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重要知识点提要

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

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12.汉武帝时设置了“中朝”以加强皇权。

13.明太祖时,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以加强中央集权。

14.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15.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西方

二、基本知识网络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公元前20##年,

2、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约公元前2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2、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


①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土地和人民;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税和朝觐述职;


特点:


①主要分封给同姓子弟


 ②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作用:

①积极: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

 ②消极: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制度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远近尊卑


 ③父系血缘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的稳定;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纽带。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一历史必修1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Ⅰ)第一至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线索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夏商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这就是说出现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的权力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

2.商朝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神权色彩

二、西周封建(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2.分封制的确立与作用

3.以嫡长了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2)宗法制度作用

4.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礼乐制度

三、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东周大致分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其时间界线为前475年。

2.秦中央集权制度

(1)其基本特征是权力的高度集中。

有两个标志:①皇权至上;②“家天下”皇位继承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①皇帝和中央机构:皇权至高无上,中央三公九卿制度(三公的概念要清楚)。②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③官吏的选拔与考核。④法律严苛。

(3)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意义:彻底打破了传统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

(1)汉高祖巩固政权: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郡国并行)

(2)汉景帝平息叛乱:①重要大臣:贾谊、《削藩策》的作者是晁错。②平定七国之乱。

(3)汉武帝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①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酎金夺爵。②历史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容易造成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政局动荡。

2.唐中叶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3.周世宗改革的意义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 一: 时间:前2xx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 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 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高考考点及试题整理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   鸦片战争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   原因: A国外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

C直原因接: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2、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内容: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此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

3、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1)根本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A.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