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学德育课题阶段总结

时间:2024.5.8

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

研究与实践阶段总结

沈阳市第十九中学

和平区作为实验区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级德育课题《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德育脱离中小学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脱离与学生生活实际的不良状况,开发既具有生活气息又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富有地方资源的德育课程,从而促进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我校“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于20xx年被批准列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现已一年,现将近阶段工作做以总结。

一、 课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新时期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新形势下对学校德育认识的深化,它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沈阳工作、

生活。如何使这些新市民从思想和行为上迅速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我们身边的一份子,需要全社会做大量的教育工作。特别是他们的随迁子女相当一部分也来到沈阳生活和学习,他们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思想上更容易产生波动。但他们也更渴望融入城市生活,更希望成为一名新市民,更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教育工作。

目前关于新市民特别是新市民子女的教育各地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校作为和平区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指定就读初中,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近80%,构成我校生源上的一大特色。他们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家庭氛围,导致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之间的诸多不同,特别是在行为习惯、礼仪修养、文化素养、道德水准等方面差距明显。这些因素使我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务工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和生计,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指导教育,这类孩子的家庭教育成为盲区,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二,许多学生小学时候在农村或偏远地区小城镇读书,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以后才来到城市生活,基础教育相对落后,没有养成系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第三,生活条件艰苦,流动性大,归属感较差,自卑心理严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和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也给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面对这样一个错过了小时候兴趣培养的关键期、前期的文化引领基本空白、行为自由随意而不讲规矩的特殊群体。学校领导和老师们

牢记责任,不辱使命,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实际状况。大家发现这群孩子虽然有许多不足和缺陷,但也有许多闪光处,如吃苦耐劳、纯真朴实、容易相处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非常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渴望学习一技之长。虽然现在生活条件艰苦,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在城市里工作、生活,成为一个新市民,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虽然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难度,导致了学校发展的困境,但只要我们转变视角,改变态度和教育方式,积极开发,扬长避短,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一样会出众、优秀,成为融入沈阳这座大城市的合格新市民。

如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市民,我们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发地方德育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行为养成、思想道德和人格的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

(一)研究内容

1. 研发校本德育课程教材,使教育系统化、规范化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特点,我们规划设计的的德育课程分为四个部分:懂礼仪、遵道德、爱沈阳、做贡献。我们相信:通过补习缺失、改掉陋习、树立典型,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一样也会成为出众、

优秀的新市民。

懂礼仪: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程度,用良好的语言、行为、仪表、仪态展示自己的风采。

遵道德: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为载体,践行沈阳人基本道德准则,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质。

爱沈阳:介绍沈阳的地理位置、人口构成、政治地位、经济文化情况。

做贡献:结合家庭教育,以身边好人、优秀毕业生、文明市民为榜样,立足身边,为“第二家乡”沈阳做贡献。

学校编辑校本德育教材,七八年级上下各一册,共四个部分,每学期上八节课,使教育系统化、规范化。

2、开展多种规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丰富体验中完善言行 活动育人是教育永恒的规律。作为教育者,我们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实践中,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类规范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规范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沈阳市第十九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开展“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活动”,评选“行为规范示范班”。积极利用学生群体中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监督、管理作用,设立学校行为规范监督员。启动“优秀学生”、“校园文明标兵”、“班级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导行,各班每学期评选1次,每次可评选十多名学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获得品尝成功的机会,并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设计启动 “行为规范特色班”建设活动。各班从本班学生行为习惯的整体表现出发,以学生的特点或弱点为切入点,师生研讨共同确立创建主题。如“遵纪班”、“自律班”、“惜时班”、“诚信班”、“爱心班”等。各班围绕创建主题展开系列活动,设计制作班标、制定班规、打造班级特色文化、设立班级行为规范监督岗等等。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强化,会较好地促进学生文明素质的整体提升。

3.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年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开展全校性整体活动和年级系列活动,体现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层次性、新颖性和实效性。

如组织“国学诵读经典活动”,“礼仪之星”评比活动,“知沈阳,爱家乡”活动,评选“身边好人”活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请各界成功人士作报告的活动,通过自觉遵守法律纪律,维护社会公德的教育,开展争做社会好公民、家庭好孩子、学校好学生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好学校每一项设施,利用媒体舆论宣传活跃校园文体生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创建各具特色的校园、班级文化,逐渐形成“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良好校风、班风。各班级加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力争达到每班有班歌、班训、班级公约,有适合班级学生的评价标准,逐渐形成师生和谐、精神振作、身心愉快并具有本班级特色班风、班貌。

学校适时开展文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发挥他们的特长,展

示个性风采。并把有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组成体育训练队,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集体荣誉感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也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探索一条新的出路。

4. 提高家长家教技能,让学生在合力中养成良好习惯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家教活动,总结外来务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有效经验,提高外来务工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人质量,解决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管轻疏的问题,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开展家校互访,教授家教技能。倡导班主任主动到学生家上门了解情况,班主任每学期对外来务工家长普遍走访1至2次,班主任手机24小时开机,出现情况随时与家长联系。班主任通过家访、家长到校、家长会、家长学校、电话联络等途径,提高进城务工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办好家长学校,规范有效办学。家长学校让家长走进学校,坐进课堂,学有所得。每学期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和家长为进城务工家长举行专题讲座,介绍好的家庭教育经验。

创设活动平台,推进家庭教育。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借助活动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如评选“孝心小使者”,假期要求学生每天帮父母做家务,体会做家务的辛劳,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

设立家长开放日,增进家校沟通。每学期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在运动会或其他活动时邀请家长参加,在活动中发现各自孩子的特长和闪光点,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真实的情况。

构建信息平台,促进家校互动。定期通过家校通发放《家教指南》。收集提炼优秀学生成长的个案,积极推广他们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不定期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引导进城务工家长针对特殊时段或特殊问题给予指导,如每年寒暑假、节假日等。

5. 开展个案跟踪研究,让学生在矫正中转变不良行为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转变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更是不易。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有一部分孩子的陋习根深蒂固,光靠单纯的规范学习、活动参与是难以奏效。在实践中,我们需关注到了这部分孩子,并积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对他们进行个案矫正研究,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爱心、耐心、恒心。

各班为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较差的2-3名学生建立跟踪档案,每月做一次跟踪记录,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和同学指定帮扶,努力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这种方法主要针对行为上存在严重偏差的学生展开。

6、丰富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得到激励

制定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了规范宣传之后,校行为规范监督员每周进行常规检查,检查结果第二周公布在学校橱窗,每周根据检查结果颁发流动红旗。各班也设有班级行为规范监督员,参照学校检查内容每天管理班级,每月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的意见评出一月的“文明小标兵”“形象之星”,对进步较大的同学授予“进步之星”。

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回到家要么把学校的习惯忘得一干二净,要么受家长的影响回到初始状态。我们拟把家长评价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也借此督促家长注意形象,对孩子产生正影响。

“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活动中,以前学生违反了规范,班级就会被扣分,会影响流动红旗的争夺。我们拟对班级在哪方面做得特别出色,或者为学校做出贡献的,进行加分,这样就可弥补前面被扣的分。这种双向多角度的评价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目的

1. 科研目标:

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初中生新市民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校本课程教材,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应用于德育工作的实效。

2. 育人目标:

使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步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为将来成为合格的新市民奠定基础。

3. 工作目标:

提高教师德育理论水平和艺术,整体提升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三)研究的对象

我校20xx年入学的学生,目前为八年级。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行为研究法为主,并辅之为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6月)

1. 通过专题调查、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思路,向和平区课题组申请课题立项。

2.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向和学校特点确定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细化任务分工,夯实研究基础,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

3.课题开题论证,对于课题实验教师和实验班进行实验前培训、辅导,开展理论学习和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高对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6月)

1.各实验教师和实验班根据学校课题研究方向,结合学校特色开展研究。

2. 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库开展创设新市民养成教育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形成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

3. 召开阶段研讨会,在前期形成阶段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德育实践完善校本德育课程,并形成我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操作模式。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1. 进一步提炼理论成果,丰富实践操作模式,进而形成适应我校特点的校本德育课程,初步构建起新市民养成教育德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模式。

2. 形成《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3. 形成具有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校本教材。

4. 形成实验教师论文汇编。

四、阶段研究成效、成果

目前我校已编写《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教材》,隔周一节课,由班主任授课,要求完成教案,德育处检查。部分班主任撰写了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教育实例。

通过班主任授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学生整体面貌有了大的改观,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好学,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为将来他们成才,走向社会,成为一名新的沈阳市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家长的配合是我们工作中的难点,一些家长由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有将学校当做托儿所的思想,把孩子放在学校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了,加大了我们班主任的工作难度。需将学生家长的教育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加大力度,使其尽量配合我们的工作。

六、课题下阶段研究重点及预期成果:

继续开展课题的研究,开展好相关的活动和工作。各班主任形成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经验总结,并撰写相关论文。本学期期末形成《初中生新市民养成教育校本德育课程研究报告》。


第二篇:初中德育总结


宣城市十三中初中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历来说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它肩负着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双重任务,任重而道远。本期我们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更新德育教育理论和方法,建立稳定的德育内容系统,加强情感教育,注重德育的实践环节。使我校德育工作上了一新台阶,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 把解决德育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工作落到实处。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而德育内容是德育的客体。德育的内容通过各种《守则》 《规范》进一步具体化、条文化,而德育的主体却千差万别,他们的认真态度、任知能力,自觉程度是复杂多样的,针对这一差异,本期我校健全了学生组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戏剧导演的手法,让学生自己上台唱主角,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去解决问题

二、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重德育知识的内化

教师的在本期的工作中,我们注重激化学生自觉掌握,理解德育知识的动和兴趣,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一如:我们通过班会,团队活动让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对犯了错误的学生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即使全体学生受教育,又达了教育本人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民主气氛。效果化教师一个人独唱效果好得多。同时,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在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有了很大改进。大部分教育能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并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当学生做错事时,我们不是一味地训斥,指责,不是简单地根据校规处理了事,而是通过思想上的开导,方法上的热心引导,语言上的婉转规劝,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理解和信任。 三 注意处理德育要求的整体性与德育对象的特殊性的关系。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我们对学生提出了统一要求。但是“一母子 生九子,九子性不同”。每个学生的思想意识,领悟力,自觉程度都不一样。因此,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的目标。我们不要求所有学生齐步走,只要求学生向前走,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具体学生具体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取得了进步。

四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当前社会存在许多对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不利的因素。学生的“免疫力”、 判断力相对较弱,往往学校的正面教育,在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下显得苍白无力,针对这一现壮,我们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请法制副校长讲课,把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组成了有机的教育整体,共同培养下一代。本期我们改造了家长委员会,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互相系统,及时反 馈,在转化后进生和教育学生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五、 革新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更切合实际。

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大多是用分值来表示,但我们认为学生的思想内心活动 和行为举止不能仅用一定的分值就能体现出来,如果仅用简单的数字来描述,势必挫伤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我们在学生的德育评价上采用语言描述取代数字描述,用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字描述取代绝对的评价结果。注重鼓励性原则,这就使德育评价与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实际相联系,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从而做到了对学生评价的公正、客观、具体,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进步。

六、 建立健全了学校德育体系

为适应新时期德育教育的需要,我校培养了专职的德育工作队伍,将政治课 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把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并加强德育工作的理论指导,使德育教育经常化、系统化,使每个教育工作都肩负起新时期,新形式下的德育工作重任。

更多相关推荐:
德育课题阶段总结二

第二年度(20xx.9-20xx.7)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报告在上级领导和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的指导下,我校的《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在上一阶段的总结基…

德育课题阶段总结一

第一年度(20xx.9-20xx.7)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班主任…

德育课题阶段总结

德育小课题实验过程记录1

德育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德育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自我校课题立项这两年来,我们这些一线的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按照课题申报书的预定目标,积极制定了自己的子课题以及自己的研究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截止目前进展顺利,课题研究已基本…

德育实施课题的阶段总结

德育实施课题的阶段总结赵景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我国的传统教育人的一生都不断地在接受教育好品德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因素其中学校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时期是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

德育课题阶段性总结20xx、7

针对不同德育对象构建德育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之阶段研究总结64中刘爽20xx7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崭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这期间有数不清的碰壁与失败在反复的实践中也愈加加强了自己的反思能力通过观察实践...

德育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德育新模式—高中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本化、整合化》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台山市鹏权中学德育实验研究课题组梁健鹏我校自《德育新模式——高中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本化、整合化》的德育课题申报台山市级德育实验研究…

德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我校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家娇生惯养学生的学习自理卫生心理习惯都缺乏良好的有序地引导和教育更不懂得理解关爱他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加实践活动学会自立自强学会...

《中学学科德育教育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总结

中学学科德育教育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商镇中学王俊武张宁中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研究这是我主持的一个县级立项微型课题是一跨学科的德育课题课题组成员有王俊武张宁李波分别承担了历史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子课题研究学...

品德与社会的德育课题阶段反思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阶段反思徐晓英新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

德育工作阶段性总结

德育工作阶段性总结公河来中心校杨艳红本学期转眼就过去一半了我对六年二班的德育工作作了一个盘点在此我把本班的几位教师两个多月来付出的辛苦奉献的爱心做出的成绩做一个总结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份感动也是一种鼓舞更是一种鞭策...

德育阶段总结

德育导师工作阶段总结在本学期我承担了班上陈立城同学的德育导师他平时还是基本表现较好但有时也会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听讲学习我想所谓的后进生并非天生如此他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

德育课题阶段总结(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