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与沅州

时间:2024.4.13

课文内容:《桃源与沅州》

课 型:精读课型

上课时间:

教案作者:张成龙

年 级:九年级

13、4、24

桃源与沅州

课前预习:

1、搜集资料:了解陶渊明生平,收集与“桃源”有关的诗词名句。

2、课外选读沈从文的一些作品。

相关课程标准: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感受沈从文散文的基本特点。

3.试着比较《桃花源记》与《桃源与沅州》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沈从文散文的特点。

2.从写作方法角度来比较阅读《桃花源记》与《桃源与沅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品描绘的是一片什么样的净土乐土?(学生回答)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作品中的这种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桃源这个地方却是真真切切的。当地的山水风物,在当地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而外乡人读来可能口角余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桃源与沅州》,看看是否在作者的笔下,还残存着陶渊明作品中的流风遗韵?

二、整体感知:

(一)作品和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出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xx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八骏图》、《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西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二)检查预习:

1、落实生字词听说:结合“词语手册”的内容当堂解释、掌握。

2、概括文章大意。请学生复述,补充,教师点评。

三、课文研讨:

1、沈从文把桃源当时的玉器、鸡蛋、茶叶等土特产介绍得有声有色,是如

何来刻画的呢?

明确:写实手法。

2、文中是如何写桃源伐子的?

写了船工,写他们的生活习惯等??

3、文中出现了几类生活在沅水一带的人?他们身上有各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想借由写人表现什么?

表现人性,表现对湘西人们的赞美,对湘西民风的讴歌??

4、为何要在选文的末段讲述城门上的那一片触目黑色的来历?在这个故事中,姓唐的青年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明确:一个牺牲者。算得上是一个敢于反抗压迫的进步青年。体现民族的自爱自尊自强,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下有其价值和作用,而他最终壮烈牺牲,折射出了作者在民族自强不息背后隐藏的悲剧意识。

四、拓展探究:

1、讨论:有人说,在沈从文的笔下,常常能看到“以‘悲悯者’的挚爱,忧患民生疾苦”。例如:桃源伐子上的小水手,随时面临葬身激流的危险,即使死了,大不了顾主为死者,烧几百钱而已。对此,你如何理解?

明确:湘西地方的蛮荒落后,人民精神的日渐堕落,生活的苦痛,水手的危难,等等,作者并不仅仅为此愤懑不平,而是引导读者由现实社会的忧患去感受生命是处于怎样的时代压制之下,让读者与自己一起,从历史的角度探究这种人生和生存状态的险恶。

2、湘西散文是叙事的,意境化的叙事,作者描述湘西的山山水水,自然风物使其具有“画”的文化品格。文中哪一处表现最为明显?

明确:第六小节。司马长风说,“沈从文以屈原来加浓沅江风物的重量和华贵,同时又以沅江的兰芷来衬托屈原的风概和文采,使人物和山川,芳草与诗心,历史和现代,交溶在一起吐露芬芳。”这种追求和境界注定了沈从文具备了大家风范。

五、比较阅读:

《桃花源记》中有几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给我们描绘出了一片,隔世断尘的好去处。但凡读书人也罢,俗人也好,大多寻思着如此过把神瘾,挥霍大把的时间和闲愁,沉迷于游山玩水,消志在闲情逸致中,然后谓之雅事。莫非如此?究竟是悠哉亦或清淡,更或是寂寞使然?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两篇散文。

1、主旨:

《桃花源记》表达了陶渊明向往和平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对和平与与世无争的意境和黑暗社会的鲜明对比。《桃花源记》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桃源与沅州》中沈从文则是弘扬乡村人生和人性的美和善。人民的淳朴,人民对劳动的重视,这些美好精神,值得歌颂。

2、写作方法:

《桃花源记》:文言散文,叙事;《桃源与沅州》:现代文。

(1)带有“野性”的个性语言表达方式

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土腔”, 民俗化语言的渗透让文中水手们“相互辱骂祖

宗”、“各种古怪希奇字眼儿??长大时再用它来辱骂旁人”。 这样写人物,真实、自然、质朴、亲切、传神。

(2)借助典型的意象。

专载各类客人的“桃源划子”,船身轻,速度快,又不会出事,在平潭中游刃有余,注定了是沅水流域的交通利器。桃源的小船,本可以作为引人进入“桃源洞”大同世界的象征性器物来认识,但在这里沈从文揭力渲染的却是小船的作用。在大的沅水体系中,小船像一只过河的卒子,小与弱只是表象,当它容于水的体系中,含而化之,它却是水中最安全无事的在水中游刃有余的王子,其中的哲学人生之道是值得玩味的。

(3)传统传记的叙事方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沈从文在描绘沅水船只的过程中,时有对产生于沅水河畔的时尚名人进行穿插式的介绍,实践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物”的传统传记叙事方式。采用典型的方式介绍最早见于记载的桃源伐子上的屈原,还采用对比的方式把为反抗压迫壮烈牺牲的姓唐的学生与终日混日子的本地人进行了对比。

六、课后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桃源”的诗句:

梦幻中的桃源,似乎永远与桃花源联为一体。那是一个古老的传说,那是一个人间仙境,那也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一直以来,桃源有古代诗人的吟咏,有近代文人的描绘。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是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避世之地,是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陶渊明陶醉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里,那种悠然自得自然令世人向往。继陶潜乐于此地躬耕、写下奇文之后,不乏文人墨客来桃源壮游寻觅,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歌咏篇什,如:

李白的《桃源》诗是这样描摹桃源的:“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一水斜。露湿烟浓草色新,一番流水满溪春。可怜渔父重来日,只见桃花不见人。”

被誉为草圣的张旭所写的那首五绝:“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世称阳明先生的王守仁的那首《桃源洞》:“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2.交流与“桃源”有关的讯息:

现实中的桃源,不仅因桃花源而名闻遐尔,也借助歌唱家的演唱而传遍了大江南北。蒋大为那首声情并茂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引发多少人的遐想,激励着多少边防战士“驻守在风雪的边疆”。一曲《春暖桃花源》,醉迷了无数听众,牵动了无数游客。“三月春风,十里桃花,涓涓溪流,石板小路。幽径里撒满了桃花瓣,碧波中飘荡着那打鱼船;山也翠,水也蓝,桃花源里住一夜,多活那个二十年,谁不羡慕武陵人住在那个画中间!”著名自由撰稿人、乡土作家石煌远先生的《梦入桃花源》,那美妙的歌词,清新的画面,丰富的想象,深邃的意境,真使人如痴如醉。

3.桃源对联欣赏:

卅六洞别有一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

五百年问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七、教学小结

1、学生就《桃花源记》和《桃源与沅州》的主题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课外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或《湘西散记》,完成一次阅读笔记(5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不存在,但桃源这个地方却是真真切切的。“比较?探究”中沈从文的《桃源与沅州》,十分具体描写了此地的山水风物。这些山水风物,在当地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而外乡人读来可能口角余香。是否在作者的笔下,还残存着陶渊明作品中的流风遗韵?要仔细品味,才能谈出点道道来。


第二篇:桃源与沅州电子备课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比较探究课:《桃源与沅州》(1课时)

课前预习

1. 积累文中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中词语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生动、形象性,意蕴的深刻性。 2.培养与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

3.体会文章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情感。

评价任务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课文

1. 认真阅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生字词。

2.快速浏览课文,体会: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记写了当地的出产,风俗,历史和民情,描述了从桃源乘船上沅州的风物景况,特别是小划子上水手们的生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综合探究以下问题:

1.桃花源是还在,但是是否还如《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动人?为什么?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并明确:所有这一切,所谓世外桃源,完全是虚幻的,在现实中的桃花源根本没有陶渊明桃花源的影子。

2.沈从文笔下的野花与陶渊明笔下的野花又哪些不同?

1)沈从文的花是长在山崖间的,是野花。

陶渊明的花是人工的桃花林。

2)陶渊明做过县官,他的美好理想,充满了文人雅士的色调。

沈从文是当兵出身,他的美好理想,充满了身体的强壮与生命的豪迈。

3)沈从文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悲剧的崇高美。如他描述的“请愿”事件。

3.作者介绍最早见于记载的桃源划子上的屈原有何作用?

沈从文以屈原来增加沅江风物的重量和华贵,同时又以沅江的兰芷来衬托屈原的风概和文采,使人物和山川,芳草与诗心,历史和现代,交融在一起。

4.沈从文为什么不写桃花而写生长在山间的兰科植物芷草?

在沈从文看来,在这粗犷的世界里,并不是没有柔美的花朵,只是不如桃花那么雅致,那么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而是充满了山间野气的美,这是为了表现现实的残酷。

5.桃源划子上的小水手,随时面临葬身激流的危险,即使死了,大不了顾主为 死者烧几百钱而已。对此,你如何理解?

6.文章最后描述的“请愿事件”又有什么作用?

7.文章为何要在选文的末段讲述城门上的那一片触目黑色的来历?在这个故事中,姓唐的青年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一个牺牲者,一个敢于反抗压迫的进步青年,体现民族的自爱自尊自强,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下有其价值和作用,而他最终壮烈牺牲,折射出了作者在民族自强不息背后隐藏的悲剧意识。

8.《桃源与沅州》与《桃花源记》所表现的中心有何不同?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明确两点:

前者表现普通人性以及湘西民风,而后者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讲点拨

1. 本文还残存陶渊明笔下的流风遗韵吗?对于现实中桃花源沈从文是以怎样的语调来形容的,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教师点拨:沈从文笔下的桃花源并无那种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流风遗韵。根据文章内容可以明确这一点。

2. 有人说,沈从文的作品写的多是一些当地人认为不值得一谈的东西。为什么这些山水花草、日常民风、乃至不无悲伤的故事到了他的笔下都变得有滋有味?请以《桃源与沅州》为例,谈谈你的认识。

教师点拨:学生可以从语言特点和内容两方面来谈。

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指出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沅州上游不远有个白燕溪,小溪谷里生长芷草,到如今还随处可见。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罅隙间,或蔓延到松树枝桠上,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

更多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总结

1桃花源记一文学常识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二文章主旨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在文中虚构了一个美丽安宁和谐的世外桃源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向往...

社区员工学习桃花源记心得体会

学习新桃花源记心得体会——xxxx《新桃花源记》是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在参观逊克农场后的有感而发,文章开篇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引,将我们带入一个新时代的桃花源—逊克农场。全篇文章从即将进入逊克农场开始,一路上…

《新桃花源记》心得体会

新桃花源记心得体会今天学习了吉炳轩书记的新桃花源记令人有耳目一新又发人深省的感觉让人在羡慕之余又感叹生活的美好特将体会书写于下学习了吉炳轩书记的新桃花源记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期望过去只能在陶渊明...

桃花源记跑商心得

桃花源记跑商桃花源记跑商攻略首先是路线天熙城扶风城天武关扶风城天熙城这个路线是大家公认最快的一般不出意外都可以交票了时间710分钟完全可以搞定如果真的出现意外了到了扶风城钱还差很多那就再跑一次天武关价钱问题以下...

桃花源记小结

桃花源记学习要点思考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人物的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时间晋太元中人物渔人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新桃花源记》学习心得

《新桃花源记》学习心得今天学习了吉炳轩书记的《新桃花源记》,令人有耳目一新又发人深省的的感觉。让人在羡慕之余又感叹生活的美好,特将体会书写于下。古有陶渊明《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堪称散文中的极品。陶渊…

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暑假作文——我心中的桃花源

暑假作文我心中的桃花源每个人都应对生活有希望有理想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即使现在没有做到那也应不断项那个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陶渊明的梦是拯救天下苍生使人们生活安定富足因此留下了那篇骗了无数人的桃...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说课稿浪河中学范德林一说教材1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2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作用桃花源记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散...

桃花源记

游戏攻略寒小一的桃花源记战魂心得作者小一来源官方其实一直都在犹豫要不要写这篇姑且叫做攻略的文章因为我个人来说还是喜欢玩玩神秘啊尤其回合游戏大家对于自己的心得还有自己的属性什么都是保密的不过考虑到新手实在太多而且...

桃花源记原文

桃花源记原文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

20xx《桃花源记》语段练习

九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桃花源记班级姓名一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13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桃花源记心得(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