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阅读报告

摘要:巴菲特作为投资界的传奇人物,是美国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他的投资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凭借对股票和外汇市场的投资能力,不仅使自己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富豪,其所倡导的投资哲学更是风靡全球。他的理论言简意赅,更适合大众去运用。以下是笔者对于他的多年年报阅读后的理解和分析。

一、对巴菲特投资哲学的理解

1.1场并不总是有效地,应利用市场的情绪化从中获利

巴菲特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而是经常无效的。按照有效性市场理论,如果市场真的有效的话,社会中应该是不会有那么多的套利机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投资者,除非存在机遇,否则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取得超出市场的成绩,更不可能实现套利的机会。太多的事例已经表明这个结果是错误的。用巴菲特成功的事例已经说明了一切。巴菲特就是利用它的错误,对公司进行估价,在发现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存在差异时选择买入从而获利。

以下就是19xx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关于有效性市场理论的反驳。

“就我个人的看法,就我个人过去在葛拉罕-纽曼公司、巴菲特合伙企业与伯克希尔公司连续63年的套利经验,说明了效率市场理论有多么的愚蠢。理论支持者从来就不会去注意理论与现实如此地不相符,确实现在他们讲话已不如过去那么大声,但据我所知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承认错误,不管他们已经误导了多少个学生,市场效率理论还是继续在各个企管名校间列为投资课程的重要教材之一,很显然的,死不悔改、甚而曲解神意,不是只有神学家才做的出来。”

1.2价值优先,集中投资

投资应该始终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青睐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公司,在分析公司的经济状况和管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础上,买人长期表现良好的公司进行集中投资,特别重要的是要“投资易于了解的企业”。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投资公司的市场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时,在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吉列、评级公司穆迪、金融公司富国银行这五项投资中所占有的市场价值就超过了70%。分析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可以发现每家企业均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而且这种优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会改变,这就是巴菲特“长期投资”甚至“永久投资”的基本面因素。

…… …… 余下全文

篇二 :巴菲特传读后感

《巴菲特传》读后感

工业工程系 李乔峰

用了将近3个多星期的时间,我读完了美国作家罗杰·洛温斯坦写的《巴菲特传》一书,我在以前就知道巴菲特是一位伟大的投资家,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全球富翁,被冠以“股神”称号,当时就对这样一个能积累巨额财富的人感到好奇,他究竟凭借什么获得现在他所拥有的一切,通过阅读此书,我得到了一些体会。

首先我们来看看巴菲特的成长经历,看看有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19xx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想法,五岁时就在家门口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挣取外快。巴菲特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对于小巴菲特的各种决定,他都持支持态度。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小巴菲特独立的人格,他总是很有主见,不会轻易改变。除了秉赋超常之外,独立、专注、谨慎以及对赚钱热衷的性格奠定了其成功投资的基础。

若要谈巴菲特在投资上的成功,就不能不提他的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巴菲特因为申请哈佛大学失败,转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书,而这样的巧合却注定了师徒两人的相遇,格雷厄姆是当时证券投资业的领头人,巴菲特继承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他积极的在茫茫股海中寻找着“雪茄烟头”。所谓雪茄烟头指的是那种不名一文,价格非常低,偏离正常价值的股票。格雷厄姆的理念是,不要只关注电子牌上的股票价格,要深入到它的后面,去看这个企业,看他的盈利状况,看他的资产负债表,看他的流动资金,看他的发展前景,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对股票的内在价值有深入的了解。巴菲特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格雷厄姆的衣钵继承者。

著名投资理财师刘建位总结了巴菲特成功的三个因素,分别为智商,财商,情商。巴菲特是非常聪明的,他对人,对事,对市场有着深刻的见解,巴菲特说:“投资必须是理性的。”他称自己成功的秘诀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个真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巴菲特还说:“他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享受赚钱过程中的快乐。”巴菲特从不盲目从众、从不道听途说,而是用自己的独立思考来作出判断。他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立思考能力,专注工作和不受外界干扰。我们在生活与工作当中,要学习这种独立思考模式,而非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才能创造

…… …… 余下全文

篇三 :投资者的未来 趋势交易大师 巴菲特的护城河读后感

许多人都羡慕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很简单的动动手,分分钟的事,就可以财源滚滚(至少在我们的眼中是这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股神巴菲特了。这些成功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或者经验让自己在股坛上屹立不倒,读了老师推荐的这三本关于投资股票的书,让我有许许多多的感悟,或是对于投资对于股票有了新的理解,或是从书中品悟到了一些生活道理。

在这三本书中,我觉得最简单的是《趋势交易大师》,因为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在趋势交易中寻找、评定、选择、管理和监控股票交易的步骤。这些步骤简单易懂,并且很容易对照实践操作,起码是一种简单易上手的交易技巧。这本书的重点在于:顾比均线理论、倒数线理论、趋势线的运用。这些都是很专业的工具,如果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需要特别的研究。这本书像是给了你一个模板,只要按照这个来操作即可,当然这样的方法肯定不会大赚,最多是小有收获罢了。这就像是解数学题目,你可以用老师交给你的数学公式去解,而且你可以正确的解出来。但是,如果你遇到的题目需要你对这些公式灵活使用,灵活变形,如果你对这些公式只会按照步骤来使用,那你是解不出来的。

《投资者的未来》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投资指南,它视角独特、结论有力。虽然这本书字数不少,可是真正精髓的地方只在于一些观点,其他的文字都是在给这些观点以充实的理由 罢了。这些观点大概如下:

股票,作为一个整体,从长期来看,收益率强于债券、票据、黄金和现金,而风险却小于后4者。

高成长股、地区、行业,可能是陷阱,而夕阳产业却能够给人稳定满意的回报。 夕阳产业中经常出大牛股,符合以下条件,众人对它期望并不太高,只要超过平均水平即可,结果它的发展速度超过平均水平;经常发市场平均水平的股利(用这股利买这股票)。 长期来看,很多IPO新股会跌破发行价,甚至摘牌。

高成长并不是关键,成长率高于预期才是关键,否则高成长股一样跌的很惨,因为高成长股对应着高市盈率,属于高估股票。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巴菲特正传》有感

在恐惧中前进的“股神”

——读《巴菲特正传》有感

一谈到“股神”,就不得不提到这个人——沃伦.巴菲特,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家、最成功的投资人,与比尔盖茨比肩的世界富豪。作为一个凝企业管理和投资智慧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巴菲特成为人们追逐的明星和学习的楷模。从学校的图书馆借阅了《巴菲特正传》这本书,看完之后,我似乎读懂了巴菲特的投资人生,也从中体会到了,无论前路再怎么艰险,都要像巴菲特那样一直勇敢冲向前。

首先,我想谈谈巴菲特的童年生活,这是巴菲特性格形成的关键。巴菲特出生于一个叫奥马哈的小镇,他天资聪慧,对数字特别敏感,并且拥有超强的记忆力。这当然成就了这位投资大师对财务报表的惊人的理解力与记忆力,后来的巴菲特能够对他看过研究过的公司各方面的状况如数家珍,夸夸其谈。而巴菲特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对于小巴菲特的各种决定,他都持支持态度。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小巴菲特独立的人格,他总是很有主见,不会轻易改变。这种独立的品性运用于他的投资,使他获益匪浅,特别是面对股市的两次大牛市,他都果断的激流勇退,避免了大崩溃带来的损失。

巴菲特的成功之道之一:走别人不一样的路

巴菲特从恩师格雷厄姆的投资名著《聪明的投资人》中,悟出了投资的真谛:真正的投资之道是价值投资。巴菲特对于自己投资股票的秘诀常解释为:别人疯狂我害怕,别人害怕我疯狂。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没有人对股票感兴趣之时,正是你应对股票兴趣之时。

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对利润无休止的追求,使投资者总希望抓住一切机会获得成功,赚取大笔的金钱;而当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时,恐惧又占据了投资者的脑袋。股票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感性比理性更为强烈,惧怕和贪婪使股票价格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跌宕起伏。当投资者因贪婪或者受到惊吓时,常常会以愚蠢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股票,追涨杀跌是贪婪与恐惧形成的典型后果。而巴菲特,正是在这种无数次的恐惧中战胜了自己,作出了正确的投资选择,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不可比拟的“股神”。

…… …… 余下全文

篇五 :《滚雪球》读后感

巴菲特的精髓在于勤奋、专注与理性

《滚雪球》读后感

沃伦·巴菲特是众所周知的投资大师,他的财富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却鲜有人知道他的投资方式。这本《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是巴菲特一生中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作者艾丽斯。施罗德用时而温婉时而犀利的细腻笔触,写就了巴菲特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 巴菲特对数字的敏感性源于他小时候对数学的痴迷与喜爱。他会坐在鲁斯的家门口和鲁斯一起记录经过的车牌号;他会拣各种个样的汽水盖子,通过数字来推测它们谁的销量更号;他会在送报的时候,计算着路程和时间,找出一条最简易省时的路线。 但天赋异禀的他,在老师同学眼里曾是一个顽劣的孩子。不过这些外部因素丝毫没有减少他对赚钱的热情。直至父亲的话让他产生危机感,才慢慢收敛他的顽劣。 巴菲特喜欢读书看报,这也成为了他的终生喜好。大量的信息不断涌入他的神经,他乐此不疲。 他对该投资哪支股票的敏锐嗅觉,也应归功于他大量掌握着信息。他看好的,往往是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并且喜欢长期持有。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巴菲特的财富是由一小片雪花到一个大雪球的积聚过程。 过程虽长,但乐在其中。 我们虽然不能像巴菲特那样拥有数以百亿计的财富, 但我们可以学的是他的沉着冷静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源源 不断的自信。这些,都得成就一个人

《滚雪球》读后感 读书不一定是为了获得什么经验教训,有时也只是为了一种纯粹的阅读快感,精神体验。然而我对于《滚雪球》这本书,却是为有益的经验教训而来。理解 1

其人,及其理念,以对自己的投资实践有所裨益。

1.总的印象

a)巴菲特的成功并不容易。

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有过很多商业实践,送报纸,翻新旧车出租,买卖旧高尔夫球等等。以后整体收购公司工厂,介入企业经营,在公司的生死存亡之既挽狂澜于既倒,显示了非凡的经营管理能力,这一点很像李嘉诚。似乎大多数人却忽视了这一点,仅仅津津乐道于巴菲特的炒股能力。以至于认为巴菲特的成功不过的炒股炒得好而已,是很容易的事。这也许是因为人类趋易避难,喜欢不劳而获的本性,不只是中国,"FREE"这个词也一样很能诱惑外国人。 b)巴菲特是人而不是神。

…… …… 余下全文

篇六 :巴菲特传读后感

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启示

——读《巴菲特传》有感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巴菲特的信徒,每年,他们会像朝圣一样蜂拥到他的故乡,去聆听他条分缕析地讲授投资、经营和金融的秘诀。金融家们把它的文章奉为《圣经》,像经文一样背诵他的名言。

巴菲特能够拥有那么多信徒,因为他总是能够很快就抓住问题的实质。在华尔街变得越来越晦涩深奥,让人越来越看不懂,越来越没有信心看明白时,巴菲特却能够像杂货店店员谈论天气一样,把金融向大家讲明白。在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一个比一个打扮得更像精英时,他是一个出语平凡的美国中西部“可爱大叔”。在华尔街的精英们运用着各种精密高深的数模工具分析市场时,巴菲特的办公桌上没有股票走势图,没有电脑,有的只是一本剪报册和一台老式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这般古董级的物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得金融市场是个突兀的另类,标志着巴菲特不变的投资理念,这种理念让他在金融市场上始终以大师的地位独树一帜。

所有巴菲特的信徒都知晓他的投资理念:“内在价值”。不论是60年代股市一派欣欣向荣的时候,还是在80年代杠杆投资盛行的时代,抑或是90年代金融衍生工具泛滥的时代,巴菲特所寻找的一直是他的老师所称的企业的内在价值不会消减的投资真谛。

巴菲特的信条对资本市场上的人们是一种启示。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本市场自创设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性,“狼”的特性。在这个纷繁的市场上,股票时而一路高歌,让投机商赚得盆满钵

满,时而低沉呻吟,让千万富豪倾家荡产。市场如同过山车一般刺激着投资者的心脏。在这个起伏跌宕的战场,疯狂交易成了社会嬗变的代名词,上一秒的英雄可能就是下一秒的败军之将,不存在任何永恒;投资者要做的只有不断地厮杀,不存在片刻安宁;以金钱为名的出卖、背叛,让冷酷、血腥变成了“狼”的荣耀。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人们唾弃着华尔街上那些贪婪的、强取豪夺的金融家们,把他们当成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虽然人们认同资本的确给社会进步带来贡献,但是人们却对这充满了“晦涩深奥”和“杀戮”的市场越来越没有信心。这时,巴菲特的信条,无疑给资本市场上的人们带来一种启示:看到股票背后的长期价值;相信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品格;帮助企业成长;通过长时间持股以获取企业成长带来收益的红利。他能够通过这些“善意”的价值判断,保持着30年,平均30%的收益率,让无时不刻都在做疯狂交易的投资家们瞠目结舌。

…… …… 余下全文

篇七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

五种投资模式:

价值投资,依靠分析公司财务寻找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以格氏、巴菲特为代表。

增长投资,寻找经营收益能够保证公司内在价值迅速增长的公司,以菲利普.费舍尔和彼得.林奇为代表。

指数投资,通过购买股票来复制市场指数,以约翰.伯格为主。技术投资,采用各种图表来收集市场的行为,以显示投资者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市场趋势如何,以威廉.奥尼尔为代表。组合投资,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管控风险,这种策略始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顿.莫卡尔的《华尔街漫步》。

其中,科明汉姆将技术分析划入了投资模式的一种:技术投资派。他认为技术投资人士并不关心价值,只关心价格。但显然威廉.奥尼尔不仅仅关心价格,他很强调基本面的分析。

技术分析有两个不同的流派,一个是基本不关心企业基本面问题,一个是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后者更派生出所谓的“动力交易”(有些叫动量投资模型)(momentum trading)。

科明汉姆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特征是习惯性的将股票价格与背后公司业务的价值联系起来。价值投资与所谓增长投资之间根本不存在天然的差异,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价值投资真正的确立就是格氏主要著作:《聪明的投资者》。

格氏的两个投资谏言:

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反过来,如果总是走偏僻但是真理的道路,就可能赚到钱,获得资源配置的能力,因此,学习格氏,就是在做大家都不愿意或者都不去做的事情。从这个认知点开始出发,就规避了“赚不到钱”的悲剧,也开启了“赚得到钱”的可能性。)

2、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道德比技术更重要,精神深度比技巧高低更靠谱。人文主义的深度就出来了。思想家的深度层面都是相通的。无形的悟道比有形的念经更值得鼓励)。

…… …… 余下全文

篇八 :第二次作业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读后感

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读后感

统计学院 陈迅羽 2011202805

沃伦˙巴菲特是享誉全球的投资家,他是20xx年全球首富,并在20xx年以3600亿人民币的个人资产荣膺《胡润全球富豪榜》第二位。在令人瞠目结舌的巨额资产背后,是巴菲特独特的投资模式。《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一书为我们详细阐述了这种模式。

初读《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就感受到巴菲特对于流行的投资组合的颠覆。在多元化投资战略占据主流的当下,其实大多数采取该战略的基金并未有超过市场的业绩,原因一方面是主动型投资基金频繁交易的成本侵蚀了利润,另一方面指数基金虽然成本低廉,但最好的结果只能是达到与市场持平的收益水平。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与上面两种模式背道而驰,概括起来就是选定目标后“集中投资,长期持有”。那么如何选择投资目标呢?标准是要达到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并且该公司取得高于市场平均业绩的概率越大,投资就应该更倾向于这家公司。此外,因为受到利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分析家的言论的影响,短期内优秀公司股价下跌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巴菲特认定企业的经济效益趋势才是长期决定股价的因素,所以他不会受短期波动的影响,而是把自己的资金周转率限定在10%-20%,即持股期限为5到10年。这种“长期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坚固的篮子里”的投资策略就是支撑巴菲特旗下主要投资窗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33年间达到24.9%的年收益率的理论指导。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巴菲特“集中投资——长期持有”模式的特点,作者还将其与现代证券投资理论进行了对比。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宣扬投资多元化,认为投资风险由若干基本要素决定,此外有效市场理论也是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多元化理论,巴菲特认为,相比起广泛撒网,通过认真分析公司的前景进行投资的风险会更小,而且把投资对象限定在少数上市公司,投资者可以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对这几家公司的分析,同时,对于一个杰出的投资者来说,跑赢市场平均业绩是必要的,但多元化投资的天花板就是市场平均业绩;更有数据显示,减少证券组合中股票种类,获得高于市场回报率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以,集中投资理论更能够产生优秀的投资。对于风险理论,巴菲特认为,风险并非由股价波动决定,相反,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巴菲特认为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评估企业长期经济特征的可行性,评估管理层长期管理才能的可行性,管理层是否诚信以及公司的购入价。此外,巴菲特的观点与有效市场论冲突的地方是: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并不总是明智的,市场也不总是有效的。(巴菲特的观点与《非理性繁荣》中揭示的现实倒是吻合的) 对应着上面的几点不同,巴菲特选择公司的几个标准也一一展现,它们分别是企业原则、管理原则、财务原则和市场原则。企业原则纵向来看是企业的发展模式是否简明可行,横向上则是是否拥有持之以恒的运营历史以及良好的长期前景。管理原则指的是管理层的才能、主见以及对股民的忠诚度;财务原则指的是权益回报,收益率和存留受益能够为公司创造的市值;市场原则指企业的估值与市值间的差距。按照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如果一家企业运营结构简单易懂、历史清白且前景广阔,管理层才干卓著且诚实可靠,收益率高于市场平均业绩,并且存留受益创造了更高的市值(比如巴菲特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1美元的 存留受益创造了9.51美元的市值),而且当下的价值被大大低估,那么这家公司就可以成为投资对象。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