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3.7.19

  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其沉静、智慧的目光,纯净入定,全神贯注,病人宛如接受长者的爱抚,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心灵欣然感应。药物可以驱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疗心。中医将哲理药理融汇贯通,既医形体更疗精神,可谓标本同治。

  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1 中医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

  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梨状肌狭窄综合征, 是由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一组以臀腿痛为主的临床症候群。

  本科室近年来应用传统的手法按摩为主,配合刺络拔罐、TDP 综合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138 例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并排除腰骶部其它疾患,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76 例和对照组62 例。

  治疗组中男 61 例,女 15 例;年龄 15~66 岁,平均(31.21±6.12)岁;病程 8~722 d,平均(211.26±13.86) d;有外伤史 58 例,无明显外伤史 18 例。

  对照组中男51 例,女 11 例;年龄 16~67 岁,平均(30.68±7.12)岁;病程 6~732 d,平均(225.18±14.86)d;有外伤史51 例,无明显外伤史 11 例。

  2 组间在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以手法按摩为主, 配合刺络拔罐,每日l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

  2.1.1 按揉松筋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掌根在患侧臀部及下肢后侧施以按揉或 法。

  2.1.2 旋髋拨筋 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令其屈膝并使髋外旋、内旋,同时术者用另一手拇指或肘尖弹拨梨状肌(方向与该肌呈垂直)。

  2.1.3 点穴通经 术者用拇指或肘尖点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位。

  2.1.4 搓抖舒筋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先用双手掌面在患侧下肢由下而上施以搓法3~4 次,后用双手握住患侧下肢远端轻施抖法。

  2.1.5 刺络拔罐 针刺前,先将三棱针和患侧环跳穴处严格消毒,并在针刺部位上左右推按,使局部充血。

  然后右手持针,拇食二指挟持针柄,中指紧贴针体下端,裸露针尖,对准所刺部位迅速刺入1~2 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令其自然出血,然后于刺络部位再拔火罐10 min,最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每周2~3 次。

  2.2 对照组 局部痛点封闭,强的松 25~50 mg,加利多卡因5~10 mL,5 d 为 1 次,2 次为 1 个疗程。

  2 组在治疗过程中均配合 TDP 理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标准进行判定。

  ① 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下肢活动功能正常;

  ② 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下肢活动功能接近正常;③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3.2 结果 2 组均经 2~3 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随访最短 1 个月,最长半年)。

  见表 1 和表 2。

  2 组疗效经卡方检验, 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3.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则有3 例晕针,8 例胃肠反应。

  4 讨 论

  梨状肌综合征多由于扭转、牵拉等外力,其次由于慢性劳损或伤后失治,或复受风寒侵袭发展而成。

  另外,从中医伤筋的角度看,是由于外力致筋肉不协调的收缩、痉挛或出现解剖位置上的微细变化及中医所说的“筋挛”、“筋走”,再因伤后气滞血瘀又复受风寒侵袭导致气血瘀结及风寒湿邪阻于经络,滞留不散而出现“核”、“块”状物,即中医所说的“筋结”。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及梨状肌本身解剖变异等使肌肉发生充血、血肿、气血壅滞或复受风寒湿邪侵袭中医综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吴超英,林 涛,郑梓灌(厦门市第二医院,福建 厦门 361021)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7662表1 2 组疗效比较痊愈5130显效2532无效00等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 从而出现梨状肌症候群。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变异致该肌肉发生损伤性炎症改变, 使梨状孔狭窄,刺激或压迫通过该孔的神经和血管而成本病。

  因此在治疗上,治疗组以中医“不通则痛”为理论依据,注重整体,着眼局部,运用手法按摩为主的中医非药物疗法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两条经络[2],故在这两条相关经络循行路线选取一定的腧穴进行按揉松筋、旋髋拨筋、点穴通经、搓抖舒筋的操作,用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周围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缓解梨状肌痉挛症状、松解粘连、解经止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按摩时应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手法操作由轻至重,循序渐进,严禁粗暴动作,急性期慎用弹拨手法。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效果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直接相关,年龄小、体质强、病情轻、病程短则疗效好;年龄大、体质弱、病情重、病程长则疗效差。

  结果证明以手法按摩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高、收效快,简便又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2 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影响

  便秘是腰椎间盘病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65%~80%[1]。

  该症不仅发生在手术早期,而且还会持续存在于整个术后康复的过程中,给患者增加痛苦。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护理的独特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80 例便秘患者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1.1.1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标准[2],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除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 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 d 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 次或长期无便意。

  1.1.2 选择标准 ① 腰椎间盘病变术后患者 ;②年龄21~80 岁 ; ③ 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者 ;④愿意接受中药穴位贴敷及参与本次研究者。

  1.1.3 排除标准 ① 不符合上述标准者; ② 皮肤损伤不利于中药穴位贴敷者;③中途退出者。

  1.2 一般资料 于 2011 年 2 月至 2011 年 10 月选择我院行腰椎间盘病变手术患者80 例。

  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0例。

  其中治疗组男 24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45±0.5)岁;其中 32 例腰椎间盘突出,8 例腰椎管狭窄。

  对照组中男26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44±0.4)岁;其中28 例腰椎间盘突出,12 例腰椎管狭窄。

  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麻醉方式、平均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组间、组内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U 检验。

  P<0.05 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做好预防便秘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活动,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每日顺时针按摩下腹部2~3 次,每次5~10 min。

  2.2 治疗组 进行中脘穴、神阙穴中药穴位贴敷以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在患者病床上实施,取生大黄粉(100目筛)、枳实粉,与甘油拌成糊状,取微量粉糊置于穴贴内[3],用温水清洁局部皮肤将中药穴位贴敷贴于神阙和中脘穴上,轻轻按压。

  术后6 h 进行中药穴位贴敷,贴敷 8 h 后取下。

  每日更换 1 次,10 d为1 个疗程。

  贴敷期间注意贴敷部位的护理,防止过敏、局部皮肤破损等情况。

  3 护理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① 排便费力程度: 以排便费力-线性模拟评分法(VSV)来判定。

  ② 粪便性状评分:以Bristol 大便性状分类作为评分参照。

  ③ 排便间隔时间:记录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

  ④ 排便时间:嘱患者记录每次排便所用的时间。

  3.2 结果 治疗组第 3 天便秘发生 7 例,发生率为17.5%;第 7 天便秘发生 11 例 ,发生率为 27.5%;第10 天便秘发生 12 例,发生率为 30%。

  对照组第 3 天便秘发生11 例 ,发生率为 27.5%;第 7 天便秘发生19 例,发生率为 47.5%;第 10 天便秘发生 19 例,发生率为47.5%。

  治疗组的便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药穴位贴敷护理预防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有显著疗效。

  3.3 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有 1 例皮肤轻微过敏,1例腹痛、腹泻均为轻度,考虑腹痛、腹泻与刺激肠黏膜、肠蠕动加快有关。

  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4 讨 论

  便秘是腰椎间盘病变术后常见症状之一, 大多由于患者的脾胃功能减弱,再加上麻醉,术中和术后伤口出血, 使人体气血功能失衡, 五脏六腑功能紊乱,脾失健运,易并发肠胀气、便秘。

  便秘能够引起患者腹胀、腹痛,舒适度降低,食欲下降,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影响术后恢复,延长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部位的治疗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

  治疗组通过中药穴位贴敷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中脘穴为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又隶属任脉,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而神阙穴为经络汇集之所、经络之总枢,中药可通过神阙穴疏通三焦气机,使药力直入阳明大肠经,配合中药大黄加大泻下功效[4]。


第二篇: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精选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溶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

  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精选1

  【摘要】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药学; 教学效果; 探究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等难题的需要。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

  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

  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

  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

  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

  在教授学科交叉知识的时候,应注意各科之间的相关联系,若某些方面讲解不清楚的话,常常影响学生的理解。

  大部分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考不好,要用用不上。

  因此,保证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中药学,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实行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

  中药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药的基本理论(即总论中的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和各论中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包括定义、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

  这些是中药理论的精华,是正确运用中药的理论指导,必须保证讲好。

  尤其是每一节的总概述部分一定要讲细讲透,对这一类药物的功效主治相同之处要认真地加以罗列和讲述,然后再把每味药的特点讲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当堂课就能记住每一类药的大致功效和主治,即使是记不住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课后稍一复习就能够牢记。

  第二,中药的基本知识,也就是每味药物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剂量以及炮制等内容。

  对这些具体药物也应采取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讲授方法,对其中某些(约250 种) 应用多、功效广、理论深的药物有重点地讲深讲透。

  由于中药学的涉及面广,应与相应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方剂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运用联系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产生发散思维,将中药学活学透,灵活应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在学科内,如将中药治病的多种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是中药的性能,主要内容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这是学习中药的基础,学生不仅要掌握它们的概念、作用,还要明确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学科间,植物的门、纲、目、科、属、种,其药性,主要功效,有效部位,以及对其的鉴定分析等[2]。

  2学为主、教为辅的自学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讲授为主,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缺乏开拓创新能力。

  在开课前老师应布置自学思考题,并对要点难点给予提示。

  例如火麻仁的临床应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火麻仁的药性:味甘,性平,归脾、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临床上用于肠燥便秘。

  中药是服务于中医的学科,在中医的指导下,对疾

  病进行治疗。

  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中药有关临床的实例。

  在期末考试包含自学的内容,可检查自学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

  3寓教于娱乐式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以及互联网的相关资源,查找一些有趣的与中药学相关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活动,比如在考试前,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基础知识智力竞赛,在老师帮助下,由班级干部组织,按团小组分成4个竞赛组,通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竞赛形式,既达到了复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反应速度,同时也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素质有所提高。

  4课堂讨论式教学

  在课堂上,直接讲授中药学,学生多觉得乏味,无趣。

  适当以中药谚语、典故的引入,一方面在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简单有趣的故事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某一时段课堂气氛沉闷,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长时间听课感到疲劳或内容确实相对枯燥时,适时讲述,可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此外,可以给学生布置讨论专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登台讲解,老师总结

  学生论文由老师批改后作为考核成绩,并鼓励学生发表论文。

  这种方法的应用使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写作水平、语言表达及演讲应变能力都有所提高。

  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提供多的机会和更为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性发展。

  5中药与西药比较教学

  在中医理论为指导下,对中药进行学习,对于中药的功效理解起到重要作用。

  中药能防治疾病是由其内在的各种特性所决定的。

  药物的性能就是指药物与治疗的有关的性质和功能。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诊断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治疗,以中药和西药的之间进行比较,加深记忆。

  通过实验来验证中医基础理论,便于学生加深理解中医理论,中药功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为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奠定了基

  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兴趣教学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除了善于运用一些方法、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中药学以外,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任课教师应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结合本学科、本课程、本教材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创造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例如应本学科的特点,增加户外实习,辨认药用植物,了解药用植物的采摘、加工等,加深印象。

  7注重与学生交流

  作为教师,应该要在课后及时与学生交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学生学到应学的是关键,学生是最权威的评判者,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的教师的要求,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鉴于广东是有着诸多侨乡的省份,港、澳、台、马来西亚等留学生众多,他们与内地的普通本科生不一样,在学习中具有自身特点,对教学有着进一步的难度。

  在学生学习方面中药学内容繁多,而且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教材所收载的药物较多,按照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药物,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很容易分不清,学生常感到力不从心。

  而在教学方面,中药教学缺乏深度和广度,教材内容简单,而某些大纲要求掌握或熟悉的药物在临床中已经很少用,不能适应现代临床需要。

  与学生交流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及时进行教学计划的改善。

  8认真做好教学计划

  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教学现存问题,知道学生的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新的教学计划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程序,确保了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是学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向。

  中药学是职业性较强的一个专业,其特殊性决定了现在的高校中的职业教育专业学科设置不仅要遵循各种的教育规律,同时也要遵循市场对人才需求规律,突出职业教育优势。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甚明确的或者说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

  培养目标定位上的指向性偏差,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尤其是对实践环节的弱化方面,这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影响。

  这样严重影响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接轨,加强教学中的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应废除不利于中药专业发展的旧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辅助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明确的展现,不断提高文化和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上的积极性。

  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精选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年级:2011级 专业:XX 学号:XX 姓名:xxx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四妙散加减方保留灌肠结合超短波及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

  方法:20xx年1月~20xx年12月慢性盆腔炎患者36例,采用四妙散加减方保留灌肠结合超短波及阿奇霉素等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

  结果:26例患者症状消失,妇检及B超无异常,6个月内无复发,治愈率94%;8例好转,2例无效。

  结论:四妙散加减方结合超短波及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

  严密观察慢性盆腔炎症状缓解情况、加强心理护理、坚持按疗程治疗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观察;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性病变。

  因长期炎性刺激,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病情迁延不愈,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6例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xx年1月~20xx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

  采用妇科病史、妇科检查与B超相结合的诊断方法,收集36例患者,年龄24~4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5年。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治疗前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显示盆腔积液16例,最大范围9.3 cm×8.5 cm×4.2 cm,最小范围1.5 cm×1.2 cm×0.6 cm;附件炎性包块10例,其中单纯囊性5例,实性1例,混合性4例;输卵管积水10例,其中单侧积水7例,双侧3例。

  1.2 方法

  1.2.1 中药保留灌肠:采用四妙散加减。

  方药组成:苍术15 g、炒黄柏15 g、怀牛膝10 g、薏苡仁30 g、败酱草30 g、蒲公英15 g、土茯苓15 g。

  用法:水浓煎至150 ml保留灌肠。

  月经干净3 d开始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0 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2 超短波治疗:采用广东产DL-C-B型超短波治疗仪,频率40 mHz,最大输出功率200 W,于下腹和腰骶部前后对置,间隙2~3 cm,温热,2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 d。

  1.2.3 西医治疗:阿奇霉素0.5 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0.5%甲硝唑250 ml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6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应用3个疗程。

更多相关推荐:
中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及范文

学校代码13899学号06409020毕业论文题目作者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年月日一论文排版一页面设置A4纵向页边距为上下边距26厘米左右边距27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二页眉页脚页眉15厘米统一为北京中医药大...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封面XX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探讨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急性治疗及预防专业:临床医学姓名:XXX学号:XXXXXXXX教学点:联系方式探讨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治疗与预防摘要目的针对孕…

中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及范文费下载

学校代码13899学号06409020毕业论文题目作者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年月日一论文排版一页面设置A4纵向页边距为上下边距26厘米左右边距27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二页眉页脚页眉15厘米统一为quot北京...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医学论文的格式标题(title)标题要求: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

中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及范文

学校代码13899学号06409020毕业论文题目作者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年月日一论文排版一页面设置A4纵向页边距为上下边距26厘米左右边距27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二页眉页脚页眉15厘米统一为北京中医药大...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者姓名XXX指导老师姓名XXX职称讲师单位XXXXX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年级XXXXX专业XXXX方向200X级论文答辩年月20XX年X月目录引言31医患关系的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糖尿病与心率失常的关系及机制探讨XXXX医院XXX学生姓名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心律失常的内在联系及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测有无心律失常,分为糖尿病心律失常组66例…

医药毕业论文范文

医药毕业论文范文临床药学ClinicalPharmacy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

医学专业论文范文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本文由论文文库工作室整理编辑仅供参考学习如发现文章有遗漏缺失部分敬请来询工作QQ1548927986更多论文写作期刊发表辅导帮助欢迎咨询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细胞发病机制细...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护理管理研究;护士病人关系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综合儿科包括了儿科所有疾病,病种繁多,同时我院…

黑中医毕业论文

关于成人专科应届毕业生毕业照相及撰写毕业设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学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层次:专科专业:________________同学:根据发证院校教学计划要求,为全面检查学员学习及教学成果,所有专科应届毕业生…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写作基本规范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基本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

中医学毕业论文(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