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行业发展动态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1

户外广告是最经济的媒介形式,有持续的购买力。户外广告千人成本较低,固定发布时间较长,性价比高,传播受众广,是商家必争、品牌竞选的公共沟通管道。户外广告是最丰富的媒介形式,有强大的适应力。从固定的大型看板,到移动的交通载体,从街区的街道网络,到终端的卖场售点,从静态的灯箱到动态的液晶,户外广告形式多样,创意无限,总能因地制宜,推陈出新。户外广告与建筑、交通、绿化等城市系统并置,共同形成城市的地理空间和视觉界面,是城市的识别坐标之一,在促进商业流通、引导大众消费、美化城市空间、营造城市氛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年弹指一挥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外延式的发展已遭遇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作为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传播形态,户外广告伴随城市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正在告别粗放,进入优化与盘整的新发展阶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方有未来。今天的中国户外广告业可谓冰火两重天:资源稳定性强的网络媒体被一波波的资本追捧得热火朝天,环境影响大的高炮与大牌则因政府不断的整治朝不保夕。这其中,除了利益集团的博弈,更折射出政府与行业在都市理念上的矛盾。

随着城市市容规划的升级需要,户外广告公司正在向新技术领域迈进。当一线城市户外资源垄断格局日益成型后,竞争的“战场”正转向一线城市。可以预见,传统户外广告已经告别了快速增长的时期,户外广告市场即将迎来一个资源整合和格局洗牌的时代,两种表象将愈加清晰:其一,越来越多的传统户外广告公司将向新技术领域迈进,实现多元化发展。伴随各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户外广告公司而言,下一步必然会涉足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以实现自身的稳步发展。尽管目前针对户外新媒体各方褒贬不一,但其对传统户外广告公司的冲击已显而易见。因此,传统户外广告公司在保持診-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创新,不失为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良好途径。其二,传统户外广告公司下一波竞争的“战场”将转向一二线城市。一方面,城市市容规范化使得满街广告牌得到了很大的清理,户外广告资源在一线城市趋向饱和,寡头垄断格局日益成型。一二线城市虽然也在逐步整顿户外广告资源,但清理力度始终不及一线城市。部分户外广告公司已经将目标转向三四线城市的优质广告牌资源,这些城市的传统户外广告牌价格“水涨船高”。对于户外广告公司来说,越早占有资源就意味着优势。另方面,三四线城市本身经济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广告公司越来越看重三四线市场。中国未来50年经济发展的前景很好,这种上升不仅靠大城市,更需要靠几百个三四线城市的支撑,因此若现在拥有三四线城市的传媒平台,将会在未来竞争中取得先机。可以说,三四线城市为传统户外广告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下一波竞争的重点必然在三四线城市。


第二篇: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大理州工业发展研究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大理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近几年来,在各方努力下,大理州工业经济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以六大支柱产业的培植和发展壮大为标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和省外发达地区相比,和省内先进州市相比,我州的工业经济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把问题找准,把措施抓实,扩大总量,提高质量,这是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建国以来大理州工业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大理地区地处滇西中心,物产丰富,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从近年来的出土文物看,早在公元前后,大理地区就有了纺织、制陶等手工业生产活动。而到了汉代以后,冶炼和铁器制造业等均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到建国时,全区工业产值为1090万元,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20%。1956年自治州成立时,工业总产值为6023万元,占全州工农业总产值的32%,从业人员为6584人。自治州成立五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1957—1980年,艰难而漫长的起步阶段。这段时期的主要特点,一是受当时全国政治形势的影响,发展速度时快时慢,但总体偏慢;二是总量小,质量低;三是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小而全的自治州工业体系。

(二)1981—1995年,巩固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没有改变,依然在小而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努力,目的是要向大而全的方向前进;二是对工业经济在自治州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初步认识,但不充分;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已着手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手段。

(三)1995—2002年,是自治州重新寻找和探索工业发展道路的阶段。这段时期的主要特点,一是追求大而全的指导思想因客观条件的制约受到严重挑战;二是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矛盾大规模地暴露出来;三是沿海发达地区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上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强烈地剌激了落后地区。

(四)2002—2006年,改革进入攻坚和发展思路及模式得到调整阶段。这段时期的主要特点,一是因为1997年第一轮改革的不彻底所隐藏的各种矛盾继续暴发出来,企业效益低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遇到了强大阻力;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它们强烈要求同等“国民待遇”;三是“工业强州”思想提出后,实现的载体和方式成为各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四是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并以建设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大胆探索我州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途径。

(五)2006年以来,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目标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有:“工业强州”思想在全州广大干部群众中得到确立,并进一步发展为“要把工业培育成自治州最大产业”的思想;工业化是城市化、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已形成共识;工业园区逐渐成为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非公有制经济正在成为实现“十一五”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区位优势(主要是交通和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全力抓实矿冶、机械制造、建材、优势生物资源、电力、烟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大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努力全面展开。资源、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被充分尊重,并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 大理州“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完成情况

(一)工业已经成为对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产业。经过“十一五”的努力,预计到2010年底,全州完成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年均增长21%;完成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年均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年均增长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年均增长18.7%;实现利税总额48亿元,年均增长51%;实现利润总额14.8亿元,年均增长-1.9%。单位GDP能耗下降 个百分点。“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全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24.8:36.5:38.7。工业占GDP的比重从“十五”末的26.69%提高到29%,提高了1.8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占全州GDP的比重 。按最新的统计方法排名,我州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排第五位。到2010年,全州财政收入的 %直接来自于工业,全州工业经济就业人员达到 人,占城镇就业人员比例的 %。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完成情况:矿冶业完成产值70亿元,年均增长32.6%;机械工业完成产值75亿元,年均增长32.2%;烟草业完成产值44亿元,年均增长87%;建材产业完成产值33亿元;能源产业完成产值36亿元;优势生物资源加工业完成产值48亿元。

(二)成功经验。1、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全州“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成绩的政治保障。出台了《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和《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指导思想、政策措施等方面作出许多重要决定,为我州工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2、结合资源和区位优势布局工业,确定了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及其发展方针。州委、州人民政府根据我州所处的优势,把矿冶、机械、电力、优势生物资源、烟草、建材列为六大工业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取得了较大成果。3、大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到2010年,全州共开工建设工业园区12个,总体规划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入住企业200户,实现总产值150亿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34%。4、不断加大土地、资金等政策支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紧张的财力内每年拿出4000万元,作为工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各县市也从紧张的财政中挤出相应的资金,不断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为全州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此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等机构的成立,也为我州企业的融资创造了积极条件。5、在“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理念指导下,重视软硬环境建设,积极创造一流的招商引资环境和企业创业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1、“工业强州”的主体意识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个别同志身上还没有扎根。大胆解放思想抓工业在许多同志身上还基本停留在口头上。尽管各县市都制度了工业发展规划,但不注重抓落实,工业发展基本上还停留在本土企业家的自然发展上,没有全盘的、科学的工业发展规划。2、工业生产力布局还不够合理。大理州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大理市、祥云县、鹤庆县和洱源县,其它各县有了一定发展,但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及发展质量均很小。全州工业功能区划分还缺乏科学指导,地方利益导致上级主管部门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力弱化。一些县市之间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导致企业小而散,抗风险能力低,与环境的冲突也不断加大。3、企业上市步伐相当滞后。目前全州没有一家上市企业,极大地影响到了我州工业总量和质量的快速提升。上市工作没有超常规手段,“等靠要”现象还较突出。4、工业发展的基本环境,社会氛围还不尽人意。土地、准入、环评、林地占用,水保、地质灾害评估等受体制机制影响,经常制约企业的发展。5、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还没有得到有充分体现。许多地方怕做深入的工作,对工业相对聚集作用认识不够,工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而又分散,“以企定园”现象较为突出,大大降低了对外招商吸引力。6、人才是制约我州工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宏观管理人才培养和使用缺乏有效运行机制。企业管理人才自生自灭,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和培养制度。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缺乏激励机制。营销人才、熟练工人的培养上政府的投入还远远不足。7、农业产业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深加工能力不足,加工水平低,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象十分严重。8、城市化水平偏低。

二、 大理州今后工业发展道路和模式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工业化的一些理论指标,我州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初期,但发展不平衡。大理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祥云县已经进入初期,而其它各县还处于工业化的准备阶段。2006年全国工业化程度系数为1,云南工业化系数接近0.7,大理工业化系数为0.39,云南低于全国水平,大理低于全省水平。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之路,这已经形成共识。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大发[2008]32号)精神,从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上,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努力工作,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具有我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坚持“一园多片区”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大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这是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我州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几年来,取得了较大成绩,工业园区对当地城市化进程、科技创新水平、财政收入、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不断提高,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不断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政策、资金投入,提高园区的整体开放和发展水平,短期内争取培植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有相当综合实力的工业园区,是当前我州各级各部门面临的主要任务。

(三)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工业布局调整,做好整个工业产业的“产学研”各个环节。工业经济是综合经济,涉及到人、财、物、环境等综合因素。就我州目前工业经济的总体状况而言,我们还缺乏一套完善的足以支撑工业经济不断上台阶的“产学研”体系,如何尽快建立这个体系,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加快滇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解决学的问题。同时要制定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动员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研究机构。还要充分利用大理最适宜人类居住的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大理设立分支机构,为我州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充分发挥大理州的区位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区域资源,培植一批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动型工业之路。走龙头化企业带动型之路,是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只有龙头企业培植起来了,发展起来了,延长产业链才有基础,经济总量才能上得去。我州成功培植了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也成功培植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发展还不充分,还有相当的潜力可挖。下一步,必须继续抓紧抓实六大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工作,特别是生物资源加工方面,我州及周边的资源优势足以支撑几个大的龙头企业(企业集团)生存和发展,但到目前为此,我州还没有一家在全国叫得响的生物资源龙头企业。应该加大龙头企业培植政策的研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培植机制,加快全州工业经济发展。

三、“十二五”工业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增加总量、提高质量为切入口,以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带动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继续抓实抓好、做强做大冶金、机械、优势生物资源、烟草、能源、建材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紧紧抓住全省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机遇,努力实现园区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本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五大功能,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区;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企业准入,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努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的宏观管理者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熟练技术工人队伍;加强全州工业布局调整,加强资源优化组合,逐渐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地区、优势企业聚集。

(二)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州经济总量的比重研达到34%以上,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把工业建成全州经济总量最大、贡献最多的产业,成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逐渐缩小与省内发达州市的差距。确保完成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年均增长13.2%),力争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8.4%);确保工业增加值完成250亿元(年均增长13.6%),力争300亿元(年均增长17.8%).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县市达到3个,增加2个;扶持发展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3个以上,实现我州百亿元企业为零的突破;超10亿元的企业5个以上,亿元企业60户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10个百分点。力争1-3户工业企业成功实现上市。六大支柱产业:矿冶业确保完成产值120亿元(年均增长11.4%),力争完成150亿元(年均增长16.5%);机械产业确保完成产值100亿元(年均增长5.9%);力争完成130亿元(11.6%);烟草产业确保完成产值60亿元(年均增长6.4%),力争完成70亿元(9.7%);建材产业确保完成产值60亿元(年均增长12.7%),力争完成80亿元(19.4%);能源产业确保完成产值60亿元(年均增长10.8%),力争完成80亿元(17.3%);优势生物资源深加工产业确保完成产值70亿元(年均增长7.8%),力争完成80亿元(10.8%)。

四、加快大理州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不断提高认识,继续抓实六大工业支柱产业的提质增效。要以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为核心,在全州层面上进行一次强有力的工业产业布局调整。大理市以机械、建材、轻工为核心,不断延长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科研机构的引进和建设,形成覆盖全州,辐射滇西的人才、科研基地。祥云县、鹤庆县要以冶金产业为核心,延长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行业准入管理,有计划地把其它一些县不适合发展的冶金项目转移到这两个县来,充分依托云冶集团、飞龙等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增强产业和企业聚集效应。巍山、漾濞、弥渡、宾川、洱源“6+1”之一的县要服从全州工业产业部局,积极承接国内、省内和大理市的产业转移,积极依托当地的工业园区,最大限度地实现产业聚集,集约发展。其余各县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本地有优势资源的产业。要通过行政的、市场的手段实现州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研究州内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地区、优势企业集聚。

(二)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工业经济与城市化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给工业经济发展提高综合支撑平台,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反过来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当前,最主要的是要结合省政府大理现场会的精神,构建好“六加一”滇西中心城市群。一是加强规划。规划要超前,要大手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破难点。建议首先从交通设施着手,在五至十年内,建成大理市通达六个县城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考虑到高原城市群建设的特殊情况,大理到巍山、宾川、弥渡的遂道打通过计划、大理到洱源、漾濞的高速公路要及早进行规划和研究。这个计划实现后,可以大大缓解大理市的土地供给、环境保护等压力,使六县得到大理核心区的人才、资金的有效支持,又可以承接大理市的产业转移,大大提升六县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促进六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几项大工程是关乎大理州百年发展大计的标志性工程,政府应及早组织力量进行可行性研究。工程的建设可以采取对外招商(建成后由投资方在一定年限内进行收费)、列入上级重点工程或向上级争取补助、地方政府投资或补助等方式进行。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要是大理市和六县城的基础建设投入。要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及时调整六县城的总体规划,加强功能定位研究,全面掀起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为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正视当前大理州城市化建设严重滞后的客观实际,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要充分认识城市化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彻底扭转我州城市化水平偏低的局面,为工业经济发展奠定综合的、良性的发展基础。三是加强工业产业布局调整。必须重新研究和定位大理州的工业产业布局。严格意义上讲,目前的大理州工业产业布局是自发形成的产业布局,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我州工业布局的许多缺点充分暴露了出来,如产业趋同,产品雷同,恶性竞争等,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科学的、长远的、全局的规划,我州的工业企业面对良好的资源环境,却出现了多数企业小而散、科技水平低、名牌产品少的可悲现象。因此,结合滇西中心城市群的建设,组织力量对我州工业布局进行研究,对现有工业布局进行大刀阔斧调整已经刻不容缓。四是扩大招商引资步伐。要在短期内完成滇西中心城市群建设,仅靠大理州目前的综合实力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要善于借助外力,全面开放,全局开放。要敢于把一切有利于大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拿出来对外招商,努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三)制定全州性的工业用地规划和用地政策。特别是“6+1”的六个县的工业用地规划和用地政策,一定要超前制定。要制定积极的土地收储政策,在不违反国家大的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出台一些土地收储激励政办法。做到有企业入住时,能随时满足企业用地。建议各县市成立工业用地领导协调小组,由县市长任组长,土地部门、工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加强工业用地统一协调管理和配给,限定土地供给时限,即从企业提出申请用地开始到入住,规定一定时限,由协调小组统一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超过时限的要进行问责。企业从提出用地申请到获得用地必须限定在六个月内。

(四)人才培养使用政策。人才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大理州不但企业研究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企业技术工人缺乏,工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也十分缺乏。建议政府从企业每年上缴的税收中抽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大理州企业研究补助基金”和“大理州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补助基金”,有计划地和国内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开展各类合作,积极引进或聘请国内外相关工业行业顶尖人才为大理州工业经济服务。宏观经济管理人才缺乏也是大理州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从目前我州各县市的情况看,分管工业的副县市长、具体抓工业的县市经济局长中,多数从乡镇上来,他们熟悉工业经济管理工作往往都要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工业经济是一门综合经济,没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想出奇迹、想碰运气,使一个地区的工业经济短时期内上台阶,那是一种幻想。目前,我州工业经济存在的许多问题与这种宏观管理人才缺乏有很大关系。不认真学习工业经济管理理论,不认真在工业经济理论指导下研究本地工业发展,这是我州目前宏观经济管理队伍存在的通病,必须下大决心予以改变。建议政府出面建立科学的大理州工业人才培养储备选拔机制。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必须跳出这支队伍的视眼,组织专家、学者站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层面制定出台一个《大理州工业经济管理队伍培养使用条例》。对进入这支队伍的同志要有严格的、明确的门槛;进入后有科学的考核措施和管理措施;符合各项考核后的人员要给予更加开放的激励机制。

(五)加强企业上市工作。企业上市工作是工业经济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项工作多年来却是我州工业经济的薄弱环节,从现在起,必须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抓紧抓好。建议把目前的州企业上市办独立出来,从一些单位选调精兵强将,制定专门的工作措施和工作计划,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独立地、专门地开展此项工作,努力执行各阶段目标任务,彻底改变我州上市工作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抽调人员原单位各项待遇不变,待全州上市工作有了一定成效后再把机构撤并到主管部门,作为附设机构存在。

(六)不断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五年多来,我州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出现了一定的产业集聚和企业聚集,环境容量大大提高,招商吸引力不断增强。州委、州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不断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从2009年起,每年投入工业园区的扶持资金1000万元,抓住了我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当前,各地建设工业园区的热情高涨,企业入住积极很高。要充分抓住机遇,不断使工业园区的建设上档次。下一步的主要着力点是:一是要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和规划修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加强工业园区功能定位研究,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企业入园。三是认真制定企业入园条件,适当提高企业入园门槛,优先安排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企业入住工业园区。四是不断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五是配齐配强工业园区领导班子。六是完善工业园区各项管理政策。

(八)加强融资担保及金融扶持政策的研究。一是要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研究我州目前金融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到依托,积极探索建立大理州地方银行的可能性。二是要制定优惠条件鼓励国有股份制银行和非国有商业银行落户大理,建立分支机构,拓宽企业信贷渠道;三是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大力推广新的金融产品,扩大银行对我州工业企业的信贷额度;四是创新融资模式,在扶持和引导企业上市融资的同时,认真探索企业发行债券、引入私募基金等。五是积极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在遵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构建覆盖全州,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融资担保体系。加强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支持具备条件的社会法人、自然人投资设立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

九、要进行科学规划,走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控制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污染物排放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认真制定节能降耗实施办法。将用地、资源、环保、就业、效益、技术创新等各项指标与产值、利润、税收等经济指标按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编制我州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在干部政绩考核中要加入循环经济完成指标,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提高治污能力。循环利用废弃物是一种公共资源的保护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一定补偿和支持。对企业采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新设备以及采用清洁能源的、对企业在开发和冶炼过程中利用废弃物回收和生产的产品、对企业利用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生产取得的收入、对企业利用节能技术改造国产设备的,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企业和产品,要实行高税率。

加大对高新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节材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建立起一套从支持科技投入、产品研制开发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排放强度,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排的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工业园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鼓励现有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企业间生态共生关系,使资源和能源在工业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或动力,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通过引进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深加工及副产品、废弃物的相互交换与衔接,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生态网络。

加大对工业重点污染源的治理,特别是洱海流域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提高对保护好洱海这个母亲湖在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长远意义的认识。

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各项目标措施的落实。各县市要克服困难,认真落实机构、人员、责任目标、制度、具体措施、监督检查等工作。

更多相关推荐:
广告市场调查报告书写范本

广告市场调查报告书写范本一案例链接一市场调查计划书初稿广告市场调查计划书项目苏州大学生网的推广工作人员略一资料来源一手资料来源问卷调查资料二手资料来源网站提供本身相关信息资料相关第三方资料例如以往网站做过的市场...

广告学调研报告范本

广告学社会调研报告题目关于XXXX的调研组长组员指导教师联系电话专业名称班级年月日调查报告题目小二号宋体加粗调查人宋体四号加粗宋体四号调查时间宋体四号加粗宋体四号调查地点宋体四号加粗宋体四号调查对象宋体四号加粗...

广告调查报告 基本格式

二广告调查的内容1广告环境11政治法律环境12社会文化环境13经济环境2广告产品21广告产品自身调查211广告产品新概念212广告新产品的原测试213产品系统214产品类别215产品利益216产品包装217产品...

广告学市场调研报告范本(1)

广告学市场调研报告范本项目人员一调研方式资料采集问卷调研讨论会方式不限制二调研目的了解大学生最喜爱的品牌三调研内容了解不同性别年龄专业的大学生以下各方面情况123四抽样方案1234抽样单位抽样规模抽样方法可以用...

市场营销调研报告 范文

市场营销调研报告指导教师:***市场营销之化妆品网络营销调研报告调查目标:了解并研究化妆品网络营销具体化.规模化调查时间: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20日调查对象:百度数据研究中心,CNNIC,…

市场调查报告格式的范文

市场调查报告格式及写作技巧一、市场调查报告的特征市场调查报告是经济调查报告的一个重要种类,它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购销状况以及消费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后所写成的书面报告。其作用在于帮助企业了解…

广告学调查报告

关于牙膏类广告创意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市场上同类牙膏广告创意的调查分析比较各品牌广告创意所在分析广告创意的魅力进一步的了解广告创意对梳理品牌形象促进产品的销售的及细分市场的影响二调查对象...

关于县城小广告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城小广告问题的调研报告小广告作为县城管理的顽症就像牛皮癣对我县环境和城市形象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县里多次组织集中整治却屡禁不止广大群众反映也颇为强烈针对这种情况街道党委书记张贵敏主任张立军利用周末时间走访...

广告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广告人所需具备哪些素质的调查报告13广告马昕12130620xx7目录一调查背景2二相关资料2三调查分析与总结3四参考文献6五附录6一调查背景广告业是产业中的产业是在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中不断成长发展起来...

广告调查报告

广告调查报告一调查内容广告类型的调查二调查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广告类型的优缺点发现不同类型广告的作用三调查方式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出门观察走访相关人士四调查情况五总结广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与不便商...

广告专业调查报告

广告专业调查报告电子广告牌广告效果调查以单元小区为例前言如今户外电子广告牌广泛应用在公共场所广告宣传城市道路网城市停车场铁路等交通引导系统高速公路等为了调查电子广告牌的广告效果我选择了广告主7月份发布在小区内的...

抚州市小广告调查报告

实践调查报告市抚州市小广告泛滥情况调查专业对外汉语学号姓名张彦抚州小广告调查报告一调查对象街道和社区中的小广告二目的1为了使小广告逐渐消失或是文明张贴美化城市2分析街道社区等小广告为何如此猖獗及其带来的危害3了...

广告调研报告范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