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环境心理学》有感

时间:2024.4.27

感受/认知/体验

————读《环境心理学》有感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单单从字面的意思讲就是研究人类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一种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难道这门学科就这么重要?在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不少新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社区崩溃、建筑拆毁、居民抗议等严重后果,并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因此,我们知道这门学科在我们之后的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课程要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为我们设计出“以人为本”生活安逸的方案奠定一定的基础。

环境心理学汇集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的研究。经过对《环境心理学》的初读,它主要包含了住宅与社区环境,城市环境意识与认知,建成环境的历史与文化,公共空间、景观与休闲,视觉与听觉环境的心理影响,建筑节能、照明、通风与人体舒适性,老人、儿童及其他特殊群体的环境,办公场所、学校、展演环境中的行为,环境变迁对社会和心理的影响,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经过十几天对《环境心理学》的阅读,它 的主要特点是: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具有浓厚的的多学科性质;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这种研究方法。而且这门学科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重要性不会动摇。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不可回避、也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尤其在当代,愈演愈烈的城市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是形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位日本专家的专业阐释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物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环境感知、评价、刺激和行为以及个人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利用科学手段,系统说明人与环境关系的领域,探讨解决其中的问题,使人类能适应和改造环境”。

我逐渐认识到环境心理学,不应该是一门纸上谈兵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它的真实性,我也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来感悟一下自己掌握不多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知识。

在这本书里我熟悉的了解塔式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偏重于知觉理论方面。在自己做设计的过程中,均能感悟格式塔学派的三大原则。1。图底关系,在一定的场合里,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的对象都明显感知到,而总是有选择的感知一定的对象。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退居衬托成为背景,俗称图底之分。如著名的两可图形,杯形和两侧的人脸不可能同时被人眼感知。而是人选择看杯形的时候,人脸就退居为相对的背景,反之亦然。图底关系式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规律。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人的视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视觉冲击。建筑小品一旦被感知为图形,它就会取得对背景的支配地位,是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反之缺乏图底关系的环境容易造成主次混乱和相对消极的视觉效果 。

一个雕塑可以让人驻足观赏而获得美的感受,一块树种说明牌可以让人阅读而获取信息,动感的水流可以让人兴奋而快乐,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就是图——底关系。例如摩尔的雕塑在相对统一的色调的绿色背景衬托下,成为景观的焦点和视觉的焦点,是典型的图底关系的杰作。

虽然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不能够深刻学习到《环境心理学》的知识,可是我知道这门学科在我们平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十几周的理论课程,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我们去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去感受一下设计者所设计的环境对我们心理的影响。借此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的设计来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使其享受人间天堂的安逸生活。


第二篇: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建筑环境心理学


从生活与设计中

——感悟建筑环境心理学

建筑环境心理学,仅从它的学科名称来看,似乎已经透露出其内在的一些线索,即人与建筑,环境所发生的某种复杂关系。引用一位日本专家的专业阐释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物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环境感知、评价、刺激和行为以及个人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利用科学手段,系统说明人与环境关系的领域,探讨解决其中的问题,使人类能适应和改造环境”。

在大二的时候也接触过一些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理论,那时候听起来就感觉挺有意思的,比如:格式塔,生态知觉理论,概率知觉理论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不能完全讲清楚各个理论的本质,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原则,还是掌握的很牢。 建筑环境心理学,不应该是一门纸上谈兵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它的真实性,我也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来感悟一下自己掌握不多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知识。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的大脑里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原则先天有一套心理规律, “格式塔”这一古怪的名称是对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语音译。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偏重于知觉理论方面。在自己做设计的过程中,均能感悟格式塔学派的三大原则。1。图底关系,在一定的场合里,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的对象都明显感知到,而总是有选择的感知一定的对象。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退居衬托成为背景,俗称图底之分。如著名的两可图形,杯形和两侧的人脸不可能同时被人眼感知。而是人选择看杯形的时候,人脸就退居为相对的背景,反之亦然。图底关系式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规律。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人的视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视觉冲击。建筑小品一旦被感知为图形,它就会取得对背景的支配地位,是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反之缺乏图底关系的环境容易造成主次混乱和相对消极的视觉效果 。

一个雕塑可以让人驻足观赏而获得美的感受,一块树种说明牌可以让人阅读而获取信息,动感的水流可以让人兴奋而快乐,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就是图——底关系。例如摩尔的雕塑在相对统一的色调的绿色背景衬托下,成为景观的焦点和视觉的焦点,是典型的图底关系的杰作。

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场地的平面和空间的布局过程,也就是“图形”与“背景”的创造过程,其中的各个设计要素均可充当“图形”或者“背景”。如当一个场地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绿化时,相对面积较小的建筑小品,道路,铺装便是图形。反之也可以成为背景。这是一组相对又相辅相成的概念。在场地的平面布置中,为使布局与场地的功能性质一致,首要的任务是空间的分配,即确定哪些设计要素是图形,哪些是背景。一旦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出现混淆,则可能导致整个设计意义的丧失。

2.群化原则,格式塔心理学人为,当我们自然而然观察的时候,知觉具有控制多个刺激,是他们成为有机整体的倾向。主要理论如下:

邻近原则,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元素,但是建筑物与环境要素并不是越近越好,相互间距不仅要考虑到通风,采光,日照,防火等需要,也要考虑到心里因素的影响。

相似原则,彼此相似的元素容易被感知为整体,物以类聚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概念,无论是色彩,形状或者质感方面的相似,在一定范围内均可以产生这样的视觉效果。

连续原则,按一定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如被排列成直线的点背看做是一条直线而不是断断续续的点。

封闭原则,一个倾向于完成而未封闭的图形被看做是一个整体的图形,在城市环境中相互有围合倾向的建筑,被围合的空间往往有较强的领域感,给人以强烈的场所精神。就拿居住区为例,其中的居民就会因此而加强交往,减少陌生人流量,有利于建立居民的控制感,安全感和责任感。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创造此类空间,形成聚会场所,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需求,同时有利于场所精神的形成。

3,简化原则,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感知对象的直觉组织所需要的信息量越少,那个对象被感知到的可能性越大。人们在对视觉刺激组织时,也喜欢采取尽量简化和减少的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

目前,不少城市的景观(如广场)中,设置玻璃铺地,其下为灯光,水景等,一部分行人在上面行走上面,总会觉得玻璃会被踩坏而心里不够踏实,所以宁可绕道而行。这种现象我觉得可以用生态知觉理论来解释,这一理论是吉布森提出来的,,强调人的生存适应。这个理论包括两个基本观点:环境的提供和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环境的提供是指人感知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人的有效刺激时,一定会引起个人的相应反应,这些反应和利用客体的有用功能密切相关。通俗来讲,就是适当的环境可以诱导人们活动的发生。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是指人的感知觉是在环境中长期适应的结果,比如对四季、昼夜的感知,是不需要学习或者不需要花很多的努力就能学会的感知。

从环境与行为的角度来说,环境的提供包含三重含义:首先,环境对象要为它的使用群体提供便捷性,即让需要它的人能够方便的达到它所在的位置;其二,环境对象要有明确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脱离功能的空洞的概念,而是由环境的物质特性直接显示出来的,周围人群所需要的功能意义;第三,要让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

在杭州某一公园内的一个小广场中,我发现广场是自发的成为了儿童旱冰练习对的练习场地,圆形的场地很自然的成为循环的练习道,周边的座椅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家长们观看孩子练习的座椅。环境的“提供”一旦符合生态知觉,现场又别无选择,就有被兼做他用的可能性。我想设计人员应该从中得到启示:鼓励合理的“兼做他用”的功能。但是无用功能就是兼做他用的一种负产品了。例如某步行街的方形树池,经常被人当成是垃圾桶使用,垃圾被随处扔在里面,很方便又恨隐蔽。同时这也提醒我们,相对于树池景观而言,这里更需要垃圾桶。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好,还是在我们做设计的过程中也好,建筑环境心理学其实无处不在,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它,导致一些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当然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需要尽可能的去认识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对这门学科有足够的认知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让设计更接近于人性化的生活。

学生:董国勤

学号:200604150306

更多相关推荐: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闽南师范大学管理科学系符汉超11级旅游管理11120xx641一提到心理学书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晦涩难懂的代名词对于没有什么心理学基础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因为书上有太多心理学上的术语...

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

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动态讲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

《人格心理学导论》读后感

人格心理学导论读后感带着对现实的更多个人的迷惑以及本着工作上的需要我参加了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活动通过人格心理学导论这门课的学习自觉心灵有所成长而对于人格心理学理论常识也有所增加和深化下面本人将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收...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班级机械115班学号姓名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假期里我阅读了皮连生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具体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意义和特点简要介绍了教学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梳理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它将心理学中的学习论和教...

《当代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读当代教育心理学有感第一次接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是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当时市面上有关教育的心理学教材有很多比如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春兴林清山的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张春兴林清山的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冯...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

【超级实用】心理学的轨迹 读后感

心理学的诡计读书笔记穆兰内容简介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本书从...

《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读后感)

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读后感暑假里我拜读了张兴华老师的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一文收获不小感悟甚多这本书张老师从知识的形成和习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发展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具体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意义和特点简要介绍了教学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梳理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它将心理学中的学习论和教学心理学的内容渗透在教学设...

心理学读后感

爱情心理学读后感爱情这个人类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仿佛是一个人类永远都无法揭开的迷说到爱情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它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情感谈到爱情自然延伸到男人女人婚姻三个方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水与火的缠绵是爱...

吴应君—《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荔城中学化学科组吴应君这个假期我阅读了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这本书该书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实在朴实每个小的章节都有编者收集的各种案例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实践与理论融会贯通让阅读者一目了然在教...

心理学原理读后感(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