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书

时间:2023.11.11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太仓市双凤中学 杨月琴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20xx年开始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初中(即7-9年级)数学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能力,这种“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具有五方面基本特征——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农村中学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教弱,因此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带来更多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初中数学教师急待解决的。

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谓“持续”,意为:有再提高的底蕴,坚实的基础,有持久性、有后劲、有发展的空间。因此,要求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学生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即“五环节”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进入问题情境(激起探究动作)——自主探究研究(猜测验证证明)——提炼交流发表(归纳总结提炼)——变式应用巩固(发散收敛活用)——反思总结提高(检测回顾引伸)。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发现、探索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经历发现、探究、合作交流、质疑、倾听、回顾反思等活动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

3、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师生间实现真正的“精神交通”,采用“个人、小组、全班”三结合合作交流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会”到“会学”,直到“要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让智慧得到最佳发挥。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教育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方面国内外仁人志上就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发表了若干争鸣,其中有影响的,可就系统地阐明,指导同行,特别是一线教师怎样恰到好处,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做法太少。仅仅是从理论涉及到了在新形势下,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就如何在中学生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途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化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构建良好的、有序对策和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本课题研究方向与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具有同一性、微观性,侧重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探索学生如何学会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存,如何学会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学习,教师如何发挥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本课题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有一些明显的区别:①研究的形式有差别。我们的课题把重点放在基础教育阶段放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上。③研究的内容有不同。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对自主探究能力学习进行了理论探索,本课题重点是研究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选题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体现了较高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农村中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理论总结,为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提高和改进教育方法、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

1、是完全符合了当前基础教育的精神,把农村中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要地位加以重视。

2、是对“基础性课程”的开设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讲究自主发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生在斑斓多姿的学习方法中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到最高境。

3、是本课题成果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在日趋成熟的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知识学习。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必然会为传统数学学习进行一次革新,还会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实施提供有实践意义的运作原则和方法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有专家的指导。

4、本课题组成员有多年的管理经验,乐于和善于进行理论总结,曾有多篇管理论文和研究成果出版,近几年又多次参加教育教学等培训,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同时为此专题已潜心研究了很长时间,积累了大量有关材料,能够比较准确地、全方位地把握该课题的研究方向。

五、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1)、自主探究:所谓“自主探究”,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本位”代替传统的“课本本位”,以“主动探究”代替“被动接受”,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

(2)、自主探究能力:所谓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就是以尊重信任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进行的负责任、有意义的学习能力。

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

(2)、主体性教学理论。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最基本的属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是主体性教育的最终追求。

(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发展的目的,应着眼于主体性的生成和潜在智能的开发。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农村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农村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理论、模式和经验。

3.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性观察比较、倾听、质疑、独立自学、群体议论、合作交流、归纳反思等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

(2)、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最终产生三种力量:(a)激发动作的力量,使无能的手变成万能的手;(b)引活思想的力量,请大家的头脑出来做双手的司令官;(c)释放创新的能量,创造更“新”价值的力量。

(3)、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优化个性发展,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一)起始阶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课题准备阶段

1、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

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收集相关资料。

(1)、初步提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撰写相关论文。

(2)、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3)、完成前期现状调查报告

(二)分析阶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

(三)实践阶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依据初步提出的行动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策略,总结每一点行动研究的经验。

(四)结题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再进行汇总、整理,最终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

1、撰写《农村中学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报告》。

2、展示农村中学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案例。

3、展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下的系列成果。

4、申请结题,进行成果推广和运用

七、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综合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检测法、和经验总结法。在研究程中,善于抓典型、树榜样,以点带面。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交流,不断及时总结经验,经过再研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参观访问等途径,创新理论方面的论文、经验总结等,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通过调查辅导组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症结所在,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3、检测法。通过前期检测,了解实验前学生的探究能力、技能和非智力因素等发展状况,通过实验,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校给予充分的时间,足够的研究经费作为保障。

2、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时修正研究计划,落实任务,积累资料,定期交流,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教改论文等。

3、聘请市、区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指导课颗研究,进行科学论证,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同时,有机会外出参观访问、培训学习,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九、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一)准备阶段:

(20xx年1月——20xx年3月底)(1)加强理论研究。(2)填写申请书。(3)起草课题实验方案。

(二)实施阶段:

(20xx年4月——20xx年8月)制定实验计划、论证理论假设、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实施实验计划、研究实验方法、年度小结。

(三)总结阶段:

(20xx年9月——20xx年7月)按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实验报告,编辑典型教案、展示学生创新思维系列成果。通过结题鉴定并推广成果。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探索

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 王生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能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又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后,组织小组讨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讨论,学生们认为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因为乘法算式写起来、读起来、算起来都比加法简便,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在学生不易理解时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再加上教师的点拔,会使学生茅塞顿开。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读写钟表上的时刻9时55分,就出现三种答案:

(1)9时55分(2)10时55分。(3)10时5分。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刻宣布正确答案,而是开展小组讨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弄清了读写几时多的时刻,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的数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所以第一个答案正确。

二、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讨论的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实施新课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小明去书店买书,他给营业员了5元钱,要买一本3.10元的书,可营业员手头没有零钱找,那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有的连老师也没料到。比如,回家去拿;跟别人借;先存着,明天再拿等。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达到了甚至超出了练习的要求。

三、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权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在合作评价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教师在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会三听,一是要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例如:“简便计算25×104时,大多数同学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原式=25×(100+4)=25×100+25×4=2500+100=2600。

也有同学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原式=25×(4×26)=25×4×26=2600。

学生在小组评价中,有以下几种看法:

(1)前一种算法比较容易想出来,但计算时有些麻烦。

(2)后一种算法不容易看出来,但只要能分解开,计算是比较简便的。

(3)两种算法都可以,只是所运用运算定律不同,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用。

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各种算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算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在这里得到锤炼,而在接受学习中没有人去怀疑书中现成的结论,对它只是在如何接受、领会、掌握和运用上动脑筋,这种学习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元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了解合作学习进展情况,引导展开讨论,指导合作探究,及时鼓励有创意的见解,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只有以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加强实践,数学课的合作学习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研 究 方 案

高淳县固城中心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着手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界定

“合作学习”简言之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型”学习。旨在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减少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进行研讨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地、合理地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研究的内容

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

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3、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五、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调查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2、经验总结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总结经验,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以上述四种科研方法为主,但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的研究方法作为辅助研究。

六、研究计划

(一)实验周期: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三年。

(二)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和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对本课题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进一步做好推广工作作好基础。

(三).研究时间安排:

1.结合我校的集体备课和每周的教研日进行。

2.每月举行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集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反思前一段时间研究中的得失,商讨下一阶段的研究。

七、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相关资料,以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例资料、调查报告、

结题报告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着手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

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3、请专家再次指导,规划本课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4、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4、邀请专家予以鉴定。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发表日期:20xx年12月5日 【编辑录入:】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

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3、请专家再次指导,规划本课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4、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4、邀请专家予以鉴定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策略的课题研究方案

[日期:2006-05-26] 来源: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 作者:刘军 [字体: 小]

一、课题的提出: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的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员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的改善学习环境,

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式。

其次,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着手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三、课题的界定

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的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员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

2、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的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四、实验的目标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六、研究的内容

1、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2、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3、如何选择合作的时机?

七、实验操作

(一)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及有关控制因素

1、实验班:自己所教的班级。

对照班:使用同一种教材的同轨班级。

2、控制因素

(1)、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时量相等,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数大体相等,且均不知道参加该项实验。

(2)、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及其控制

本实验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研究为实验主体,实验的自变量主要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法研究、课型改革、学法指导、练习设计等。实验的因变量是为学生树立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信心、意识、方法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等,所有影响学生的其它因素均属控制范围内。

(3)、实验的教材

国标版数学教材。

(二)实验的具体操作

本实验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2、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①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②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①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②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③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④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⑤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3、如何选择合作的时机?

(1)、在新旧知识衔接时,进行合作学习。

小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基础上引申发展的。教师精心设计复习,引言,做好铺垫,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差异,有的同学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同学却感到很困难,有许多的疑问等待解答,这时,让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一番,说出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2)、在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时进行合作学习。

在教材中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组织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

(3)、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学习。

在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在加上老师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

(4)、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上,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只要善于抓住学生中普遍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说明自己观点,评议别人的看法,互相启发,补充修正,就能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数一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各有多少的练习题时,学生在独自完成时,多数同学未能正确的数出长方体的个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

(5)、复习、巩固总结阶段的合作学习。

当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时,一般要对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这时可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帮,从而达到了补缺补漏、综合提高的目的,同时解决了差异问题。

(6)、解答“开放性”问题、自由创作时的合作学习。

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开放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答案五花八门时,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让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看待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总之,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八、实施阶段

本实验时间为5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5----2006.8)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06.9----2007.1)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3、请专家再次指导,规划本课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07.2----2010.6)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4、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0.7----2011.1)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4、邀请专家予以鉴定。

九、保证措施

1、关于本课题,在这之前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阐述,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2、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阅到很多的资料,既快捷又方便。

3、课题主持人既是扬州市第三批教坛新秀,又是宝应县第三批数学学科带头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多次为县镇级上公开示范课,在国省县镇发表过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 4、目前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5、学校经济基础较好,可为课题研究提供经济保障。

十、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平时抽测的数据汇总、阶段总结、论文或心得体会等。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时代呼唤改革,需要有活力、有创新的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由“厌学”转为“乐学”,引导小学生创新性地学习数学,已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焦点。

1、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有当今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有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新课标》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区域,都起来越注重合作探究精神,过去那种个人式的独创,也许不再是这个时代创造方式的主流,因此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起来越成有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

3、“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各地的小学教学中已经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所以存在许多问题。如

1)没有抓住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地培养,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多数学生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完事,而对于小组其它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甚至于没有认真聆听其他成员的发言。这样讨论就敷言了事、无法深化,有时会各抒己见,或人云亦云,真正意义的合作其实尚未开始。

2)没有抓住有效的合作时机。有的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顺应教育的潮流,博得教育研究人员的赞赏,教师往往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合作探究欲望时,让其加入学习小组,或有时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探究必须嘎然而止。这样造成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3)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学生“学”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置身事外,只做事后的评论员,以致使教学活动出现了东拉西扯的思维混乱,谈论不切主题,偏离方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创新式课堂教学实验以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努力创设一个有利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改变旧的、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形成相应的创新式教

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具体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1)、学生扎实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2)、营造轻松愉快数学环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创新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5)、 引导学生互评与自评,在评价中体验成功,在小结中巩固与提高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持

(一)课题界定

1、关键词;

1)小组;一般是4~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成员应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

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相对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这样学习小组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即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学习品质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突出每个全体的作用,各人承担明确的职责,在主动参与和合作中完成任务,相互信任促进,相互扶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互动,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责任,促进所有学生有效沟通,同时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艺术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以求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课题界定

1)研究对象,小学三~五年级学生,这部分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讨论意识,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的开展。

2)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现行的数学教材及日常生活素材为主要内容,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为过程,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活动,使学习者在合作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

3)广泛搜集日常生活素材,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以每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二)理论支持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主体构建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必然要进行信息的传播。所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相互合作,并注意信息的多向交流。

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促使每个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尽力作出自己最大努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探讨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儿童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容。小学生只有在不断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才能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取得成就,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同时也渴望获得别人的注意和欣赏。小组合作学习联系的建立,为小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空间,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科学地分析合作学习在当今课堂教学中适用性,在农村小学班级学生数足的情况下如何编排小组,避免形式主义小组合作。

(2)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的程度,改变一些教师顽固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思想保守观念,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思想、新观念。

(3)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学习自尊心的养成的作用,把学生学习与社会、家庭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不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学习过程中唯一标准。

(4)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情感态度的转变与价值观的提高的作用,把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结合起来进行教育,不把满足学生写好作业、听教师的话当作评价一个好学生标准。

2、研究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编排

科学、恰当的排编小组组员,以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其极大的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时机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特征

即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小学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必须筛选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形式主义。

(4)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探讨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献身品质方面的作用。

(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

即怎样教育学生尊重别人意见,倾听与思考别人观点,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等方面做法,以养成良好学习品质。

(6)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即教师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形成,改变教师多少年来作有领导者、指挥者和统治者的身份为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

四、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

2、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时机、内容、有效性合作。

3、个案法。抓住好、中、差几个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

4、总结法。1)教案设计;2)活动记实;3)听课、评课记录。

五、实验过程与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这个课题许多中外教育专家、学者和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在进行研究。如何在远离城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农村中心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整体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制定符合学校实际课题研究方案,让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农村小学取得成果,得到广泛推广运用。我们课题组在学校领导、校教科室的领导下有效地开展了研究工作。

(一)目标统一,内容细化

因此我们重新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请专家给予指导,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具体实施研究计划。经过讨论和研究,我们制定出详细子课题研究目标、完成任务、达到什么效果等,由专人负责,做到“目标统一、内容细化、相互协作、共同研究”。

(二)实施研究,不断总结

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观摩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

做法,修改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

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杂志上和网上查阅有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文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合作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研究的重点,主要抓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合作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小组编排、小组合作时教师角色的扮演等几个方面研究看对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有什么影响,我们注意到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对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注意到了小组合作中小组的编排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注意到了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成为学生无结论的口头交流,对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反复思考,方法不断改进,工作不断尝试。通过研究,我们在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重点在:“小组编排、方法训练、意识培养、合作时机、教师角色”方面进行尝试。

小组编排,通过研究我们在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合理搭配划分小组,同时也要注意到组间之间学生学习成绩大体差不多,即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原则,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合理、公平竞争。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小组间出现差异,我们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再作适当调整,每学期进行一次调整。

方法训练,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方法上除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有意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测量、郊游、野炊等主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倾听别人意见、如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如何与他人配合等。

意识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各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合作学习教育,让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合作,尊重别人发表的意见。

合作时机,即选择恰当时机和适宜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只有恰到好处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的情况下,选择一定知识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合作学习质量高、效果好,又能照顾到一些参与性差、接受知识不太灵活的学生。

教师角色,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候,教师:(一)、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经;(二)、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三)、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四)、要参与其中,发挥好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五)、要即时的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为引导交流总结打好基础;

(六)、要善于小结,要注意:1)积极引导小组间的意见交流;2)指导好小组内的发言补充;3)把握好讨论过程的度,调控好时间分配;4)及时评价学生学习及合作情况;5)引导好总结。

(三)、调查分析,积累成果

在整个实验期间,我们注意作出实验质量的对比分析,注意积累、不断完善,贮存有关数据,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孩子们带着创新学习的乐趣学习数学。

第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与谈话、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我们把三个年级六个班分成二大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班80人,传统教学的对比班80人, 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从学习态度、性格特征、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调查后还对相关老师、学生进行相应的座谈了解,并深入课堂进行了验证性听课。

第二、调查的结果

(1)、 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通过数据看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心理需求,但他们并不很清楚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特别是当人多器具少而要求完成操作任务的时候,活动常常不能正常进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后,实验班的学生大多能主动合作按要求完成。这不能说明实验班的学生比对比班的合作水平强,而是说明,通过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能力提高了。因此,教师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教给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技巧,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2)、 可以促进分类、概括、创造、推理、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班按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分类概括,动手能力有明显,合作意识得到增强,这说明在数学课上加强师生,学生之间合作及科学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于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及分类、概括、动手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

(3)、学生学习数学态度兴趣盎然。

实验前,我对实验小组进行了抽测,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了有关数据:“每天最喜欢上数学课”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3%;“认为一定要减少数学课程”的学生占总人数52%;“我认为数学作业最难、很烦”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4%;“喜欢看数学课外读物”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5%;“长大后有信心成为一名数学家”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3%。

实验后,“每天最喜欢上数学课”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6%;“认为一定要减少数学课程”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3%;“喜欢看数学课外读物”的学生占总人数87%;“长大后有信心成为一名数学家”的学生占总人数65%;“我认为数学作业最难、很烦”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4%。

现在,学生已从过去单一、沉闷的课堂气氛里解脱出来,上数学课兴趣倍增、情绪高涨,每节课都沉醉在愉快的学习游戏中。他们积极发言、思维活泼。

(4)、学生学习数学负担根本减轻。

以前课堂教学,教师占了大量时间,学生学习的空间、时间少。“小组合作学习”创新式课堂教学的提出,就是立足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出发点。一开始就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引发探究问题,进而讨论、综合、运用知识。这样的教学,教师讲的少、学生动的多,花时少、收获大、效果好,课本作业基本在课堂上完成。

通过对比实验的抽查,实验小组平均每节课可练习12题,错误率只有8%左右,课外作业也只是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性实践题,不用交给老师批改;而对比班平均每节课只练习8题,课外作业近1小时,错误率超过25%。实验后的学生从心理上根本减轻了课业负担,不需加班加点补课,不搞题海战术,课余有充足时间活动、交流,这就真正让他们从繁重的作业堆见解脱出来。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探知、创新,从而达到发展儿童综合素质的要求。

六、合作学习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2.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3.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

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4.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5.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合作和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是外向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大多是分层次进行的。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优生之间、优差生之间都可以出现竞争的现象,形成一种竞争进步的态势,并在竞争中锻炼其品格,磨炼其意志,培养其人品, “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学会生存》;二是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能强化小组结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组织学习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注意从正面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公平的竞争,在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使合作学习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合作 ”的良性循环,更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竞争成为促进学习的手段。

6.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

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7.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我校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总结中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都获得了总课题组的好评和奖励,还有几位教师所执的数学课分别获得了总课题组以及国家、省市等不同级别的优秀课称号。

七、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体现,是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却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如只有形式上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

1、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一但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时间不够时,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2、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有评价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教师应想一想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3、教师监控不够。“自然”合作时,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

4、合作价值不大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任务通常根据教材、教参来设计。若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结果往往是: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强,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技能,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

这样的问题该如何有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负面影响的滋长,发挥合作学习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

更多相关推荐:
项目立项报告书(标准版本)

公司立项报告书课题负责人研究方向立项题目月一课题基本情况二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的简要说明包括问题提出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预期取得的成果形式等验收时验收标准验收意见书日期

科研项目立项报告书模板

公司LOGO科研项目立项报告书项目名称所属领域承担单位管理单位起止时间年月年月公司名称年份123456789101112

项目立项报告模板

文件编号研字20XXXXXX保密等级XXXXXXXX有限公司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申请日期项目立项报告20XX年X月日X

创新项目立项报告书(初稿)

项目编号泰康人寿东莞中心支公司创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初稿项目名称银行保险电销业务系统项目类型推广应用项目性质创新项目项目开始年月20xx年12月项目牵头部门中心支公司银保业务部盖章东莞中心支公司制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书-样版

VCMPhase-1.8自动生产线研发立项报告书

产品开发项目立项报告模板

产品开发项目立项报告文档编号密级内部使用日期20XX月日编写fun审核领导批准CEO公司名称Xxx项目立项报告常见的公司内部软硬件产品项目立项启动报告通畅一个项目在启动之前应该经过市场预期调研分析然后做出立项分...

立项报告书格式

附件立项申请报告书写格式学校关于新建或重建项目的立项申请报告南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先介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危房改造需要或生源增加需扩建等根据南政办20xx215号文件精神我校项目纳入南安市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规划为尽...

新产品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122121121221321421522232425262728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立项申请报告目录立项申请表2项目可行性报告3引言5本文目的5适用范围5名词定义5参考资料5附件名称5项目背景5目标和目的5生...

项目立项申请书

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万亩林综合治理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万亩林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地点: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乌兰泉吉嘎查建设单位:内蒙古阿吉奈农牧科技发展…

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

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根据县招商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贵县经济发展形势现申报有限公司落户在贵县该项目现向县发改委申请备案详情如下有限公司创建于年专业从事的生产和销售随着县招商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我公司决定...

项目立项书模板

编号项目立项书项目名称xxxxxxxxxx项目等级x级产品开发类项目承担单位xxxxxxxxxxxx项目负责人xxxxxx年月日

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详细说明

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详细说明一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的定义什么是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所谓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是指在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由国务院关于投...

项目立项报告书(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