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处世思想体系探微

时间:2023.7.5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又称《老子》)微言大义,道出了人们处世的真谛。“道法自然”的处世原则,“柔弱胜刚强”的处世观,以及“上德若谷”的处世境界,老子的这些哲学思想已经积淀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里。

  关键词:老子;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上德若谷D0I:10老子,即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给后人留下了一本《道德经》,它是先秦时代道家学派的一部开山之作,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道德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内容极其丰富,思想深邃,意义深远。虽然《道德经》仅仅五千言,但其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和国际构想,也包括了丰富的处世思想等,它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我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以“道”为理论基础,从世界的高度,探讨人们的处世思想,主张在“道法自然”总原则的指引下,提倡“致虚守静”、“柔弱胜刚强”、“上德若谷’等处世之道,这些都是先秦时期人生哲学中的绝唱。

  一

  、“道法自然’,_一老子处世思想的根本原则“道”是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把‘‘道’看成宇宙之本体、世界万物之根源,由此,“道”也是人们行为处事之总原则。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就提出了“道”,并对其展开了论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老子思想中,“道”有多层含义,此章揭示了“道”的第一层意思,即“道”乃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

  “道”是可以感知而不可见的,是无影无形但又存在着的,宇宙万物会变化发展,但“道”是永恒不变的,“道”是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的依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由“道”演化而来,“道’’生出阴阳二气,由此生出了世间万物,但是万物只能在“道”的范围内变化,遵循‘反者道之动”的规律,而“道”本身是永恒的,是不变的。老子在本章中揭示了“道”的另外一层含义,即“道”是运动变化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着自身的规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切运动都遵僭,‘道”的规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论述了“道”是顺应自然的,永远是“无为”的,然而又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

  “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清静无为、不妄加作为,就是事物的运动、^类处世都应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道”。就像统治者若能遵循它,万物就会自动教化,天下将自动安定。“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五十六章)。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就不是智者,关闭私的门,挫损锐气,消除纷扰,混同尘俗,这就是深奥玄妙“道”的境界。老子把“道”的特征弓I申到人生上来,就是钝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排除人世间的各种纷扰,收敛自己,顺应自然,无所偏执的人生境界。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处世之道,也是老子找到的使人生通往和谐的大“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自然就是规律,可见“道”作为天地万物及^类存在的最高形式,体现的就是天地万物、人类存在最普通的规律,也就是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当然也是^们处世必须遵循的总的原则。

  老子处于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深刻体会到乱世之苦,他希望能结束乱世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于是他开始寻找苦难发生的根源,他透过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发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他认为造成当时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没有做到“无为”,而是有为,即违背自然规律、违背“道”而为,而改变现实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遵循‘道,,,J顷应自然。由此,老子实现了将人生“道”化,教化人们以“道”做事、做人,把“道”作为处世最根本的原则。

  二、“柔弱胜刚吲’的处世观

  老子在对“道’认识的基础上,遵循“道法自然”的根本原则,提出‘弱胜刚强”的处世观。他认为在天地万物的发展过程中,柔弱的事物是属于活的,而且往往更具有生命力,坚硬刚强的事物是属于死的东西,反而更容易坏,柔弱的东西更容易胜过坚强的东西。“人之名”、‘‘无功”、乃至‘‘无己’,生活态度,提醒人不能逆自然而行,不能“以人助天”(《大宗师》),也不能“以人人天”(《徐元鬼》),更不能“以人灭天”(《秋水》),而只能顺应自然、随J【顶造化,用空明静观的方法彻底摆脱外在异化之我,回归到无限接近“道’,本体的本真状态。这一以“无何”为超越境界的虚心游世、安之若命、休形息影、心斋坐忘、委运任化的“心游’,力式,同样为芭蕉实现其内心深处的“道”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松尾芭蕉认为,所谓“俳谐’’(即风雅)均与“造化”,也就是自然、乾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支撑这些“俳谐”观的思想基础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融而体悟的。从以上的粗略分析中不难看出,芭蕉在俳谐创作中借鉴了庄子思想的各种托物寄情等的表现手法,而且在思想、意境、寓意等各方面都从这些思想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在日本文化固有的沃土中,培育出了与庄子思想一脉相传的文苑奇葩。因而他在俳谐创作中的思想境界常常与中国道家思想有着殊途同归之妙。作者“以平静看待大自然中的一切景物人与物化,lf,与景融,自身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物我一体,天人合一”,从而透过表象揭示深藏其中的清寂纯净、平淡无为的道家世界的妙趣,用看似平易轻淡、直观趣浓的文笔,营造出玄妙幽深的独特的休玄意境,展现出作者自己的人生境界。


第二篇:老子语录整合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3、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7、正复为奇,善者为妖。

  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3、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1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1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2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7、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28、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2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7、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38、治大国,若烹小鲜。

  3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0、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41、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4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5、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6、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4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9、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5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1、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5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53、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6、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59、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6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61、治人事天,莫若啬。

  6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6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6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69、绝学无忧。

  7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7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3、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7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7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7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7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78、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8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1、为无为,则无不治。

  8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8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8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85、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86、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87、柔弱胜刚强。

  88、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89、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90、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9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9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94、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9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6、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9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9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99、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0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0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0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0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0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0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07、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08、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10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11、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11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1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14、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15、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1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1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1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2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22、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12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24、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25、我独异于人。

  12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2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2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2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30、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13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3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33、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3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3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3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13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40、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4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1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4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4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