者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日期: 2013 年 2 月 1 日

当前乡村养老困境与养老模式选择现状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持续变迁,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然而,中国老龄化状况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是独特的“未富先老”型。其中,农村老龄化的数量、速度均远高于城市。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受到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结构核心化、土地被征用等的冲击,农村养老在物质供养、精神照料和生活照顾等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面对如此沉重的养老问题,我们急需深刻的了解农村养老现状,积极探索并制定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可靠的养老保障。 关键词: 养老模式 农村养老保险 乡村养老困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农村老人约占全国老人的75%以上。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开始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滞后相适应,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也自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据统计,中国农村目前有97.6%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而依靠退休金和集体养老的老人仅2.34%。人口老龄化给农民家庭带来的负担,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农民的购买力,也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改革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已经成为一顷刻不容缓的任务。

…… …… 余下全文

篇四 :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现状

王超*

摘要: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健金的农村养老体系由自养层次和公共层次构成,个人、家庭、集体和国家都在其中各尽所能。但在现实条件下农村养老体系的每个层次都存在缺陷。本报告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走访调查不同村组老年人的保障制度、收入来源、住宅问题、代际互动、文化生活及老年人生活期待等内容,运用随机抽样法、访谈法、现场观察法、文献法等调查方法,旨在了解大陈庄村老年人生存现状,剖析老龄化背景下大陈庄村人口老龄化给农村养老机制带来的压力和问题,找出真正适合大陈庄村特点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养老模式。

一、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

1、家庭养老是主要形式。调查资料显示,目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95%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1990——1995年全国敬老院年均2.08万个,老人院老年人只有30多万,仅占农村五保老人(保吃,保住,保医,保葬)的13%,而全国五保户老年人总数仅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2.78%。这表明了家庭养老在农村有巨大的优势。在我国广大农村中,老年人多数仍与子女孙辈们居住,形成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据20##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有老年人的家庭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有6871万户,占有老年人口户的73.83%,其中三代居住的占大多数。另外一种情况是老年人与已婚子女分户居住,同时子女仍提供生活照料。一种是丧偶独居,一种是配偶共同居住。无论是那种居住形式,都是在老年人有劳动能力前提下的,经济来源靠老人劳动获得和子女供养。农村的老年人将拥有的土地分配给子女耕种,这样就理所当然地获得子文提供的生活费用。很多家庭虽然是分户居住,但老年人家庭与已婚子女家庭同住一个地区,距离较近,在生活和精神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出现“分而不离”的现象。

2、社会养老是补充形式。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提供优惠政策为特色的。民政部门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在农村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根据农民自愿、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基金帐户,但要避免摧毁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确定养老金的领取标准,交纳标准和支付标准实行多档次。再有是五保供养,它的经费在乡镇、生产队统一经营时,主要从集体公益金中开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供养五保户的经费和物品,主要从村提留或乡统筹费中列支。部分地方用乡镇[1]企业上交的利润或集体经营的项目中提留经费,政府也从救灾救济款中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供养五保户或兴办敬老院。1998年全国有222.6万人享受五保供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国内地城市养老模式趋势发展调查报告

中国内地城市养老模式趋势发展调查报告

养老难离家:模式难创新 特殊人群难养老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下,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挑战,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同时,由于养老产业发育不足,服务供给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经济状况老人的服务需求。陕西很多地方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却又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现实尴尬。

han20140822uu

养老遇阻,在哪

“以房养老”模式难在哪儿

对于会不会选择以房养老这个问题,记者在西安市环城公园内随机采访了10位老人,几乎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没好好考虑过。只有一位老人表示,如果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可以考虑以房养老。[详细]

“以地养老”模式能否实施

“以地养老”模式主要是通过流转老年人承包地使其获得一定的财产收入,并在保持其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归属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村集体或合作社流转使用权用于资源开发利用,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详细]

以“N”养老模式如何探索

“小老人”照顾“老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邻里乡亲照顾留守、空巢老人……在以房养老、以地养老之外,一些地方又探索出一些社会互助养老模式。相关专家认为,这种更强调普通百姓之间相互帮扶与慰藉的养老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城乡居家和机构养老的有益补充。[详细]

哪些人群,养老?

空巢老人:寂寞孤独地老去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许多“空巢老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孤独,长期感到寂寞,又得不到排解,甚至会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详细]

高龄贫困老人:活着就是活受罪

相比于城市,日益老去的村庄里还有更多的老年人无人照料,传统的观念也阻碍着他们进入养老院,缺乏经济来源的老人,更像是被遗忘的过去。[详细]

失独老人:无处安放的暮年

陕西的失独家庭约有8600余户,失独父母约有1.4万人,他们在情感上遭受煎熬外,面临养老的窘迫,比一般家庭更需要经济上的扶助、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亟待社会更多的关爱。[详细]

…… …… 余下全文

篇六 :关于北京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题目:

社 会

学 校:年 级: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

调 查

报 告

关于北京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据统计,预计到 2020 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达到 350万,占总人口的20%。由此,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社会保障,尤其是老年人的养老等问题亟待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投入。为了解目前北京市民养老方式,本人特进行相关调查。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本人于20xx年 月 日至 月 日,历时一个月,进行相关调查。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 20 人当中,10 位男性,10 位女性,40%北京居民感到养老压力颇大。 其中收入越低的家庭,养老压力远大于中高收入家庭。年龄低的群体,养老压力 高于年龄高的群体。在养老观念上,70%居民不愿意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在未来自 身如何选择养老方式上,近六成被访者选择居家养老。

(一)目前北京居民主要的养老方式

养老方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及社会机构养老。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养老方式。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这种养老模式,是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的。它既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传统中国社会所需要承担养老的社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也有利于尊老爱幼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社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主要养老方式。

2. 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 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 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 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 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关于 “农村养老模式”的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

农村养老问题是关系到数亿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的重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既是尊重历史,积极面对现实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中国所倡导的家庭伦理观念浓厚,在过去的农村养老过程中,家庭有效的保障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然而,由于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找寻新的农村养老模式成为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养老模式 ,保障制度,立法保障

1 概述

1.1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1.1.1 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急剧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工业大发展和乡镇区企业的连年突起,农民积极向外寻求发展的空间,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规模空前的民工潮。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与20xx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我国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正是通过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体现出来的。可如今,子女离开家庭后,对他们在经济上依靠子女造成了困难,日常生活的照料失去了依靠,精神上失去了寄托。特别是进入鳏寡期的老人,他们面临的困难更大。

1.1.2高额的医疗费用

农村老人常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以上,而每年的医疗费用为2192元,这就占了他们全年经济收入的20%至40%,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老人生病了也只是能顶则顶,能拖就拖,往往错失了治病良机,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加之农村医疗机构少,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医务人员少,甚至有的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缺医少药,自身都难以维系生存。

1.1.3家庭规模小型化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19xx年正式提出的“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60%的农村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使得农村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子女人数减少,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养老行业调研报告

1、关于养老市场:未来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有2亿老人,潜在1万亿养老服务消费,4万亿的养老产业规模等等,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也会陆续落实,同时,营利性养老机构预计明年内会有实质性政策突破,未来真得很美好。

残酷的一面以北京为例,陷入市场大环境,居家和社区养老根本无法找到生存可能,盈利更是遥不可及,逼得一些如日本礼爱、厚乐居等日间中心不得不被动转型为微型全托机构,而在居家养老奋战多年的青松和仁爱华,也依然步履蹒跚。

目前北京市有各类养老机构430余家,平均实际入住率不到50%。

2、关于养老:什么是养老?

养老作为一个产业,涉及多达40几个行业,养老的核心是养老服务业,而专业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又是养老服务的核心。我的潜台词是:那些社会上其它行业已经足以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比如:医疗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金融服务等等,其实并不是养老服务的核心,比如老年餐可以作为餐饮行业的一个细分,同样老年医院可以作为医院行业的一个细分。理解这一点,是我们做好养老服务的基础,它让我们知道该在什么方向努力,要变得专注。

3、关于老年人需求:你真得了解吗?

客观的说,我曾经做一些项目策划时,也会从象征性地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等需求分析出发,开始做市场定位、功能规划、服务体系搭建等看似专业的设计,但其实这些都是“忽悠”的,在理论上成立,在市场中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谈老年人需求,我会思考三个层次的问题:

老年人都有哪些需求?依次排列?

有多少老人真的有这些需求?并为之买单?

他们到底愿意花多少钱?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拍脑袋”的阶段,这也就有了泰康陈总的母亲都不愿意去住泰康之家·燕园,也就有了耀阳国际市调时那些说建好一定去住的老人,最后都没有去。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