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习报告

时间:2024.4.20

实 习 报 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交通位置及经济自然概况 地层 构造 岩浆活动 外动力地质作用 总结 1

前言

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

认识实习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次实习,是该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这次认识实习的任务是:

1、让学生体会地质工作的方法和特点。

2、观察、认识主要煤系地层、地质构造。

3、认识岩浆侵入体。

4、认识地表水体、河流地质作用以及喀斯特地貌。

二、路线安排

路线一 仁义村一黑龙洞

路线二 隆山一口上水库

路线三 洺河一沙河一牛庄天梯山

三、实习的目的

1、观察地层问的接触关系。

2、认识上古生界地层。

3、认识逆断层的存在。

4、认识几种碎梢岩。

5、认识洪洪山岩体的岩性特征。

6、识别球状风化。

7、识别断层的存在。

8、地表水体的特征。

9、认识河流中游沉积物、阶地。

10、观察河滩植物。

11、观察喀斯特地貌。

四、实习时间安排及工作量。

时间:1月3号-1月6号

教学安排:

1、在仁义村,观察石炭系中统与奥陶系中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

2

2、观察“山西式铁矿”及“G层铝土矿”。

3、由山坡向东行进,沿途观察本溪组地层,注意其岩性组合特征。

4、继续向东,观察太原组岩性及各标志层(石灰岩、煤层)特征。

5、在公路西侧,观察逆断层,寻找断层存在依据,并作素描图。

6、在隆山,观察洪山岩体的岩性特征以及接触带的特征,并作剖面图。

7、识别球状风化的特征。

8、在武安城北,观察断层,判断断层性质,然后作剖面图。

9、在口上水库,观察地表水体。

10、在临洺关洺河大桥东侧,观察河流中游沉积物、阶地。

11、在沙河河滩,观察河流沉积物,并与河流上游沉积物对比。

12、在牛庄天梯山观察喀斯特地貌,并描述其特征。

五、组织状况

本次实习由两名老师带队(李老师和关老师)实习学生共30人,均为资环专业。

3

第一章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

实习区位于邯郸市,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依华北大平原,邻接晋鲁豫三省。

l、地理位置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北纬36°10?至37°2?,东经113°30?至115°28?。(见图1—1)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离首都北京450公里。邯郸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

邯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是连接晋冀鲁豫四省的交通枢纽。

邯郸市地势西高东低,是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区之间的过渡带。大致以京广铁路为界,东部地区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西部为侵蚀剥蚀地形,山脉、丘陵、盆地相间,河谷辗转穿越,地表形态差异很大。境内最高点是太行山中的老崖寨主峰,海拔1898.7米;最低点是曲周县五间房村,海拔仅32.7米。

图1—1

2、资源环境

邯郸市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主要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

地质学实习报告

4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为8. 63亿m?。区内由南向北分布有漳河、滏阳河、洺河,均属海河水系。漳河源于山西省,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9.3亿m?,区内建有岳城水库,库容10.9亿m?。滏阳河源于峰峰,平均天然径流量为3.98亿m?,区内建有东武仕水库,库容1. 52亿m?。洺河源于武安西部山区,属季节性河流,上游建有口上水库(京娘湖)、四里岩水库、车谷水库等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0. 82亿m?。

邯郸矿产资源蕴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达40多种,主要有煤矿、铁矿、水泥川灰岩、铝矿、粘土矿等。其中煤和铁矿石储量相当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焦动力煤和铁矿石产区之一。

金属资源有:铁、钴、铜、汞、钼。

非金属资源:煤炭、铝土矿共生耐火粘土矿、石灰石、瓷土、石膏、水泥用黄土、大理石、重晶石、石墨、兰石棉、石英岩、玄武岩、钾长石、斜长石等。

邯郸是国家级历史名城,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主要占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京娘湖、武当山等民俗风景区。

3、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邯郸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3. 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6. 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2. 11亿元;分别增长4.0%、11. 7%和10.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712元,增长9.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2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1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98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 4%和6.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61元,比上年增长3. 6%。

200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粮食总产量达373.1万吨,比上年下降3.2%;棉花产量79812吨,下降2.5%;油料产量195903吨,下降3.0%,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邯郸工业在占有能源、交通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以冶金、机电、建材等重工业为主,轻纺、制药等轻工业为辅,门类齐全的工业格局。2002年,全市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417. 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 0%。年产钢668万吨,比上年增长24.7%产铁819万吨,增长16.6%;产原煤1601万吨,增长5.2%;纱11.7万吨,增长14.2%;年发电量211亿千瓦时,增长27. 5%。

随着国家对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邯郸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市GDP比重的35.3%。全市第三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4、人口

邯郸市2002年末总人口84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8万人,非农业人口161.4万人。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4?,市区人口1 36 5

万人。城市人口居河北省第三位。

5、气候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21。C(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C(1 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189~585㎜,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

6

第二章 地层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地层问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关系: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

2、整合(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但它们之间并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问断,因此地层有缺失。

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斜交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有一定交角,其间有地层缺失,有明显的侵蚀面。不整合和假整合反映了当时所发生的地壳运动,它们是划分地层的重要依据。

在仁义村,地层(见图2-1)是石炭系中统与奥陶系中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在这里观察了“山西式铁矿”及“G层铝土矿”。

图2-1 仁义村地层

地质学实习报告

7

仁义村的地层中下边是铁质岩、含铁质岩,再向上是铝质岩、泥岩、粉砂岩、页岩。 本次实习中,在仁义村我们观察到了石炭系中统与奥陶系中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两套地层之间相差奥陶系上统地层、志留系地层、泥盆系地层以及石炭纪下统地层。主要原因是在相应的地质时期内华北平原地壳上升导致在该历史时期内整个华北地区未接受沉积。在以后的历史时期中华北平原没有发生大的构造运动,各地层之间保持了平行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平行不整合的地层接触关系。

接着观察了石炭系中统的本溪组和上统的太原组。

观察本溪组地层时观察了“山西式铁矿”和“G层铝土矿”的地层。其中“G层铝土矿”在本溪组上部,“山西式铁矿”在本溪组的下部。华北地区的“G层铝土矿”铝含量较少不具开采价值。“山西式铁矿”的成因是铁元素在低洼的地方富集成矿。

在京娘湖地区,该段地层为整合(见图2-2)

图2-2 经娘湖地层

地质学实习报告

8

第三章 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质体(geologic body)或地壳中的岩块受到应力作用造成永久变形的产物。地质体泛指天然的岩石块体,而不论其规模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成因。地质体在地面上直接露出部分称为露头(outcrop)。露头上往往赋存有地质构造的一些信息,因而成为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应力作用下,地质体有的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变位),如平移和平稳的升降;有的出现形体改变(形变和体变)和方位扭转。这些变化后的产物统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horizontal structure)、倾斜构造(dipping structure)、褶皱(fold)、断裂(fracture)以及岩浆岩作用产生的构造等。

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它的空间位置,也就是确定地质构造的产状。 岩层的产状即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以其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和与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交角关系来确定,即用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变量来度量。这三个变量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图3-1)。

地质学实习报告

褶皱是岩层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连续弯曲的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产物,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没有破坏。褶皱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背斜(anticline)和向斜(syncline)。其规模有大有小,小的须用显微镜

观察,大的可宽达几千米,延长达几十千米

(图3-2)。

根据轴面和两翼产状的分类 根据褶

皱轴面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直立褶皱

(upright fold)、斜歪褶皱

(inclined fold)、倒转褶

皱(overturned fold)、

平卧褶皱(recumbend fol

d)和翻卷褶皱(facing down

地质学实习报告

9

fold)(图3-3)。其中倒转褶皱是其一翼地层的层序已发生了倒转;平卧褶皱的轴面近于水平;翻卷褶皱是早期褶皱的轴面再发生弯曲的褶皱。

地质学实习报告

图3-3 根据轴面和两翼产状分类的几种褶皱

a-直立褶皱;b-斜歪褶皱;c-倒转褶皱;d-平卧褶皱;e-翻卷褶皱 断裂是地质体受力发生破裂的变形,小的断裂须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大的断裂可延长几千千米。

断裂又分为节理和断层。

节理是一种没有明显位移的脆性断裂(brittle fracture),它是地壳表层的岩石中发育最广泛的断裂构造。在岩石露头上相间几米至十几米都可以见到一条节理。有些地段节理的密度可达每米10条以上,岩石显得非常破碎。自地表向下随深度加大,节理的密度逐渐降低。但即使在深入地下2km的采矿洞内的岩壁上仍然可以见到节理。

节理的成因有多种。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节理

称为原生节理(primary joint),如喷出

岩在冷凝固结过程中产生的柱状节理(prismat

ic joint)(图3-4)。成岩后形成的节理为

次生节理(secondary joint)。岩石经

风化作用而产生的节理即是次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

属非构造节理。由构造运动产生的节理称为构造节理(t

ectonic joint),属于次生节理。

构造节理按其力学性质分为剪节理(shear

joint)和张节理(tension joint)。这两种节理在岩石中广泛分布,规模可大可小,常成为地下水运移的通道,有些甚至是矿液的通道和成矿场所。例如著名的赣南钨矿的脉状矿体就是矿液充填在张节

理中形成的。在工程地质上对岩石节理的研究极为重

要,相互平行的两组节理交叉共存可将岩石切成菱形

块体(图3-5)。节理的发育程度是工程地基强度

的重要影响因素。

断层是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断层在地壳中广泛

发育,但其分布不均匀。多数断层发育在地壳上层,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少数断层切入地壳下层,有的甚至切入岩石圈中下

10

层。地球上最大的断层是作为板块边界的断层,如洋脊轴部大断层和板块边缘的走向滑动断层。

(1)按断盘相对运动方向分为正断层(normal fault)、逆断层(reverse fault)和平移断层(strike-slip fault)。

2)断层的组合类型。地堑与地垒 地堑(horst)一般由两条以上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其公共盘为下降盘。地垒(horst)由两条以上相背倾斜的正断层组成,其公共盘为上升盘(图3-6)。地堑和地垒在一个地区相邻伴生,常组成盆岭构造(basin-range structure)。

阶梯状断层(step fault) 指在一个地区内产状大致相同的几条正断层相邻发展,其上盘依次下降而呈阶梯状排列(图3-7)。另外还有叠瓦式断层和推覆构造等。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在仁义村附近,就存在一个断层,其左边为泥岩,右边为野青灰岩。具体见图3-8-1。

图 3-8-1

地质学实习报告

11

12

地质学实习报告

第四章 岩浆活动

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magmatic action)。

根据岩浆侵入方式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是指岩浆在上移过程中,在地壳上部不同深度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是岩浆逐渐冷凝结晶,并固化形成固态岩浆岩的过程。

在此次的实习中,邯武路段的山体(见图4-1)中就存在岩浆的侵入作用,它属于洪山岩体的一部分,属于中酸性中小型的侵入体,并且存在这风化现象。岩浆岩划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中性岩里的浅层岩叫闪长玢岩。陇山饭店边上的岩层上边是沉积岩,下边的岩石是岩浆岩,岩浆侵入以后形成下边一套沉积岩。这一带共存在三大岩带,八大岩体。

图4-1邯武路岩体

其中北边的叫洪山岩体,南边叫白沙岩体和最北边邢台的箕坤岩体还有武安的矿山岩体和武安岩体,砩山岩体,西部的是涉县的釜山岩体。这些都是中生代燕山期的侵入。再往邢台以北还有个新城上图中的为闪长玢岩,不过现在被风化了,正常的闪长玢岩是由浅色的斜长石和暗色的角闪石组成,因为风化所以显得这么疏松。正因为这些岩体,邯郸这些地区才存在大量的富集铁矿。

另外,这一带还有一个现象叫球状风化。属于外动力地质作用,在这就不详细解释了。

地质学实习报告

13

地质学实习报告

14

第五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是指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能、重力能的影响下产生的动力对地球

表层所进行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包括

(一)风化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后发生机械崩解和化学分解,破坏产物基本残留原地,使坚硬的岩

石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

(二)剥蚀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而破坏,破坏产物同时被搬走。(侵蚀、刨蚀、潜蚀??.)

(三)搬运作用

将风化、剥蚀物搬运到它处。(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

(四)沉积作用

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条件适宜是指搬运能力减弱,如流水搬运泥砂时,流速减小

时,动能减少,过载而沉积。化学沉积受化学反应规律支配,过饱和沉积胶体凝胶作用。

(五)固结成岩作用

松散沉积物(任何动力搬来的机械的或化学的)转变为坚硬的沉积岩。分为胶结作

用、压固作用、重结晶作用。

本次实习观察了隆山洪山岩体带的球状风化作用(见图4-1),临洺关洺河大桥

东侧河流中游沉积物、阶地,沙河河滩的河流沉积物,并与河流上游沉积物进行了对比。

在京娘湖堤坝的下游,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十分明显。(见图5-1)在它的下游水

已经干涸,正好河道的底部露了出来,我们发现河道里有规律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块。

从堤坝出口一直往下游沉积的石块越来越小,符合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图5-1 京娘湖堤坝下游

地质学实习报告

15

在京娘湖堤坝的上游,河流的剥蚀作用也十分明显。(见图5-2)在河道的两侧,因受水的冲刷而显得十分平滑。

图5-2 京娘湖堤坝上游

此地区的风化作用也十分显著,(如图5-3)河道边上的岩石已经被风化的很厉害。

图5-3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16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卡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卡斯特地貌 - 形成条件

I可溶性岩石

II流水作用

1.水的溶蚀作用流

2.流水的流动作用

卡斯特地貌 - 发展阶段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17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卡斯特地貌 - 我国分布

1.溶沟和石芽: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云南地区的石林就是发育比较好的形态高大的石芽群,它的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和湿热的气候环境。

2.天坑和竖井:

主要是由于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面积一半数平方千米至十几平方千米。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一般数十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平面条状分布,长达数十公里,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例如广西都安有一溶蚀谷地宽一公里,长十公里。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4.干谷:

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⒌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 :

峰丛是可溶性岩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 18

成的。当然,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山峰表现为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尖锐峰体,表面发育石芽、溶沟,山峰之间又常常有溶洞、竖井。峰丛地貌可以说是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

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而无太大的地质运动。奇特美丽的桂林山水会把大自然对它的宠爱告诉你。

天生桥是可溶性岩下部受流水溶蚀而形成的拱桥状地貌。

6.地表钙华堆积:

这是一类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瀑布华,钙华堤坝和岩溶泉华。瀑布华指地表瀑布水流速度陡然增大,内力作用减小,水中的二氧化碳外逸,形成瀑布华。我国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属于这一种。 钙华堤坝形成是溶解大量CaCO3的高山冰雪溶水和含大量CaCO3地下渗透的岩溶水在地下径流一段距离后,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随着水温增高和水流速度增大以及大量藻类植物的作用,形成了大量钙华沉积。钙华中含许多杂质和多种不同元素,并且有水生植物的影响,使得钙华呈现出多种色彩。这种地貌在我国四川黄龙寺一代分布较广,黄龙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与这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紧密相连。岩溶泉华是溶有大量CaCO3的泉水涌出地表,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减小,使得CaCO3在泉口形成钙华沉积,长时间的积累使泉华形成不同的形状,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幅美景。这种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云南较为常见。

卡斯特地貌 - 地下岩溶

1.溶洞的概况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在我国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2。溶蚀地貌——石锅和边槽

如果一个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这样的地貌称为石锅。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这两种溶蚀地貌在溶洞中很常见。

3.堆积地貌

19

堆积地貌是溶洞景观中的精华部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你尽可以欣赏那神奇的洞天世界。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

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

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石钟乳和石笋的横剖面都具有同心圆结构。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并逐渐结合成一体,随着岩溶水的不断沉积,慢慢形成粗壮的石柱。

石幔是岩溶水沿着洞壁呈薄膜状的漫流过程中CaCO3逐渐沉积的产物,一般呈片状、层状,并且有弯曲的流纹,高者达数十米,非常壮观。边石堤是指溶洞底部两侧堤状堆积物,高度一般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呈弧形阶梯状。

另外,在溶洞中还有许多奇特的景观,有的似莲花开放,有的如树枝伸展,还有一些石葡萄、石珊瑚等。

20

第六章 总结

这次的地质学实习只有短短的3天,但是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多。首先,我们巩固了上学期普通地质学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并将其初步地运用到了实践中。使其能够真正体现出意义。第二,我们了解了很多常规的地质工作基本方法与技能,练习了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在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到了对知识掌握的不足,并且加以改善。地质作用不是像书上所写的那样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只是通过书本上的东西来进行研究,不到现场去观察了解,是不能真正弄清一个地质现象的。

在实习进行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脑子里没有像样的知识网络或者说是地质体系,由这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是我处处碰壁的原因所在。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一旦知识点反映不过来,再加上野外实地中必须去掉相当大一部分无关的现象,才能中从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我来讲,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做铺垫,无怪乎会产生对老师的启发询问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了。

在野外实地观测,一个观察点和下一个观察点之间应该相隔很长的距离,更有甚者一天就只能观察一个地点,而每一个点都有其特殊的成因,构造,形态,以及以后将会产生的变化等等,所以对于每一个观察点的记录与测量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得到结论都是至关重要,由于是第一次野外实习,野外行动,记录,测量都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老师的讲解才能记录,对于有些测量还得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数据,这些都是缺少实习经验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对于以后学习及野外实习便能有更好的指导。

通过本次实习,我也了解到了邯郸目前的环境状况等东西,发现邯郸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所以努力学好环境知识,宣传环保知识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这次艰苦的经历锻炼了我们的体质与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德。增进了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21

更多相关推荐: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习地点实习时间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自然地理与交通第三章实习区地层第四章实习区地质构造第五章实习表现自我评价及完成任务情况第六章实习体会与感悟第一章前言实习时...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一前言在学校学习地质基础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行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工作此次实习一方面使理...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学校院系班级姓名学号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习目的和任务进行地质学野外实习是为了更好的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并且对实际情况形成一定的认识野外实习使我们对自然界中的地质的基本情...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学基础实习报告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班级地理信息系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郑子成老师一实习概括1实习目的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根本教学环节在实习之前老师们就给我们讲解了此次实习的一些目的这次实习我们重在多看...

地质学实习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xx年12月29日二实习路线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金马河大桥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紫坪铺镇都江村三1实习内容区位概况金马河大桥处于四川盆地...

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

地质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和地点20xx年12月7日南宁市横县六景20xx年12月8日南宁市武鸣县伊岭岩途中人工剖面20xx年12月9日南宁市邕宁县昆仑关宾阳县清平水库二实习班级08地理科学1班和2班三指导老师朱...

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是以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启发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地质启蒙教学实践本次实习选择野外地学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的大青山作为野外教学基地涉及...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与地貌学野外实习报告班级土地资源管理20xx级4班姓名谭雅文学号20xx3583指导老师郑子成一报告思路3二区域地况3一金马河3二映秀镇4三都江堰樱花河畔5三实习过程6一典型地质构造61龙门山断裂带断裂构...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目录前言3一要求3二自然地理概况3三实习概况4第一章地层6第一节概述6第二节志留系6一高家边组O3S1g6二坟头组S1f6三茅山组S2m7第三节泥盆系8一五通群D3C1w8第四节石炭系9一金陵组C1j9二高骊山...

地质学专业实习报告

地质学专业实习报告一20xx年12月25日下午琥珀山庄最后周老师又在12月25日下午带领我们到琥珀山庄去沿途老师又问了我们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关于沿途路边的一些石材铺成的路面是什么岩石是那一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种岩石有...

济南馒头山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地质实习将抽象的地质现象形象化实体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并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形象化的基础2认识三大岩石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形状结构产生时间和产生的原因等3会对馒头上的地质断层进...

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题目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报告姓名张家成学号20xx1110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年纪20xx级1班指导教师李光日期一前言1实习的目的要求方法过程1目的岩石方面是进一步观察和认识寒武纪灰岩页岩和花岗岩地...

地质学实习报告(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