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

时间:2024.3.10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

张 静

毫不夸张地说,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我以前也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真正去阅读过,从来没有像看这本书那样地看一本教育书籍。曾几次水开了又凉了,凉了,又开了,也不记得去倒;曾几次小鸟停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也不能唤醒我;曾几次音乐停了也没有感觉到??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得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阅读的机会。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着我,看了后,我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真伟大,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觉得自己几十年的书教得是那么失败。

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我也想教育日记,但总是不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老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早上要带学生训练,晚上还要训练??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 这几天翻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他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教师只有懂得一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变得宽广,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而不是光全情于自己所备课的教材内容上,因为那样会使课堂变得缺乏情感,学生的兴趣也会荡然无存。

教师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教师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取胜。这就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捷发展的今天,教师为适应社会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挑战,知识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等等,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针对社会的变化来调整自己,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读了这本书后,我获得了不少收益: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教师应享受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效率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快速的工作节奏,激烈的竞争,无形的压力,使我们忘记了自己,每日象是一根绷紧的弦,整天脚步匆匆,把自己的人生视为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世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角斗场,自己则是一台疲于工作的机器,我们似乎根本没有闲心去享受生活。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心情怎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怎能教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怎么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那平素里再平凡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是啊,“防碍教师享受生活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教师自己。”

二、“把困难当作机会”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不能适应变化,或不愿改变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它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

的困难,你做怎样的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三、“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

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我们每位教师的一个问题。因为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教师也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将成为我们不断探索、改进的一个课题。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做短短课表的“守财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最近,有幸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感受颇深。此书读起来非常亲切,他的每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他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要继续学习”

书中说到:“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

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继续学习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设疑问难、探究学习、自行解决问题”等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继续学习同样给我的课堂教学带进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从最初简单的电教媒体——幻灯、投影,到现在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使知识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可以把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新知。当然要熟练掌握使用这些教学手段,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才能制作出精美而且实用的课件。 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二、“思索是一件快乐的事”

“写作只不过是另一种说话而已,虽然写作比说话要艰苦些,但本质上都是一种表达。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要写作必定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想说话,二是有话可说,三是会说话。” “一个人要有思想,不是凭空有的,而是能怀疑,能独立,有鲜明的自我,思想自然就会来眷顾你”??

以前总感觉思考着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同时我也终于明白了领导们要教师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其实要求老师写读后感并不是为了强迫教师们读书,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因为读而不思是写不出感想来的,更不可能从中获得提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感悟,让我“想说话”、“有话可说”,也希望我能不负重望真正变得“会说话”

社会在发展,中国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借用方方校长的一句话:

“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就,重要法宝是让学习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习惯,并让这种习惯熏陶我们身边的每一株幼苗,为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我最喜欢的古诗词——《春江花月夜》

张 静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唐)张若虚

第一次读到《春江花月夜》时还很小,好象是上小学五年级。在一所中学做语文教师的伯父教我古诗词的平仄声,为了让我更好的领略什么是平仄声,他给我读了这首诗。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诗原来应该那样读的。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选了这首诗来读,那么长的一首诗,只有十一、二岁的我怎么会理解?后来我问过父亲,父亲很茫然,他已经不记得了,我想大概这就叫缘分,我和这首诗的缘分。当时是无法理解这诗中复杂的感情的,只是觉得美。名字美,春、江、花、月、夜,无一不美。境界美,那种浩瀚无垠,那种幽美恬静,那种清明澄彻,那种神思飞跃,那种诗情荡漾,那种曲折有致,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倒背如流。 后来就听到了那首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暮鼓夕阳,

萧音悠扬,春江漫游。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如果能在清幽的夜色下,轻弹一曲,再读读《春江花月夜》,那是何等的浪漫意境啊!可惜,我不会弹奏琵琶,无法领略古人的浪漫情调,只好引以为憾事。

大学时学《中国文学史》,用的是中国文学出版社八四年版。刚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到唐代文学那一章,还好,有一段就是专门讲述这首诗的。但对它的评价却明显低于我的期望,竟然说什么“这首诗受着六朝诗风的影响”,又说什么“在艺术上是有可取之处的”,竟然仅仅是“有可取之处”!还又说什么“可惜的是,在整个诗里,轻笼着一层人生渺茫、世事无常的怅惘”。P话,人生本来就是渺茫的,世事本来就是无常的嘛,有什么可惜的,正是它的好处呢!因为这,我对中国文学史这门课一直都心存芥蒂,宁愿自己一点一点地到图书馆去找其它的书学中国文学史,也没有再上这门课。后来尤其是近几年,每每想起当年的这些事,总是为自己年轻时的任性感到可笑。那是19xx年的书啊!你还能苛求它多少呢?

也是在大学里读到了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对这首诗的评价,真有找到了知音的感觉。闻一多在谈到这首诗时说,“更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没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又说,“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些都是我一直心里所想而又表达不出的想法啊!说实话,在读到他的这本书之前,对闻一多的了解仅仅就是那篇《最后的演讲》与被暗杀,由于这本书再去读他的全集,了解他这个人,才知道他为什么会被称为“著名学者”。一个伟大的学者,却被长期仅仅作为一个爱国民主人士为人所熟知,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

这首诗应该代表了唐初诗歌的最高成就。它的作者张若虚虽仅有两首诗传世,但他拥有这首被后人称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个天才辈出的年代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上不同于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年代人命如草的悲苦吟唱,下也不同于中唐朝以后饱经沧桑的苦难现实,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哀愁,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却露着欢愉。它有

的只是少年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莫名的惆怅与哀愁,有那么一点儿“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却又有着人生苦短,宇宙浩渺的无可奈何的淡淡感伤与留恋,在忧郁与悲伤中充满了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闪烁着青春、自由与欢乐,是初唐向盛唐过渡的标志性诗作,兼具初唐气度和盛唐气象。博大,进取,宽容,唯美,让人隐隐看到了一个伟大时代即将到来的前兆。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张若虚


第二篇:《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书心得[1]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转变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得

李连云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倡导学生自主 、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经验与学习兴趣,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就必须要认真地学习新的教学观念,除旧纳新,笑迎春风。最近我读了周成平老师的《高中新课程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只有不断的读书书学习,给自己充电,掌握符合时代的新理念、新策略,才能成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下面是我书后的一点感触:

一、学好新教材,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自然不就会失去威信。教师一旦停止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动,别说是学生,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工作十分枯燥、乏味。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自己。学好新教材,在教学中力求更新观念,不断学习,这才不至于“穿新鞋走老路”。树立“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理念,树立“教师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观,已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有目的、有组织在新知识、新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达到通过引领、合作、探究的过程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二、践行新教材,转变教法,“以学为主”

卢俊说:“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道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现道理。”新老教材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新

教材使用后教学内容增加,课时量反而减少,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别说学生学不到更多的知识,就连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我们可以反思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策略,过分追求一节课的容量、环节、精彩度等,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价值的能力培养。一堂课下来,充其量师生关系只不过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教师表演的再精彩,学生不过是一个观众而已。这与新课程提倡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理念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大胆探索,尝试将“自主学习”、“问题启发”、“实践探究”引入课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不仅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达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终身受益。眼前我们在主力打造有效课堂,只有从教学策略上力求转变,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主体状态,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和方法,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可见,转变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主导者的地位,才能达到知识的正真建构和内化,也是实现教学有笑话的最佳途径。

三、透视新教材,走下讲台,关注学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的要求。教学中明确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体验,要求教师走下讲台,变领导者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着的角色转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挂在嘴边的话是:有些问题、练习不知在课堂上讲过多少遍,可是一考试学生不会做。通过读书,我有所认识: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那就是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问题。大概是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了教学结果却忽视了教学过程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也可以说,没有引导学生体验质疑、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对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学生也就很难掌握相关的知识,很难达到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了。因此,教师就的转变角色,走下讲台,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知识背景,情感态度。不要一味的

以教师为中心,“一厢情愿”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思维,学习效果自然不佳。

读了周成平老师的《高中新课程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真切体会到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实践中探索适合学情的方法、策略,我们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更多相关推荐: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读《给老师的建议》心得体会武威六中赵栋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我阅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深入浅出地把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展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阅读完给教师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五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五篇默认分类20xx1221082314阅读3881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本学期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扼要谈谈三点读书感悟感悟之一成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何为教师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基础教育的奥秘基础教育似乎是十分浅显的几乎什么人都可以对此评头品足但它又仿佛是十分神秘的多少的仁人志士花费毕生的精力都没能把它研究透彻以至于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中心小学李学强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他有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比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教育经典伴我行青年教师读书征文活动松江区民乐学校二00八年十一月目录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李万红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张巍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马琼357谈谈对后进生工作的感想王浩8阅读改变人生满保琪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给教师的建议gt读后感800字一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香茗满口余香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神清气爽犹如聆听高人的谈话茅塞顿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的好书在骨干三...

20xx年《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五篇(任贵云)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任贵云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本学期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