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语文文言文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册:

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Ⅰ、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了)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饱、满足)

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⒈ 敢以烦执事 古义:对对方的敬称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⒊ 行李之往来 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 今义:尊称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⒈ 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 南 驻军

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邑

既东封郑 以??为疆界

与郑人盟 结盟

⒉ 名词作壮语: 夜缒而出 在夜间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既东封郑 向东

⒊ 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矣 恩惠

君亦无所害 损害

⒋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年轻

越国以鄙远 远方的国家

缺少的东西

以乱易整,不武 乱:混乱相攻;整:联合一致

四、特殊句式:

⒈ 省略句:

⑴省主语

辞曰 许之 夜缒而出 ??

⑵省宾语

敢以烦执事 ??

第 1 页 (共 63 页)

高中语文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⑶省介词“于”

晋军函陵,秦军 南 ??

⒉ 倒装句:

⑴壮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言于郑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⑵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⒊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 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 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 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 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总结

《氓》

——诗经

1、 通假字: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2、 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送子涉淇(子:古:你 今:孩子)

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 今:将要;将军)

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 今:宴会)

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 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 至于 )

3、 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4、 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5、 一词多义

夙 夙兴夜寐(早)

夙夜忧叹(日)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采薇》

——诗经1、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孔棘(棘通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

维常之华(华通花)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2、古今异义

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 今:停止)

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 今:居住)

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 今:阳光、太阳等)

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 今:思考,想)

3、词类活用

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离骚》

——屈原

1、 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2、 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打包-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

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

1.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

1、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