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反思

《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反思

《简单的时间计算》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先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再求非整时点时刻间的经历时间。课前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本的内容,对于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记下来上课汇报。

通过课上了解我发现学生对于整时到整时的经历时间已经会计算了,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定为计算非整时点时刻间的经历时间。

在探索方法时,让学生经历在线段图上表示起始时间、把问题表示在线段图上、看着线段图计算经历时间等相关环节,并引导他们与小组同学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在练习中我没有强迫他们用什么方法,而是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理经历的时间,因为我觉得学生刚接触一个新知识,你要把方法强加于他,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在想想做做的练习中,学生用自己的算法推出经历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 余下全文

篇二 :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反思

洪溪小学 沈春林

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的时间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经过时间的计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我在这节课上是这样设计的:

在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时,教材出现了数线段的计算方法。从整堂课讲,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节奏把握适当。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先让学生探究,再进行反馈交流,然后进行说想法(自己说、互相说)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找到学生最初的想法。在这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学习兴趣也很浓厚。我用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兴趣高涨,学习积极性浓厚。这样贴近生活的情景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不吃力。而且,我始终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做,试着想,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反馈,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知识的帮助很大。

教学时间的计算时,我辅以钟面,始终在钟面的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学生脑子里有钟面,形成表象,然后再慢慢淡化出来,直至脱离直观的钟面,在脑海中形成钟面。又比如,在反馈时,我没有抓住一些典型的错例在反馈。一般,这样的学生是有一定的想法的,如果没有反馈出来,没有进行引导、纠正,那么对他的这堂课的学习是有阻碍的。所以,在反馈时,还要做到反馈到位,善于抓住学生的错例。

最后,我还有一些始终没有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如何使学生脱离钟面后,能很好的计算经过时间。我想,这是我在这堂课后还需要去研究的地方。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收获是丰富的、巨大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的时间的计算,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难,对于课本上时间的计算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还能接受和理解。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练习题上应该扩展到什么程度为止,比如学习巩固中有这样的题:1、如果你晚上8时30分开始睡觉,到第二天早晨6时30分起床,你一共休息了多少小时?爸爸和妈妈工作很辛苦,他们一般到晚上11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10分起床。他们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吗?2、小艳周末的作息时间是12:40午休,到下午2时25分弹琴,午休多长时间后开始弹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计算这样难的题,学生能掌握和理解吗?所以我认为学习时间的计算是不是放到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和《24时记时法》以后才学这些内容。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也没有这么多的错误了。

时间的计算练习课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和时间单位之间的互化。在练习环节中,我用生活中的素材作为练习内容,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同时还教给学生用列竖式的

方法计算经过时间,效果较好。

…… …… 余下全文

篇四 :李海芳《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麻栗坡第一小学 李海芳

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内容安排都比较靠前,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上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我对于以下三点有一些困惑:

1、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反复强调了“时间”和“时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我还把书本P62上的2时=( )分,改成了2小时=( )分。事实上,2时就是我们平时口语中的2小时,2小时规范的说法就是2时。因此在复习课是,一定要纠正这个不规范的说法。

2、另一个比较困惑的地方是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如: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应该怎样列式呢?这是我在教学时与别人有分歧的地方。后来我问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得到了比较合理的答案: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因为如果写成11:20+25分=11:45的话就是时刻加时间等于时刻,这就不对了,而写成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话,就是时间加时间等于时间,但是11时45分又可以看成是11:45,因此这样的书写比较合理。这个问题在复习课上也是要重点纠正的。

3、“计算经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感到很疑惑。学生对于几时~几时的经过时间掌握没有问题,但对于几时几分~几时几分中分不够减(如4:20~5:00、 4:45~6:10等)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好,只有少数思维好的同学能够掌握,其他同学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都是木然。如何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懂呢?看来还得花时间让一些比较差的学生去理解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12、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始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电视节目预报表,让学生指出喜欢的电视节目以及说出该节目开始播放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过程分别提出4个关于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有目地的先解决整时段时间计算,可有利用减法计算,也可以推算,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接着教学计算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讨论,最后教师利用实物钟来帮助学生理解。

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上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形成了一定的格式。但在第一课时教师是否要给出一般的统一的计算方法,我也感到有点困惑,如果停留在只让学生感悟经过时间的推算,不让学生形成固定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估计作业中的错误率会很高,特别是差生,缺失了方法会无从下手,特别是碰到分段计算经过时间会更棘手,如果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后,所有的经过时间都套用这一公式去算的话又显得太呆板。如何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里既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又能很快的掌握一般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我想学生的学具应该得到进一步改进,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感悟出经过时间就是分针和时针在钟面走过的一段时间,然后得出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 余下全文

篇六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858农场学校-------谢淑云

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为了让学生理解时与分、分与秒的关系,我通过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就是60分,即1时=60分。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即1分=60秒。从而揭示时与分、分与秒的内在联系。为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打下基础。

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当十的。而在时间计算中易出现错误。

1、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反复强调了“时间”和“时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学生容易 混淆。表现在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如: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写成11:20+25分=11:45这就不对了,时刻加时间怎能等于时刻呢?应写成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就是时间加时间等于时间,但是11时45分又可以看成是11:45,在练习中,有一部分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因此,要及时纠正。

2、“计算经过时间”,学生对于几时~几时的经过时间掌握的不错,但对于几时几分~几时几分中分不够减(如4:20~5:00、 4:45~6:10等)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好,只有少数思维好的同学能够掌握,于是我用课件演示不够减,退位的方法,如:某电影下午2时30分开始放映,4时1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了( )时( )分。经过的时间 = 结束的时间 - 开始的时间 4时10分 – 2时30分 =?10分减30分不够减,要从4时借1当60与10相加再减30得到经过的时间是1小时40分。对于学困生要加强辅导,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 …… 余下全文

篇七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 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 教师演示课件,选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刷牙需要2( )。

(2)小红系红领巾用了16( )。

(3)课间休息10( )。

(4)爸爸每天工作8( )。

5、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 反馈

a、 60+60=120分

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 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 )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

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 …… 余下全文

篇八 :时间的计算练习课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练习课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是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和时间单位之间的互化。

我在新授部分了几个层次:1.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2.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3.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4.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找朋友、我最棒等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