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妈妈陪孩子成长感悟之十六——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

时间:2024.4.20

扬扬妈妈陪孩子成长感悟之十六:

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

(作者QQ号:346165539,境由心造;我在“好儿伴快乐幸福家教群”,群号:46218409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对于上学的学生来讲,每天早上及晚上回家合理安排时间、做事不磨蹭、不拖拉、办事高效等是许多家长求之不得的事情。

儿子不到三岁时就开始培养他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这个习惯是从他和小伙伴玩耍时开始的。儿子和楼上的小伙伴每天都要互相串门,不是你去我家就是我到你家,但我们每次都约定好时间。例如从六点半到七点半等,并教给他辨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分别指到哪里就要回家等。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家中一定要按规则行事,一个国家要讲法律、一个单位要有规章制度、同样一个家庭也要讲规则。有了规则一切有章可循,当出现分歧或矛盾时按照规则行事则是最简单的办法。但制定规则时要注意:家长提的要求一定要具体、可行,即可操作性强。否则说了等于白说,因为孩子不好执行。例如去玩一会儿就回来,到底是多长时间是“一会儿”呢,孩子不好界定,如果从六点半到七点半一个小时,这样就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

我给儿子设计个表格贴在墙上,和他一起约定:每天去玩时能按约定时间回来则得一个笑脸,积攒五个笑脸就可以得到适当奖励,或者是他喜欢的一个玩具,或者是他喜欢吃的东西,或者他想去玩的地方等。相反违背约定也要给予适当惩罚,例如当天晚上不给讲故事等。因为儿子不到一岁时,每天晚上给他讲故事则成了临睡前的必修课了,如今每晚的故事时间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精神享受。

这里注意惩罚不能把以前得到的笑脸划去,那样抹杀他以前的努力。同时惩罚也不能为他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有的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就把他关进小黑屋,面对这样的环境孩子会心生恐惧,孩子将来内心也会缺少安全感,对孩子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我最初开始执行的时候,只要儿子能得到三个笑脸就可以奖励一次,循序渐进得五个再进行奖励等。一个人做事情时,尽管知道必须去做,并且这件事对他一生发展都有意义时,但每次逼迫自己去做时,总有一种反感情绪,并且会觉得十分疲惫,也会坚持不了多久就转移注意力。但通过奖励的强化与做事本身联系 1

起来,既强化了该行为,又磨练了他的意志,最终目的是从外部奖励转化为内部动力。

一般而言,一件事情坚持三个星期就基本养成习惯,因为21天是一个人形成思维定势的关键期。例如刚搬家时,前三个星期下班后还会不自觉地朝原来家的方向走,等第三个星期后就能完全转变过来了。

在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中,一定要注意和周围的人配合一致。我和邻居小伙伴的妈妈约定好,当孩子在某一家玩时一进家门都询问要玩多长时间,一般提前5分钟进行提示。最关键的是当孩子玩得兴致很高而不愿意走时,一定不要挽留,而是鼓励他们:“阿姨能理解你很愿意在这里玩,但阿姨知道你是个遵守时间的孩子,如果没玩够明天再来玩。如果喜欢这个玩具你也可以和伙伴商量一下,是否能带回家,何时还回来??”这样既能让孩子心平气和地遵守时间,同时也让他们彼此间学会分享、信守诺言等。

相反,如果在约定时间到了以后,尤其是看到家长来叫孩子回家时,主人一方看到孩子恋恋不舍的样子时,一方面出于对孩子的怜爱,另一方面出于热情好客,于是乎极力挽留。此时,即使家长坚决让孩子回去,但孩子心里也会和父母产生对立情绪:阿姨都让我在这里玩,你却不让玩。同时也让孩子是非标准混乱:我到底该听谁的呢?如果家长面对对方家长的热情挽留而顺从,那么孩子会觉得这个规则是无效的。无形中给孩子树立负面榜样,以后可以通过借助别人的力量不用遵守约定。此时,家长制定的规则不但无效,还会带来额外的负面影响,这对于两个孩子在遵守规则方面都是不利的。

大约三个星期,儿子养成了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又过了三个月,这种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如今,儿子和邻居小伙伴都养成了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当小伙伴一起来玩时,就会说:“阿姨,我八点回家。”等到七点五十以后我便开始提示,让两个孩子都有个心理缓冲期,同时安排好游戏内容,等到八点,小家伙准时上楼回家了。

再者,给孩子奖励时一定要与全家人协调一致。因为儿子有时也让他奶奶带着玩,本来我们约好攒够几个笑脸就能换取一个奖励等,但还未到约定数目,结果他奶奶带他去商店买回来了。因此,以后再有约定就及时嘱咐婆婆不要买这个奖品等,以防让儿子失去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因为他会认为不按照约定去做, 2

也能得到想要的一切。来得太容易,对于玩具他也没有了珍惜的感觉。

按照上述方法,儿子上网、看电视等都能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这种方法就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一种行为疗法“代币法”,所谓“代币”就是用小红花、五角星等暂时代替真正奖励的东西,当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就能获得奖励,从而使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强化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这种方法对于十岁以下的孩子比较适用,不仅适用于个人,还可以用于学校等集体场所。

儿子学校现在用的笑脸换金币(黄色纸片)也是运用“代币法”,同学们攒够十个金币后,就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进出图书馆和微机室,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

儿子刚上学时,虽然他早上起床很早,但吃完早饭后他特别磨蹭,一会儿去摆弄玩具,一会儿又拿起本书看起来,好像早上不用上学似的。为此,我在几遍催促无效后也发过脾气,最后在老公的配合下顺利解决。但事后我也反思,靠我的唠叨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家长都存在这样普遍的心理:我跟他说这么多遍都不行,说一遍他能记住吗?认为对孩子多说点,孩子就记住了,其实正相反。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载有新信息的语言第一次讲出时,对大脑刺激最大、印象最深。但同一内容反复次数太多,就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某种抑制,自动关闭其接受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唠叨只能变成无关痛痒的废话,有事甚至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即便是家长说的话太有道理了但在孩子那里一点作用都没有,相反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烦。更主要的是你说第一遍他也不用上心,因为他知道你百分百还要说第二遍、第三遍……,带来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他会泛化到家庭以外的场景中,课堂上老师讲话他也不认真听,因为父母已经培养他不用一次性认真听别人说话了。

唠叨,看似仅仅是重复几遍,但对于亲子关系的融洽,以及后续教育的有效性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在孩子心目中种下父母爱唠叨的印象,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话语会失去分量。而不像歌中唱得那样:“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这是当成家立业后才会感受到父母的唠叨中凝聚的是对孩子的爱。但在未成年阶段,孩子往往还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切。

后来我及时和儿子沟通制定了一张表,经过三个多星期的按照约定行事,这 3

个问题已经顺利解决。我用A4纸设计了一份表格贴在防盗门上,题目就是“早上迎接新一天”,安排从周一到周五早上时间利用问题。例如每天早上6:30起床( );6:45吃饭( );6:55刷牙、洗脸( );7:10出家门( )。如果都能遵守约定(可以提前但不能拖后)每天可以得4个笑脸,从周一到周五最多可以得20个笑脸。

表格下面有我们一起约定的内容:例如得17个笑脸换一张“生活好习惯”喜报(周一上学交给老师,学校注重多元评价,鼓励父母为孩子写喜报等),周末和父母一起游一次泳;得20个笑脸除游泳之外还可以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再写些鼓励他的话:相信你一定会遵守约定!爸爸妈妈爱你!

制作这个表格家长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儿子班级的一男孩跳绳总是不达标,后来让儿子教那个同学动作要领,我向他妈妈介绍用代币法训练孩子练习,老公在接儿子放学的过程中和同学爸爸交流如何引导孩子一起跳绳等。结果那位妈妈制作了一个个小袋鼠跨台阶的表,每天跳到规定的数目,小袋鼠就跳上一个台阶等,生动形象,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兴趣。结果,一个星期,那个同学就能顺利达标。同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发挥孩子想象力,让孩子设计和标记自己喜欢的图案等。

朋友的孩子两岁多,每天在外面玩耍回家后就是不洗手,朋友就告诉他不洗手不能吃东西等,结果小家伙不但不洗还大声哭闹,朋友抱怨孩子特别倔强。一方面孩子进入第一反抗期后,反抗、执拗是很正常的,但父母的引导方法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表现。我建议朋友用代币法规范孩子洗手,在卫生间洗手池旁贴个表格,每一次洗完手就贴个小贴画鼓励一下,积累到一定数目再给适当奖励。同时也告诉他手上有很多小细菌等,可以通过查阅细菌图片等让孩子直观感受到细菌的存在等。我儿子在两岁多养成主动刷牙的习惯就是用此方法,效果非常好。朋友抱怨孩子倔强,其实也是朋友教给孩子倔强,因为在互相僵持的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当然,如果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给他买个显微镜,让他看清楚手上和指甲里会藏有细菌等,用“厌恶疗法”来引导孩子自觉洗手。

因为儿子学校注重对孩子的多元评价,如果孩子表现好的话,学校鼓励家长给孩子写喜报,因此我们利用此方面给他以精神鼓励,同时也适当给他以一定的 4

物质奖励。当时儿子特别喜欢游泳,所以我们就约定把游泳作为奖励之一,既锻炼了身体,同时一家人在一起游泳,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制定好表格后一定要认真执行,每天儿子出家门前那一刻,在儿子面前我就在表格上做好记录或者让他做记录,和他一起见证记录过程,体现对他的尊重。更主要的是周末按照记录内容兑现诺言,如果他做得好,我们会一定遵守承诺。我们遵守规则就为儿子能遵守规则树立个榜样。这样再用此方法建立其他良好的习惯或改掉不良习惯都十分顺利。

同时我们也引导他:“爸爸每天开车不是专门送你上学的,而是爸爸上班正好顺路捎你走。所以你要尊重爸爸的时间安排。”这样也引导儿子要学会考虑别人感受,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等。

如今,儿子早上能合理安排时间,根本不再使用表格,吃完饭、洗刷完就开始催促爸爸:“爸爸,快一点,别迟到了。”

在这里我们已经不再使用惩罚,因为人人都不喜欢惩罚,最主要的是从三岁多开始运用代币法,在我们相互尊重前提下,约定好具体内容、并严格信守承诺,儿子已经能比较自觉地遵守规则,因此用不着使用惩罚来监督、威慑他。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要制定惩罚措施,以便督促他积极地遵守规则。

每天早上看到儿子和老公一起出家门,父子俩积极阳光的心态、快乐自信的笑容成了温暖我一天的幸福秘籍。

也有的家长担心让孩子做某事就要给他奖励等,是否会给孩子养成做事就要附加条件等不良习惯,如果没有奖励孩子就不愿做了呢?这里家长可以不必担心,只要合理运用代币法,会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改进不良习惯都有积极作用的。通过外在的奖励强化行为,经过大约三个周后,可以转变为内在的动力,进而变为自觉的行为。

(如果您能在我的文章里受到一点启发,觉得对您有一点作用的话,麻烦请告诉我,您也可以转发给别人,也是作为我今后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动力,谢谢!)

5


第二篇:扬扬妈妈陪孩子成长感悟之十一——北京之行


扬扬妈妈陪孩子成长感悟之十一:

北京之行

(作者QQ号:346165539,境由心造;我在“好儿伴快乐幸福家教群”,群号:46218409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去各地旅行。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但我觉得带孩子去旅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选择目的地。

当孩子三岁以前,可以选择附近的一些地方玩,例如公园、动物园或游乐场等,一方面能引起孩子兴趣,另一方面照顾到孩子年龄小,抵抗能力还不强,所以尽量不要选择路途远、长时间的旅行。老公以前总提议让儿子去名山大川玩,我能理解他的心情,一是想让儿子游览名山大川开阔视野;二是老公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总认为有时间就带儿子去远处玩才觉得心理平衡。我总是劝他没上幼儿园的孩子去哪里玩不重要,关键是和谁一起玩,和几个小朋友在小区里玩肯定要比他在风景区玩开心得多。至于风景是否优美目前还不是小孩子关心的问题。我曾经去九寨沟时看到一父母带着两岁多的小孩在拥挤的人流中穿行,孩子夹杂在人群中,他的视野中看到的都是成人的大腿像柱子一样向他袭来,孩子内心会产生恐惧缺乏安全感。所以小孩子旅游或逛商场时总会嚷嚷让大人抱着,这样他的视线才能与大人齐平,他看到的世界才与成人世界一样丰富多彩。

儿子三岁以后随着抵抗能力增强,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玩。我们结合他的兴趣爱好选择周边的城市中适合他玩的地方。例如开车去潍坊诸城参观恐龙化石,到蓬莱海底世界看海洋动物,到烟台艾山泡温泉等。上小学后基本不用受路途远近的限制了,关键是要考虑游玩内容本身。小学低年级还是以他感兴趣的、互动性强的场所去玩,到高年级再去人文知识浓厚的地方玩。一年级国庆节期间我们带儿子去上海玩,他在参观海军博物馆和铁路博物馆时兴致很高,几乎把每个角落都看了个遍,在上海科技馆也玩得十分开心。因为船舰、火车和互动参与的活动他都很喜欢。

但寒假中我们带他去北京参观中国美术馆,面对大师们的作品我们都留连忘返、啧啧称赞,可儿子只对齐白石大师画的小虫感兴趣,但最感兴趣的还是展览馆里的电子触摸指示屏,在他眼中大师的名画也许还不如欣赏自己有创意的一幅 1

画呢。相反,上初中的哥哥姐姐却一直很有耐心地观看书法和绘画作品。所以,参观旅游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

儿子在一年级寒假前,我们经过商量决定寒假去北京玩,这次我们邀请我两个姐姐家的外甥和外甥女一起去玩。从儿子两岁时起,每年寒假我都要带儿子回德州姥姥家,儿子一到过年最盼望的事就是回德州和哥哥、姐姐一起玩。这次三个孩子一起去旅行,对于儿子来讲他的童年记忆中肯定又增添了厚重的一笔。因为去北京玩的时间有限,所以我让他们每人选三个地方,其中一个是必须去的,但另外两个地方会权衡三人的意见再综合考虑是否去。儿子早就从百科全书中了解到北京概况,并且看班级博客中其他同学北京之行的游记,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三个要求:最想去的地方是军事博物馆;二是去天安门观看升国旗;三是游长城。通过选择使儿子在做事情前有个清晰规划,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等,同时也调动了他的积极主动性。

临去北京之前,老公不想让三个孩子背包,他认为他一个人带个大背包就可以了,他们可以轻装上阵玩。我则坚持让每个孩子带自己的旅行包,并且全程负责看管自己的包,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结果临行前一天,儿子就把我们五个人吃的东西和他的洗漱用品等都整理到自己的旅行包中,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我知道这与平时让他自己整理书包等习惯是分不开的。

去北京之间订宾馆也是儿子参与选择的,以前都是老公的活,但年前他单位特别忙,所以老公交代让我和儿子一起订。我对此一窍不通,但在儿子面前又不能轻易说放弃,于是硬着头皮去尝试。我们按照搜索提示一步步找到要考虑的宾馆,出门在外我们一般都住连锁商务酒店,物美价廉。但因为春节期间是旅游旺季,所以繁华地区都比平时贵很多。儿子坚决不考虑订贵的宾馆,我则引导他住宿还要考虑到周围的交通是否便利、离我们游玩之处的远近等因素。最后我们各选择一个,再让老公决定,既发扬民主又体现了集中。儿子买东西时擅于货比三家,这也与他四岁以后我们经常上网买玩具等不断权衡的结果。还有为了让儿子从小知道合理消费,引导他在求实心理指导下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等。例如幼儿园距离我家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坐车2分钟即可。我经常陪儿子走路,一则锻炼身体,二则可以省下两元车票钱,一天来回则省下四元钱。走路时看到路边卖的胡萝卜平均五角钱一根,我则引导儿子走一趟可以买 2

几根胡萝卜。儿子走路过程中既练习了算数,更为关键的是初步感受到钱要花在刀刃上。

五岁以后,如果出去打出租车,我和儿子一路上就会把何种情况下坐出租车列举出来,我通常引导他说出三点以上,例如第一,当交通不方便附近没有公交车时可以选择坐出租车;第二,即使交通方便但遇到很紧急事时可以选择坐出租车;第三,下雨或下雪挤不上公交车时可以做出租车等。同时还引导他说出出租车与公交车的优点和不足等。遇事分清“第一、第二、第三”,而不是总是“然后”等,这样培养他思考问题的条理性;再者分清优点和不足也能引导他思考问题的全面性。通常五分钟我们就列举玩了,我每次都会称赞他:你想的问题真周到,有些我还想不到呢?儿子心里则美滋滋的,我的鼓励使他内心充满了成就感。所以,我的理念就是生活中处处是教育的契机。

从德州去北京我们坐的是高铁,之前已经让他乘坐过各种交通工具,飞机、火车、磁悬浮列车、轮船、地铁、农村的拖拉机等,但还没坐过高铁,所以特意选择高铁让他感受一下。儿子非常兴奋,他不断观察电子屏幕上的时速表,我们也向他介绍往窗外看感觉不到很快的原因等。因为现在有手机上网等十分方便,所以儿子提出的问题一般都能及时查阅解决。

坐地铁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从到自动售票机买票等一系列的事都让儿子去做,北京、上海的地铁中转站要上下走很多路,不像在香港换成地铁直接到对面即可。换成几号线、如何走、乘坐哪个方向的车,这一切都让儿子按照箭头等提示自己去找,让他带领我们前行。儿子在地铁中明白这些问题后,不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学习数学中对于带有箭头等指示性的符号也游刃有余。同时对数字的重要性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如果看错一个数字,可能就会南辕北辙,也这培养了他的认真和细心。即便是做上下扶梯时,我们告诉他要靠右边站立,因为要留出空隙让有急事的人从左边走过去,但在香港和英国等恰恰相反。看到扶梯旁边写着不要紧靠扶梯边,儿子则会问为什么,因为长时间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所以我们视而不见的问题儿子也会思考,则告诉他贴近会增大身体与扶梯之间的摩擦力,不但影响扶梯运行速度,还会需要耗费更多的电带动扶梯,浪费能源。所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学习的契机,我们在陪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

3

在地铁换乘站中因为要走很多路,途中也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广告,如果时间来得及,遇到风景优美的广告,老公也顺势给三个孩子介绍,例如看到一幅新疆沙漠中公路的风景画,沙子和公路两边的稻草构成了一幅金色的海洋,老公则问他们为什么公路两边要铺稻草,孩子们都会想到是遮挡风沙的作用。坐地铁上车前和去宾馆乘坐电梯等也会及时引导他们排队等候以及先下后上等。起初孩子们玩了一天回到宾馆后,在走廊中大声喧哗和打闹等,及时向他们介绍不要影响他人休息,以及走廊中铺的地毯不仅美观,而且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起到静音作用。以后几天他们每次在走廊中都会比较安静地走路。

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是每一次旅行时我们都会向儿子渗透的理念,相信这些琐碎的背后正是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起码素质。这不仅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旅行,同时也是学习知识、培养良好习惯的文明之旅,这样的旅行比到景点摆个POSE、留个影证明到此一游的内涵要深厚、有意义。看似繁杂小节很多内容,其实根本不用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更没有影响孩子们玩的兴致和收获,相反他们回来后都谈到感触很深。在介绍乘坐扶梯的注意靠右行和不贴边站立等,从迈上扶梯开始到走下扶梯不到一分钟就介绍完了,默不作声也是一分钟,说几句话便让儿子学到了一些良好习惯和物理知识等也是一分钟,其间的差别就在于是否用心。

我们正是在点点滴滴中用心,儿子则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习惯等都在点滴中得到锻炼。带来更为直接的结果是对他的学习也是十分有益的,所以他在学习方面不用费什么劲却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他高度评价,这对于儿子养成的自信、乐观、开朗的性格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去趟北京还有额外收获是:我的外甥女说三姨和姨夫脾气那么好,对孩子如此有耐心,她将来也要找姨夫那样的老公。我的外甥谈到去趟北京和我们在一起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因为我的二姐以前脾气很不好,对孩子总是缺乏耐心,在我的引导下,她和外甥之间的沟通大有进步。两个姐姐都说孩子回来后都比以前更懂事、成熟了,这也是我给外甥们的最好礼物吧!

总之,旅行前先让孩子明确目的地,这样做事有目的性,同时也交给他选择权,培养他独立自主意识。例如儿子通过知道磁铁的相关知识知道磁悬浮,于是 4

他想去上海坐磁悬浮,就先让他上网等查阅有关磁悬浮的一些资料,例如产生历史、工作原理等。同时让他全面、周密准备行程,参与网上订机票、宾馆的过程,自己准备东西等;到机场让他跟我们学习整个取票到登机的流程。到上海游玩也让他自己拍照,回来后和我们一起做张关于磁悬浮的专题的大看板,图文并茂,并带去向老师和同学讲解。

这次旅行中儿子也是受益匪浅,旅行前培养他对一件事全面纵深的研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考问题全面、细致;旅行中培养儿子动手实践、组织协调能力;向大家介绍时又培养他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在众人面前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可谓一石多鸟!所以他的专注力和理解力特别强,我们几乎不用操心学习问题,总是把心思放在学习以外的方面,但他的成绩却总是遥遥领先。

(如果您能在我的文章里受到一点启发,觉得对您有一点作用的话,麻烦请告诉我,您也可以转发给别人,也是作为我今后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动力,谢谢!)

5

更多相关推荐:
孩子成长感悟

天底下但凡做父母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我们家奉行的是快乐放羊不想让女儿小小年级承受太大的压力目前为止小朋友每天开朗活泼学习省心我们也觉安慰偷闲理一下思路记录一下孩子成长的点滴有不同意见请妈妈们轻拍吾家有女...

孩子成长感悟

孩子成长感悟作为一位爸爸既有自己做得好的方面也有因种种原因没有做到而后悔的方面现就家庭教育谈一点自己的感悟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俗话说多高的山多深的基否则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搞建筑如此做人更是如此儿时养...

孩子的成长感悟

孩子的成长感悟琚荟娜妈妈李希荣今天孩子把日记拿回家我认真阅读看前面几个家长写的教育日记深深的为家长们的辛勤努力和执着追求所感动并对各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深情感悟所共鸣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每个家庭的...

孩子的成长的感悟

孩子的成长的感悟年月日时分开始时分结束通过朗读文章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启发请把您的感悟写出来本人签名辅导老师

孩子成长教育的感悟

孩子成长教育的感悟从咿呀学语说第一句话到步履蹒跚开始走路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如同电影胶片一样在我心中历历再现现在看到孩子一天天懂事每天回家向我们述说着这一天的在学校的事情感觉孩子长大了我家的小孩现在已经是一个性格开...

孩子的成长心得

孩子的成长心得我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个人觉得,每个孩子并不完全是一样的,所以相对应的每位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好比有些孩子十个月就会走路,有些孩子却要慢到一岁半。只要孩子总体看起来…

陪伴孩子成长的体会 刘正洋

陪伴孩子成长的体会高一5班刘洁家长刘正洋孩子的成长是立体的对孩子的教育应是全方位式的上了高中孩子进入了最紧张的学习阶段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是一种莫大的支持我们作为家长要不断增加见识和视野...

孩子成长中的感动

孩子成长中的感动谈到孩子的成长几乎每个家长都感触及深但又各有不同的感触从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到现在进入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折阶段之一的高级中学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来自父母的娇惯来自爷爷奶奶的娇惯加之现形...

我的教师成长感悟

我的教师成长感悟心态决定一切有了积极的心态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折后最大的感悟和收获转眼间来江西美佛儿国际学校工作已近四个多月了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从四个多月来的工作实践中我收获颇多有经验有教训...

感悟自己成长的经历而作

感悟自己成长的经历而作山里娃李凯文我们是山里娃我们是大山的儿女我们是山里娃我们是嚼着野果子长大的孩子野果子是我们最甜蜜的童年记忆我们是山里娃我们是枕着鸟叫声睡觉的孩子鸟叫声是我们最动听的音乐我们是山里娃我们是脊...

感悟女儿的成长

感悟女儿的成长周玥妈妈女儿上明珠幼儿园快一年了从她最初的不愿去不想去再到现在每天都盼着去幼儿园做妈妈的我感触挺深的女儿从小就是一个胆小不爱讲话的小孩但为了使女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早在她上幼儿园的半年前我就有...

孩子的成长,需要慢慢感受

孩子的成长需要慢慢感受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凉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初识这个暑假语淏三岁了我...

孩子成长的感悟(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