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史论文

时间:2023.8.6

  关于中国古代史论文【1】

  悠悠五千年华夏,兵家文化博大而精深,岂料到了如今,竟然还敌不过欧洲中世纪、日本战国之类雕虫小技脍炙网民,真乃奇耻大辱也!本文撰写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纵谈的形式,展现华夏先进的军事文化,用铁的事实证明华夏兵家的伟大!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绝非易事。

  由于我国史学者的失职,可以寻找到的相关资料大多是古籍只言片语的照搬、五花八门兵器的罗列、或者考古文物的介绍,以如此凌乱的咨料,想撰写高质量的纵谈实在是颇费思量的事情。

  为此,笔者不但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甚至还要从许多不相关的资料中搜集有用信息,经过分析、归纳、到撰写成文,断断续续历时近2个月,着实大费了一番周章。

  欣慰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纵谈终于是完成了。

  虽然还有诸如火器、杂兵器、野战战术之类内容暂时未能涉及,但笔者可以自信的说,这已经是至今为止网络上介绍最为系统、最有参考价值、也最言简意赅的关于中国古代兵器的普及读本了。

  即使图书中也难有匹敌者!呵呵,这可不是自卖自夸,而是由于查阅了大量资料,加上笔者认真的研究分析,实在没理由达不到这种程度。

  好了,再自吹自擂下去要挨臭鸡蛋了。

  笔者最后再多一句嘴,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后,能够对咱自家的兵家文化多几分钦佩与自豪,对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小日本的所谓日本战国文化多几分冷静比较,这就是笔者最大的初衷了。

  第一章 刀与剑

  深思的是,历史会如此迂回。

  剑并非中原发明,刀才是正宗原产,然而从东周到西汉初,刀却一度被废弃了,而长刀则消沉得更久。

  商代铜刀长度很短,长者也只与罗马短剑相当,充其量算把西瓜刀。

  也许正因短刀重量较沉,灵活性反而比不上短剑,西周才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废刀用剑了。

  短刀第二次出现已经是时隔 8、 900年的西汉了。

  西汉是铁的时代,蓬勃兴起的炼钢业将汉军队铸成为那个时代罕见的钢铁雄师。

  钢铁提供了兵器更为坚韧的骨骼,催生出长达 1米的环首刀。

  在尚无马鞍和马蹬的骑兵眼中,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厚实的刀背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使他们化身为扑袭的猎鹰。

  环首刀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在那之后它将作为一个经典和传奇横跨过 300年时光直达隋唐。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短刀在东晋就出现了分裂,导致两种刀式的并行发展,一种是直窄样式,另一种是近代常见的宽体样式。

  但古人对事物的革新总是异常谨慎,就如同他们腰里别着剑鞘千余年,才在波斯双环的影响下,用绳将刀剑挂在腰际,宽体刀还要再承受几百年的寂寞。

  对环首刀的改进就是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但这已经使环首刀再无法称为环首了。

  改进后的刀分为三种,其中的战刀称作横刀。

  尽管环首刀日后将在中国完全绝迹,但'唐样大刀'却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日本太刀,并于明代重返故里。

  大动乱的年代到来了,那称得上帝国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充斥着嗜杀成性的暴君,战乱迭起刺激了武器技术的发展。

  攘平动乱的宋朝既是刀复归的时代,也是刀发扬的时代,短刀改变了,长刀东山再起。

  直窄刀身有联为一体的刀脊,令同样宽度的刀身能承受更大应力,从而斩甲断骨,但却缺乏使刀刃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

  弧曲刀身恰好相反,柔韧有余而刚硬不足。

  但这只是欧洲和西亚的难题,中国用坚重的宽体刀将两者合而为一,这完美的结合将只有日本太刀的灵活锋锐可以打破。

  太刀说来就来了,高碳钢精锻而成的微弧刀身异常迅猛,令人与兵器皆数粗制滥造的明军大为惶恐。

  师夷长技不敢当,因为明军缺乏倭寇的野蛮,但对兵器样式的学习倒显得相当诚恳。

  于是明军的短刀序列成了一水日式,从 1米长的单手刀,到 2米长的双手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

  可惜武备无力阻止明廷的政治贪腐和人心叛离,而清廷的迂腐又最终断送了华夏基业。

  当欧洲枪炮在中国土地炸响时,无论精致的武官刀,还是宽大的士兵刀,唯一的用处就只剩下宣誓了。

  短刀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但目的只是为了缴获枪炮,当然或许骑兵还继续使用过一段,总之刀衰落了。

  剑有三个要素,一是长度,二是灵活性,三是结构强度。

  长度利于先发制人和扩大防护,灵活性利于攻守应变,结构强度则决定剑的弯折。

  短剑灵活有余而长度不足,因此在步兵大量出现树立了剑之地位的春秋战国之交,剑的长度也在逐步延长。

  延长的办法是改进剑身剖面,或许还会将背和刃分用含锡不同的铜水浇铸,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剑身强度,使剑更为修长。

  于是战国便有了 6、70厘米长的铜剑,而在登峰造极的西汉,这项纪录更突破了 1.1米。

  造型平直而精致的剑是中国武学的标志之一,但实际上这个标志却只风光了不到1000年,倍受推崇的时光则更短。

  随着剑的不断延长,问题出现了,固然长度能增强剑的攻击优势,但却降低了原先近距离击刺的功能,反而更多的需要使用劈砍,而日益成长的骑兵更是迫切需求专业的劈砍兵器。

  于是环首刀应运而生,厚实的刀背比剑更不易弯折,同时制造工艺更简单。

  至于击刺功能,与短刀手默契配合的长矛手将成为唯一的专业者。

  剑曾将刀置于末路,但当技术更为提高后,刀又反过来要置剑于绝境了。

  剑失去了实用功能,越来越归于装饰,向着高雅轻巧过渡,进入隋唐以后,就连官员也很少佩剑了。

  不过当装饰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审美的需求就会掩盖掉功能的缺陷,宋代武官玩物一般的短剑就是证明,更不要提近代乃至当代那些装饰华丽的匕首剑了。

  当如今的人们津津乐道那些或纤细柔软、或棱角方钝的武术剑时,可曾想到剑的悲哀呢?

  在刀剑间恩怨终结的同时,长刀也再度登场了。

  因为长刀的衰落比短刀晚几百年,所以出现晚上几百年,从同甘共苦的原则算起来倒也公平。

  原始长刀除了刃平些、体窄些外,与斧钺实在看不出多少差别,但再次复兴的长刀,却是得益于宽体短刀的发展,这点从东晋时期出现了可装长柄的宽体短刀可以看出。

  不过宽体长刀的正式出现可没那麽早,东晋的偶然创新也许仅是骑战时代的激情爆发,就像南北朝个别长达 1.6米的环首刀不代表其常规长度一样。

  长刀复兴后最早出现的是拥有两刃的陌刀,这种刀至今虽未见实物,不过从其宋代继承者掉刀那里,还是依稀可辨其三尖两刃的特征的。

  陌刀堪称刀之极长,因为过长意味着攻击缓慢和不便挥舞, 2米以上 3米以下是正常,而陌刀已达 3米。

  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陌刀队列阵于前横向密进,大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讨得数人毙伤,所向无前。

  但也许是作为砍击兵器双刃的作用不大,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见记载了,取代之占主导地位的是宽体长刀。

  与宋代人文发达和军事软弱相比照,长刀的装饰也是偏于华丽失之实际,但这并不能埋没宋代长刀的历史地位。

  宋代为长刀创立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以至明清两代除分别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难再有新样式。

  长刀应该比短刀更早衰落,随着清帝国的崩溃,新式军队也许仍装备短刀,笨重的长刀却绝不会再用了。

  第二章 戈与矛

  早期的戈简单说就是歪头矛。

  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长刀,是因为当时盛行车战,而车战的近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矛的话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同时也难以在交错的瞬间击中目标,沉甸甸的长刀则不但比戈笨重,而且更容易磨损失效。

  于是善于啄杀的戈就成了当然的主力。

  春秋战国之交,战争规模日益升级,类似欧洲中世纪的战争游戏变成了人民战争。

  一待翻山越岭的步兵使战场不再局限于平原,铜弩机的使用令弩手升级为射马杀人的好手,战术谋略极大丰富,战车的末日也就来到了。

  但老派'骑士'的虚荣心此时尚未完全熄灭,于是战车有了更多的战马、更厚更多的盾甲、连两侧轴头都装了驱杀步兵的扁矛,戈也发生了变化,头部变成弧形,内刃加长像镰刀,外刃增强了推的杀伤力,用推来对付步兵的围攻。

  可惜这一切还是无济于事,战车的终结到来于西汉初年。

  戈有些很不好的缺点,比如头部易脱落、因挥击而攻击缓慢等。

  所以后来戈通用的装头方法只有绑缚,看起来简陋,但是便于重新捆紧。

  不过挥击缓慢是没治了,而且杆部由于抗力方向问题还更易折断,推又不如刺灵巧锋利,到头来唯一不可取代的价值还是啄。

  因此随着战车的衰落,步兵摆脱了最大的侧面威胁,其存在就变得毫无价值了。

  矛的地位不逊于戈,战车上往往也会装备 1 - 2支长矛以备不时之需,但矛却始终不能取代戈的地位,反而是戟填补了空白。

  戟的出现始于商代,早期的戟等同于加了矛尖的戈,不过并没在战斗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因此没能得到重视。

  到了秦汉,也许是战法思想不能一下子适应失去戈的转变,戟就突然成了宠儿。

  但戟也存在缺点。

  比如容易被搅缠,汉代有种叫钩镶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戟人一刀。

  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的同时又推是多此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带来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

  因此到了东汉,长戟的戟枝就越来越向前了,说白了就是像叉了,经过魏晋更干脆把戟废了,转而全力发展矛。

  这时候就该矛唱独角戏了,长刀的出现还要再过几百年,大斧则只是辅助兵器,所以矛在当时的长兵器序列里可谓一枝独秀。

  矛又叫槊,又分为马槊和步槊,兴起于汉末,估计那些三国名将绝大部分都是一手持槊、一手持短刀作战的。

  南北朝是槊的鼎盛时期,因为此时中原骑战鼎盛,而身披两裆铠的重装骑兵正是以槊和弓箭为主力武器。

  步槊的使用较简单,因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槊只是步兵小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罢了,用途在于较安全的刺倒敌人,掩护短刀手作战。

  因此对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艺是否高强,并非考察的关键。

  马槊的使用较复杂,因为槊不同于欧式长矛,后者单手持用只用于冲锋,前者则双手持用既冲锋又近战。

  当骑兵冲入敌阵后会展开冲荡,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远多于步兵,而且是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加之槊长达 4米的惯性,毫无疑问,不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

  唐代以后矛多称枪,宋代是枪的黄金时代,种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也许是对骑兵正面突破的依赖降低的缘故,马枪的长度略有缩短,使其更灵活,同时制作更精良。

  宋代马枪头部一般都有刺和钩的双重用途,枪后有可插入地的铁镦,杆上还有牛皮编成的提绳,看起来实在很体贴。

  进入明代,冷兵器的地位下降了,枪的种类也就简化了,清代骑射起家,对冷兵器情有独钟,于是枪的种类再次丰富,甚至出现了近 5米长的钉枪,已达中国长兵器长度禁忌的极限,真不知打算做什麽用。

  矛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红缨枪的广为人知,甚至令其一度成为当代孩子的玩具。

  可惜玩具的命运与其祖先当初一样,随着欧洲枪炮的隆作,华夏无敌的美梦幻灭了,随着玩具枪的出现,孩子王的地位也不再青睐拥有红缨枪的孩子了。

  关于中国古代史论文【2】

  中华文化孕育中华法系,演化出礼刑共用的伦理化法律制度

  这种由道德自律和法律强制所构成的伦理化法律制度,讲究道德,崇尚礼仪,推广政教,明正刑罚。

  道德自律与法律强制相比较,道德自律要求人们积极向善,法律强制要求人们畏法向善,这是历代统治者所标榜垂范于后世的永远不变的原则。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富是财富,贵是权力地位。

  富在古代被看做“五福”之一,“听聪而致富”,“听聪则谋当所求而会,故致富”(注:见《尚书?洪范》孔颖达疏。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说明富可以靠经营和智慧得到。

  贵在古代被看做“王命之官”。

  按照古代刑法中的议贵的范围,在汉代是县令以上的官,以后则规范到三品以上职事官。

  富与贵相比较,富者未必贵,致富有多种途径;贵者一定富,致贵则只有为官一途。

  研究道德自律、法律强制、致富之道、为贵之途之间的整合或冲突,就必须了解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倡行道德,严明法律,鼓励致富,多途选官,当然是顺应社会的发展。

  然而,在中国古代相对匮乏的经济条件和官僚政治体制下,很难看到具体效果。

  有人说是靠命运,也有人说靠人为;有人说靠机缘,也有人说靠努力,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会有不同样的结果?如果纳入政治范围来解释,或许会可以解明其中一些疑惑。

  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也就是说,政府用行政力量来开导,民众不服从时,就用刑罚来制裁,民众为了避免刑罚而服从,但无廉耻之心而规避;政府用道德力量来开导,民众不服从时,用礼来督促,民众就会有廉耻之心而遵从。

  根据这个道理,自汉代制定礼刑相辅与以礼入刑的原则以来,就成为古代立法的中心思想。

  在法制上,虽然代有因革损益,但这种中心思想未变。

  可以说《唐律疏义?名例》中提出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与孔子所讲的意旨同归。

  道德的存在范围原本极为广泛,并没有什么界限,但在古代政治的作用下,政治规范着道德;把它局限在“五伦”之中。

  儒家伦理的“五伦”结构,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是逐渐演变而成的。

  在《论语》中记载孔子与其弟子的问答,弟子凡37问,孔子给予不同的回答,但总的可以归结为“仁”,所以有人称孔学为仁学。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孔子在《论语》中仅提到亲子关系的孝与兄弟关系的悌。

  在《礼记?内则》中提到男主外、女主内。

  在《礼记?中庸》有“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等记载,疏引郑玄:“中庸者,以其记载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jí@①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依郑玄见解,五伦关系是孔子之孙孔jí@①概括出来的,递衍至孟子,才完全建立起五伦的理论,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

  梁启超认为:“君如何始得为君,以履行对臣的道德责任,故谓之君,反是则君不君。

  臣如何始得为臣,以履行对君的道德责任,故谓之臣,反是则臣不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莫不皆然。

  若是者,谓之五伦。

  五伦完全成立于相互对等关系之上,实则相人偶的五种方式。

  ”(注: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华书局1924年版。

  )梁启超强调对等关系,却忽略了制约着“五伦”的上下有别的政治不平等关系,而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不仅在伦理道德中反映明显,而且是用法律加以规范。

  众所周知,五伦是在古代社会和君主政治体系中导引出来的,内涵着严格的尊卑意识。

  尊卑上下的等级分明,表现为明显的阶级差异,而这种阶级差异建立在社会政治的基础上,就会出现明显的不平等。

  以《唐律》而言,虽然朋友一伦中关于借贷、交易的信,可以属于相互平等,但在违约负债上还是偏颇于债权人;至于父子、君臣、夫妇、兄弟,都是依照尊卑上下而分出等级差别。

  这样,在法律上,官吏、地主所受的法律制裁就有别于平民百姓;在日常礼仪上,士绅就是不同于普通百姓;在道德规范上,官吏与庶民就是有明显的差别;在行为规范上,君子就是不同于小人。

  这种不平等正好反映道德和刑罚的本质,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政治观。

  政治上的尊卑等级在富贵的概念上也有明显的体现。

  所谓“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刀祭器衣服不假;问士之富,以车对;问庶人之富,数畜而对。

  ”(注:《太平御览》卷471《人事部?富》引《礼记》曰。

  )这里完全是按照政治等级而论的,说明富的不平等。

  对富的追求也有不同的态度,“儒有不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礼记?儒行》)的观念,也有“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的认识,承认富是所有人都希望的。

  贵的概念则等级观念更为突出,“夫带三寸之印,拖丈八之组,戴貂曷鸟之尾,建千丈之城,游五里之衢,走卒警跸,叫呼而行”,(注:《太平御览》卷470《人事部?贵盛》引《苏子》曰。

  )这是贵的主要标志。

  在中国古代的认识中,富者不见得就是贵,而贵者就一定富。

  “夫贵者必富,而富者未必贵也,故士之欲贵,乃为官也;然欲富者,非为贵也;从是观之,富,人之所极愿也”(注:《初学记?富贵》。

  )。

  发财致富,可以成为每个人的志愿,也是人类的共同欲望。

  富是人人可求的,贵则不然,在中国古代社会,贵比富更难求,虽然贵也是人们的欲望,但毕竟取得要有许多条件,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既然富贵取之必须有“道”,因此无论是在道德还是在刑罚中,对那种“不道”都有所谴责与惩治。

  在道德上,要求“富而有礼”(《礼记?表记》),“富而无骄”(《论语?学而》),“富而能臣”(《左传?定公十三年》),“贵有常尊”(《左传?襄公十二年》),“贵不慊于上”(《礼记?坊记》),“贵而知惧”(《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对于那种非道致富,富贵而不知用,无不认为是取祸之渊,称之为三患:“富贵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

  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

  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蹶身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富贵之所致”(注:《吕氏春秋?孟春纪?本生》。

  )。

  在刑罚上虽然没有明显规定富贵的界限,也没有如何处治富贵的条文,但有对那些非法致富和贵而凌上的行为却有惩罚规定。

  如果把礼、刑、富、贵纳入整个社会整体,它们都不是独立的。

  如果把礼、刑、富、贵纳入政治体系中,则礼、刑、富、贵又不得不服从政治。

  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权力是代表社会秩序的主体,“既不是发生于社会冲突,又不是发生于社会合作;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或是爸爸式的”(注: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第70页。

  )。

  这种政治权力形态的本质是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的,也是绝对的。

  权力允许,就是德政;权力不允许,也是理所当然。

  权力来自最高权力者的意志,权力的分配是恩典,取得者也要看输诚尽忠的程度。

  在社会和政权稳定时期,这种分配和输诚尽忠还可以在制度化共识之下,按部就班地运作。

  但是,在充满着危机而混乱的时期,这种分配和输诚尽忠就不可能有制度化的共识,制度化的规则也难以产生作用。

  制度规则的破坏意味着政治的昏暗,向当权者输诚尽忠则成为保证权力和利益的唯一条件。

  此时,政治权力成为决定因素,成为结党营私,瓜分经济利益的手段;反过来,结党营私和经济利益也就成为不可缺的要素,两者互相作用。

  可以说“富”与“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推动个人进取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礼”与“刑”是社会的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政治权力的作用下,道德的原则被破坏,刑罚的公正被扭曲,权力所有者对富贵的追求也表现出不择手段,使社会是非颠倒,风气败坏,人心险恶,贪风盛行。

  因此,有必要对礼、刑、富、贵四者之间的整合或冲突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

  现代人们把财富和权力当作一种社会资源,尤其是权力,它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稀有资源,它不但掌握着其他资源的命脉,而且控制着整个社会,成为决定掌握其他资源的主要条件。

  权力成为决定的条件,政治的效用就高于一切,“政治权力成为结党营私,瓜分经济利益与钱财的不二手段。

  反过来,钱财也成为经营政治势力不可或缺的要件,两者互相搓揉共生”(注:叶启政:《当前台湾社会重利爱财之价值取向的解析》,载《中国人的价值观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987—1008页,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2年。

  )。

  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下;用政治权力来谋取财富,用财富来谋取政治权力,几乎成为惯例。

  在中国古代,财富获得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性情都有求财的欲望;只要不辱祖先的行业,每人都应择一业治生;在一个上轨道的国家,贫穷是可耻的。

  求财致富的手段不外乎作力、斗智、争时;出奇创新亦多可致富”(注:刘翠溶:《中国人的财富观念》,载《中国人的价值观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705—720页,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2年。

  )。

  这是专门就普通人的财富获得而言,说明财富的有无不取决于权力的大小,但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着权力的大小决定财富多少的问题,而取得权力实际上也是获取财富的最佳途径。

  记得吕不韦在“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注:《史记》卷85《吕不韦列传》。

  )以后,把耕田、经营和当官的赢利进行了比较,得出当官利润最大的结论,将千金全部投入谋取官职。

  司马迁在叙述致富的各种途径时,也提到:“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的致富的总脉络,同时特别指出“富者必用奇胜”。

  在历数致富的事例之后,司马迁得出“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còu@②,不肖者瓦解。

  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臣万者乃与王者同乐。

  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注:《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的结论。

  素封:《史记正义》认为是“不仕之人自有园田收养之给,其利比于封君,故曰素封也”。

  司马迁把富有的程度与王公贵族比较,认为这些富有者只能与贵进行比拟,但不是实际的贵。

  这既说明了在传统社会的政治权力的决定作用,也说明了政治权力对财富的控制能力,更表明政治权力对财富有绝对的优势。

  道德和富贵实际上是两种价值观念,道德可以称之为理想的价值观念,富贵则是现实的价值观念。

  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也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上出现的,以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富贵的看法,就可以证明。

  比如说,“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礼记?表记》),“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礼记?曲礼》),是基于道德上的认识,因为社会现实就是:骄淫等于招祸之源,“圣人重其道而轻其禄,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盐铁论?贫富》),期望的是道德,却又不得不看到现实。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富者不仁,仁者好施”(《孟子?滕文公上》赵歧注)是对现实批评和感叹,也是基于现实的提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是基于道德上的劝勉,也是现实生活的提升。

  从这些道德上的认识来看,可以发现道德观念上的违道必然会得到相反的效果,而这些效果则是现实的,更主要的则是基于法律的违犯和政治上的灾难,因为违反道德规范,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是道德的保护,也是维护道德存在的保证。

  在传统的立法思想中,“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是故法之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尚书?大传》)。

  这是中国古代一成不变的立法原则,也是统治者所标榜的德政,但在传统的人治社会,这种原则和德政往往会被扭曲。

  道德规范要求人们按一定规范来制约自己的行为,而法律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由于法律的制裁结果是以强制为前提的,这样法律的执行者就有权力。

  固然,法律执行者必须严格按法律实行,但对法律的解释和运用却始终掌握在当权者手中。

  “然其律法简古,文义深邃,治狱之吏非老于案牍者,则未尽知。

  苟或法司狱成,定拟之际,先失详明,误乖律义,致有轻重出入之非,而况罪诬于人否,则终身之玷,而死者不能复生。

  ”(注:《律解辩疑所载律文?序》,《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编)第一册,第277页。

  )虽然国家有律条,官府有律例的集解、疏义等,但执行者仍然有很大的余地,若是“吹事好求,苛刻是务”,也就难免出现“以深文巧诋为能,以哀矜勿喜为拙。

  故入夫罪则旋添情节以合律妄,引夫例则摘去字句以从招,甚至清托徇人,通贿自鬻于以枉,其是非之实,又有不可胜言者”(注:(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97《听讼?前言》引毛恺曰。

  )的现象,那么,滥词、滥拘、滥禁、滥刑、滥拟、滥罚等情况就不可避免。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矿山机电论文

论文选题说明及写作的初步设想一、选题思路:进入新的纪元以来,随着人类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知识的进步,我国的煤矿行业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轨迹,各种新的技术运用到了煤矿行业的发展当中,尤其是矿山机电的发展更是迈…

课程论文个人小结

个人小结大学上到现在,做过了无数大大小小的论文,有学年论文,课程论文等,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完成论文的感触。做论文过程中的辛苦与难熬,完成后的喜悦和轻松,都化作最终的成果流露在字里行间。第一次以如此规模的团队做一…

渔政管理论文

浅谈渔业养殖预防污染的对策论文摘要渔业养殖是渔民致富的途径之一,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渔业污染事故侵害了渔民的权利、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从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入手,结合本地现状,提出了防止污染的探索性建议…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论文

今年的暑假与往年不同,今年暑假虽然没有往年那样自由,舒适,往年在假期几乎全部时间都是上上网,看看电视,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热了有空调,困了就躺下休息,而今年则恰好相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而且很辛苦,但是我觉…

寒假社会实践论文-饮食店做服务员

寒假社会实践论文内容摘要:寒暑假给了我们大学生去社会做实践活动的机会,而现在的大学也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参加社会实践,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就业经验和提高社会阅历。为了锻炼一下自己,这寒假我去了一家饮食店做了…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论文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摘要:介绍了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易安全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目前主要采用的电子商务安全防伪技术有: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安全认证协议。关键词: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商务交…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论文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浅析摘要: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技术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值班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节目质量的保障关键词:安全播出电视技术广播电视系统是一个多方位、系统化的技术系统。采、编、播是主要的主成部分,而播出系统…

万能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范文一:我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

毕业论文周记

光阴如梭,转眼间大学已经到了尾声,也该决定毕业论文的选题了,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我最终确定了毕业论文的选题——环境保护与税收政策研究。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世纪性的主题,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也成为21世纪…

毕业论文心得写论文的一点感受

写论文的一点感受qingshaojun0823【畅谈学术论文,分享科研经验】重奖征文活动自开始到现在已经快半个月了,有很多的朋友都来献上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其他虫友们的好评,自己活动一开始,区长就跟我们说,活动…

论文(5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