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德育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德育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自我校课题立项这两年来,我们这些一线的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按照课题申报书的预定目标,积极制定了自己的子课题以及自己的研究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截止目前进展顺利,课题研究已基本进入结题、成果汇报、总结阶段。现把在我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汇报如下:

一、通过深入调查学生在校、和在校外具体表现和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出了我校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学生在校表现:

1、他们表现出智商高,聪明活泼,好胜心强。(女生居多)

2、逆反与任性、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不能独立面对困难和挫

折。(男生居多)

3、他们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相互关心爱护,不易理解和同情别人(班级干部在内)。

4、经常吃零食,消费高(占百分之百)。

(二)通过对学生调查,学生对父母的态度为:

认为父母给自己做饭、盛饭、洗衣服等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80%以上,父母每年都给自己过生日的95%,而认识到父母付出的仅有32%,只有10%人知道妈妈的生日。

通过对家长调查研究,结合独生子女学生在校表现,我们发现他们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长自身缺乏感恩意识,造成孩子对感恩没有足够的认识

有些家长对别人要求很多,而回馈很少。现在许多父母缺少感恩意识,怎么可能教孩子产生感恩之心?再者,父母为孩子做事,自己认为是理所应当,从不要求言谢,孩子根本意识不到家人、父母的付出,怎谈感恩?

2、孩子没有体会感恩的机会

过去我们的大多数家庭孩子多、生活条件差,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深沉的爱,也就自然地接受了情感教育。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很少有机会再体验父母的艰辛,也就很少体会感恩了。

3、孩子感恩的想法一般不会受到鼓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会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孩子自发的感恩得不到表扬和鼓励。

…… …… 余下全文

篇二 :德育课题阶段性总结20xx、7

针对不同德育对象构建德育活动课程的

实践研究之阶段研究总结

64中 刘爽 2015、7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崭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这期间有数不清的碰壁与失败,在反复的实践中也愈加加强了自己的反思能力,通过观察、实践、反思、总结,生命化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主宰我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任何一种质疑会对成全生命的教育思想发问,因而秉持着这样一种人文的教育理念,我的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有生机,越来越丰富,能够给师生带来多元的发展并取得成效。我将坚定的沿着生命化教育的路线走下去。对于生命化教学理念,几年的实践与思考中,我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我不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促进自身不断的反复探索,我对这一教育思想的体会也愈加深刻,这是一种彼此成全的艺术手段,是建立在平等、赏识基础上的人文的相处方式,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们收获着比教书更加崇高的价值,探寻着温和又清新的不断超越的生命境界。是师生都在教,师生都在学的共赢的智慧课堂。

一、 注意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

要尽量创造条件构建一种不同于社会生活的课堂生活。学生和老师各自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与体验都是不同的,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营造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敏感于周围的教学资源,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利用、重组和构建,重视对学生资源的挖掘。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体验,有意的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融为一体,达到每个孩子都处在一种亲身经历的状态,新知识要与学生原来知识相结合,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进而唤醒学生潜意识中的生命感知,而这样达成的目标是自主发展而自然实现的,并非老师生硬的教出来的。这样的情境教学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于没有这样感受的学生来说也是感染与调动。很多课文都是能够找到激发学生交流感受的启发点的,例如《小狗包弟》中对于与小狗生活在一起的美好感受的抒发,进而体会到后来作者送走小狗的难舍与自责,《项脊轩志》里一个书屋

…… …… 余下全文

篇三 :德育课题阶段总结一

第一年度(20xx.9-20xx.7)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正是面对这一重要问题深入研究,逐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高文化科学知识,高道德素质,的要求。

我国目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达3.67亿。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双双关注的眼睛。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挑战、面对的新问题,提出了亟待完成的新任务及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新要求??它们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问号和叹号,叩问着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呼唤着期待着来自实践的回答!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以知识为载体的“知识经济”风靡全球,社会对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更需要相应的道德素质,给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一、确立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分年级确定实验班级和参照班级。 制定各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采取多途径、多种方法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效果,作出具体记录或情况调查。观察跟

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经验。进一步充实和修改《牌楼中学学生考核制度》,进行新一期的家长会和新一轮的家访,撰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二、确立本课题的研究方式方法

常规管理抓得实,抓得细。经过逐步的完善,学生德育管理制度已基本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继续抓好学生、班级的量化管理。学生的量化工作以《牌楼中学学生考核制度》为准则,对月德育分不及格的学生与学校处分制度挂钩,这增加了它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支持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一批有专长的人才,学校开展了“艺术节”系列活动,内容丰富,有棋类、电脑、摄影、演讲、朗诵、英语讲故事、演讲、物理小发明、书法、插花、剪纸、泥塑、政史地知识竞赛、体育运动会等等,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 …… 余下全文

篇四 :德育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德育新模式—高中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本化、整合化》

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台山市鹏权中学德育实验研究课题组 梁 健 鹏

我校自《德育新模式——高中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本化、整合化》的德育课题申报台山市级德育实验研究课题被批准立项之后,就开展了扎实有序的研究工作,并组织开展了实践活动。通过研究和实践,使以班主任为主角,全体师生参与的课题研究在我校真正开展起来。现在,实验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几个阶段。下面,我就前阶段工作作总结。

课题组在前些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研究该课题实施下的社会背景。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放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去开展,为此我校德育实验研究课题组专门调查、分析、研究了我市当前的社会现状,以及我校学生的家庭状况等情况,以便于能够使这一课题的实践更具有针对性。

1、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由于招生体制的原因,学生基本上来源于我市中考成绩在中等左右的群体,农村学生比较多,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家长素质也参差不齐,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整天忙于工作或生活,无暇顾及孩子,对子女关心爱护不够,有些学生家长由于自身素质原因,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或靠打骂解决或放任不管或无力管教形成孩子自私、任性、孤僻,对抗等不良的心理、性格特点,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我校为完全中学,目前共有32个高中班级,我们对这些班级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分别进行了《班级管理制度现状调查》、《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班会课情况调查》、《班干部工作情况调查》等调查活动,通过调查班级的组织状况、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认识及对后进生处置办法等情况,我们发现现在的班级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盛行分数主义,见分不见人,重分不见人,很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以“章”本,形式主义泛滥。管理中在规章制度上做文章,将制度细则化、标准化,配合一定的制裁手段,班主任形同监工,将以法治班变成以罚治班。让人疲于应付,直至阳奉阴违,做表面文章。三是以“权”为本,权力至上。班主任权力至上,用命令代替民主,用权威压制个性,排斥教育民主化和管理科学化。

…… …… 余下全文

篇五 :19中学德育课题阶段总结

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

研究与实践阶段总结

沈阳市第十九中学

和平区作为实验区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级德育课题《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德育脱离中小学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脱离与学生生活实际的不良状况,开发既具有生活气息又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富有地方资源的德育课程,从而促进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我校“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于20xx年被批准列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现已一年,现将近阶段工作做以总结。

一、 课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新时期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新形势下对学校德育认识的深化,它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沈阳工作、

生活。如何使这些新市民从思想和行为上迅速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我们身边的一份子,需要全社会做大量的教育工作。特别是他们的随迁子女相当一部分也来到沈阳生活和学习,他们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思想上更容易产生波动。但他们也更渴望融入城市生活,更希望成为一名新市民,更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教育工作。

目前关于新市民特别是新市民子女的教育各地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校作为和平区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指定就读初中,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近80%,构成我校生源上的一大特色。他们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家庭氛围,导致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之间的诸多不同,特别是在行为习惯、礼仪修养、文化素养、道德水准等方面差距明显。这些因素使我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六 :德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

我校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家娇生惯养,学生的学习、自理、卫生、心理习惯都缺乏良好的有序地引导和教育, 更不懂得理解关爱他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加实践活动,学会自立自强,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他人、社会和国家,我们确立了“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这一实验课题。本着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的原则,由学校的八个班的班主任承担课题研究的任务,经过近期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自理 、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和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优良品质,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明确目标,分层次推进,整体实施课题研究

为切实落实实验计划,我们首先从制定目标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教育目标,确定了组织机构,并撰写了实验方案。明确目标的同时,在具体操作上又分低、中、高三个层次,提出具体的行为训练要求,从而形成纵横有序,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目标序列。使学生养成有目标,教师工作有抓手,领导评价有依据。

在实验方法上我们确立了各有侧重、分头实验,定期交流、整体推进的实验思路。使八个班级的教师在各有侧重、分头实验的基础上,定期开好实验交流会,汇报实验情况,总结实验方法,与全校班主任交流,促进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点滴入手,扎实实验,摸索教育规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探索适合学校整体生源情况及学生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是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1、加大宣传力度

社区教育虽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对他有一定印象和感性认识,但了解的往往只是一些皮毛,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真正理解其内涵,在思想上、观念上明确社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的,恐怕也是只少数。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了解的人就更少了。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宣传,求得社会、家长等认同与支持。

…… …… 余下全文

篇七 :德育课题阶段总结

德育小课题实验过程记录1

…… …… 余下全文

篇八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工作1

坚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学校生守则》、《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组织形式,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坚持“育人以德育为本”,本着“求特色、促活跃、重效果”的活动原则,积极探索教育新路子,发挥德育之功能,促进了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实效,保证了青少年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的同时接受扎实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积累了一些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宝贵经验。

一、主要经验与做法

1、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齐抓共管的局面初步形成。德育组织网络健全,从全市范围来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对德育工作都比较重视,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一名校长或副校长主抓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了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班主任——思品教师(政治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协调配合组成的德育工作网络,部分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促进家校联系;依靠乡(镇)党委、政府和派出所、村(居)委会的支持,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团队和学生会组织的作用,以班级主题教育为活动方式,广泛发动青少年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学习、实践的广阔空间。

2、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形成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处室负责协调安排,班主任具体实施,任课教师补充配合的校内德育工作体制。学校领导“德育首位”意识增强,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班队活动、规章制度、宣传阵地等教育教学资源的作用,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重视班主任的配备和培训,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有效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3、利用各类活动载体,德育内容丰富多彩。各学校能根据工作安排,以主题月教育活动为抓手,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学雷锋月、道德宣传月、法制安全教育月、传统教育月、理想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等活动,不断提高学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法纪意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校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除此之外,各学校还广泛开展了“八荣八耻”教育、“告别陋习,树立新风”等主题教育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教育活动。各学校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队日活动、学习园地、校园广播、宣传画等形式,不失时机地宣传和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