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历年考试合并试题

时间:2024.4.21

信息管理系统历年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   A )。

  A.需求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运行维护

2.在系统评价报告中,不属于评价内容的是(C  )。

A.技术性能指标评价     B.经济指标评价   C.可移植性评价  D.综合性评价

3.在系统设计时应按(C )。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 B、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  D、按管理机构划分子系统4.从使用者角度看,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  B  )。

    A.概念结构    B.功能结构   C.管理职能结构    D.网络计算结构

5.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较为成熟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该方法所具有的特征是( C )。

A、充分理解用户需求 B、自顶向下进行开发  C、动态地定义系统功能 D、完整的文档资料

6.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  D  )

  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  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

7.结构化方法中,数据流程图是(  B  )。

A.工程流程图的抽象    B.业务流程图的抽象   C.系统流程图的抽象    D.程序流程图的抽象

8.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D  )。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9.结构化方法中,数据流程图是(B )。

A.工程流程图的抽象   B.业务流程图的抽象   C.系统流程图的抽象  D. 程序流程图的抽象

10.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

A.系统分析报告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可行性报告    D.用户操作手册

11.总体上说,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A  )。

     A.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B.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

    C.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  D.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12.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 C )。

     A.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    B.系统的数据流程  C.系统是什么    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

13.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  C  )。

    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  B.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  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D.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14.信息源中的同一信息可以为多个信息接受者使用,这种特性称为信息的(  C  )。

A.扩散性    B.层次性   C.共享性    D.普遍性

15.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 B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

16.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   B  )。

A、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系统分析、运行维护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C、系统分析、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总体规划、系统评价

17.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很多,一般认为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是( D   )。

A.数据处理功能     B.事务处理功能   C.辅助决策功能      D.系统开发功能

18.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职能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  B  )。

  A.网络结构    B.金字塔结构  C层次结构    D.功能结构

19.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B  )。

A.物理系统  B.人机系统   C.机器系统   D.人工系统

20.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 D  )。

A.信息的收集      B.加工      C.传输和利用信息      D.决策

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下列选项中不包括在内的是( C )。

    A.技术可行性分析    B.经济可行性分析   C.信息可行性分析    D.管理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2.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  A  )。

    A.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   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3.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构成包括(    )。

    A.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    B.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

C.计算机科学、数学    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

4.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  B  )。

  A.事务处理系统    B.战略计划子系统C.管理控制子系统    D.执行控制子系统

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C  )。

A.组织机构    B.网络结构  C.管理/职能结构     D.功能结构

6.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  A  )。

A.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    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7.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列选项中不包括在内的是(  C  )。

A.技术可行性分析  B.经济可行性分析  C.信息可行性分析  D.管理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8.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基础是(  B  )。

   A.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   B.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

C.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    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

9.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是(  C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总体规划    D.系统更新

10.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  B  )。

    A.系统详细调查    B.绘制模块结构图  C.绘制数据流图  D.现行系统分析

11.下列最差的耦合方式是(  D  )。

  A·过程耦合    B.数据耦合C控制耦合    D.非法耦合

12.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

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

13.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  C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C、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D、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14.下列系统测试方法中属于“穷举路径”测试的是(  B  )

A、一般测试法、B、白盒测试法C、黑盒测试法D、简单测试法

15.下列最准确概括结构化方法核心思想的是(  C  )。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C.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D.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共享的基础

  B.数据库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信息的战略储备和供给

  C.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协调则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颗奔腾的芯

  D.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依靠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因而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   B.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

C.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之一    D.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18.下列最能准确概括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的选项是(  D  )。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1.以下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一机”合成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

  C.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是模型驱动的

2.以下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是(  B  )。

A.网络技术    B.通讯技术  C.开发语言    D.数据库技术

3.MIS的三大支柱是指(  A  )。

  A.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管理  B.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C.信息源、信息处理器和信息用户  D.输入、输出和处理

4.ERP的含义是( B   )。

    A.物料需求计划    B.企业资源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制造资源计划第二代

5.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 B )。

    A.文件/服务器模式    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客户/服务器模式

6.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A  )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7. CIO就是(  B   )。

A.系统分析员   B.首席信息官     C.系统设计员   D.信息中心主任 

8.DSS是指:( C   )

    A.专家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经理信息系统

9.MRP-Ⅱ是在什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 )

    A.企业资源计划     B.办公自动化   C.MPS      D.物料需求计划

10.CIO就是(  D )

A、系统分析员    B、系统设计员   C、信息中心主任   D、信息主管

1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D  )。

A、DFD图  B、系统流程图  C、详细调查报告  D、系统分析说明书

12.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完成(  D )。

A、程序设计B、物理设计C、代码设计D、系统逻辑设计

13.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  B  )。

      A.系统总体测试、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   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C.先白盒测试再黑盒测试   D.先黑盒测试再白盒测试

14.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D  )。

     A. DFD图    B.系统流程图  C.详细调查报告    D.系统分析说明书

15.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是(  D  )。

     A.系统分析说明书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系统测试方案    D.可行性报告

16.系统设计说明书描述了新系统的(  B  )。

     A.数据模型    B.物理模型  C.逻辑模型    D.概念模型

17.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  )。

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B.进行网络设计和建设

C.进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设计  D.进行代码设计

18.系统设计的目的是(  D  )。

    A.设计系统的逻辑模型B.程序流程图设计  C.系统中的程序设计 D.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

19.系统实施的依据是( C   )。

A.系统总体结构    B.系统代码设计   C.系统分析与设计和文档资料    D.系统运行环境

20.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  D  )。

A.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   B.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 

C.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   D.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勾画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便说明(  C  )。

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B.系统是什么   C.系统干什么    D.系统如何实施

22.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是(  D  )。

A.数据流、数据条目、数据项     B.数据流、文件、文件条目

C.系统结构图、子系统分布图、模块图  D.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加工说明

1.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  B )。

A.一般测试法、特别测试法    B.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

C.单测试法、复杂测试法     D.辑测试法、物理测试法

2.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D )。

A.证明所编程序的正确性     B.完善已编程序的功能

C.保证程序各模块之间的正确连接   D.尽可能多的发现已编程序中存在的错误

3.系统设计工作不包括( B )。

     A·代码设计    B.程序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数据库设计

4.系统由输入、输出、处理、反馈、控制5要素组成,其中反馈是指(  C  )。

A.给出处理所需的内容和条件    B.处理后所得到的结果  

C.将输出的一部分信息返回到输入,以供对系统进行控制用   D.根据条件对输入的内容进行加工和转换

5.系统分解的原则包括(  B  )。

A.可控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  B可控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

C.可控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   D.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

6.程序设计和详细设计的错误往往是通过(C )发现的。

A.系统测试  B.子系统测试   C.模块测试  D.白盒测试

7.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 A )。

    A.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阶段  B·机器语言、高级语言、人工智能语言等阶段

  C.Foxpr0、C、C++     D.DBase、Foxpr0、VFP

8.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按顺序分别是(  A  )。

A、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B、汇编语言、机器语言、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高级语言、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汇编语言、VB语言

9.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A  )。

A.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源和终点    B.数据流、处理、加工、数据源和终点

C.数据流、数据流名、加工、处理    D.数据源、加工、文件、外部项

10.数据字典描述的信息有( C )。

A.数据流条目  B.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

C.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数据项条目   D.数据流条目、数据项条目

1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  C  )。

A.系统结构图    B.业务流程图   C数据流图    D.控制结构图

12.模块划分的原则是( D )。

     A.耦合小,内聚小    B.耦合大,内聚小  C.耦合大,内聚大    D.耦合小、内聚大

13.模块间的调用关系不包括(  D  )。

     A.直接调用    B.判断调用  C.循环调用    D.交换调用

14.新老系统的转换有同时使用的过渡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称为(  B  )。

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

15.使系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修改的维护称为( A   )。

    A.适应性维护    B.改正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16.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基层管理属于( D )。

A.战术级管理    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

17.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B )

A.战术级管理    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

18.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D  )。

A.控制层管理    B.作业层管理   C.战术级管理   D.战略级管理

19.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   )。

A、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  C、半结构化决策   D、过程管理

20.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  )

    A.弱      B.强     C.独立     D.简单

1.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

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2.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下列的模块内聚方式中聚合度最高,性能最好的是( C )。

A.巧合内聚    B.逻辑内聚   C.功能内聚    D.过程内聚

3.对某公司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是否值得开发一个新系统的工作是进行(  C  )。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系统性能

4.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B   )。

     A.组织结构图    B.数据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业务流程图

5.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  A  )。

    A.总体规划阶段    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

6.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  D  )。

    A.系统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业务流程图

7.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错误的维护称为(  B  )。

     A.适应性维护    B.改正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8.信息源中的同一信息可以为多个信息接受者使用,这种特性称为信息的(  D  )。

A.扩散性     B.层次性         C.普遍性     D.共享性 

9.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  B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

10.模块划分的原则是(A  )。

A.耦合小,内聚大  B.耦合大,内聚小  C.耦合小,内聚小   D.耦合大,内聚大

11.模块结构图是哪一个阶段的结果(B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测试

12.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

A、联接       B、调用  C、耦合       D、凝聚

13.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如果两个模块之间传输的信息是控制信息,则这种耦合方式称为( B )。

    A.数据耦合    B.控制耦合  C.非法耦合    D.内容耦合

14.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如果两个模块间的通信信息是若干数据项,则这种耦合方式称为(  A  )。

A.数据耦合  B.控制耦合   C.非法耦合   D.内容耦合

15.比较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B2C(或称B to C)是指(  B  )。

   A、消费者之间的直接电子商务    B、企业与直接个人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D、以上都不对

16.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  D  )

A、系统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业务流程图

17.不同的管理层次对应不同的子系统,其中高层管理所对应的子系统是( C  )

A、执行控制子系统  B、管理控制子系统   C、战略计划子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

18.如果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关心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导出测试数据的测试方法属于(  B  )。

A.一般测试法    B.黑盒测试法C.简单测试法    D.白盒测试法

19.新老系统的转换有同时使用的过度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称为(  B  )。

     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

20.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  C  )的决策

     A.结构化   B.管理    C.半结构化   D.经济

21.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  C  )。

  A.中层管理    B.高层管理C.基层管理    D.目标管理

2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B  )。

A.SA     B.OOP     C.OOD    D.OOA

23.从理论上讲,系统设计阶段的模块结构图是由下列哪个文档资料导出的(D  )

A、系统结构图B、数据结构图C、控制结构图  D、数据流图

24.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大部件是( C   )。

A.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 

B.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分派和信息管理者

C.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D.信息源、信息加工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25.从纵向视角看,管理信息系统的最高层是(  B   )。

A.事务处理系统    B.战略计划子系统  C.管理控制子系统   D.执行控制子系统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管理应用层次分类可分为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和(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开发语言

5.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管理

6.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核心业务活动分类可分为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

7.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8.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对它的分析和研究可采用系统理论中的系统分解法

9.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

10.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12.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 (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1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14.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大致可划分为集中式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或C/S模式))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或B/S模式))模式四种。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具有生命周期,通常被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和系统评价等阶段。

16.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17.管理对信息和信息处理的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准确性、及时性 、适用性经济性。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19.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分为五类,即概念结构、功能结构、管理职能结构、软硬件结构和网络计算结构

20.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从核心业务、数据处理方式、管理应用层次、行业和业务职能4个角度来分类。

21.管理信息系统的矩阵式结构,即管理/职能结构。

2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

23.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24.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25.数据流程分析的三种工具是(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加工说明)。

26.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和非法耦合等三种模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数据耦合)。

27.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工具是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

28,数据字典中描述的内容有数据流条目  数据项条目、文件条目和数据项条目

29.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关键的一步,可进一步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详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

30.需求分析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详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总体需求分析的目的是进行总体规划,明确未来系统“(是什么)”;详细需求分析也称系统分析,主要明确未来系统“(干什么)”。

31.人们将管理活动分为高、中、基3个层次,即(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执行控制层。

32.人们通常用SA表示(结构化分析),而用SD表示结构化设计

33.人们经常用耦合和(  内聚  )的概念衡量模块之间的独立性。

34. ERP的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

35.ERP的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它是在(MR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36. soL的中文含义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18.OA的含义是(办公自动化(或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办公室事务中应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

37.Cl0的中文名称是(信息主管)。

38.MRP-Ⅱ的中文名称是(制造资源计划)。

39.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件组成。

40.从综合视角看,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金字塔(或管理职能))结构。

40.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

42.按照处理方式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43.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应有5个要素,即输入、输出、(处理)、(反馈)和(控制)。

44.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按先后顺序划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45.信息一词的英文单词是(Information)。

46.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

47.信息加工不可避免地产生时间延迟,这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滞后性)。

48.信息使用能力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和信息决策力。

49.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开发的可能性是指 (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开发新系统)。

50.信息的生命周期可分为需求、收集、传输、处理、存储、维护、使用和退出等过程。

51.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依次是(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总体测试)。

52.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总体测试。

53.系统设计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大部分。

54.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55.系统分析的过程是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56.系统测试的任务就是为了(寻找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57.系统维护主要包括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数据维护)三部分内容。

58.系统分析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上接(总体规划),下联(系统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9.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黑盒测试法)和(白盒测试法)。

60.系统分解的三原则是指- (可控制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

61.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方法

62.系统实施阶段需要提供各种文档资料,最重是(用户操作手册)

63.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

64.现行系统分析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两大部分。

65.一个企业可以按职能、地区、产品等原则划分管理部门,这三种方式中最广泛采用的原则是按(职能)划分管理部门。

66.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67.一般将管理活动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也称为:(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执行控制层)。

68.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69.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

70.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3种,即(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和分段切换

71.“没有不透风的墙”一般是指信息的(扩散性)属性。

72.“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结构化分析) 方法的基本思想。

73.通常认为在系统设计中,(模块)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74.通常管理可分为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75.程序设计过程就是把系统设计的结果翻译成(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

76.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其目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即:明确“ (系统是什么)”

77.为保证系统分解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需要考虑的原则是指可控制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和(接口标准化原则)。

78.计算机语言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历程。

79.站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看,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开发语言).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

80.(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开发语言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

81.“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82.结构化设计的特点是(1)相对独立和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2)块内联系大,块间

   (联系小);(3)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

83.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84.模块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即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和(非法耦合

85.模块结构图描述的是系统的(层次性),而通常的“框图”等描述的是系统的(过程性)

86.  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87.对当前系统的调查通常可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

88.对于确定型的管理问题,可以依据一定的决策规则或通用的模型来实现其决策过程的自动化,这种决策称为结构化决策。

89.制造资源计划简称(MRP-II)、 它是在(MRP(或物料需求计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0.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

91.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

92.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和开发环境的可行性。

93.执行控制子系统的任务是确保(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94.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现行系统概况、现行系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子系统的划分新系统的开发条件

95.直接切换是指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中间没有过度阶段

三判断题

1.信息是对管理者有用的数据(Ö   )

2.信息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关系型(×   )

3.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要解决系统“干什么”,同时也要解决系统“如何干”等问题(  × )

4.信息可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同的管理层次需要不同细度的信息。(Ö   )

5.信息加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时间延迟,这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滞后性。(Ö   )

6.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  Ö   )

7.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将企业的全部信息集中管理,才可能成为企业可资利用的资源。(   Ö  )

8.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炼有用的信息,以辅助各级管理者的决策。(  Ö  )

9.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  Ö  )

10.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 Ö )

1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工具,它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  ×   )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单纯是一种用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的工作。(  ×   )

13.总体规划阶段必须要对当前系统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  ×  )

14.总体结构设计需要从软硬件两方面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Ö  )

15.系统总体设计阶段只需要从软件方面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    )

16.系统开发的目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Ö  )

17.系统设计在逻辑上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大阶段。(  Ö  )

18.系统测试就是对程序设计工作的检验,是为了证明程序不存在错误。(  ×  )

19.系统分析也称为总体设计,是系统详细开发的关键性阶段。(  ×  )

20.系统测试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   )

21.系统切换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安全的是直接切换(×)

22.系统的存在需要目标、功能和结构3个基本条件。(  Ö  )

23.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依据模块结构图等文档资料,确定新系统的设计方案。(  ×  )

24·系统通常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一般只有网状结构。    (  ×  )

25.在进行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时,必须先进行输入设计,然后才进行输出设计。(  ×  )

26.在总体规划阶段,一般应进行详细调查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 )

27.在进行模块设计时,应力求减少模块的耦合,增加模块的内聚。(  Ö )

28.数据流图的子图与父图的数据流必须平衡。(  Ö  )

29.数据流图反映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的判断与控制条件等技术问题。(×    )

30.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Ö   )

31.数据流必须通过加工。( Ö   )

32.程序设计过程就是把系统分析的结果翻译成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Ö    )

33.程序设计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  )

34·程序员在进行编程时不必遵从一些规则和共同的规定。、    ( ×   )

35.模块结构图是在业务流程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   )

36.模块结构图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Ö   )

37.企业开发MIS的主要目的在于:用计算机系统代替管理者的决策过程。(×  )

38.简单地讲,系统分析中需要确定的逻辑模型就是指业务流程图。(  ×  )

39.简单地说,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Ö    )

40.简单的说,系统分解的目的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Ö  )

41.输出设计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

42.逻辑模型是指仅在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Ö  )

43.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Ö  )

44.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是具体分析的第一步。(×  )

45.黑盒测试法是一种穷举路径的测试方法。(  ×  )

46.白盒测试法是一种穷举输入的测试方法。(  × )

47.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用它代替人进行决策。(  × )

48.代码是用数字或字符来代表事物或属性的符号,代码设计就是给有需要的实体及属性进行相应的编码。(Ö)

49.如果时间紧迫,采用增加开发人员的方式是加快MIS开发进度的最有效办法。(  × )

50.如果把计算机作为一个系统看待的话,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Ö )

51.所谓信息加工就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  Ö  )

52.测试过程按照“自底向上”的思想,分为模块测试、分调、总调三个层次。(  Ö  )

53·对于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种决策过程而言,结构化决策最容易实现自动化。 ( Ö )

54·从管理/职能角度看,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金字塔结构。    (  Ö  )

55.只有进行了系统总体测试,才能着手模块测试(  ×  )

56.块内联系小,块间联系大是结构化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  )

57.最安全可靠的系统切换方式是直接切换。(  ×  )

58.MIS开发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语言、数据库编写程序代码。’(  ×  )

59.原型化方法一般可以分为探索型、实验型和演化型三种类型。(Ö   )

60.总体规划阶段必须要对当前系统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 × )

61.结构化分析的核心思想是“自底向上,逐层分解”。( ×   )

四、简答题

1.请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式结构的含义。

   答案: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内容和管理决策的层次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看

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含义描述如下:首先,组织的管理是分层次的,一般可分为战略计划

层(高层)、管理控制层(中层)和执行控制层(基层)。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它们提供的信息

处理与决策支持也分为三层。其次,组织的管理在分层的同时,又按管理职能分条,相应的管

理信息系统也就可以分为市场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第

三,下层的系统处理量大,上层的处理量小,下层系统为上层提供数据,形象地说,下层较“宽”、

上层越来越“窄”。综合上述三点就组成的纵横交织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2.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

答案: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人

数的多少。管理层次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须。

3.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

答案:管理层次通俗一点讲,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须;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直接管理下级人数的多少。

4.简述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信息系统通常都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等功能,这些功能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苗计算机和人工过程承担。具体包括:(1)数据收集和输入功能;(2)数据传输功能;(3)数据存储功能;(4)数据加工处理功能;(5)数据输出功能;(6)查询功能;(7)统计分析功能;(8)预测决策功能;(9)系统管理功能

5.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为确保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更有效,在系统开发前应充分做好准确工作,主要包括:(1)借鉴同类系统的开发经验;(2)确定系统目标、开发策略和投资金额;(3)收集和整理基础数据。

6.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

答案:通常,面对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我们无法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要将系统按一定的原则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每个子系统相对于总系统而言,其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大大降低,减少了分析问题的难度,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7.简述系统分解的原则。

  答案:系统分解过程事实上是确定子系统边界的过程,每个人根据对系统理解的方式与角度不同,对子系统的划分将出现不同的结果,但通常的原则有三个;(1)可控制性原则;(2)功能聚合性原则;(3)接口标准化原则。

8.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

答案: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总系统而言要小的多,便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9.简要说明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

答:系统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因此系统分析人员首先必须理解并描述出已经实际存在的当前系统,然后进行改进,从而创造出基于当前系统,又高于当前目标系统。具体讲,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1、现行系统调查;2、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3、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4、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系统目标;5、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6编写系统说明书。

10.简述现行系统初步调查的主要目的。

答:主要目的是(1)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理解;(2)分析现行系统的优缺点,从而逐渐理解新系统开发的目标;(3)对现行系统作出延用分析,判断有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

10.简述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答: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对所有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11.简述代码设计的原则。

答案:(1)具备唯一确定性,每个代码都仅代表唯一的实体或属性;(2)标准化与通用性,凡国家或主管部门对某些信息分类和代码有统一的规定,如国标、部标等,则应采用标准形式,以求通用化;(3)可扩充且易修改,要考虑今后的发展,为增加新代码留有余地,防止类似计算机20##年问题的再次出现;(4)短小精悍,代码的长度会影响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处理速度以及输入时的出错概率,因此在保证可扩充且易修改的前提下,要尽量短小;(5)具有规律性,这样可便于编码和识别,便于用户识别和记忆。

12.简述详细设计包括的内容。

答:包括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几个阶段和内容。

13.简述模块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答:系统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确定划分后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模块结构图,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及其调用关系;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如何从数据流图导出模块结构图。

14.简述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答: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15.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

   答案:结构化开发方法有6个阶段。(1)总体规划阶段,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形成系统分析报告。 (3)系统设计阶段,形成系统设计报告。(4)系统实施阶段,形成用户操作手册。 (5)运行维护阶段,形成运行状况报告。 (6)系统评价阶段,形成系统评价报告。

16.简要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答案:系统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分

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1)对当前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数据;

    (2)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3)进行数据流程分析,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补充完善,建立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4)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把上述分析过程和结果以文档形式保存。

17.简述系统划分的原则。

  答案:主要有:(1)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2)使数据冗余较小;(3)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4)适当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5)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18.简述模块测试和子系统测试的含义。

答案:模块测试的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在该步发现的问题大都是程序设计或详细设计中的错误,对于模块测试,一般分成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子系统测试就是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主要是测试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通信,即重点测试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一般有非渐增和渐增式两种策略。

19.简述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关系。

    答案:计算机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重要学科基础之一。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活动服务的,它的产生源于管理科学的发展,但管理信息系统却依赖于现代技术而存在。人们从有管理活动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利用工具进行信息处理了。

    计算机越来越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工具,计算机和数据通信技术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手段。面向现代化管理活动中大量的、复杂的数据,没有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是难以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进而对管理进行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在发展制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计算机相关知识,财很难设计出高质量的管理信息系统。

20.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案: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现行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分析,将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在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现行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21.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

答: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22.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

    答案:系统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其任务是要依据系统分析阶段产生的文档资料,采用正确的方法确定新系统在计算机内应该由哪些程序模块组成,它们之间用什么方式联结在一起以构成一个最好的系统机内结构,同时还要使用一定的工具将所设计的成果表达出来。另外,考虑到实现系统功能的需要,还要进行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处理设计和安全设计等。

23 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和方法。

答案: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24.简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和基本策略。

    答案:(1)“分解”和“抽象”是结构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再分别锯决,这就是“分解”。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集中精力先解决主要问题这就是“抽象”。

    (2)“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结构化方法按上述思想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按照这种策略,不论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规模有多大,分析工作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对于大的系统只需要多分解几层,分析的复杂程度并不会随之增加。这也是结构化分析的特点。

25.简述需求分析的目的。

答案: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用户的这些想法和要求,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详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总体需求分析也称为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明确未来系统“是什么”的问题,详细需求分析也称系统分析,主要明确“干什么”的问题。

26.简述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

    答案:数据流贯穿于企业组织的每一个活动中,可以说没有数据流就没有企业的活动。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一方面人们不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还能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

27.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

通常,面对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我们无法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要将系统按一定的原则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每个子系统相对于总系统而言,其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大大降低,减少了分析问题的难度,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28.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阶段和各阶段产生的文档。

(1)总体规划阶段,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形成系统分析报告。

(3)系统设计阶段,形成系统设计报告。

(4)系统实施阶段,形成用户操作手册

(5)运行维护阶段,形成运行状况报告。

(6)系统评价阶段,形成系统评价报告。 

29.什么是系统切换?

     答案:所谓系统切换就是在系统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的,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投入运行的过程。

30.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

答案:有三种切换方式,即(1)直接切换,指在原有系统停止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2)平行切换方式,指新系统与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代原旧系统;(3)分段切换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分期分批逐步转换。

 31.简述系统分析的工作步骤。

答案:系统分析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1)详细调查和分析用户需求。在总体规划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了解、分析用户需求,调查用户的有关详细情况;(2)确定初步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仅指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逻辑模型由一组图表工具进行描述;(3)编制系统分析报告。即对上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这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

32.简述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33.简要说明什么是信息系统,其典型的数据处理有哪些

   答:信息系统是通过输入数据、加工数据、输出信息的过程,实现其目标的系统,简单地讲,信息系统就是处理数据和信息的系统,它的特征主要有(1)信息系统的输入输出都是数据和信息,有别于物质系统或能量系统;(2)它的存在不应该是孤立盲目的,而是存在于某个更大的系统之中,并为之服务;(3)信息系统中数据和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

34.试述如何对系统进行测试。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的。因此测试过程按照“自底向上”的思想,分为模块测试、分调、总调三个层次,它们分别对应着程序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1)模块测试的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在该步发现的问题大都是程序设计或详细设计中的错误,对于模块测试,一般分成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2)分调。也称子系统测试,就是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主要是测试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通信,即重点测试予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一般有非渐增和渐增式两种策略;(3)总调。也称系统测试,它是把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用以发现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中的错误,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35.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可能性和必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讲可行性研究一般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技术上的可行性,指根据新系统的目标来考虑系统的硬设备、软件、环境条件和技术力量等是否具备,即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2)经济上的可行性,是指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和效益的投入——产生分析,来说明开发新系统在经济上是否合算;(3)管理上的可行性,主要考虑当前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否有条件提供新系统所必需的各种数据和企业最高层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对新系统所提供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即研究开发新系统是否是必要的;(4)开发环境的可行性,主要指领导意见是否一致,企业有无资金保证,能否抽出骨干力量参加系统开发等。

36.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数据流贯穿于企业组织的每一个活动中,可以说没有数据流就没有企业的活动。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一方面人们不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还能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

37.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

答案: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一方面人们不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还能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

38.什么是数据流程分析?

    答案: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分析一般需要用到三种工具: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其中,数据流图是用图形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分解,描述系统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有什么联系;数据字典用图表描述系统中的每一个数据组、数据存储和数据项;加工说明有时也称做处理说明,是用文字等形式详细描述系统中的每一个基本处理的过程。

数据流图,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39.什么是“耦合小、内聚大”原则,请简要说明。

答案:系统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将系统分解成为一些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耦合和内聚这两个概念就是度量模块独立性、衡量模块划分质量的重要概念。

耦合表示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数据耦合、控制耦合、非法耦合等方式。数据耦合是一种较好的耦合方式。(2分)

内聚是用来表示模块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联系程度的概念,有巧合内聚、逻辑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等方式,其中巧合内聚的性能最好。(2分)

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模块间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有适当的共用性,即满足“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

40、什么是结构化方法?比较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法的优缺点?

解答: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法均属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一般认为,系统开发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没有固定的系统开发方法,每个程序员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写代码,而且也没有什么说明性的文档,这时开发出的系统的程序很难被其他人读懂,后期的维护也很困难,这也是后来产生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它把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并且规定在每一阶段完成固定的工作,利用完整的开发文档记录整个开发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开发过程中的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初,友好的语言和自动化编程工具的出现,促成了原型化方法的产生的发展,这种方法对确定有效的用户需求十分有利。

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另一种重要的面向对象的方法,它把数据和方法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对象,通过众多对象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出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图形、多媒体和复杂系统的开发。

结构化方法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它将系统开发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比如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等),并严格按照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进行系统分析,只有当上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并将工作成果撰写成文档报告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很难说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法到底哪各更好,实际上它们各有优缺点,一般说来,结构化方法属于一种严格的、需求预定义方法,只有在分析清楚用户需求后,才能着手系统实施工作(简单地讲,就是编程工作),而原型化方法则属于一种需求动态定义的方法,在初步了解了用户需求的基础,就着手编程工作,制作系统的原型。

两者相比,结构化方法的主要优点按部就班,不容易出现大的错误,但缺点是过于死板,开发周期较长。原型化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快速分析出用户的真实需求,但缺点是必须以自动化编程工具为基础,同时规范化程度不高,不利于大系统的开发。

当然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方法不是两种对比的方法,一般认为原型化方法只是结构化方法的一种变形或补充,它常常与结构化方法结合使用,主要用于分析用户的需求。

 4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监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4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监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43.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在总体规划的前段工作中,通过初步调查,了解系统的概貌和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确立了新系统目标。在此前提下,再来分析开发新系统的条件是否具备,明确新系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可能性和必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讲可行性研究一般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4.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答案: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可能性和必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讲可行性研究一般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开发环境的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5.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细化,确定划分后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模块结构图。这一过程中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成多个模块;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数据交换及其调用关系;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

46.决策分为哪些类型,它们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如何?

    答案:决策是管理活动的中心,管理活动的高、中、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1)结构化决策:通常指确定型的管理问题,它依据一定的决策规则或通用的模型来实现其决策过程的自动化。(2)半结构化决策:通常是指企业职能部门主管业务人员的计划控制等管理决策活动。它多属于短期的、局部的决策。(3)非结构化决策:很难用确定的决策模型来描述,它强调决策者的主观意志。这类问题一般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复杂性。

47.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由哪些部件组成,请绘制出图形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件组成,如图l所示。

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着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应用信息进行管理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

48.系统详细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包括编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和安全控制设计。

49.数据流图与模块结构图有何区别?

答案:数据流图是从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来考虑系统的,而模块结构图则从功能的层次关系上来考虑系统。前者从数据流着眼,后者从控制层次着眼;其次,数据流图的绘制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去掉各种具体的处理方法,只表述抽象的系统逻辑功能。(2分)而模块结构图正好相反,由一个总的抽象的系统功能出发,逐步加入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后获得一个物理模型。

更多相关推荐: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报告一设计题目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二简述21实训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信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掌握信息的速度与质量的高低正左右着现代人的成...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一教务信息系统的概述1教务信息系统的背景信息社会的高科技商品经济化的高效益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虽然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但是还有人由于计算机操作不方便...

中小超市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中小超市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管理类1011班第十组组员:###中小超市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一引言(1)背景超市作为当代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的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一个…

HR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目录目录2第一章绪论1一xxxx公司软件公司简介1二xxxx公司人力资源软件的基本介绍1三x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3一项目开发...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报告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报告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名称超市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名称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商学院12级会计5班姓名学号柏昕20xx42350126刘海娟目录1背景介绍32可行性分析...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报告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报告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名称超市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名称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指导老师专业班级目录1背景介绍32可行性分析321技术可行性322经济可行性研究323操作可行性研究324...

服装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学号11061143姓名许文格指导教师孙俊玲班级11级信息班20xx年11月7日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1引言11系统开发背景及需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发展为企...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1引言11背景随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规模的日益扩大图书馆的书也越来越多而一直以来人们使用较为先进的自动化方式管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对于图书馆的...

学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题目学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院系成绩二O一一年十二月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1233314442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578893功能分析功能层次图91010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图10127参考文献...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实验一1现在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其原因是什么随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及领导体制的演变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迄今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结构等...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含业务流程图及数据流程图)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学号姓名马班级003英10信管医院信息系统分析1引言11摘要开发系统名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目标本文设计的医院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目标达到以下作用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分工肖明达组长负责任务分配以及制作ppt资料的查找工作组员杨春吴洪升黄志操负责中石化公司概括组织结构ERP的运行等资料的查找与整理孟子平陈思宇负责资料的整理以及ppt的制作工作艾雪黄永红负责中石...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报告(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