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时间:2024.4.20

计算机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实验一  二阶系统闭环参数对时域响应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研究二阶系统闭环参数对时域响应的影响

2.研究二阶系统不同阻尼比下的响应曲线及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要求

1. 从help菜单或其它方式,理解程序的每个语句和函数的含义;

2.分析对时域响应的影响,观察典型二阶系统阻尼系数在一般工程系统中的选择范围;

三、实验内容

1、如图1所示的典型二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其中,无阻尼自然震荡角频率=1,为阻尼比,试绘制分别为0, 0.2, 0.4, 0.6, 0.9, 1.2, 1.5时,其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上)。

图1  典型二阶系统方框图

2、程序代码

wn=1;

sigma=[0,0.2,0.4,0.6,0.9,1.2,1.5];(1)

num=wn*wn;

t=linspace(0,20,200)';(2)

for j=1:7(3)

    den=conv([1,0],[1,2*wn*sigma(j)]);(4)

    s1=tf(num,den);(5)

    sys=feedback(s1,1)(6);

    y(:,j)=step(sys,t);(7)

end

plot(t,y(:,1:7));(8)

grid;(9)

gtext('sigma=0');(10)

gtext('sigma=0.2');

gtext('sigma=0.4');

gtext('sigma=0.6');

gtext('sigma=0.9');

gtext('sigma=1.2');

gtext('sigma=1.5');

3、代码函数理解分析

(1)给赋值。

(2)用于创建向量。linspace是Matlab中的一个指令,用于产生x1,x2之间的N点行矢量。其中x1、x2、N分别为起始值、终止值、元素个数。若缺省N,默认点数为100。

(3)给j赋值1至7。

(4)做多项式的乘积(卷积),用来表示s(s+2),并赋值给den。

(5)定义开环传递函数,num做分子,den做分母。

(6)ys=feedback(sys1,sys2),其中sys1是对象,sys2代表负反馈线路中的传递函数,也就是后所sys = feedback(sys1,2)意思是指对sys1系统进行负反馈,负反馈增益为2,sys = feedback(sys1,1)意思是对sys1进行单位负反馈。

(7)求系统在时间t内的单位阶跃响应。

(8)作图,以t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做7条曲线。

(9)网格显示。

(10)点击显示sigma的值。

4、曲线图

四、实验结论

从二阶系统的脉冲响应曲线可以看出:

无阻尼响应(sigma=0)为等幅震荡,没有调节作用;

过阻尼和临界阻尼(sigma>=1)是单调衰减的,不存在超调的现象;

欠阻尼(0<sigma<1)是有超调衰减的过程,随着阻尼比的减小单位阶跃响应的震荡特性加强。在欠阻尼响应中,sigma=0.4到0.8的响应过程不仅具有较sigma=1时的更短的调整时间,而且震荡特性也不严重。因此,一般希望二阶系统工作在

sigma=0.4到0.8的欠阻尼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将获得一个震荡适度,调整时间较短的响应过程。

实验二  开环参数K和T对系统动态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研究开环参数K和T对系统动态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要求

1. 推导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2. 对比二阶系统的典型传递函数,找出K、T与的关系式;

3. 从2中的关系式中分析K、T与的关系;

4. 实验参数设定T=1,试绘制K分别为0.1, 0.2, 0.5, 0.8, 1.0, 2.4时,其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单位阶跃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上);

5. 从help菜单或其它方式,制作PPT讲解程序的每个语句和函数的含义;

三、实验内容

1、对一般的二阶系统而言,其开环传递函数为,其中,K为回路增益,通常是可调节的,T为时间常数,通常由被控对象的特性决定,一般是不可以改变的。

2、由已知条件可以求得随动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中TM为机电时间常数,K为开环增益。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标准形式为:

两个表达式对比可以得出:

3、程序代码

T=1;

K=[0.1,0.2,0.5,0.8,1.0,2.4];(1)

t=linspace(0,20,200)(2)

num=1;

den=conv([1,0],[T,1]);(3)

for j=1:6(4)

    s1=tf(num*K(j),den);(5)

    sys=feedback(s1,1);(6)

    y(:,j)=step(sys,t);(7)

end

plot(t,y(:,1:6));(8)

grid;(9)

gtext('K=0.1');(10)

gtext('K=0.2');

gtext('K=0.5');

gtext('K=0.8');

gtext('K=1.0');

gtext('K=2.4');

4、代码函数理解分析

(1)K取值分别为0.1,0.2,0.5,0.8,1.0,2.4;

(2)用于创建向量。linspace是Matlab中的一个指令,用于产生x1,x2之间的N点行矢量。其中x1、x2、N分别为起始值、终止值、元素个数。若缺省N,默认点数为100。

(3)卷积,用于表示S(TS+1)。

(4)给j赋值1至6。

(5)表示开环传递函数,tf(分子,分母),赋值给S1。

(6)单位负反馈。

(7)求系统在时间t内的单位阶跃响应。

(8)作图,以t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做6条曲线。

(9)网格做图。

(10)点击获取K的值。

5、曲线图

四、实验结论

1、在T 一定时,K值增大,响应速度提高,调整时间增大,超调量减小;

K>=1时,系统响应是单调衰减的,K<1时,系统响应是超调衰减的。

2、K和T一起决定的大小。提高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增大提高系统的阻尼程度,从而缩短调整时间。一般情况下,提高是通过增大K来实现的,而的往往是通过减小K完成的,其中机电时间常数T在电动机选定后是一个不可调的确定参数。因此,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阻尼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实验三 理解PID控制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PID控制器的设计

     对于如图2所示的负反馈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和反馈环节的传递函数如下:

                          图2 典型的负反馈控制系统方框图

其中,

(一) 比例控制P

一、实验要求

1、对于比例系数为0.1, 2.0,2.4, 3.0, 3.5, 绘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分析比例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理解程序代码及函数的含义。

二、实验内容

1、程序代码

G=tf(1,conv(conv([1,1],[2,1]),[5,1]))(1)

kp=[0.1,2.0,2.4,3.0,3.5];(2)

for i=1:5(3)

    G=feedback(kp(i)*G,1);(4)

    step(G);(5)

    hold on;(6)

end

gtext('kp=0.1');(7)

gtext('kp=2.0');

gtext('kp=2.4');

gtext('kp=3.0');

gtext('kp=3.5')

2、代码解释分析

(1)表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tf(分子,分母),conv函数是卷积函数,计算多项式的乘法。

(2)分别给kp赋值。

(3)I从1到5,表示循环。

(4)单位反馈函数。

(5)求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6)使当前轴及图形保持而不被刷新,准备接受此后将绘制的图形,多图共存。

(7)点击依次获取kp的值。

3、曲线图

三、实验结论

(1)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Kp加大,将使系统响应速度加快,Kp偏大时,系统振荡次数增多,调节时间加长;;Kp太小又会使系统的响应速度缓慢。Kp的选择以输出响应产生4:1衰减过程为宜。

(2)对系统的稳态性能影响: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加大Kp可以减少稳态误差,但不能消除稳态误差。因此Kp的整定主要依据系统的动态性能。

(二) 比例微分控制PD

 

一、实验要求

1、设置=2,微分时间常数=0, 0.3, 0.7, 1.5, 3,试在各个比例微分系数下,绘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分析微分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解释和说明程序代码。

二、实验内容

1、程序代码

G=tf(1,conv(conv([1,1],[2,1]),[5,1]));(1)

kp=2;

tou=[0,0.3,0.7,1.5,3];(2)

for i=1:5(3)

    G1=tf([kp*tou(i),kp],1);(4)

    sys=feedback(G1*G,1);(5)

    step(sys);(6)

    hold on;(7)

end

gtext('tou=0');(8)

gtext('tou=0.3');

gtext('tou=0.7');

gtext('tou=1.5');

gtext('tou=3');

2、代码解释分析

(1)表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tf(分子,分母),conv函数是卷积函数,计算多项式的乘法。

(2)分别给tou赋值。

 (3)I从1到5,表示循环。

 (4)比例微分传递函数

(5)单位负反馈函数。

(6)求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7)使当前轴及图形保持而不被刷新,准备接受此后将绘制的图形,多图共存。

 (8)点击依次获取tou的值。

3、曲线图

三、实验结论

(1)积分控制通常和比例控制或比例积分控制联合作用,构成PD控制或PID控制。

(2)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微分时间的增加即微分作用的增加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如减少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等。适当加大比例控制,可以减少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但值偏大或偏小都会适得其反。另外微分作用有可能放大系统的噪声,降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对系统的稳态性能影响:微分环节的加入,可以在误差出现或变化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它引进一个早期的修正作用,有助于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4) PID控制器的参数必须根据工程问题的具体要求来考虑。在工业过程控制中,通常要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对给定量的变化能迅速跟踪,超调量小。在不同干扰下输出应能保持在给定值附近,控制量尽可能地小,在系统和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控制应保持稳定。一般来说,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是很难做到的,必须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满足主要的性能指标,同时兼顾其它方面的要求。  在选择采样周期T时,通常都选择远远小于系统的时间常数。

(三) 比例积分控制PI

, 其中,是比例系数,是积分时间常数,二者可调节。

一、实验要求

1、设置比例=2,积分时间常数=3, 6, 14, 21, 28,试在各个比例积分系数下,绘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分析积分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解释和说明程序代码。

二、实验内容

1、程序代码

G=tf(1,conv(conv([1,1],[2,1]),[5,1]));(1)

kp=2;

ti=[3,6,14,21,28];(2)

for i=1:5(3)

    G1=tf([kp,kp/ti(i)],[1,0]);(4)

    sys=feedback(G1*G,1);(5)

    step(sys);(6)

    hold on;(7)

end

gtext('ti=3');(8)

gtext('ti=6');

gtext('ti=14');

gtext('ti=21');

gtext('ti=28');

2、代码解释分析

(1)表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tf(分子,分母),conv函数是卷积函数,计算多项式的乘法。

(2)分别给ti赋值。

 (3)I从1到5,表示循环。

 (4)比例积分传递函数

(5)单位负反馈函数。

(6)求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7)使当前轴及图形保持而不被刷新,准备接受此后将绘制的图形,多图共存。

 (8)点击依次获取ti的值。

3、曲线图

三、实验结论

(1)积分控制通常和比例控制或比例微分控制联合作用,构成PI控制或PID控制。 

(2)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积分控制通常影响系统的稳定性。TI太小,系统可能不稳定,且振荡次数较多;TI太大,对系统的影响将削弱;当TI较适合时,系统的过渡过程特性比较理想。

(3)对系统的稳态性能影响:积分控制有助于消除系统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但若TI太大,积分作用太弱,则不能减少余差。

实验四 确定使计算机控制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范围

如图3所示的离散线性系统,采样周期Ts=1s,其中,对象模型,零阶保持器

图3 离散线性系统方框图

一、实验目的

   确定使计算机控制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范围。

二、实验要求

  1、写出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2、对开环传递函数进行Z变换,并代入Ts=1s;

  3、写出闭环Z传递函数;

  4、写出系统的特征方程;

   5、绘制根轨迹,并分析根轨迹;

  6、用鼠标单击根轨迹与单位圆的交点,发现…;

  7、分析系统稳定性随K值变化的规律;

  8、近似得出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三、实验内容

1、程序代码

num=[0.3678,0.2644];

den=[1,-1.3678,0.3678];

sys=tf(num,den,-1);

rlocus(sys)

rlocfind(sys)

2、代码解释分析

rlocus:求系统根轨迹。

rlocfind:计算给定一组根的根轨迹增益。

3、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4、开环传递函数的Z变换,T0=1s

查表可得

T0=1时

5、闭环Z传递函数

  6、系统的特征方程

  

 Z2+(0.368K-1.368)Z+(0.264K+0.368)=0 经过变换,

 

 求得复变量表示的特征方程

  0.632K2+(1.264-0.528K) +(2.736-0.104K)=0

 7、系统根轨迹图

在离散系统根轨迹图上,虚线表示的是单位元,由理论分析可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时,该离散系统是稳定的。

8、用鼠标点击曲线将弹出一个提示框,其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Gain:根轨迹增益的值

Pole:当前点的坐标值

Damping:阻尼系数

Overshoot:超调量

Frequency:该条根轨迹分支当前点对应的频率值

四、实验结论

由图可见,一个极点位于单位圆上,一个位于单位圆中,因此,系统在K=0时是稳定的;随着K值得增大,两条根轨迹离开单位圆,系统变得不稳定;随着K值继续增大,虽然有一个极点落在单位圆内,但是另一个极趋向实轴的无穷远处,系统是不稳定的。所以K值得稳定范围是从0开始的一段区间。

根据的特征方程写出Routh计算表,

          2           0.632K           2.736-0.104K

          1       1.264-0.528K               0

          0       2.736-0.104K

  根据Routh计算表第一列,由不等式:

           K>0      1.264-0.528K>0       2.376-0.104K>0

    求得满足二阶线性数字控制系统稳定要求的开环增益K的取值范围为:

                  0<K<2.39

更多相关推荐: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姓名罗才宝学号0953505008指导教师专业年级所在院系完成日期实验一DA数模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2熟悉12位DA转换的方法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杭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生班级所学专业实验日期实验1常规PID控制算法仿真1实验参数shiyanpidTs01sb为班号15x为学号后2位1992实验要求1画Simulinnk...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题目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实验一AD转换实验1学习掌握模数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2掌握ADC0809芯片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ADC0809在8086计算机系...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1八字段LED数码管驱动显示工作原理274LS138三八译码器工作原理及如何控制数码管工作原理3数码管动态显示工作原理分析与计算4数码管多种显示实验实验任务1让Y0所对应的数码管显示09间隔1秒incl...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二最少拍控制系统1实验结果图21单位阶跃输入下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仿真结构模型图22单位阶跃输入下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输出图23单位阶跃输入下最少拍有纹波系统输出图24单位阶跃输...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陕西理工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陕西理工学院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题目交通灯院系电气工程系班级自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时间20xx112220xx12101陕西理工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摘要31引言42总体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一课程设计题目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的设计二设计内容摘要最少拍系统设计是一采样点上误差为零或保持恒定为基础的采...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二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第二部分一实验日期20xx424实验时间9501130小组成员薛有华武毅男二实验目的1了解步进电机温度PID控制的原理2进一步熟悉PLC实验装置S7200系列编程控制器及其外部接线方法3进...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交通灯控制系统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控制系统班级学号姓名成绩20xx年7月1日1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32系统的主要功能作用及主要性能指标13总体设计131基本工作原理132硬件总体设计2321硬件电路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二阶环节电压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PC机JK实验装置on二阶环节电压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PC机JK实验装置专业自动化专业班级20xx级87班组员姚亮20xx5407刘凤20xx5421罗...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分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反应炉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专业:自动化班级:20##级1班姓名:学号:20##年1月6日第一部分任务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2-交通灯控制系统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控制系统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20##年7月1日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32、系统的主要功能、作用及主要性能指标13、总体设计13.1基本工作原理13.2…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