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家的离别感言

时间:2024.4.14

通信专家的离别感言

办完了离职手续,交完电脑、工卡,退出了所有工作微信群,我长出了一口气,酝酿挣扎了许久,终于还是决定要告别网优这个行当,或者基本上也可以说告别整个通信圈了,对于我的未来,我忐忑且期待,但对于眼前的决定,我从来没有丝毫的后悔和害怕。

这是我进入通信圈的第十个年头,很多业内朋友听闻我要走的消息,都在不断的打探我的去处,并一直鼓励我好歹写点什么,不管是为了纪念,还是给局中人或新来者一些参考。我仔细的想了想,那就写上一写吧,最近网上有一篇名为《爱立信10年》的文章一度流传很广,鉴于实在懒得想个什么更吸引眼球的标题,我本人也刚好既在爱立信待过,也在华为待过,那么这篇文章就干脆把它叫做《通信圈十年记》好了。

我在此篇文章里会概括性的讲讲我个人的职场经历、感悟以及某些让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的人或事,当然也会涉及一些有关爱立信和华为这两家业内顶尖公司的个人看法和对比,包括对网优工作的看法等,希望能给认真看此篇的朋友一些参考和帮助,当然,限于个人水平和认知,这些也仅仅只是一家之言。

此文也献给这十年间我有幸认识及共同奋战过的兄弟姐妹,同时以此祭奠那些一起走过也不会再有的日子。

1. 缘起

我大学时候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算到了毕业找工作那会儿,我也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从事通信行业。当然我也同样不喜欢我自己的专业,尤其当一想到将来的生活可能就是枯燥地对着电脑编代码,我就觉得这样的未来未免太过无趣,简直黯淡无光。

可是作为一枚完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在20xx年那个大学生几乎已经比农民工还要多的年代,我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挑三拣四的可能,虽然我的母

校在当地来讲还算颇具影响力,但在大四下学期焦灼地等待了数周依旧没收到任何理想公司的通知后,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踏上了去北京找工作的旅程。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就在当晚我坐上长春前往北京的火车快要到四平时,我的诺基亚3310碧绿的屏幕欢快地亮了起来,一条突如其来的短信让我立刻陷入了纠结——这条短信是通知我次日在长春香格里拉酒店参加面试,落款是华为公司。

华为?!这家公司在20xx年的应届生心目中已经具备相当的吸引力,当时系主任给我们宣扬我校毕业的师哥师姐的好归宿,第一个总是提到华为,因为据说刚进去的本科生都能拿到5000元以上的基本工资,要知道,10年前这个薪资标准可确实是不低。

当然与它的高薪同样有名的传闻,是这家公司几近苛刻的四轮面试及残酷狼性的公司文化。

我坐在火车上反反复复地看着这条短信,心想自己究竟要不要在四平下车返回长春。

在一棵树上吊死?还是多找几棵树吊吊看?

坦白的说,当时的我对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也似乎从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抵触,所以我虽犹豫再三,最终并没有下车,那时的我不可能想到,时隔八年半之后,机缘之下我还是进入了华为,当然这是后话了。

很多人告诉我,如果我在20xx年就能进入华为并一直待到现在,我所积累下的财富至少将数倍于现在,我深以为然,但是就像现在决意离开一样,我也并没有丝毫后悔。

我就这样带着我的执拗和无知,坚定的踏上了前往首都的征程。

我在北京的找工作之旅一共持续了三周,投出了大概二三十份简历,脚步遍及国贸、中关村、上地、望京、亦庄,什么方式都试过——网上投递、专场招聘、人才市场,甚至也有过直接找到别人公司递简历,转头就看到自己简历被别人像废纸一样丢弃的尴尬经历。第一周很快过去了,没有收到任何回应,第二周开始陆续有公司通知面试,而第三周上半周的时候,我拿到了6个offer。

这并没有任何炫耀的意味,因为实际上这6个offer都有两个令我不是那么满意的共同点:一是提供的岗位不是程序员就是测试员,二是待遇都差强人意。

在谈到待遇问题时,我跟有家公司说1500元在北京确实很难生活,那家公司的HR笑着轻描淡写地回应我,多少钱都有多少钱的活法。

这话当然是没有错的,可是谁不想活得好一点呢?

还有另外一家也算著名的韩国企业给我电话通知录用,但是语气竟然是这样的:你想来呢就尽快来报道,不想来也务必告诉我们一声,反正也不缺你一个,待遇就是这样,你还别嫌少,人多的是。

我很难相信一个当时还挺有名气的企业的HR竟会这样说话,很显然我不会考虑去这样的公司,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十年之后的今天,这家公司似乎已经完全淡出了江湖。

HR是一个公司的窗口,是企业留给应聘者最初的形象和印记,关于这点我不得不说,爱立信公司在这方面做得确实非常不错。

所以也算是阴差阳错吧,前面找的都是IT公司,最后却选择了一家通信企业。

2. 入职

因为并非通信专业出身,之前也没关注过这一行的相关资讯,我其实并不知道爱立信原来在业界居然是龙头老大,直到接到面试通知前临时抱佛脚查了查资料才吓了一大跳,原来这公司竟然这么牛逼,赶忙连夜找了各种资料死记硬背,没想到第二天面试时竟完全没有用上。

面试我的人是爱立信网络咨询部门的总监,四五十岁,看起来很和蔼的样子,他先问我对网优了解多少,我说完全不了解,然后他问我,那你在学校里学了点什么,给我随便展示一下吧。

我看这老头挺好说话的样子,就大胆的在白板上给他讲了讲二分法算法,又随便扯了点离散数学,然后我又补充说,我听说咱们的工作需要经常到处出差,我家是西南的,在东北上学,车程四千多公里还不能直达,遇到过各种情况,适应能力非常好,从来不让父母送,相信能很好的适应出差生活。。。

我最后的这段补充应该是发挥了作用的,因为他一直微笑地听着,这之后也没再问什么,而两个小时后我就收到了录用通知。

实习期间,基本工资4000,各种福利齐全,电话费实报实销,转正后根据表现酌情涨薪。

卧槽,根本就是完爆我之前的各种offer啊。

什么都不用说了,我签。

那一年爱立信为中国移动在北京、青岛等地建了很多WCDMA实验网,大家都以为3G就要来了。那一年爱立信在中国各个大区都招了数十人作为后备资源储备,号称Trainee Program,以应对即将来临的3G时代。

然而3G并没有来,WCDMA最终也没有给中国移动,当然国家的决策也是正确而英明的,不然如今我们上哪里去寻中国联通。

所以我其实还是挺幸运的,如果没有这个大背景,以我当时的资历还真是未必进得来爱立信。

入职后的时光是非常美妙的,我们一起进来的三十几个人被要求先参加一个拓展训练,然后是三个月的理论培训,包括技术和非技术类,这三个月正常发工资,每天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左右下课,就像大学时代一样,大家彼此的关系非常融洽,至今我们大多数人依然还保持着联系。

三个月后就是按之前的分配去往各自的部门,我和另外4名实习生自然是网络咨询,在爱立信缩写是NTC(Network Technology Consulting),那时候我们经常会和其他服务交付部门的同事开玩笑,说你们都只是Engineer,而我们可是Consultant,画风和档次都完全不一样好吗,虽然是玩笑话,但那个时候,我们确实对自己的部门和位置有一种很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这种感觉来自于部门的每一个人,当时部门里有很多技术大牛,经常会自发性的组织一些内部Seminar,每一次的宣讲都令我们几个新人受益匪浅,他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明明自身很牛,偏偏又都十分谦逊低调,而我们每次拿着一些粗浅问题去请教时,不论是谁,都会不厌其烦的认真回答,这种友善亲切的氛围确实令人心旷神怡,也让我们得以快速成长。

这种感觉也来自于部门的每一个领导,作为一家源自北欧的企业,爱立信在平等宽容公正方面确实做得不错,无论大小领导,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架子,在工作场合也不让称领导、老板之类的抬头,而一般都让人直呼其名,这看似有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却能迅速的拉近上级与下属之间的距离,也会让彼此的交流轻松很多。

3. 两个领导

多年以后我还会常常怀念在爱立信最初的时光,不得不说这与那些如父兄般伴我前行过的领导们颇为相关,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情和管理风格,可是他们又都非常统一而自然的展现出了爱立信至今仍在践行的企业文化:专业进取、尊爱至诚、锲而不舍。他们实际上对下属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他们似乎都懂得如何有效的激励和鼓舞,并总会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支持,最关键是,他们总会设法让你相信,你一定能干成这件事情,同时若是出了任何事情,他们也会与你一起承担。

在爱立信期间,对我影响最深的领导有两个,分别是我的第一任和第二任领导,Eddie和春明。

Eddie应该说是我所有领导中相对奇葩的一个存在,他本身是资深高级顾问,技术大拿,平常不苟言笑,对下属要求极高又追求完美,同时也是一个工作狂,整个人画风完全和周边的友善宽容格格不入,以至于后来他去了华为担任高职,大家都说他应该挺适应那里,果然之后从各种渠道传来的八卦消息称,连土生土长的华为人有时都受不了他的严苛。

所以其实一开始我还挺有些怵他,尽量避免单独接触的机会,后来几次机缘下才渐渐发现这个北京爷们其实有着相当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作为部门总监也极具个人魅力,他一方面对我们要求严格,但另一方面对外也极其强硬,大家都知道优化工作本来存在很多难以界定的区间,会出现很多似是而非纠缠不清的工作,对于超出合同界面工作的交付,爱立信称为Over Delivery,针对这部分工作,Eddie的做派一向是让我们不得擅自答应,不管是来自内部或外部的需求,一概往他这里推,由他来应对,因为有这样强势的领导,回想起来,那时候其实我们的工作应该还算蛮单纯轻松的。

才进公司头一两年,因为经验欠缺等各种原因,我也犯过不少错,没少被Eddie单独拉着“喝茶”,但每次都受益匪浅,应该说他教育人的方式确实比较高明,包括后续的几任领导也是一样,其实也不是高明,应该叫客观,就是说事,不针对人,同时最后也总是会给出他们的解决方案,避免你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也是经历了别的企业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愿意在你身上花这么多的时间,耐心告诉你你哪里错了,你还可以怎样才会做得更好。

Eddie虽然严厉,有时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一面,有一回我有个文件找他签字,居然看到他在电脑上用QQ(那时候还没有微信),我当时没思考就脱口而出,没想到你也会用QQ啊!我至今都忘不了我的领导当时望向我的那种哀怨和委屈的眼神,拜托!他嚷道,我在你们眼里是有多老?我也是现代人好吗!

也是因为逐步了解了Eddie的“外强中干”,我们也开始渐渐大胆起来,那时候爱立信的年会还是一个比较活泼令人期待的盛会,各部门按惯例都要出节目,大家一致欺负新人,我就被抓了壮丁。Eddie觉得歌舞没意思,要求我写剧本演小品,我于是开始跟他谈条件,可以啊,但是一,你得负责帮我搞定各种资源,我一个新人搞不定;二,你得来给我当主演,这样才能保证票房和影响力。

第一点完全没问题,Eddie严肃的说,至于说第二点??他露出了好似扭捏的神色。

我去,你就装吧,谁看不出你这貌似严谨的外表下狂野躁动的内心啊,我这样想着,充满信心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好吧,像是深思熟虑了很久,他勉为其难的答应道,但不要搞得太夸张啊。

必须的!于是我特地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愚蠢而又浮夸的领导形象。第二年,我又为他设计了一个颠覆版的超现实主义唐僧。均取得了十分不俗的反响。

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真是无知无畏,万一这家伙是个小心眼又怀恨在心,我这还没怎么起步的职业生涯还走得下去么?

20xx年我在河北带队做日常优化项目,我的直接领导换成了春明,他曾经也是部门的高级顾问,一个非常和善的人,和善到你经常忘了他现在已经是你的上级。

对他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那年项目结束时他来项目地陪我一起给客户做最终汇报,当时汇报完客户高层都比较满意,但是网络部的老总提了一个要求,我记得

那天正好是周五,客户说,想请我和我的团队再待上一个周末,再把他们关注的几个小问题跟进一下,下周一二可放我们返回北京。

这事放到现在看,那是多小多不值一提的屁事啊。

但春明并没有当即应允,而是拉着我走出会议室,认真地征询我的意见。

我面露难色,因为一直在出差,事先答应了女朋友,周末要陪她好好逛一逛。

还是那句话,这真是多小个屁事啊,但是当时不知好歹的我,竟然还是腆着脸给他说了我的难处。

春明点了点头,笑着说对啊,工作本来就是为了生活嘛,然后没有任何犹豫就进去回绝了客户,说是下周另外协调人过来跟进遗留的工作。

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到现在,包括那句工作本是为了生活,我在爱立信的历任领导,就连Eddie这种工作狂,还有我后来的领导老那、老方和俊海都说过类似的话。

我想这就是爱立信文化,虽然这样的文化在如今的通信圈大环境下看来,有多么的不合时宜。

我最初的团队管理风格及一直秉承的原则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步形成的,出道至今,我带过的团队成员少说也有几百人了,对我有意见或不满者自然也有,但大部分我们彼此间还是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很多人至今也还在保持着联系,就在前天在朋友圈发布我离开的消息后,已经陆续接到了十来个以前项目上兄弟打来的问候电话,这种感觉真的很温暖,我想,这应该得益于我曾经的领导对我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

谢谢你们。

4. 我眼中的网优

我做了十年无线网优,从最初的GSM频率规划、前台测试开始,到开始做后台系统指标优化、专项优化,再到担任项目组长以及后来的项目经理,在一个并不高的层面上,也算见证了国内移动通信从2G到4G的飞跃,也见证了北电、摩托、诺西的衰落和华为中兴的崛起,但在这篇文章里我并不打算涉及太多这些太过宏观的东西,我只想谈谈,个人对网优这个行当浅显的理解。

20xx年时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我看网优》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当时我认为的网优这行当的三点主要劣势:其一、太专的技术带来的不归路;其二、圈子太窄,不利于视野拓展,漂泊无定,难以建立稳固持久的人脉关系;其三、长久的分离将可能导致的家庭危机。所以那时候起我其实就已经动了想离开的念头,没想到兜兜转转又五年,直到现在才真正鼓足勇气把这件事办了,所以大家也别觉得我多有魄力,这么长时间的纠结、犹豫和彷徨,非局中人不能体会。

说说网优工作本身吧,近年来随着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越发受到重视,通过建设和运营精品网络以树立品牌形象,争取到并保留住更多价值用户已经成为各运营商最关注的核心问题,网优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似乎也确实在逐渐变得更加丰富而高端,从最初仅仅着眼于面板的KPI指标优化、问题小区处理,到现在的所谓用户感知优化,端到端一揽子拉通分析,各种信令、MR采集,各种大型的工具平台的上线,瞬间把这行当拉升了好几个档次的感觉。

可是各位,我真正想说的是,网优其实是分两种的,一种是大部分人正在做的网优,我们姑且称为“一线网优”或者“你家的网优”,另一种是少数专家在做的网优,我们姑且称为“高大上网优”或者“别人家的网优”。

不论在爱立信或者在华为期间,通常我面对的运营商客户都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专家,往往同样的观点,我们说出来客户一般是不信的,但是借专家的嘴说出来那就不一样,当然我这里并没有看低任何专家的地方,实际上专家们确实有其显著的优势,那就是丰富的项目经历及深厚的技术积累带来的宣讲底气,往往人家一张嘴都是,我们在巴塞罗那的时候,采用的就是这种立体型的宏微结合组网策略??要么就是,面对梵蒂冈疯狂的朝圣者,我们凭借先进的产品和完善的保

障成功地抵御住了超大话务的冲击??而我们一张嘴往往是,城中村物业协调困难,建议暂时调整方向角30度,同时把功率调低??不说了,大家能自行感受出差别吧。

上一段稍微有些调侃的味道,实际对于一线网优而言,基本的时间应该就是这样分配的:三分之一时间用来处理日常问题及指标监控,一半甚至更多时间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些状况主要包括重要的客户/用户、内部领导投诉响应和网络异常事件的定位,剩下的时间则用来完成内外部交给的各种报表和汇报材料准备和输出。

有时候运营商布放的光缆会被人偷走,有时候基站会因为某种莫名原因宕机,有时候维护人员会不小心把传输弄断,有时候核心网工程师会把数据配错导致业务无法进行,有时候所有人都能好好用手机上网打电话就某高层用不成??这些诸如此类的时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网优。

因为你是负责搞网络质量的,现在网络质量出了问题了啊。

你说不是你的问题,你没有做任何操作,可以,那么你必须负责告诉我是谁的问题,这样才能洗脱你的罪名。

没错,你生来有罪,指望谁的救赎?

所以针对网优,华为某些高管高屋建瓴的说道,网优非常重要,应该是全业务的瞭望塔,大家必须具备端到端看网讲网的能力,进行多种技能融合,诸如RF无线网优融合IP、数通、核心网等,这样你才可以快速高效精准的第一眼就把问题定位出来。

是的,意思就是说你必须具备甩开其他专业团队自己单独solo打团战的能力,真正做到这一步,那么基本上你也就实现了从“你家的网优”到“别人家的网优”的质的飞跃了。

据我所知,国内一线交付网优项目的人中,暂时还没有听说有人实现了这种飞跃。

但我非常有信心,后续肯定会有,爱立信我不知道,至少华为会有,我是说如果运营商网优预算足够,大家日常也没有那么多事情,彼此都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做点实事,然后大领导们大部分时间又不太矫情的情况之下。

哦对了,还应该写入绩效沟通表,做不到的必须年度考评不高于C,主管承担连带责任,这样想来就妥妥的了。

说了这么多,可能略微有些偏激,一开始也说过,仅仅是一家之言,顺便把此节的观点总结一下吧:

1、一线网优是所有网络问题的起点和终点,是所有电信交付服务中最具背锅潜质的工种之一,没有这个觉悟,不要轻易踏入这行;

2、传说中高大上的网优的确存在,但就像不是所有#7@j都有变成凤凰的可能,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个际遇成为受人敬仰的专家,用于宣传品牌的旗帜和用于干活的实体,从来都不会也不该是一拨人;

3、如果你立志成为业界专家,你首先务必非常清楚,虽然猛将拔于卒伍,但是长久的日常琐碎和诸多不可预期的疲于奔命终将耗尽你曾经对单纯技术的那点可怜专注和执念,所以在一线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在远离前线的地方,那里或许才有真正培育专家的土壤。

5. 爱立信Vs华为

最后说点可能有些人会稍微感点兴趣的话题吧,谈谈我对这两家业内顶尖公司的粗浅看法。

首先必须承认他们都是伟大的公司,能够先后进入这两家公司,体验并学习其公司文化并收获我的个人成长,我对此深表庆幸及感激。

在爱立信最初那几年,我曾经一度以为职场生涯也可以像校园生活一样单纯又美好,同时也树立起了自己最初的价值取向和处世原则,而在爱立信后期及华为期间,我似乎才逐渐领悟了所谓的职场生存法则和那些不得不为的竞争搏杀。

爱立信源自百年之前的瑞典,一个高福利的世外桃源,像大部分的北欧人一样,瑞典人并不勤奋,他们坚信工作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坚信人与人的关系应该简单又融洽,也坚信周末回家和妻儿一起吃饭这件事,比任何的客户和合同都要重要得多。

华为来自二十多年前深圳一间破败的厂房,任老板以卓绝的智慧和统御力,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猛人掀开了注定改变历史的进程,他们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把这支军队扩充到了15万人,并驾驭它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曾经巨无霸的对手,站在了电信业的塔尖,完美地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屌丝逆袭。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不管是否认同如今的华为文化,我始终觉得任正非绝对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企业家和战略家。与闲适又讲求生活品质的欧美人相比,任老板从一开始就深知华为每时每刻都处在生存危机中,只有拼命才有出路,所以从始至终华为秉持的都是奋斗者精神,要求所有人必须持续坚持艰苦奋斗,哪里艰苦去哪里,哪里需要去哪里,先保证活下去,再来跟我谈生活。

当然与之相应的,华为将给予这些愿意奋斗的人丰厚的报酬,业界盛传任正非本人只持有华为百分之一点几的股份,其余都散给了员工,这事是真的。记得有一回开大会任老板似乎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自己其实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这么多年实际他只懂一件事,就是分钱,这么说当然稍显谦虚,不过基本也没差,应该说,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懂得中国的国情和人性,这也是华为得以崛起非常核心的因素之一。

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出身注定了他们迥然相异的企业文化,从根上来说,我认为可以以一句话概括:爱立信相信人性本善,所以会首先选择信任,除非你一再证

明你不可信;华为则认定人性本恶,所以一开始就会以严苛的制度牢牢约束住你,避免你犯错,确保你最大可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外界都在说华为是狼性文化,何谓狼性,不同人有不同解读,我认为这个版本是相对适宜的:强烈的目标导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辣,以及达不成时毫不容情的问责。

目标导向几乎是所有企业的核心理念,但在华为必须在前面再加上强烈二字,而且别的企业估计确实未必真正做得到像华为践行得这么彻底,举个优化中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地方缺覆盖需要建站解决,但那地方根本谈不下来物业,这时候常规来看作为网优提供方,咱应该提完解决方案或者以其他替代方案暂时缓解,这事就算基本闭环了,毕竟从界面来看,协调物业无论如何都是运营商的事,但是在华为,如果这个case足够重要,你运营商不是解决不了物业吗,那我华为上,网优工程师不行,项目经理不行,客户经理,各种领导一并上,24小时蹲守,没有理由,没有解释,不要跟我谈界面和困难,只接受必须搞定这个物业把站建起来这唯一的结果,否则所有相关人员年度绩效不高于C。

所以这带给的客户感觉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吧?如果我是运营商,我当然也更愿意选择这样能够主动往上贴的合作伙伴。

另外一个层面讲,个人觉得在华为做管理实际上是相对简单的事情,同样都是绩效管理目标导向,华为的管理者不太需要关心过程和原因,因为结果和领导高兴就是唯一的两个主要衡量标准,反正做不到,打C。不听领导安排,打C。没跟其他部门搞好关系,打C。调动部门或离职,打C。你一年当中前11个月表现优异但最后一个月搞砸了一件事,打C。??嗯,总之,打C就是了。(笔者注:华为绩效考核分为A\B+\B\C\D,A为最好,B+次之,现在已基本不会考虑D,所以C为最差,被打C的员工两年内不得升职涨薪,年终奖等会受到严重影响,连续两年打C者淘汰)

在同样强调目标导向以及核心理念也有customer first说法的爱立信,我想起了北区曾经的HR总监说过的一句话,尤其在困难的光景下,对于我们的员工,我们更应该学会be tough in a soft way。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必须坚持对你的高要求及对目标的预期,但一定会采用更容易接受的柔和的方式,帮助你一起完成。

换言之,就像我前面说过的,爱立信的领导或许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下属身上,提携和见证他们的成长。

当然,都是曾经的事了,听闻如今的爱立信也早已迥然于昔年,毕竟与华为中兴一样,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大环境,不思改变,终究无法生存吧。

简单说一下两家的待遇情况吧,爱立信的薪资构成相对简单,就是基本工资+交通补助+出差补助+年终奖,五险齐全,通讯费用全报,交通费及餐费视工种而定,年终奖约为2-3个月工资,福利情况良好,曾经出差五星级随便住,近年由于业务萎缩,标准有所下降。

华为不同职级下待遇差别巨大,待得时间越长,工资在收入中的占比越低,月薪按照去年应届生标准,本科9000,研究生11000,社招如果工作经验丰富又非属地化,可以申请配股,听闻只要待够三五年以上,很多人可以做到年薪:奖金:股票分红=1:1:1,在国外年收入百万以上的大有人在。这个我无法亲自验证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来看一下。我只能说,我是以属地化员工的身份进入的华为国内某代表处,收入也比在爱立信时高了一倍。

应该说华为在待遇方面,的确是完爆所有设备厂商。当然我想诸位也很清楚,任何的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只看你现阶段更需要和看重的是什么,仔细的斟酌后,再做出你的取舍不迟。

我之所以会进入华为,不全是因为待遇,实际上我因为收入仅仅才提高了这么点儿就进来这件事,已经被在我之前数年就进来,现在在国外混得风生水起的几名前同事奚落得体无完肤,我当时目光坚定的告诉他们,哥就是进来体验的,我很好奇这家公司,很想知道它如何能这样牛逼,顺便丰富一下自己的阅历。而且20xx年没跳火车参加它的面试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结,我总觉得冥冥之中,或许总该有一次交集。

当然在综合面试时,我的综面官也是华为中国地区部的某高管问我,你为什么离开爱立信来华为,我思考了半分钟,选择了一个稍微含蓄的说辞。

爱立信是业界的领袖,就像一头骄傲的雄狮,优雅而孤独,不会轻易妥协和低头,而华为就像大家所说的,是一群随时准备觅食的狼,凶猛又精力充沛,中国市场则是一片草原,而草原上最成功的掠食者,或许终究是群狼。

就以此结束吧,虽然发现似乎还有很多未尽的话,但好像也写得足够多了。

以此纪念我的通信圈十年,并祝福所有圈内或已跳出圈的兄弟姐妹,万事顺遂,并终有一天从心所欲。

更多相关推荐:
同事离别感言

同事离别感言感言难道是的那丝不可捉摸的情绪作怪让不解风情的罗罗也忽然带来了迷离的哀愁不带走一片云彩呵呵我总觉得那是一份无奈的潇洒是啊云彩聚来散去本就没有什么的原则可是那里曾经的天空呢至少或多或少的有了你的印记不...

离别感言

离别感言明天我将调离到胡家镇工作不能够和每一位同事和朋友一一道声告别在即将离开时特别对关心培养帮助信任我的各位领导同事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在水务局工作了5年是忙碌的5年充实和快乐的5年5年很短但有太多的感慨和留...

离别的感悟

离别的感悟我不想说得太多听得太多想得太多看得太多因为我怕自己感动继而为不得不接受的一次又一次离别而悲伤遗憾为一次又一次的重逢而翘首企盼我不是一个喜欢寂寞的人我喜欢热闹喜欢与朋友们在一起喜欢看到所有的事情都以大团...

离别感言

离别感言聚也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的大学军训生活即将结束但军训中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这是我们用汗水谱写的乐章是我们大学生活中的闪光点更是我们永远值得回味和追忆的日子军训是人生最生动的一课它教会了我...

离别感言

我想说两个感谢三句感言首先真诚感谢纳溪公司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对我在纳溪电信工作9年期间的支持和帮助过去几年我的工作进步和成绩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关心和帮助直到今天我也同样得到了各位领导和朋友的关心和相助在此我深表谢意...

离别感言

离别感言王松森转眼要中招考试了孩子们也即将离开母校续写他们明天的历史回想这一年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除了难舍的酸痛更多的是纠结这是一群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孩子父母眼中的宝父母给予了殷切的希望但是由于自身的多种原因学...

离别感言

在市民政局座谈会上的发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彭明渊原大竹县民政局局长我想说三个感谢三句感言三个感谢首先真诚感谢以洪波局长为班长的市民政局各位领导对我们几位离开民政系统的同志如此关心如此看重如此厚爱为我们提供了...

关于毕业感想作文:初三的离别

关于毕业感想作文初三的离别摘要繁忙之中你可曾仰望天空看到星星在闪烁闪烁我把我的祝福让他寄托孤寂的夜晚让他给你送去祝福生活让我们避免不了悲欢离合你的抉择让你我在次错过离别让我更懂的珍惜你我感情相系那是友谊的证据思...

写感想 离别感言

离别感言南河店回族学校王燕早饭后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八点了学生们依然在忙碌的打扫教室一如既往乱哄哄的一片看着他们雀跃的身影我没了平时的斥责埋怨更多一份宽容留恋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毕竟我们在一起成长了三年明天该考...

关于毕业感想作文:离别的那一刻

关于毕业感想作文离别的那一刻摘要可不要以为我们只是一群胡闹的孩子学习的劲头也不比任何人差爱迪生不是也赞成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踏实嘛转眼间中考的那一天即将到来我们也要三三两两地走进考场尽管结果不尽相同但我们共...

离职道别感谢信(离别五菱感想感言,阮柏荣)

真诚道别真心感恩诚挚道谢离别五菱有感各位领导同事由于本人将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管理学研究生国家全额公费在此特向各位领导同事真诚道别真心感恩诚挚道谢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同事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支持信任和指导各位给了我...

朋友离别感言

朋友离别感言篇一朋友离别感言聚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走过了四个春秋今天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离开四年的母校德院面对这四年的同窗亲爱的老师们有一丝苦涩有一丝不舍有一丝淡淡忧伤因为这里留下我们太多的...

离别的感言(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