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十而知天命说起 反思五十后的人生

时间:2024.4.21

從「五十而知天命」說貣:

反思五十后的人生

目錄

1. 導言

2.

「天命之謂性」的天命觀 2.1 天

2.1.1 至高無上的主宰 2.1.2 自然法則 2.2 命

2.2.1 命由天定

2.2.2 盡人事以俟命 2.3 天命

3.

「以德配天」的道德觀 3.1 「道」、「天道」

3.2 孔子「道」「德」思想體系的主要架構

3.2.1. 道德仁藝

3.2.2. 「德」、「禮」、「學」、「義」、「善」 3.2.3. 證「禮」與「義」的當然平行 3.2.4. 證「學」與「義」的當然平行 3.3 仁

3.3.1 修身的目標 3.3.2. 修身的內容

3.3.3. “仁”可以從幾方面去理解: 3.3.3.1 「仁」以人為本 3.3.3.2 「仁」是以「孝」、「悌」為基礎 3.3.3.3 「仁」與「禮」合一 3.3.4 孔子的仁重在實踐

4. 天人合一

5.

孔子的「知天命」觀 5.1 天道自然觀

5.2 處於逆境,自強不息 5.3 被人誤解,指天以發誓 5.4 困惑之時,責問於天 5.5 用天為則,以天為法 5.6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6.

五十歲後平凡人的幸福

1

頁數 3 4 4 5 5 6 6 7 8 9 9 11 12 13 14 14 15 15 16 16 16 17 17 18 18 20 21 21 22 22 23 23 25

從「五十而知天命」說貣:

反思五十后的人生

1. 導言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學而》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在十五歲即立志於學,所學者應該是以四教之「文、行、忠、信」。孔子以此為教,亦即以此為學。 「三十而立」,經十五年學習、積累,自必養成習慣,固執不變,而卓然站得住,自「立」成才。 「四十而不惑」,須知不惑於事物之當然,不僅是由於孚經,主要是由於達權,惟其能達權,可與不可,一準於義,不拘泥於常道;方能於事物之當然與其順應之道,皆了無所疑。必如此,方說得上「知之明」,所以「不惑」亦是「而立」進一層的境界。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這一境界,乃是從「不惑」而來。所謂「知」,乃體驗得來的「知」,不是世俗所謂「曉得」的「知」。 「天命」即是天之所命,「有物有則」是天之所命,吾人因具有理性能夠認識其「則」,從而建立人道,亦為天之所命,所有人道出於自然,歸於必然;而源於自然,歸於必然,是即天道之本質,所以人道出於天道,亦即來自天命;是即「天道」與「天命」為同一物。 「六十而耳順」,「耳順」為知「天命」之純熟境界;功夫到了「知天命」階段,已深知事物當然之故與顧應之道,均出自天,並體驗到天命即人事所當然。一切順應自然,習而久之,於是物各付物,而道其所道。物不一,各有其存在之山,道不同,各有其流行之故,明得此理,斯對一切相反相異之理論,均不感到違逆。無所違逆,則「耳順」,所以「耳順」比較「知天命」,就功夫言,乃是更加熟練;其境界自亦較高。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功夫到了「耳順」,一切均聲入心通,無所違逆。再加熟練,自然

2

是吾心即天理,契合無間,所有視聽言動,無非天理之流行,天命之極則.是即所謂「安而行之,不勉而中。」

2.

2.1 「天命之謂性」的天命觀 天

跟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樣,中國古代社會也相信,是神靈在主宰著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彼岸的神靈世界和此岸的國家組織有著大體相應的組織形式。國家組織系統中,君主至上,下面是諸侯,大夫和文武百官;神靈系統中,主神至上,下面是類似百官的各種神靈。據可靠的甲骨文材料,君主和主神共用著一個稱號「帝」。大約認為主神生活在天上,所以加了一個「上」字,稱上帝。在孔子以前,人們已用「天」來作為上帝的代稱,從黃帝、堯、舜時代,已稱上帝為「天」;較為保孚但較為可靠的說法,則商周之際已稱「上帝」為「天」。在周代人們的詞彙中,「天」和「上帝」往往是同實異名的概念。上帝的名來自上天,所以「上帝的命令」也稱「天命」。一般來說,自然界的風雨陰晴,人間的卲凶禍福,生死壽夭,都是天之所命;特殊地說,「天命」又往往是「上帝」任命人間君主的代稱。

孔子說「天」,有時指「最高無上的主宰」,有時指自然法則說。孔子說「天」,見於論語的,它的涵義是以下面兩重觀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118-120 李申,《儒学与儒教》(中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頁203 21

2.1.1 至高無上的主宰

「獲罪於天」、「天厭之」、「欺天乎」、「天喪予」、「富貴在天」,

3

這些「天」統可看作至高無上的主宰擬人的天;如「獲罪於天」即獲罪於最高的主宰;「天厭之」即至高無上的主宰厭棄他。他如「欺天乎」、「 天喪予」、「富貴在天」,這些詞中的「天」字,統可作如是觀。此等天即「上帝」的觀念,在當時極為流行;所以一經提及,對方立即曉喻,川不著多所詞費。

2.1.2 自然法則

「唯天為大」、「天生德於予」、「天之未喪斯文也」、「知我者其天乎「、「天何言哉」,這些「天」統可看作自然法則(天理) ,聖哲可與合德之天。如「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即天具有「大」的法則,為堯所取法;「天生德於予」,即天以德性賦之於我.他如「天之未喪斯文也」、「知我者其天乎」、「天何言哉」,這些詞中的「天」字,亦統可作為如是觀。此等天即自然法則 (天理) 的觀念,孔子以前的聖哲雖然已有,但沒發揚光大,而且沒有明白說出方法來;只是認定「天工人其代之」,聖哲可與天合其德而已。至孔子始明白揭示「下學而上達」的路線。「下學」即盡人事,「上達」即達「天道」。此處需了解「天」只是自然法則,人體天而行事,斯主觀中涵攝了客觀的天」,是謂「與天合德」。是謂「天人合一」;天的觀念蓋至孔子,始明顯地有所邁進,是即離開了「天命」、「天棄」、「天降」,等擬人的觀念,而為自然法則(天理)。我們做到「天人合一」並非「莫之為而為」;只要「下學」,下學到了極點,便是「上達」那裡是非我所能必?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頁102 –103

2.2 命

4

2.2.1 命由天定

論語裡孔子說「命」的見於: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論語·雍也》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说:「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雍也》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論語·子罕 》

孔子说:「回也其庹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論語·先進》

司馬牛憂说:「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論語·顏淵》

孔子说:「道之張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論語·憲問》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論語·堯曰》

孔子一面因襲書經之命定論,即繼承傳統的命由天定的觀念。如「亡之!命矣夫」、「不幸短命死矣」、「賜不受命」、「死生有命」、「道之張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孔子在這些語句所說的「命」與傳統所說的「命」,涵義並無若何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107-108

2.2.2 盡人事以俟命

5

孔子又一面是主張盡人事以俟命的;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和「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均是。4

孔子言命,有時就先天限定而言,有時就順受其正而言。先天限定之命,乃是上承往古的命定論,認「命呈於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這種說法,早在生於孔子稍後只墨子,已加非難,認為「焉上者行之,必不聽治矣;為下者行之,必不從事矣。」即認為足以阻礙人事,妨害進步;時至今日,自更無採信之必要。

願受其正使命,因隨人隻身分面各有其正,因而人人均有其順受之命;故願受其正之命,亦即是分定之命;乃是隨人的身分而盡其應盡之職責。必盡其職責,方纔說得上「願受其正」。這是自己所能為力,而且還須盡力而為;因為這是本分所定;這即是「命」。5

如果就先天禀賦後天遭遇而言「命」,則「命」出自「天」。這是我國傳統的說法,亦為孔子所接受。但孔門另有分定之命的說法,對於分定之命,只有從修身上做功夫,是即只是善盡其應盡之職責,而從不為死生壽夭稍有疑貳。

所以命有兩類:一是先天禀賦或後天遭遇之命,有如死生、壽夭、富貴、窮通;這是非分定之命。其所以致北,在天而不在己。二是顧受其正之命,亦即分定之命,乃是隨人之本分而有其應盡的職責,我們只有隨分盡其職責;因為這也是「命」。此命只創立,在己而不在天。這便是「命」與「天」的關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81

2.3 天命

6

孔子言「天命」,見諸論語,只有兩章,一则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學而》一则说: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才有所畏:有所畏懼,才能謹慎自己的言行。孔子論君子有三畏,以天命與大人與聖人之言並列,而以畏天命居首。

「天命」何以可畏?因為「天命」乃是天以其自然法則配賦於人者。朱註釋「天命」為「天所賦之正理」,正理即是正常的法則,任何名物均有其正常的法則,所謂「有物有則」。亦即朱註所謂「有耳目,則有聰明之德;有父子,則有慈孝之心」。此正常法則,無論為聰明之於耳目,或是慈孝之於父子,均為天之所命「天命」。我们於保持此天命,只有善盡其人事。人事應盡而未盡,或稍有怠怱,天命便將喪失或湮沒不彰;即如耳目聰明,是天之所命;但如日常不注意耳目只保健,聰與明便將喪失。又如父子慈孝,是天之所命;但如自私薰心,有如慈惑後妻,孝變於妻子;慈與孝邊將湮沒不彰。惟有隨時警惕,遇事誡慎,二不致稍有意怱,方能不負天之付畀。如是恪盡人事,以確保天命之任務,自當為君子首先敬畏者;故「畏天命」居三畏之首。

其次是天子諸侯為政教者—「大夫」;因為這設人作之君,作之師,代天行道。天工既由大人代行,當然在君子敬畏之列。最後是聖人之言,聖人與天 命人事之故,代天立言;聖人之言既是代天而立,君子對之,焉有不敬畏之理。 總之,畏天命也好,畏大人也好,畏聖人也好,畏天而已。7

---------------------------------------------------------------------------------------------------------

6.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頁122-124

7.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頁116-117

3. 「以德配天」的道德觀

7

3.1 「道」、「天道」

論語有三章,雖未說明是「天道」,可以理解是跟天道之言有關的。 孔子說:「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論語.陽貨》

孔子在川上,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

孔子說「天道」,是指自然現象之自然理則之道;簡單說,即是自然法則。此等法則,因出於自然,故具其自然性;因歸於必然。推其具有自然性和必然性,故堪為我們的原則,以建立人道,而為人道的所本。 」

人道必是我們共同依據的定理,不是定理,不足以為「道」。所以人道的必備條件有二:一是人類所共行,一是天下的定理。人類共行,非具自然性者不能;天下定理,非具必然性不能源於自然,歸於自然;正是大道之本質。人道既是源於自然,歸於自然;所以人道出自天道。仁是人道;所以「仁道出自「天道」。 8

孔子的思想中,視「道」的重要性可見如下:

孔子說:「篤信好學,孚死善道。」《論語·泰伯》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由此看來,孔子主張賢士應以行「道」為目的,而且應不惜其生命(如死)一固孚之;因此,在此大原則之規範下,其於「惡衣」、「惡食」亦處之泰然,而不會感到它是「可恥」。然則,孔子志於「道」的目的,其積極性可想而知。 孔子尊崇「道」,那麼「道」又所謂何事。

----------------------------------------------------------------------------------------------------

8.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114

孔子說:「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

8

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孔子說:「是道也,何足以臧?」《 論語·子罕》 孔子主張「士志於道」而應不恥「惡衣、惡食」。孔子更說:「是道也,何足以臧?」他所說的道,是積極的,正是「德行」的道。

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

孔子說:「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論語·八佾》

孔子說的「父之道」、「古之道」的「道」字,是指「行」和「射」等事,亦即實際行為的表現。所以,應該也是屬於「禮」;亦即指「行」遵從「禮」而無改「父之道」,「射」遵從「禮」而能遵從「古之道」;所說的「禮」 ,亦應屬,於「德行」範圍之內的。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冶長》

孔子說君子之道,即「恭」、「敬」、「惠」、「義」;這四個也屬「德行」引伸到「禮」的行為表現,依孔子的意思推測,所謂「君子」之「道」,即「恭」、「敬」、「惠」、「義」四德。孔子的「道」常指「德行」或包含「德行」而言;雖然孔子沒直接說明「道」屬於「德行」的。

有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有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

君子應當務其本, 本立而後「道」生;如果能夠行「孝弟的德行,亦即「 務其人(仁)的行為本,這樣,「道」就可以生。著個「道」,就是「 孝弟」的德行;或者說,行「孝弟」的德行,就可以說道由此而生。道是因「德行」而立.有子所說的「先王之道」亦即「禮」之「德行」也.

孔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曾子所理解孔子的「道」,乃一以貫「 忠恕」。孔子的德行,亦應包含

9

10

忠恕。9

3.2 孔子「道」「德」思想體系的主要架構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孔子重君子協定而輕小人,君子懷「德」與小人懷「土」相對。孔子所謂的「德」即「德行」。所謂「土」即「喻於利」的「利」;故孔子重內在的「德」、「義」的修養,而輕外在的「土」、利」的佔有。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孔子是以「政」、刑」相對,如果雙管齊下,民僅能免而無恥;以「德」、「禮」為相濟,如果雙管齊下,民才能夠「有恥且格」、「政」、 「 刑」與「德」、「禮」的目的雖然相同,但是手段個異;推測孔子的意思,「德」寧願與「禮」相近,而與「政」、「刑」實不同方向;所謂「德」、「禮」亦當屬「德行」範圍內的,依據字義也可推知。

論語內其他章節談到「德」的更有別的意見。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

孔子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

孔子說:「………週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

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

曾子曰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54

10

11

孔子所說的「德」,可以「德行」來解釋。子罕裡孔子嘆息沒見到好「德」(德行)如好「色」的人,是指好「德」者難覓.其他皆尊崇「德」(德行)之行為表現,可達人我交融的境界。

孔子所說的「道」、「德」二字的真實本義,應當指人的「德行」而言。因為用的方法不同:「道」字是指「德行」的目的,「德」字則總括「德行」的內容。輕重有所不同,所以以不同的名字,實在也有其必然性的。

上面論及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特徵和它的本義;現在討論「道」、「德」思想的演衍,架構。孔子跟弟子所說的言論思想,也就是他的思想體系所在,其主要思想定義如下:

3.2.1. 道德仁藝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

孔子說的「道」、「德」、「仁」、「藝」雖屬並稱,其實亦有「下學而上達」《論語·憲問》之意;它的層次應該是由「藝」,而「仁」,而「德」而「道」。依據孔子的意思,「道」當然是「目的」,而孔子平日的「志」、「德」則是達成「目的」的方法,而為孔子所「據」,至於「仁」實為「德」德所兼攝的重要「德目」,與其他的「德」當然是平行,而為孔子平日所依;「藝」則當為「行有餘力,責以學文。」的「藝」 (文),它比較「仁」則是後一層次,而為孔子平日所「遊」。它的「志」、「據」、「依」、「遊」的層次或歷程,應可列表如下:10

(志)【道】〖目的〗

(據)【德】〖方法〗

(依)【仁】〖體會〗

(遊)【藝】〖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60

11

12

依上述推論,假定「道」、「德」、「仁」、「藝」是孔子「道」、「德」思想體系中的縱坐標。

3.2.2. 「德」、「禮」、「學」、「義」、「善」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可見「德」與「禮」實是相齊,故此,兩者地位應當相等;所以可以相互為用,同條件而共貫通。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孔子所說的「德」、「學」、「義」、「善」都是指「德行」而言。依據孔子的意思,徐「德」以外,應當有「學」乃至「善」亦可以與「德」做同等的並列;它與「德」和「禮」相濟,而成為平等或同行的看待。假定「德」、「禮」乃至「學」、「義」、「善」為孔子「道」、「德」思想體系中的橫坐標。就以上的推論,我們可以試列孔子的道德思想體系主要架構的縱橫座標如下:11

【道】

【善】←【義】←【學】←【德】←→【禮】

【仁】

【藝】

從孔子道德思想體系主要架構的縱橫座標定位,其實是互相關係的反證的假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61

12

13

3.2.3. 證「禮」與「義」的當然平行

有子說:「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學而》

孔子說「信」近於「義」,就當然是說「信」不等於「義」,只是近於「義」;又說「恭」近於「禮」,就是說「恭」不是等於「禮」,只是近於「禮」;所以「義」和「禮」當分別有「信」和「恭」跟它們相近。從此推論,「信」和「恭」當分別在「義」和「禮」之下,而是它們的分名,所以有接近的意思,但不是等同;如果這是正確,亦可以間接證明「義」和「禮」的地位,亦相約平等,而居於信和恭之上。

3.2.4. 證「學」與「義」的當然平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孔子所教的,就是弟子所學;所以所說的學,亦當包含「文」、「行」、「忠」、「信」等四科。換言之,「文」、「行」、「忠、「信」」四種,雖然是孔子所教,事實亦應當屬於孔子的學的範圍,就是分別位於孔子的學的字目之下。前面說到信是在義之下,現在信也在學之下,由此可見,學和義的地位應該是平等。12

以上的論證,「禮」與「義」和「學」與「義」的地位是平等的。

---------------------------------------------------------------------------------------------------------

12.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130-131

13

14

3.3 仁

孔子對修身雖然沒有用過這詞,但是討論有關修身的也很多篇幅。

3.3.1 修身的目標

孔子對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 這是孔子對學生的要求。孔子說:「文,莫吾猶人也,貤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論語·述而》 這是孔子對自己的反省。無論對人對己,「君子」是孔子所推崇的楷模。

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說:「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論語·述而》 由此看來, 「聖人」和「仁人」也是孔子所仰慕的。其實,孔子也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可見「聖人」的人格更高於「君子」,「聖人」的品德才達到理想的境界。

子貢說:「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孔子要求人成為「君子」,而以「聖人」為終身的目標。「君子」要全面地假強自身修養,還必須博施、濟眾,在修養自己的身心的基礎上,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付出相應的實際行動。

3.3.2. 修身的內容

孔子論修養身心,以道德修養為主要內容,也涉及儀容風度.道德修養的主要課題是養成仁德,孔子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論語·里仁》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者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樊遲問仁。孔子說:「愛人。」《論語·顏淵》

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

14

15

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論語·雍也》

可見孔子十分重視仁.它是人修身必須正視的課題,也是君子,聖人都應該具有的道德世界.為了仁,犧牲個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3.3.3. “仁”可以從幾方面去理解:

3.3.3.1 「仁」以人為本

樊遲問仁。孔子說:「愛人。」《論語·顏淵》

孔子對「仁」所包含的內容的解釋,就是「愛人」,愛一切的人。孔子還說過「汎愛眾」。 《論語·學而》

孔子說的「人」,是泛指。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泰伯顏淵問仁。」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孔子的主張,體現了他對人的重視。孔子將以人為本位所進行的思考理論化,體系化,以人為核心論述仁的內容:「仁者人也」《禮記·中庸》;我們處理人,我關係時首先要考慮到客體也是人,從而引出了.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剛、

15

16

毅、木、訥」等道德範疇,建構貣以人為本位的關於仁的多元道德範疇體系。

3.3.3.2 「仁」是以「孝」、「悌」為基礎

孔子的「愛人」(愛有差等)與墨家的兼愛(愛無差等)有所不同。首先是父母的愛「孝」,再而是兄弟及家族的同輩「 悌」,下來才是愛其他的人「汎愛眾」。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學而》是符合孔子的願意的。孔子平日教導學生,說:「弟子,入責孝,出則悌!」《論語·學而》「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論語·子路》 實踐仁德以孝、悌為本,是當時宗法制度在道德領域的反映。

但是超越家庭及家族,就需要確立其他的道德規範來約束人的行為了。孔子強調忠恕。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

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孔子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八個大字來解釋恕,這是消極的一面;仁只積極的一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他人竭心盡力,也可謂「忠」,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說:「唯。」子出,門人問:「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他認為仁與忠,恕的統一是一回事,是因為忠,恕待人接物都要求置他人於我心中。待人接物的規範,還有「恭、寬、信、敏、惠」等等,它們都與仁有關。

3.3.3.3 「仁」與「禮」合一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從遵孚道德的角度,把仁與禮統一貣來.。 「禮」是禮儀規範,「复」是言「可複」也”《論語.學而》的「复」,就是實踐的意思. 「克己復禮」是說嚴格的要求自己,謹孚禮儀規範,以實現仁德.

16

17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學而》 「禮」與「仁」的合一,又是為治國服務的。提出了「政、刑、德、禮」四個概念。可見教之以德是根本,但是還需要「以禮齊之」。其次才是「以政導民」。至於用刑,那是最後不得已而為之事。仁德的配合著禮制的規範,歸根結底為了一個治字,治就是治國。孔子說「仁」,合政治、倫理為一,提出了他整治亂世,安定社會的施政方針。

3.3.4 孔子的仁重在實踐

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論語.雍也》強調修養主體要把仁放首位而不計其餘。參考孔子答子貢問;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 雍也》

因此,孔子的仁是重在實踐的仁,絕不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這種思,行相結合的仁,具有很明顯的實際意義,它為優化從政者的道德品質從而落實理想的治國方針提供優質服務。孔子的「仁」,作為開放性的道德範疇體系,多元化的道德規範系統,具有思、行結合的特色,並服務於當時的政治。修養「仁」德就是要全面理解執行「仁」德系統所包含的各個範疇和規範,治國平天下。13

4. 天人合一

孔子言天命,論點置重在盡人事上,是即善盡其職責而不稍怠怱。績而久之,便達到天人合一,邊是「知天命」的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張德文,《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中國:五南圖書出版社公司) ,1996 頁92-92

17

18

天人合一,原是儒家安心立命之所,而為學者企求達到之境界,只是孔子「知天命」的境界甚高,乃是從志於學、而立、而不惑,一層一層開拓出來。功夫只有從志學、而立、而不惑一步一步地邁進。這不是旦夕可幾之事。向此目標努力,只有從善盡職責著手,即可應盡之職責上恪慎將事;時時刻刻用力於此,績之久之,自可達到天人合一,亦即知天命的境界。所以吾人企求天人合一,固應懸「知天命」的境界作為目標;但功夫則須從「畏天命」著手;是即在天命應盡之職責上恪慎將事。

總之,孔子言「天」也好,言「命」也好,言「天道」也好,目標均是天人合一,功夫均是善盡職責,而須從「依於仁」著手。必事事依仁行事,天人始能合一;達到天人合一,斯自信即等於信天,盡職即等於知命,實踐人道即所以循天道,盡人事即所以存天命。

人與人相處,各有其應盡之職責,即在職責上各有其至善,必止於至善。方說得上善盡人生,亦即大學所謂「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大學·釋止於至善》推而至人與人之一切關係,在職責上莫不有其至善,亦即莫不有其應善盡之德,無論為敬、為孝、為慈、為信,統為仁所含攝,即統為靈敏易感摯側怛的心。此心發之於事君,便是敬;發之於事親,便是孝;發之於撫子女,便是慈;發之於交友,便是信。所以要善盡職責,即必須事事依仁。

達到「天人合一」境界,斯「天」、「命」、「天道」、「天命」均契合無間;人體天而行事,篤信不疑,故自信即等於信天。命寓於人事之中,人事盡到極致,是即命之所在;故盡職即等於知命。「天人合一」「天」到顯於人道,「天命」系於人事,故踐「人道」即所以循天道,盡人事即所以存天命。

孔子說「下學而上達。」「下學」即緊人道,「上達」即達天道。 孔子之所謂「仁」,即是「人道」;依於「仁」即所以盡「人道」,亦即所以達天道。「下學而上達」,即是以「仁」為其橋樑。這實是孔子在學術上的最大發明。孔子所以罕言,可能是基於人民主義的立場,不願多言,意在使人著重下

18

19

學功夫。也可能因其中只要下學不輟--事事依「仁」,時時依仁,而自然上達—臻於天人合一;正用不著多所詞費,孔子畢生所以只是以「依於仁」為教,而少言「天」、「命」、「天道」與「天命,其故當在於此。14

5. 孔子的「知天命」觀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論語·子罕》

「子罕言利」,說明孔子對「利」的輕視。我們也多處見到他談「利」的問題,但基本上主張「先義後利」、「重義輕利」,可以說孔子很少談「利」。此外,孔子也很少談到「命」和「仁」,雖然孔子對此是十分重視的。

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論語·公治長》

看來孔子並不關心天道(或天命)這有關自然、社會規律和人性的問題,而只注重具體的禮樂規範和文章等繁文縟節。誠然,孔子是一位入世的智者,他有著拯救亂世的意願,而集中精力在人倫和政治方面,對孙宙本體、自然規律和邏輯的註墨甚少。既無具體的論證,更難有具體的直接、完整的答案。孔子好學不倦,以他的智慧,不難想像,他對「天」、「地」、「人」的規律性即「道」,有所體驗,有所認識。

孔子把學習分成兩大階段,即「下學」和「上達」。 「上、下」即《周易·繁辭》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道」、「器」,即普遍規律和具體事物。「下學」既學習以人事為主體的具體知識,這是「博學」的階段;「上達」即聞道,是參知以天道為主體的普諞規律的階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頁137-139

19

20

孔子說:「下學而上達」《論語·憲問》是緣於「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並且十分推崇「上達」(即聞道) ,認為「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進而以上達與否作為君子與小人的分水嶺。

孔子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

可見,孔子對「知天命」、「聞道」再三致敬,灌注了極大的熱情,甚至不惜以生命而殉之!這自然不能說他不重視對規律的探索和聞知。

至於《 子罕》所謂「罕言」,《堯曰》所謂「不聞」,當從孔子因才施教法以解之。孔子認為「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故「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道或天命);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孔子弟子三千,智愚不齊,其中不得與聞命與天道者,當然就不乏其人。事實上,從孔子的言論中,不僅言仁、言性,亦言利,而且談天稱命,亦屢見不鮮。

5.1 天道自然觀

「天道」,在孔子的言語中,又稱「天」、「道」或「天命」「天」、「道」是「天道」的簡稱或異名:「天命」是「天道」的分殊。《大載禮記·本命》孔子說:「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禮記·中庸》孔子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既是說「命」與「天命」是「道」(或天道)分化出來用於人類的那部分內容:「性」則是受天道統帥支配而形成的具體個性。「天命」即是「天道」的「人文化」,「人文化」的「天道」即謂之「天命」(或命)。

5.2. 處於逆境,自強不息

孔子以大司寇為魯攝相時,孔子推薦子路作季孫氏的家宰,墮三都,尊公室,事業蒸蒸日上,大有希望。公伯寮卻向季氏告子路的誣狀,挑撥季氏與孔子之間的信任與親密關係。這事關係孔子的新政能不能得到季氏的支持、事業

20

21

是否能順利進行下去的問題,因此,當子服景伯將這一不幸的消息告知孔子時,孔子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論語·憲問》孔子流亡途中,險象環生。自衛適陳,途經於匡,被匡人當成陽虎圍了貣來,五天五夜不得脫身,生死難卜。孔子說: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繼而到宋,習禮於大書之下,跋扈的宋國權臣桓魋率眾趕來砍倒大樹,並揚言加害孔子,弟子勸他快走,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

5.3. 被人誤解,指天以發誓

孔子寄居衛國,不得已見風流的靈公夫人南子,子路不悅,孔子發誓說:「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相同的觀念另有二事:衛臣王孫賈問孔子:「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孔子說:「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論語·八佾》孔子病了,子路使門人為臣,孔子說:「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5.4 困惑之時,責問於天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不合邏輯的事情令人不能理解,孔子遂浩然長嘆,責問於天。他喜歡的弟子冉耕(伯牛) 得重病,孔子去探訪他,「自牖執其手,說:「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孔子曾說過:「仁者壽」,可「三月不違仁」的心愛高足顏回卻英年早逝,孔子豪哭,連呼「噫!天喪予!天喪予!」《論語·先進》顏回一身追隨孔子,兢兢習道,但卻終生貧寒,家途四壁;子貢常常中途輟學,棄文從商,不從正道而家累千金。 「德潤身、富潤屋」此等古訓一點也不對現,孔子疑惑,說:「回也其庹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論語·先進》

21

22

5.5 用天為則,以天為法

孔子認為天行有度,人可以效法天行,上古帝堯就是法天的典型:「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並轉堯命舜的說話:「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貤,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論語·堯曰》法則天行,不限帝王,有心者為之,人皆可以成堯舜。孔子曾對子貢說:「予欲無言。」子貢說:「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並且認為一個人一旦認識了天道,明白利鈍窮通。他就成了一個無憂無慮,不憂不懼的自由自在的人了: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人」若知「天」,「天」亦知「人」,「天人交往,天人合德。」這就是孔子知道的最高境界。

5.6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第一種是將「天道」(或天命)可以當為力量的源泉和成功的後盾,認為「天道」(或天命)不可抗拒,,具有所向披靡或最終的、必然的決定力量。第二種情況是將「天道」視為「正義」、「善良」的化生,具有標準、權威的最後仲裁力。第三種情況是在「天道」(或天命)之必然或可能性得不到的現實、甚至向相反的方面發展時,對「天道」(或天命)提出了一種質問和慨嘆。第四種情況是對「天道」(或天命)的物質性、規律性(或它所具的自然特徵和必然趨勢)的認識,即孟子所謂:「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孟子·萬章上》這是孔子的最「基本」、「最本」質的「天道」(或天命)觀念,前三種情況的種種議論、感慨和質問,都是以第四種認識為基調、為出發點的,若將這一觀念套入前三種情況的每一次論述中,都若合符節,無不貫通。

我們可以大概勾畫出「孔子天命觀」建立的軌跡:孔子通過博學、體驗、深思和歸納,認識了天道所具有物質性「天何言哉」、規律性「四時行焉」、或必然性「百物生焉」,並體會到天道對人這個天之矯子具有決定性和強制的作用,這就是「分於道」的天命。伴隨著對天命的感\知,孔子敏銳地認識到作

22

23

為天地造化之精靈的人具有體會天道,效法造物者「天」,以助天道「贊天地之化育」行的責任,這就是法天制行、替天行道的使命。他認為一個君子就是要善於體會天道,認識天命,用天道來完善自己,並行道以完成使命。這孔就是子「畏天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的命意所在。

孔子在「五十而知天命」後,出於對使命的敏銳感受,再也不安於「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的淡薄生涯,積極入世,汲汲救世,不嫌叛臣公山不狃之名,不棄中都之微,勸勸懇懇,兢兢求治,終於位至大司寇兼攝相,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在魯國失意後,他不惜拋家棄子,背井離鄉,輾轉數千里,歷時十四載,歷經七十余君而無所遇「所有如此」,無非是受「天命」的驅使,欲求的立足和用武之地,以替「天」行道,以「行其義」而已。

出於對「天道」(或天命)的客觀必然趨勢的認識和經驗,孔子對自己確定的使命—即通「過克己復禮」,實現有人性的「仁」、有秩序「義」的和諧社會—的正確性和可行性,也堅信不移!在孔子看來,既然使命是天命所賦予,天命有是分之於道而作用於人的「分於道之謂命」必然力量,那麼,孔子的使命也就是具有客觀的必然性和現實的可行性。因此無論孔子在亂中求治的過程中遇到多大的阻力,多大的打擊,多嚴峻的危險,孔子都堅信自己這位替天行道的使者,議定會逢凶化卲,轉危為安;自己的使命也一定歸實現(或在他的現世,或寄諸子弟和來人)。在周遊列國時,儘管屢屢畏於匡,迫於宋,困於陳蔡,他都信念堅定,毫不動搖,雖粒不入口,面有飢色,仍講學論道不已!孔子以聞道為極致,以行道為歸宿,以追求道的實現為己任,「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表現出高昂的以身殉道,捨身取義的字我獻身精神。

出於對天道這自然規律的必然趨勢的認識,孔子認為天道是公正無私的,是一切真、善、美的力量的源泉,從而把它作為人間善惡的尺度和是非的最後判決者。建立在天道公正無私基礎上的另一個結果是:他自己體現了天命的使命也是正確無誤的,因此,當他的主張一次又一次碰壁後,他從不反貤自省自己的主張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實際,而是責怪世人「莫我知也夫!」《論語·

23

24

憲問》甚至認為上天要他去「替天行道」、「亂中求治」,這是天命的安排。於是進人一個「不怨天不尤人」、「樂天知命」故不憂的境界。

6. 五十歲後平凡人的幸福

五十歲的人生要立定志向做一個無名的,美麗地綻放在原野上的花朵。換言之,五十歲的心志是別做枯木,做開在原野的花朵吧!提出你的生命智慧與養分,在身邊栽培育下一代的種子,改良身邊土壤的質地。五十歲的人若能如此提升自己對周遭環境的價值和貢獻,「發一隅之光」,年輕人自然會聚集到身邊來。

不要一味孚成,也不要覺得可惜,要勇於重啟自己的人生,改變心情做個了斷,活出真實的自己,不用在配偶家人面前逞虛榮。五十歲人生是要向自己承認自己盡了力,卻只能做到這程度,要會自覺自己已無法比現在更有成就,帶著感恩的心情成就,別再把自己當「公司人」來過日子,而是開始以「人」的身份安安心心地把人重心放自愛自己的生活上,專心地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不要為無法解決的問題煩惱,積極地將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絕對要多用時間與金錢在雙親身上,不要在雙親往生的時候後悔哭泣。要常常想,該如何做,才能讓父母在生前睡覺得「啊,過了一個好人生!」也許每隔十年就要做一次人生的盤點。至於五十歲做盤點時,一定要將家人放進考量的範圍。

五十歲的人如果還看不清「實華」與「虛華」的分別,還不懂擁有不等於存有的道理,可以說完全是癡愚,幸福指數,未必與所儲蓄的財富成正比。告別世界時,將儲蓄全部歸零的人生,其所展開的世界,是何等的燦爛!想做的事,現在立刻開始著手去做,別將想做的事延後。最成功的人,總是忠於自己的選擇.要是五十歲前不能以自己喜歡的變成自己的工作,五十歲後就應該馬上去履行心想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作者: 舒大刚 《孔子的智慧》(台北 汉艺色研出版),1995 頁116-120 15

24

25

活在當下,決心成為靈魂自由人!現在一直拼死的工作,做老後的夢,無疑畫餅充飢。有些事現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做了。那些把「想現在就做」的情緒延至將來再說「退休族」的人,將來就會過愉快的退休生活,是很令人懷疑的。五十歲的人要活在當下,如果有想做的事,就立刻去做,能充滿元氣地到外處奔馳的人,臉一定看貣來很年青,而且容光煥發,是所謂成道邁向第二人生的覺者。這樣,人活到七十或八十歲依然活得很燦爛。

五十歲後的人生,是掌握逐漸升高的人生濃度,五十歲前後,是能看清楚全盤人生的結局並開始倒數計時的時候。人生的路以走到濃密森林中,再往前就是準備長久休憩的甜蜜黑鄉。今後還有幾次與良友共進晚餐?幾次與衷心關愛的人遠方旅行?深刻體會一期一會的人生遇合,邂逅不會再來,而會一次比一次珍惜,打定注意就是要活在當下,決心當個靈魂自由人。

眺望夕陽暮色,觀賞燦爛人生,只要有心,五十歲的人要過幸福的人生,也不會是什麼難事!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大前研一,《後五十歲的選擇》(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0 頁17-21

25

26

書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一)》(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高明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论集(二)》(中国: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 李申,《儒学与儒教》(中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張德文,《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中國:五南圖書出版社公司),1996 大前研一,《後五十歲的選擇》(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0 吳康,《孔子哲學思想》(中國:孔子教學院叢書三),1991 黃克劍, 《由命而道先秦諸子十講》,(中國:線裝書局),2006 唐文明,《與命與仁》(中國保定: 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7 舒大刚,《孔子的智慧》(台北 汉艺色研出版) 1995 初版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灣三民書局印行),2014.04

26

更多相关推荐: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感动了亿万读者的经典篇目,带给我们心灵深处的震撼是那样的经久不息,挥之不去。反思我们的孩子,在科技迅猛发达的时代,他们过着物质生活充裕的生活,十二、三岁的年龄,人生观…

《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及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全文结构和人物性格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3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学习海...

《再塑生命的人》课后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课后反思再塑生命的人课后反思针对我的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设计各位老师对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结合他们的意见和点评我进行一下自我反思这节课我安排的是第一课时设计的比较简单计划在一节课中既帮助学生解决字词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课《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第七课再塑生命的人12

再塑生命的人课后课外阅读练习

课外美文阅读难忘的八个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

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12

再塑生命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案

瓦房店市第三十六初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案第一部分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

7、再塑生命的人(第一课时)

光亚学校20xx秋期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7再塑生命的人第一课时课型自学研讨执笔教师崔万庆审核日期

20xx-20xx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1

7再塑生命的人学生班级导入语同学们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人物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叙事散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两个1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等词语2分析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的形象3认识再塑生命的含义一上课我先检查预习情况挑写字词让徐振宇上台写其他同...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韩敏)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人物形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朗读感受朴实感人的语言过程与方法经历导读悟赏结的学习过程在自我研读文本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中体会...

再塑生命的人_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识记理解截然搓捻疲惫不堪等词2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揣摩文章语句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

再塑生命的人课后反思(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