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感悟“上善若水”

感悟“上善若水”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道”的思想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所著《道德经》一书更是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通读老子《道德经》全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子在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老子用有形的水来指代无形的道,高度赞扬了水的各种优点,并且以此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深刻的人生处世哲学,使我受益颇深。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参考了多个版本的不同注释,各版本对于此章的理解虽略有不同,但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其大意为: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又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之人像水一样处于卑下之地,心灵沉静有如深渊,施恩于物以仁而行,言语诚实可信,为政论平持衡,做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烦恼。在此,老子将水人格化,以水喻道,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世。感悟“上善若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一、感悟“上善若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上善若水》有感

读《上善若水》有感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灭,老子朝逃往楚国,用今天的话说55岁的老子失业了,回到了家乡(可能是务农吧,这一段没看仔细)。这时比老子小20岁的孔子曾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典故“孔子问李”就是这样来的。孔子将老子比做“龙”,来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测、难以着磨。二人见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说:“逝者如斯乎”,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信奉“礼教仁义”的孔子与一心想“回归自然”的老子两位圣人之间的交流,为后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铺下了奠基。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上善若水的感悟

读上善若水的感悟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如能真正领悟这个成语,再配合基本的原则,那就永远没有过失,成为一个完人了。团队精神是一种看得见、感知得到的精神气息,一个团队应当具有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的文化氛围。我认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团队文化,即以仁义挚诚为出发点,以荣辱与共为落脚点,集中体现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仁义就是要有责任感、有使命感,能以大局为重,牺牲小我成就众人;挚诚就是待人以真,精诚团结。别人嫌脏嫌累的工作我们去做,别人嫌苦嫌烦的担子我们去担,以工作为要务;摒弃“利字当头”,以铁肩担道义。在这种团队精神的感召之下就会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就必然提高工作效率;只要形成上善若水的团队精神,就必将迎来辉煌。

营业部钱美蓉

2013.8.13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上善若水之感悟

上善若水之感悟

上善若水之感悟

经典诵读感悟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光看文字就会觉得很美,而这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更是博大精深!老子用有形的水来指代无形的道,高度赞扬了水的各种优点,并以此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处世哲学,令我受益颇深。如果我们能把“水”之道运用到生活、工作中,我想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多美好的变化。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像水润万物一样主动伸出自己的援手;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谦让;当遇到各种诱惑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涤万物而自清;当我们觉得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有滴水石穿的毅力;当我们生活安逸停止前进的时候我们是否能有奔流到海的追求等等······是否之间,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悟,去学,去做!

每次参加道德讲堂对我的心灵都是一次洗涤,今天听刁老作报告,看《寻找微笑》公益短片对我触动很深。我在想我们每天忙忙碌碌过好自己的日子,却忽略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同胞生活在疾苦之中。人生的价值不仅是自己实现了多大成就,更在于这个社会有没有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好,我想我们该为这个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我是这样想的,却还没有这样做,想和做之间有一个高度,这个高度便是我成长所需攀登的高度。我想以此来勉励自己,每天进步一点,多做一点,终而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上善若水第八章有感

上善若水,人生之道

--------读《老子》第八章有感

在本学期,我们通过《老子》精读这一课程,让我对老子及其思想又有了进步一的了解。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创办了核心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这一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也让我对老子有了更多的崇敬之情。“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在通过阅读老子的作品我逐渐了解到,老子说的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并非指的是无所作为,而是反对人对人,人对事物的太多干涉,顺应道法积极去行事,在老子看来,是可以的。老子提倡一直提倡道任由世间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去干涉它。由此可见,顺应自然,不过多干涉其他人或者事情,这是老子的期望所在。

《老子》,又称《道德经》,它作为老子的代表作,老子将道家的思想都汇入其中。其可以分为《道篇》和《德篇》。而《老子》精读这一课程,就是让我们细细阅读,慢慢品味这一文学的著作。《老子》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有很多,但是大体都离不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一思想。而现在,我就选中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章,结合实际和自身体会,谈谈自己对第八章的理解和看法。学而用之,体会老子思想的精妙之处。

老子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篇说的大概意思是,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冷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老子巧妙的将“上善”巧妙的比喻为水,并且将这一篇章中提到的功德,特征,性格,行为,操守这几方面巧妙的与水的一些特征结合起来。例如,水川流不息,滋养万物,这便是功德。水只往低处流,遵循自然法则,这便是特征等等。水有着这些美好的品德,所以君子遇水必然应该有所感悟,有所效仿。

…… …… 余下全文

篇六 :感悟“上善若水”

感悟“上善若水”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道”的思想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所著《道德经》一书更是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通读老子《道德经》全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子在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老子用有形的水来指代无形的道,高度赞扬了水的各种优点,并且以此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深刻的人生处世哲学,使我受益颇深。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参考了多个版本的不同注释,各版本对于此章的理解虽略有不同,但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其大意为: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又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之人像水一样处于卑下之地,心灵沉静有如深渊,施恩于物以仁而行,言语诚实可信,为政论平持衡,做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烦恼。在此,老子将水人格化,以水喻道,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世。感悟“上善若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一、感悟“上善若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 …… 余下全文

篇七 :感想—上善若水

感想——上善若水

春假临期,放松之余,一杯清茶,一卷书页。读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让人敬畏非常。

叹之:此乃人生之大修为,大智慧!

最完美的人格就应该具有水的特性:滋养万物而不争利;为人处世如水般安于卑下,谦虚谨慎;心胸如水般静默深远、稳重沉静;待人如水般润泽友爱;言谈如水般从容守信;处事如水般井井有条;遇事如水般随物成型,随机应变;行动如水般涸溢随时,顺天应命。以无争而莫之能争!

遥想2500多年前的景象:

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流,不无叹息的说:逝者如斯乎!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子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曰:“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

…… …… 余下全文

篇八 :感悟老庄之上善若水

感悟《老子》之“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近《李小龙传奇》正在热播,惊奇地发现李小龙当年在美国上大学时选择的竟是冷门的哲学专业,而老子和尼采正是对他武学思想启发和影响最大的两位哲人。继而从网上搜索到李小龙大学时所写的哲学文章《悟》,文中颇具道家思想,也记载了李小龙经由“水”领悟到更高武学境界的思路历程。初识老子是在大学时期,那时我闲暇之余喜欢浏览一些武术方面的杂志,发现武术理论中屡屡引用到老庄思想,由此萌发了我阅读《老子》的想法。这些年来,《老子》那深邃、睿智思想始终深深地吸引着我,给予我许多思想启迪,尤其是其中“上善若水”的论述对我感触最深。

“善利万物而不争”是水的最大特性。水是柔和的,润物无声,永远处在最低洼的地方,她的这些品质在许多方面都有借鉴意义,个人体会最深的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记得在《菜根谭》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疾声厉色,处众之贼也”,说的是疾声厉色是和众人相处的大忌。的确,在与人相处方面应该多一点水一样的柔软身段,多一点“和言悦色”,少一点针尖对麦芒的硬碰硬,这样人际关系才会更和谐。当我们遇到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要真诚在帮助别人并保持谦虚。人心是敏感的,如果你帮助了别人却在别人面前显示得很自大很了不起的样子,别人是可以感觉到的,即使感激你也会对你有所隔阂了。事实上,在芸芸众生中,我们都是微小的一粒尘,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彼此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谁都没有骄傲自大的理由和资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其实意见的差异只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个人阅历和风格不同而已,大家取长补短,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方案,反之如果言语冲撞、完全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和立场,则很可能激化矛盾,造成严重的后果。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套句当下时髦的词语就是“以人为本”,我们党向来重视“以人为本”,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党上下努力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爱戴,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