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本科论文质量途径社会论文

时间:2023.7.5

  【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论文内容和格式、论文指导、答辩和评价以及管理监督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和监督管理,加强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培训,加强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价环节,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后一个关键性教学环节,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作用,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院校的扩招,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随之出现滑坡现象,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新性。2012年,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中央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等部委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意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①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建立健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成为本科院校工作面临的重点难题。

  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对某师范院校已毕业的2016届和2017届以及在读正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2018届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不高,毕业论文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1.1毕业论文选题情况

  1.1.1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要求是: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②下面是某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2016届、2017届和2018届三届论文总数合计826篇,其中理论类705篇(85.4%),实践类121篇(14.7%)。在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73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中,选题来自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和毕业实习教育调查项目的均为零。由此可知,该专业毕业论文实践类题目比例很低,远远不能达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1.1.2选题偏科现象较严重下面是某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内容情况:该专业毕业论文2016届、2017届三届和2018届总数合计为826篇,其中文学类题目总数为623篇,占总数的75.4%,而文学类题目中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又分别占到89.4%和89.6%,外国文学占17.2%;其他类题目中,语言学63篇,占7.6%;语文课程教学论56篇,占6.8%;文学概论17篇,占2.1%;写作10篇,占1.2%;其他内容57篇,占6.9%。选题偏科现象相当严重。1.1.3选题雷同现象较严重由于该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大多数来源于教师推荐,而教师推荐的选题又是按教研室向每位教师征集所得,系上又将这些题目公布于全系毕业生作为参考选题,但这些题目征集上来后往往几年不加修订,每一届毕业生都使用的是相同的参考题目,这就造成了不同年级和同一年级不同学生的论文题目的雷同和重复现象,甚至出现同一位辅导教师指导的几个学生论文题目几乎完全相同的现象。如《祥林嫂形象分析》2016届有3篇;《从〈边城〉看沈从文艺术创作特色》2016届有6篇;《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悲剧冲突》2016届有4篇;《论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硬汉形象》2016届有4篇;《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2017和2018届各2篇;《〈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描写》2016届有2篇,2017届有1篇;《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2016届有2篇,2018届有1篇[1]。1.1.4选题过大有些毕业论文题目过大,范围太宽,贪大贪全。有的可以说是一篇硕博论文才能完成的,用10000字左右的本科毕业论文很难完成,这就导致了写作者无从下笔或内容空洞,缺乏深度。如《试论地名的文化内涵》、《贾平凹作品人物形象解读》、《史记浅谈》、《爱情诗歌欣赏》《金庸小说评论》、《商洛方言研究》、《中国神话研究》、《浅析曹文轩儿童文学》、《红楼梦民俗研究》、《宝鸡方言与地域文化浅析》等题目,研究内容都过于宽泛,研究对象太大太全,研究问题不具体不明确。这样的题目很难写深、写透,只能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但缺乏深度。再如《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方言的现状和未来》、《汉字与中国文化浅析》、《〈山海经〉的研究现状及文化意义》等题目,具有综述性、评论性,要求写作者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宏观的、全面的、深刻的把握,这对于一个本科生的眼界、学识、学术功底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最终只能是抄袭拼凑、囫囵吞枣、人云亦云。

  1.2毕业论文内容情况

  1.2.1内容空洞,缺乏独立见解大多数毕业论文能紧扣主题展开论述,结构完整,观点明确。但也有不少毕业论文内容空洞,观点不明确,针对性差,缺乏理论深度;有的论文抄袭拼凑他人文章,照搬别人的观点和结论,缺乏独立见解;有些论文结构层次混乱,逻辑性差;有些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有的学生为了降低重复率,随意删减段落、文字、例证,使得文章证据不足,论证不充分,完整性、说服力大大降低[2]。1.2.2格式混乱,写作不规范毕业论文属科技语体,有它特有的格式和语言风格。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培训不够,有许多学生没有掌握论文的格式和语言规范,导致论文格式混乱,写作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语言不规范。有些论文语言甚至是抒情化的散文语言,有些论文以第一人称口吻来写,语言近似读书心得或感想;论文摘要、关键词不规范。有些论文摘要字数过少,不能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有些论文摘要语言不规范,使用“本文……”等介绍性文字;有些论文关键词选择不准确,不能覆盖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些论文关键词用的是短语,不是词;有些论文关键词过多或过少;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有些论文参考文献过少,参考文献格式不合要求。在我们调查的73位毕业生中,参考文献在10篇以下的占42.47%;标点符号、序号不规范。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论文格式问题严重。如首行没有缩进两字,而是顶头书写;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序号书写混乱;标点符号使用混乱,或一逗到底,或当断不断,或标点重复使用,或标点误用等等[3]。

  1.3指导教师指导情况

  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正与指导教师有关。就指导教师的问题来看主要有以下情况:一是指导教师职称问题。一般来说指导教师的职称应为讲师以上,但由于教师人数不够,有些学校甚至安排助教作指导教师;二是指导论文篇数问题。一般情况一位指导教师原则上最多只能指导8篇,初次担任指导教师的最多只能指导5篇。但由于指导教师人数不足,有些学校竟然出现了初次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一人指导十几篇的情况。三是指导教师态度问题。由于部分指导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加上指导人数较多,势必导致指导过程敷衍草率。如有些教师指导次数偏少,有的教师只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隔空指导,很少面对面指导;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没有过高要求,觉得看得过去就行,有的指导教师甚至基本不管;就指导内容来说,有的教师只注重论文格式等形式方面的指导,忽略论文内容、观点、创新等方面的指导。

  1.4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监督情况

  毕业论文过程的管理监督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学校和院系虽然制定了有关毕业论文的管理监督制度,但往往不能严格执行,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尤其是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答辩过程等都缺乏相应的、全面、深入的管理和监督。

  2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2.1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和监督管理

  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有少数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指导次数较少,指导方式单一,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较少,指导不够全面深入,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11%的人说指导教师对论文基本没有什么修改,同时有6.85%的人认为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老师指导;论文评阅、答辩评语简单、空洞、雷同;甚至本该由教师完成的毕业论文任务书和论文指导记录也交由学生代写。由于就业压力的冲击和影响,有许多学生在最后一年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忙于找工作,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撰写毕业论文。或认为毕业论文写作无关紧要,只要能通过答辩就行了。因此态度不够端正,敷衍应付。在我们调查的毕业生中,有39.73%的人认为就业压力大,无心认真去完成毕业论文,还有13.7%的人认为论文质量与就业关系不大;论文写作在8周以上的占50.68%,在3~4周的占9.59%,还有8.22%的人仅用了1~2周;在对毕业论文投入的精力上,投入很多的占30.14%,投入较多的占52.05%,还有17.81%的人一般。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是决定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此,院系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在论文开始写作之前,应分别召开教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动员会,强调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院系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或论文检查小组要制定计划,定期抽查或全面检查教师和学生履行职责完成论文的情况并在院系通报,把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对于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则应加大奖励力度和经费投入,或者加以集结出版,或者推荐在期刊杂志上发表,以资鼓励。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84.93%的人认为如果学校对优秀的毕业论文实行奖励机制或加大奖励力度,他们会努力写得更好;有32.88%的人想过让自己的论文在学术刊物上登载。

  2.2加强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培训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写作方法等不太了解。写好论文的最关键一步是选题,而有许多学生在选题上存在困难,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34.25%的人不知道如何选题;还有许多学生不知道论文的结构如何安排,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57.53%的人认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结构不合理;而在写作方法上,也有许多学生存在很大问题,往往写作方法单一,缺乏调查研究。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只有19.18%的人开展过调查研究,26.03%的人从未开展过调查研究。因此,论文写作之前的培训指导非常重要。调查对象中有52.05%的人未参加过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讲座或培训。有28.77%的人认为毕业论文指导讲座或培训对于论文写作很有帮助,43.84%的人认为有帮助。可见,毕业论文写作的培训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2.3加强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价环节

  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价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起着关卡作用,而有些教师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做得很不扎实,有应付走过场的心理。如有些答辩小组,三位教师中,只安排一人提问题,另外俩人则忙于写答辩评语或评阅评语,导致问题提得过少,或过于简单;有些教师不愿“为难”学生,只是象征性地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些教师不认真阅读学生论文,提不出问题和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有些教师答辩评语内容千篇一律,简单空洞。总之,答辩环节没有真正发挥检验学生论文是否符合要求规范的关卡作用。就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来说还存在着不完善、不科学,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往往只能模糊地打一个印象分。因此,应该加强论文答辩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答辩环节能够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杜绝简化程序,敷衍应付等现象,使答辩真正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

  


第二篇: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一、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意义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第二课堂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培养阵地。第二课堂不仅有利于常规实践教学走出困境,也有利于师生在学术上的创新。第二课堂中的学术第二课堂是研究型高校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提升各方面创新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可以让他们产生对学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追求,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素质。深化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能促进应用性本科高校自身的发展。其一,有益于完善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其二,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课外竞赛活动、科研活动等,取得一定的成果。通过合法途径,与社会合作,创造价值。其三,有益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深化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第二课堂的学生若能在充分掌握第一课堂,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它将适应社会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满足率。

  二、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方案设想

  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即保障机制、具体操作和考核评价机制。其中保障机制是具体操作、考核评价机制得以进行的重要基础,而考核评价机制是对具体操作效果的检测。

  (一)保障机制———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教师、学生和学校是保障机制中的三个重要元素,为了促使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首先要使得这三个元素发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作用。教师在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鉴于以往的不足,应当先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由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向教师传达第二课堂的性质、目的、重要性、方法等的解读,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之有总体把握。并对第二课堂的评价考核机制进行介绍,使教师心中有数。然后由培训的教师写一个心得体会,并做一份初步的计划书。之后,由所在的部门进行动员,检查实行效果。再统一向学校汇报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建设中,应当发挥积极主动性,以下几点尤其重要。其一,发挥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由年轻教师亲身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其二,第二课堂的老师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向校内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家、同行咨询,以期获得指导。其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在第二课堂中,要不断地补缺补漏。其四,在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之协助自己。教师可选择若干个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师助理,一方面有益于使教师助理得到训练,另一方面由教师助理帮助其他学生助理发展,建立“教师-教师助理-学生助理”的相互协助关系。学生是第二课堂深化建设中的主体。以往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学生良莠不齐,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在深化建设中,尤其要把严入口和出口。有研究者为了考察学生接受第二课堂教育的必要性,用“热情”作为指标来表征其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观愿望,将学生大致分为四类:中心型、自转型、公转型、边缘型。其中,中心型是典型的精英类型,自转型是另类的精英类型,公转型是积极的后进类型,而边缘型则是消极的后进类型。边缘型是“在基本素质和能力上有明显不足,但又因性格自卑、自闭或自暴自弃等原因不能有意识地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加以弥补。他们本是最应该补充‘素质营养’的一群人,却又偏偏对鲜美的‘素质大餐’视若不见弃之不顾。”边缘型的学生不仅缺少能力,而且又消极不学,因此不能让其通过第二课堂的检测,这样才能保证第二课堂的质量。与之相对应,在选取学生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时,也要把好入口。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择优录取。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选择:其一,考察学生的动机。除了为了获得学分和创新性学分等之外,考察他们是否对第二课堂感兴趣,今后的计划和目标为何。其二,重点考察他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三,考察他们的创新综合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等能力。三方面都通过考核者,可以进入第二课堂。学校相关部门,包括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以及文学院(中文系)等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其一,以上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先考察后投入的策略,即:在汉语言文学第二课堂建设一段时间后,对建设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考核,根据效果确定是否有必要建立创新基地,是否有必要提供相应的硬件措施,以及确定建立多少创新基地和硬件措施的事宜。其二,可以采用先设定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等项目,规定完成时间和参与人数,由学生负责申请和老师帮助指导的方式。在完成之后,同样可以采用先进行初步评估考核,根据效果确定,设立多少个创新基金申报和立项项目的事宜。至于评价考核制度,见后面分析。以上从三个方面谈及了保障机制,它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缺少任何一方,第二课堂深化建设将无法顺利有序进行。

  (二)深化建设的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深化建设,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走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的路线。所谓专业化是指课堂活动内容跟汉语言文学专业紧密联系,师生也几乎是本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经过第一课堂的教学之后,有着较为坚实的教学经验、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有必要进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对想要进入第二课堂的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考核。定期化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进行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需要常规化,确保建立起长期活动机制,但不可以牺牲第一课堂为代价。有些师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于第二课堂,而忽视第一课堂,这是不可取的。他们应当认识到第一课堂的第一性,第二课堂的第二性,在完成第一课堂活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才可以确保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质量。层次化是指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目标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致分为语言类、文学类、其他类三大类。以文学类为例,或许可将其内容大致分为三小类:文体活动类(基础型),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扩展型),科研类(研究型)三大类。再将文体活动类分为三大模块:古典文学、近现当代文学、近现当代文学文体及其赏析三大模块。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分为三大模块:古典文学、近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体朗诵与创作三大模块。将科研类分为三大模块:古代文学、近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三大模块。学生在选择这三大类的模块中,需要逐级选择,先选择文体活动类,最后选择科研类。而且在选择某一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连贯性。比如说,选择了古典诗歌及其赏析模块,接下来必须选择古典诗歌朗诵与创作模块,最后选择古典诗歌研究模块。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文体特点、发展脉络、朗诵和创作、研究,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比起随意选取门类和模块来说,显然系统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三)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评价考核机制,是第二课堂深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涉及到对学生、老师、文学院或中文系的评价考核。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可以采用学分制,包括常规学分制和创新学分制。一般高校规定,常规学分至少为8分,其中必修类为2分,选修类为6分。选修类又可分为:文体活动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类,科研类三大类,每类选择一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2分,且所选的小模块必须成一系统。而创新学分必须获得2分以上。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第二课堂能获得创新学分的活动分为:作品朗诵和创作、论文和著作发表、竞赛三大类。根据级别,规定院级为1分,校级为2分,省级为3分,国家级(包括中文核心期刊)为4分。学校和教师根据常规学分和创新学分的获得情况,评出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等级别,并颁发相应的证书和给予相应的奖励,也可以作为奖学金评选的重要依据。其中不及格是指只要所取得的常规学分和创新学分中,其中有一项少于最低分数。及格是指常规学分和创新学分都达到最低分数。良好是指在达到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常规学分超出2分,而创新学分超出1分。优秀是指在良好的基础上,常规学分超出了2分及以上,而创新学分超出1分及以上。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可以采取与工作量和评聘评优等相挂钩的方式。将第二课堂的工作量作为教学工作量的一部分,可以减少教师在第一课堂中的工作负担。另外,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指导效果,由学生和学校对其定期评价和考核,就考核情况,作为评优、评职称、升迁,以及对外交流与学习的依据。教务处、文学院或中文系也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设立评选“优秀第二课堂工作者”的活动。对教师所在的文学院或中文系进行的评价考核,学校也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要求文学院或中文系每年完成多少工作量,也可以设立评选“优秀第二课堂工作单位”的活动,激发文学院或中文系的积极性和热情。需要指出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的深化建设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而扭曲自身的学科专业性质,不可盲目冒进,不可盲目跟从。

更多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语言文学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也可以说是用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等方面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曾几何时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地广人稀民族繁...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一曲启蒙主义者的生命悲歌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探析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孤独者中主人公魏连殳形象及其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析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姓名****教育层次本科学号***分校保定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电大指导教师日期(以上各项目请学员按照样式自己填写)学生毕业设计(…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人偶戏是海南省临高县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它以其历史悠久和社会基础广泛,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它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临高的历史的地位和现实的影响上,广为群众喜爱,使得临高成为中国人偶戏艺术…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孔子人生的形象摘要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儒家文化为何一直能获得这么多中国人的芳心当然与儒家的文化在不同的时期焕发出不同的生命力有关其中也不与孔子的诗意的人生形象息息相关关...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语言的特质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附件四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二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

12春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写作辅导

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三论文写作一般过程四选题及如何选题五收集及运用资料六如何写开题报告七论文写作八格式要求九论文评定标准十答辩注意事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青岛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外文秘方向)姓名:王明建指导教师:王海燕20xx年x月x日1、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在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侧重于对罗贯中籍贯,《三国演义》…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友情诗赏析》写作意图:友情诗,是建构在离别、怀念、追悼情境下的抒情言志之作。唐代,达到国家规模的空前统一,从贞观到开元,“遍观百家”、“好语…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