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今天我上了《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一课。在课前我与同学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交流内容也是临时即兴发挥。我让本班参加春运会的运动员同学介绍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我可以看到他们眼中流露出来的自豪与兴奋,交流是成功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让他们向自己的教练表达感谢之情,这样将更能烘托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上课之初,我通过课件展示了两组图片,分别是表现世界的和谐、和美、和平和战争中的儿童,学生得到了最为直观的感受,心灵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很好地融入到了课堂之中。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战争所带给人类的灾难,而该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得难度,而课件的合理运用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从直观上了解关于战争的一些东西。尽管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与老师配合,好在该班有几位同学对于战争和历史的知识涉猎较为广泛,因而和老师的配合还算默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设问的时候只让学生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等等最为直观、简洁的问题,避免抽象难懂的词汇,这样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一位母亲的话”等环节的安排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激情。我觉得无论是什么课,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试想,如果老师上课死气沉沉,学生能不昏昏欲睡吗?我认为本节课自己在这点上做的还可以,特别是在结束时配乐总结的时候,学生全体自发鼓掌,这也算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吧。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有些环节的过渡与衔接不是很流畅,另外忽略了一个环节,即在讲“生命的摧残”时应让学生对战争的发起者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如果这样,学生的理解将会更加充分。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育总结

…… …… 余下全文

篇二 :六年级品社下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六单元《对立,还是沟通》教学反思

给情感充分的空间,感动心灵

——《对立,还是沟通》教学反思

《对立,还是沟通》,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成长记录册》中《成长中的新问题》的一课。这一课属于心理辅导类的品德课。

对立,还是沟通是日益成长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造成矛盾的原因牵扯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在课前,我深知这一矛盾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全解决。因此,在备课时我并没有给学生和课堂预设过多、过高的目标,只是希望在课堂中给学生一点倾诉的时间,交给一点沟通的方法,解决一点沟通的难题。而且在教学中也没有设计热闹非凡的活动,运用过多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娓娓道来。但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之高,情感流露之真是我课前始料不及的。而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恰是这节课的亮点所在。为什么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课后我也思考了,可能出于以下原因吧:

一、选材源于生活,倾诉发至内心的需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科书应该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新《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简练的关键词,简短的提示语,丰富的图片资料也向我们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回归生活。

因此,在上课前,我多次与学生沟通,并结合系列调查表了解学生与父母之间普篇存在的沟通问题。课堂上,我选取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影视片段,活生生地将发生在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当孩子们眉头紧锁,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时,我知道他们看到了自己。人往往在相似的情境中获得共鸣,正是这源于生活的真实再现,引发学生倾诉的内心需求。于是我毫不吝啬地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倾诉着自己的烦恼,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孩子们最需要是把压抑着的苦恼倾泻出来,而倾诉正是解决的良好开始。

二、情感源于交流,感动发至心灵的触动。

…… …… 余下全文

篇三 :六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六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六年级品社教学反思一: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承担了六年级4个班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本册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现就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做如下反思:

第一,围绕教学目标,平衡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当中,把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注重知识的学习,也不忽略能力和情感、个性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第二,把课本知识融入到生活经验中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能力。在教学时有目的的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当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三,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在教学中,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总之,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

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悟出道理!

>六年级品社教学反思二: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719字)

反思一: 《我们的新学校》

本课主要探讨我们的新学校,引导学生了解新学校,适应新学校的生活。这堂课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好表现自己。他们进入中学,有太多的好奇和向往,什么事都想探索和了解。所以在本课设计上主要以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融入到讨论中去。

反思二:《生活的新起点》

…… …… 余下全文

篇四 :品社教学反思

品社教学反思

品社学科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这一特点,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体,引导他们自由组成小组,相互合作,自主探索交流,增长了知识,活动方式多样化。活动领域由课内到课外,由家庭到世界,感受家乡的魅力,激起对家乡的无限热爱,立志为家乡做些事,树立为建设家乡努力奋斗的豪情。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从生活出发,以学生为主体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不仅关注生活体验的本身,而且更加关注对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重视学生主体性学习” 品德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课堂的资源。所以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调查:家乡的旅游景点、土特产资源等;教师利用了这些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这样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堂变成了活泼的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扩大了教学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这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三年级品社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品社课,我颇负感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了一翻新的体验和认识:首先,认识到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教师本身的丰富学识的需求。教师只有对教学目标紧紧地把握,充分利用教材的设计思路,才能很好地把握中心,解决课堂即兴生成的问题,使课堂活跃而不乱。另外,社会科技发展迅速,这也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更多新见闻,拥有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才能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体验,结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创设出更好的教学环节,成功地驾驭课堂教学。

其次,教材中蕴含的道理都是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单纯枯燥的说教,强行学生接受,效果是不好的。教学策划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时,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学内容和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体验这一点,我设计了课前分小组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每个学生的父母都是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者,学生很容易从父母或身边的人的身上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并与自己做对照,吸取他人的优良品质,从而加深对自己和他人,对社会的认识的理解,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和人生观,起到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穿针引线”导向作用,学生

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构建了多向互动的师生关系和和谐

的教学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

活动中来,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是,也有几点值得我去思考:

一、品德与社会课属于开放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敢于在教学过程

中质疑。学生在交流,汇报,展示中都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但

学生自学意识不强,有问题不敢问老师或学生,还是习惯老师的讲授,

处于老师“套”学之中,要在老师的牵引下进行,学生不敢冒池一步。

…… …… 余下全文

篇六 :品社教学反思

血泪国耻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血泪国耻包括屈辱的开端和火烧圆明园两个主题活动。在教学屈辱的开端中,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理解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教学中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史料分析法等。

问题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自强自息!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 教学重建:

通过本课教学我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从关注学生智能出发,拓展有限的课程资源,从各个角度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学设计中,尽可能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改善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的通道来改善学科教学。。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南京条约》签订的原因、内容、影响等,了解中国在近代是任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

悲壮的抗争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悲壮的抗争由寻访刘公岛和刘公岛上的沉思?两个活动主题构成。教科书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以寻访家乡的刘公岛为契机,引发学生的思考。

我通过引领学生查阅资料,实地参观,观看影视资料等形式,了解到更多悲壮的抗争故事,了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通过开展演讲会的形式,其主题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使同学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提醒同学们能够居安思危,为中华之强大而努力奋斗

问题反思:

学生不能深刻认识帝国主义的凶残和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深刻的体会?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

教学重建:

让通过同学们自己搜集查阅交流查到的资料,深层次认识中国蒙受耻辱的原因,增强了学生爱国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活动交流,分析示意图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在课堂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上网查资料、做社会小调查等,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七 :品 社 教 学 反 思

品 社 教 学 反 思

我一直认为,品社的课堂是写意的课堂,何谓写意,在绘画中,写意是最能体现绘画者的灵魂及所表达的思想的。那么写意的课堂呢?尤其是品生(品社)的课堂,它既没有语文的课文牵绊,又没有数学定理公式的约束,它的目的在于在品社课堂中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一、紧紧抓住生活这条主线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三上第一单元《温暖的家》第2课《爸爸、妈妈抚育我》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又如本册第二单元第2课《生活中的安全》要求学生了解必要的安全常识。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寻找校园中的安全隐患,寻找家中的安全隐患,收集来的时候,通过小组的讨论:怎么解决,制定成计划或方案。像我们学校的大门前能铺上减束带,有学生们的功劳。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伸,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

…… …… 余下全文

篇八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厨都小学 郭永花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我们对小学品社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表演、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社会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 课、“游戏” 课、“美术”课、“表演”课。我国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