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十八大”辅导报告之六--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下)在线考试参考答案

“十八大”辅导报告之六--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下)在线考试参考

答案(100分)

1、后现代主义思潮重批判、轻建设,容易导致虚无主义。

正确

2、在思想观念层面,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征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错误

3、根据十八大的有关论述和“十二五”规划,应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

正确

4、政治文明既可属于农业文明,也可属于工业文明。

错误

5、循环经济主要涉及到生产领域,也涉及到流通领域,不涉及消费领域。 错误

6、根据本讲,西部地区发展服务业主要应注重(C)。

①生态旅游②高科技研发③金融④家庭服务⑤商贸服务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A B C D

7生产生活空间,是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优化和重点进行工业化、

(C)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A、信息 B、现代

C、城镇 D、绿色

A B C D

8、只有(D)文明属于后工业文明或者后现代文明。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生态

A B C D

9、在空间布局方面,十八大提出的三个空间包括(D)。

①生命空间②生产空间③生活空间④生存空间⑤生态空间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A B C D

10、从文明要素来看,生态文明与(C)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①物质文明②精神文明③经济文明④社会文明⑤政治文明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A B C D

11、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两条横轴包括(B)。

①沿海②路桥通道③沿长江通道④沿黄河通道⑤京广线

A ①⑤ B ②③

C ②⑤ D ③④

A B C D

…… …… 余下全文

篇二 :20xx生态文明绿皮书

【核心观点】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度进步指数为2.92%。除了受社会发展强力推动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反映资源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关系的绝对协调发展能力,年度增强4.72%。但与国际比较表明,在105个样本国家中,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位列倒数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还很艰巨,不能盲目乐观。应尽快树立“生态立国”理念。要“强体善用”:一方面要改变不合理的资源、环境利用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建设。新版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2014)最大的亮点是,从相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改为总体协调,第一次实现了对社会与自然真实协调的评价。要明确社会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协调发展。 光明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李瑞英)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20xx年12月8日在京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专家们指出,ECI 2014生态文明指数排名显示,海南得分最高(93.27),河北得分最低(65.85)。曾经连续4年稳居ECI排名榜首位的北京,首次退居第二。为此,要尽快树立“生态立国”理念。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4)》是生态文明绿皮书系列的第五部,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性量化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报告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严耕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完成。研究中心自20xx年开始中国省域(未含港澳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量化研究,所提出的用于评价各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是该科研团队长期研究的核心成果。为引导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ECCI 2014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4个核心领域入手,选取23个具体指标定量分析和评价各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通过数据计算获得各省的年度生态文明指数(Eco-Civilization Index,ECI)。为考察“更绿”的生态文明水平,该报告还设计了只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等内容,剔除了社会发展指标的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reen Eco-Civilization Index,GECI)。此外,该报告还归纳出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类型,对全国和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

…… …… 余下全文

篇三 :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仔细阅读了《河南城建学院第五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须知》。

      我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任何人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选择的题号为:    

姓    名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

曾珠

内容提要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 ,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我们可以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着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

中国近 3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辉煌 ,令世界瞩目,但另一方面却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0xx年 5月份发生的太湖大规模蓝藻事件,正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开始思考 ,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寻求平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这预示着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一、提出的背景

“生态文明”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xx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联合国 19xx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形成的文件《 21世纪议程》 ,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 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xx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总结并统一了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认识成果 ,使它们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 ,从而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 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 (和平、发展、环境 )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 (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目标来追求 ,从而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19xx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 ,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 ,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里约会议”精神的鼓舞下 20世纪 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重要文件 ,如《中国 21世纪议程—— (1994—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xx年)、《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 (20xx年)等。 19xx年 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庄重地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 “九五”和 20xx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明确提出 “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实现经济 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在我国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 ,在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

…… …… 余下全文

篇五 :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之关系研究

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之关系研究

【摘要】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

【关键字】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 建设 协调

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是建筑与土地配置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创造与之相应的文化——一种新的文明和新的思想文化模式,即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旨在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促进综合性的行政管理,建设一类高效的生态产业、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和功能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新,不断充实和完善,生态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生态城市为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传统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造成的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提供了科学解决出路。生态城市的本质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共赢。它是一个囊括了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复合概念,在空间上是一个开放的区域,体现了一种不断包容的生态观。

从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总和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即不是狭义的环境保护,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符合系统。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使整个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要保护自然,而且要满足人类自身的进化、发展的需要。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省域旅游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中国省域旅游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摘  要:旅游投资环境是进行旅游投资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本文主要考察经济环境、区位条件、政治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5个方面,共计27个指标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综合评价与排序,并在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投资现状进行了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的空缺分析。本文可以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以及受资区域改善旅游投资环境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旅游投资环境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  空缺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到20##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3600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而旅游投资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旅游业投资尚存在结构不合理、决策不科学、投资具有盲目性和短视性以及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限制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造成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对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不足。旅游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主体和地点在一定时间、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环境中诸多因素的有机统一体,对旅游投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各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准确评价我国各地的旅游投资环境对促进旅游投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其他部分构成如下:第一部分将先回顾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评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将具体介绍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数据来源;第三部分将阐述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结果;第四部分将进行旅游投资空缺分析;第五部分将得出研究结论。

一、文献综述

旅游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工作相对起步较早,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定量评价。国内研究方面,邓宏兵(2003)研究了投资与投资环境的关联问题[1],肖泽炎 (2013)和李平(2006)分别研究了旅游投资环境的评价和优化问题[2-3],潘霞等(2012)和应望江等(2009)则进行了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4-5],吴晓春等(2005)、郑莹(2011)、李如友(2011)、周运输(2015)、黄秋昊(2010)、郭敏(2011)、马艳等(2015)、赵瑞等(2010)分别完成了陕西、辽宁、长三角地区、湖南、江苏、湖北、福建、山西等地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问题的研究工作[6-13],麻学锋(2014)、周红明(2015)、

…… …… 余下全文

篇七 :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

由上述题目的综合评价模型和措施的预测模型的措施结果,做好如下工作是顺利应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自身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水平的关键:

一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目标值,以利于正确引导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既不落后,也不冒进。指标体系建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各个指标在某个时期的临界值(或称目标值)。临界值的确定,可根据指标自身历史数据变动的特点、规律和可能性边界,并综合分析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何的量化指标只能表现生态文明建设在某一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不能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防止一切形式主义的人为达标活动,杜绝拿统一的标准生搬硬套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着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从而避免把生态文明建设狭隘地等同于村庄规划等表面化、简单化、运动化的形式主义做法。

二是建立区域评价标准实施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旦建立,就应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施政理念,特别是应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有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值后,就可在填报报告期实际观察值的基础 上,通过采取综合指数等方法,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地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测算,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各地要随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工作重点,把握主攻方向,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是多加大在人民生活水平上的投入和在生态环境改善上的投入,由上述灰色预测模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措施改善的模型中,可以看出绿地面积的增加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模型一神态环境指标评价模型中,经济发展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都占着指标体系中较大的权重,所以政府应加大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平抑物价,使得经济发展指标提高,同时,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建设,增建成区绿地覆盖率,提高环境保护指标,以强有力的措施提高自己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苏粤京名列前三甲

20xx年05月30日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由福建师范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研究的第八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向社会公布。

该蓝皮书对“十二五”中期(即2011~20xx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20xx年,江苏、广东、北京三省市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

据悉,该蓝皮书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顺应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充实完善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从20xx年开始,《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优秀皮书。

31个省市区中21个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

从2011-20xx年各省、市、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升降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出现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西藏,增加了2.49分,其次是甘肃省增加了2.45分,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吉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都增加了1分以上,但有10个省份的得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降了1.19分。从全国平均分值来看,20xx年为38.13分,比20xx年增加了0.55分,上升幅度较大。总体来说,“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震荡影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复苏势头。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