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功利主义

时间:2024.4.9

《功利主义》读书报告

读了密尔的《功利主义》,似乎觉得这本书比他的《论自由》更加好懂一些,可能是因为对我来说自由有些抽象了,功利具体一些。第一次看到“功利主义”这四个字,脑子中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实主义,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做的一切往往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私利,人们一般只关注自身的利益。

所以呢我就郁闷了,在我看来功利主义说白了就是财富,名利至上,那么为什么如此浅薄的伦理道德观念会在西方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得读起《功利主义》来,读后才发现真的是一叶障目啊。在《功利主义》中,密尔所指的“功利”并不是我们世俗地对功利的理解,即“狭隘的仅仅存在于口语中的意义上使用的一词,将其看作快乐的对立面”抑或是“把一切都交给快乐来处理,而且是交给最粗俗的快乐”。书中密尔认为:“功利主义的标准不是指行为者自身的最大幸福,而是指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所以我们不能光从“功利主义”四个字去肤浅地理解《功利主义》,否则很可能误解和曲解,庸俗地认为功利主义仅仅是追求个人功利和幸福的个人主义。

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和矛盾,包括信仰缺失、贫富差异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各地的雾霾频发不断)、道德底线不断被践踏??面对这种种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的一些所谓的公知往往谈及这些问题时说,这些矛盾就是由主张功利主义的思想导致,急功近利的发展导致社会的不协调的发展,导致社会出现裂痕,最终只是恶性循环。我不能否定他们的观点,但是我想说的是他们在这里说的功利只能说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并不是密尔书中所指的功利主义。这种用功利主义批评功利主义的情形屡见不鲜,说明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将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混淆,同时也说明人们这种典型功利主义已经根深蒂固,只要一提起功利主义人们潜意识里就将它与典型功利主义等同起来。

无独有偶,一些人针对密尔的“最大幸福原理”:功利主义的行为标准不是行为者本人的最大幸福,而是全体人员的最大幸福。他们说“如果按照密尔口中的功利主义标准来看,倒不失为共产主义的伦理基础。人人皆为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采取行动,而对那些造成危害的人给予惩罚,则世界大同不远矣”。这种观点我就不敢苟同了,这里的密尔所说“最大幸福原理”并不是要人们追求所谓的绝对公平主义,只是实现社会的最大幸福,那我们来想想我们每个人都生活

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只有社会实现了最大的福利个人才会有最大的幸福,虽说社会有最大的幸福,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最大的幸福,但是如果社会没有最大的幸福,个人更不可能有最大的幸福。所以密尔的“最大幸福原理”一方面肯定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强调顾及他人利益,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即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而绝对公平主义是理想化的,真正的绝对公平主义虽然不存在贫富差距,但是社会大同人们就不再有动力去追求“功利”了,这样社会只会原地踏步踏甚至退步。所以密尔的“最大幸福原理”与绝对公平主义显然是不同的。

密尔在书中也说“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如果那个傻瓜或猪有不同看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那个方面的问题。”我只能说icouldn’t agree with him more。常听别人说懒人创造了世界,的确比如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他是个程序员,懒的读书,他就退学了。他又懒的记那些复杂的dos命令,于是他就编了个图形的界面程序,于是全世界的电脑都长着相同的脸,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人们懒的爬楼,于是他们发明了电梯; 懒的走路,于是他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懒的每次去计算,于是他们发明了电脑??这些懒人虽然懒,但是不满足现状,于是他们改变了世界。所以只有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幸福,社会才会不断得前进。一旦整个社会满足现状那是怎么可怕的现实,那我还会有电梯乘坐吗?还会有电脑来查阅资料吗?还会有3D电影可以观看吗?想想都可怕。

看来这个社会是很需要密尔的功利主义的,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的人对政府不满,对这个社会不满,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是希望它们更好。因为有不满足,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农业税收制度2006终于告别舞台;双规制度今年也开始取消了等等。因为不满足,这些都有了进步。但是还有腐败问题,官员财产公示问题,空气质量问题,民主问题??我们依然在不满足的道路上??


第二篇:功利主义谈”幸福“-读功利主义有感


“功利主义”谈幸福

——读《功利主义》有感

每当谈起“幸福”二字,总会想起曾经某一段时间电视记者经典的问题:“你幸福吗?”

“幸福”一词很抽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列夫·托尔斯泰说:“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就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而功利主义之所以称为“功利”,就是因为它以追求人的幸福为目标。“伟大的道德义务基于的是一种更深的基础,它直接源于道德的基本原理,而不是某些从属或衍生教义的逻辑推理。由此涉及的便是‘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的确切含义。功利原理之所以成为具有理性意义的原理,最根本的一点是承认一个人的幸福与其他人的幸福拥有完全平等的价值。边沁的至理名言‘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没有一个人可以抵几个人’或许可以成为对功利原理这一理念的注解。”这是功利主义者的追求。

起初,读本书的一大动力是想知道“功利”与“势利”的区别。作者约翰·斯图亚特说,“势利”是只顾眼前利益,而“功利”是为了人的终极幸福。作者提出只要人的行为不会遭致规则的谴责,那么即使行为的动机不是为了促进社会普遍利益,也是正当的,例如有人勇救溺水之人,是为了之后的感谢费而不是见义勇为。戴维斯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举例说:“可以肯定的是,拯救一个溺水之人这一行为的是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的动机。试想一个暴君将一跳入海中以

求逃脱其魔爪的对手救上来,纯粹是为了能够更加残忍地折磨他,这样的营救还能被明确地称为‘道德上正确的行为’吗?”

作者对于戴维斯的反驳,则是“他所说的暴君行为与出于义务或善心的行为相比,差别不仅表现在动机上,行为本身已不一样了!戴维斯混淆了‘动机’和‘意图’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行为道德完全取决于意图,即行为者决意要做什么,而动机,作为促使行为者决意这么做的一种情感,当它无法改变行为时,它在行为道德上就没有意义——尽管它在我们对行为者本身进行道德评价时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当它暗示出某种善或恶的习性时更是如此。”

想起了课堂上讲的一个例子:假定有一个凶手向我打听他要追杀的人的下落,而我又是知道的,那么该说真话还是假话?如果是康德,那么他会坚持诚实行为。但似乎这样的坚持太过僵硬了。若是功利主义者,应该就会考虑到幸福最大化吧。我想,功利主义应该会判断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即使行为动机不符合道德标准,但是只要行为不违反基本规则,那么行为就是认可的。虽然撒谎是不诚实的表现;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我说出了被追杀人的下落,那么我也是杀死那个人的凶手之一了。这一行为不是更应该被划定为违反基本规则的吗?在生命与诚实面前,显然,生命更加重要。就连被称为“君子”的孔子,在异国被围困的时候,为了逃出去也撒了谎。有人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现在看来,生命就是幸福的基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作者还说“有些人外在的运命相对不如意,无法发现足够的乐趣来使他们的生活富有意义,但个中原因通常是他们只专注于自我而不

在乎他人。”的确,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些人的存在,可以理解为他们是势利之人而非功利之人,因为他们往往对眼前的利益很在乎,行为受情境的影响较大。有时候看到小人得志,甚至都有想要仰天长啸“我不想做一个好人了,别人坏,我要比他们更坏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的冲动。正如热播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在皇宫中发生的变化那样。

《人民日报》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比《甄嬛传》和《大长今》中的价值观取向。《甄嬛传》中宣扬的是“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你必须学会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大长今》的作品主题则是“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当其他人都不遵守规则只有自己遵守规则时,自己总是吃亏。而那些做坏事的人则可能面对更低的风险,得到更多的好处。

然而,作者告诉了我为何要做一个好人——“那些将个人利益抛诸脑后甚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即使到了临终前也仍然如年轻、健康、充满活力是那样对生活充满热情。”一句“对生活充满热情”把我说服了。是的,“一切自我的利益必将被死亡所终结。”

甄嬛最后虽然成功地战胜了众多妃嫔,做上了皇太后,但观其结果,初恋情人西去,贴身丫鬟也走了,自己杀死了皇帝,心如死灰,性情大变。她已然失去了刚进宫时对生活的热情、向往,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大长今则相反,没有答应皇后娘娘的盛情邀请,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救更多的人,电视剧以长今在离开朝廷的路上帮助一个难产

妇女生下孩子的情节结束。像一阵温暖的春风拂过面庞,她还是那样朝气蓬勃,做自己想做的事,体现自己的价值。鲜明的对比,或许拨开了之前对如何追求幸福的迷雾吧!

大长今实现了终极幸福,即功利主义所说的“功利”,而甄嬛表现的则是“势利”,是一个抱着“以恶制恶胜利者”奖牌哭泣的可怜人。

“势利”的确能够给人带来利益,但是那不是长久的,不能给人带来终极幸福。正如囚徒困境一样,出卖队友的人这一次的确能够获得较多利益,表面上看似赢了;但实际上,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并不只有一次经历、一次选择、一次交易,而是处于多次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即,多次博弈。遵守规则的人在一次博弈中由于小人的存在,可能会吃亏;但是在多次博弈中,遵守规则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也有研究表明,越相信决定论的人,越会做出欺骗行为,也就是说,越相信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人,越不会做出欺骗行为。

因此,要追求我们的终极幸福,需要我们相信人性本善,我们是拥有自由意志的,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君子。最后走出囚徒困境,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迎来终极幸福。

更多相关推荐:
读XX本书读后感

在我拿起这本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产生这么大影响在我心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

读读后感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白马桥乡中心小学六班李诗琦指导老师江芳兰读书使人善于思考读书使人深刻使人睿智书给了人成长与精神的营养这本小学生之友也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与感动谁说伟大的莫言童年是一阵欢笑呢他是一个生活贫困的人嗜...

阅读经典读后感

我心中的榜样读西游记有感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朝末年吴承恩写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去西天的路上有很多妖魔鬼怪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挫折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到了真经在他们师徒四人当中我...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挤出时间读点书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偶尔遭遇好书一个人与一本书之间冥冥中有一种缘份读书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由于...

《怎样读书》读后感

怎样读书读后感看了胡适先生的怎样读书一书得到一些感悟胡适先生在书中提到读书可以有三种说法一要读何书这个问题不易解决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二读书的功用从前有人说书中...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关于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

读书读后感

读书读后感篇一今天我是升旗手gt读后感升旗手也许在别人心里只是把国旗升上而已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种荣誉在暑假里我读了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我被书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住了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肖晓出于军人家庭崇拜英...

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周旭峰暑假期间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需要的快乐全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交...

亲子阅读读后感

亲子阅读读后感自从学校开展亲子阅读后我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一同学习根据孩子的需求或借或买有时候是孩子读我听有时候是我读孩子听有时候是我们一起阅读遇到精彩的部分孩子要求分角色朗读我们读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是...

读书活动读后感

读我的可爱的日记本有感在老师给我们借了一本阳光姐姐伍美珍写的我的可爱的日记本以后我就开始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我把握的喜怒哀乐都写在里面还记得我的可爱日记本里面阳光姐姐说的一句话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作文时写给老师看...

和家长读书读后感

我和妈妈读感悟真诚有感在假日里我和妈妈共同阅读了感悟真诚这篇文章让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了真诚这个词语感悟真诚主要讲了作者想卖掉家里一副有缺陷的琴爸爸原先有些不愿意但后来还是答应了当买家来了后爸爸拿琴给她示范声音时我...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

读读书这么好的事感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读书是件好事我当然知道哪里用着他讲给我听但在读完一张后我才知道这本书介绍的是如何去读书从而让读书成为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好事读书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读书可以决定人...

读读后感(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