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阶级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告终。在整个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而言,尽管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看上去仅是一个插曲,但其本身对历史的发展,绝对有着特殊、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而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所提出的两大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在思想史上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这篇读书报告主要讨论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质,个人的评价与反思,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来谈谈《天朝田亩制度》诞生的历史背景。

在讨论这两份政治纲领提出的背景之前,必须先谈及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史阶段。老师在课上曾提到王朝更替的“周期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中国社会正陷于改朝换代的历史循环的转折点之中。资料显示,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深刻指出:“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能要解体一样。”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没有顺应社会要求变革的历史潮流,导致国内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政治腐败愈发严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此际,中国社会处于周期性危机之中,人地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更是尖锐,于是,19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了一次没有完成的、改朝换代的革命。1851年的金田起义,在广西揭幕。这次革命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晚清封建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以下,我将更深入地讨论这份纲领诞生的具体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太平军便攻占南京,并建立起足以和清王朝分占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为什么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能赢得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窃以为,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

…… …… 余下全文

篇二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历代政权的兴亡治乱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衰替。唐代均田,故有贞观、开元之治;明初裁抑豪强地主,因而国富民殷。反之,如土地集中于巨富官绅,农民失所流离,则生产力遭到破坏,莫不酿成大规模农民起义。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是主要的生产者,土地是他们进行生产的命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他们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反映。宋代钟相等人提出“等贵贱、均贫富”;明代李自成以“均田免粮”号召农民起义;降至清咸丰初,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

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有着它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历史作用和利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它是落后的、倒退的和反动的。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打破封建大地产对农民的桎梏中,它不仅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而且是进步的和革命的,因为它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平分土地,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关于分配土地的方案,而是太平天国建都之初的一个立国方案与制度,只是应当予以重视的。

太平天国作为与清王朝相对峙的一个新生政权,亟须一个立国方案来维系其自身的运行机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自然是有必要的。

从《天朝田亩制度》的全部内容来看,它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仅举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首先,《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军政合一、寓兵于农的特点和军事指挥系统的隶属关系。即:“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功勋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上。”

…… …… 余下全文

篇三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By中山医学院临床14班郭芝璇 12362361

清朝末年,当清政府再一次把大笔的军费和巨额的赔款压在苦难的农民肩上时,洪秀全揭竿而起,带领着广大的农民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革命运动.在这场震惊中外的运动中,太平天国建立,与太平天国一起载入史册的还有当时颁布的土地革命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建立国号太平天国.1853年,当洪秀全成功攻破南京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而后为了巩固势力,洪秀全又发动了东征和西征.应当说在此时太平天国的军事达到了全盛时期.同年冬天,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应当说从政治层面上看,此时颁布这样的土地制度是比较有优势的.毕竟此时的太平天国已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比较有号召力和威信的农民政权.从经济层面上看,清朝时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一方面八旗贵族运用特权大肆圈占民田,汉族的显官豪绅,也凭藉财势,广置田产。其结果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沦为佃户,“一邑之中,有田者什一,无田者什九。” 例如江、淮之间各州县,农民耕种之家居十之五,衣食盐漕与工商各业者,居十之四,另外十分之一的地主阶级.举个例子,清朝大学士和绅个人的田产就多达八千顷. 到太平天国革命之际,土地高度集中,使绝大多数农民变成受地主直接剥削的佃户,他们所负担的地租,越来越重。有民间诗歌描写道:“催租急于石壕吏,倾瓶倒筐向何藏,坐使农家注空釜,累累看汝堆仓箱。"在如此残酷的剥削之下,许多农民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农具,牲畜来偿还高额的债务,生产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此同时,农民想要拥有自己土地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当农民有了自己的政权,当这个政权已足够强大而可以影响清政府,<<天朝田亩制度>>也就自然而然应运而生.政治背景使这项制度有了颁布的可能,经济背景使这项制度有了深层次的动机和愿望.

…… …… 余下全文

篇四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如何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文章摘要:文章以客观的角度分析评价了《天朝田亩制度》的利与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天朝田亩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深刻意义,它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是农民运动的历史产物,作为封建土地制度的对立面,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同时它的平均主义思想及实施在客观上包含了为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开辟道路的内核。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的“天国”构想具有严重的空想性和落后性。历史证明,农民阶级是不能带领中国走向解放和胜利的。

关键字: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性 落后性 平均主义

《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太平军“定都”南京,建立了一个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体制以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这一纲领性文件主要解决的是天朝的土地问题。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在清朝的时候,人民长期受到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不仅自己不能拥有土地,种出来的粮食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生活无比的清苦。在封建制度穷途末路苦苦挣扎的时候,社会矛盾尤为激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运动的领袖们抓住历史机遇,给予封建政权以重创,《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就为这个刚成立的政权规划了社会经济生活方案。

正确的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既要着眼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分析其可行性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又要放眼长远,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分析这一文件的长远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最后的和最完整的理想蓝图,是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产物,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要求。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主要体现了三个原则:社会分配上的均平原则、社会消费上的禁欲规范、社会管理上的皇权主义。 《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的治国纲领,必然反映着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太平天国作为农民反封建的政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革命的反封建性。《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反封建精神,对农民的诱惑力最大,当时的农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非常低,极易满足,《天朝田亩制度》迎合了广大农民对土地和平等平均的渴望,它规定的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创立了乡官保举制度和官吏考核标准,对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天朝田亩制度》又表现出了非常矛盾的封建性,甚至有皇权主义的影子,《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必须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对于天王们却可以例外,他们大多妻妾成群。后来为了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大约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不久,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根据天京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向洪秀全建议在安徽、江西等地“照旧交粮纳税”。这个建议,经洪秀全批准施行。实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是仿照清朝的办法,即地主是田赋的主要交纳者,征收地丁银和糟粮。这表明太平天国承认地主占有土地,并允许地主收租。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改变。天朝分了地主的地,又离不开地主,要依靠地主缴纳的赋税来保持军队的供给和天朝的各种开支。天王的高度集权以及对于法律的例外性,官员的世袭制等,都表现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 …… 余下全文

篇五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读书报告

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阶级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 告终。

在整个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而言,

尽管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看上去仅是一

个插曲,但其本身对历史的发展,绝对有着特殊、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而太平 天国的农民领袖所提出的两大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在思想史上更是有着

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这篇读书报告主要讨论的是《天朝田亩制度》

。下面我将

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质,个人的评价与反思,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展开 论述。

首先,来谈谈《天朝田亩制度》诞生的历史背景。

在讨论这两份政治纲领提出的背景之前,必须先谈及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 史阶段。老师在课上曾提到王朝更替的“周期律”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中国

社会正陷于改朝换代的历史循环的转折点之中。

资料显示,

马克思在

《中国革命

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深刻指出: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

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而当这种隔绝

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正如小心

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能要解体一样。

鸦片战争后,

清朝统治者没有顺应社会要求变革的历史潮流,

导致国内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更加尖锐,社会政治腐败愈发严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此际,中国社会处于周 期性危机之中,人地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更是尖锐,于是, 19

纪中叶,

洪秀全领导了一次没有完成的、

改朝换代的革命。

1851

年的金田起义,

在广西揭幕。这次革命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晚清封建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以下,我将更深入地讨论这份纲领诞生的具体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太平军便攻占南京,并建立起足以和清王朝分占半壁江 山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 …… 余下全文

篇六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含义:

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

性文献。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天朝田亩制度》特点: ①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起义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多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 ②空想性: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后来太平天国被迫实行“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

极性。

③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

?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

(1)基本内容: 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①土地分配:原则: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积极作用: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革命性)。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消极作用:绝对平均主义,根本无法实现;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空想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化目标,没有超越封建经济范畴(落后性)。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进步性与局限性)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进步性与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此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性——它实质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中中“均田”等思想的发展与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局限性——但它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她所描绘的理想天国,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

《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

进步性——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对立和统一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实行。

首先,《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实行平均分配土地为核心,涉及有关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革命纲领。它体现了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所以,它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然而,《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平均主义。因为农民是小生产者,其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而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的土地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办法又超过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这一制度又有极大的局限性,背离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 …… 余下全文

篇八 :天朝田亩制度 原文

天朝田亩制度原文

【本文仅作预览用,请支持正版书籍】

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凡一军一切生死黜涉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丛相,丛相察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污,军师遵行。功勋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海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一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了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

极处兑则移此丰处,以贩极茄处。务便人卜共早人父上工呈上市大猫,万出同耕,百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瑜十五岁以下一半。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尚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蔬,无失其时。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帘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土,则土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土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污意一也。但两司马存其钱谷数于簿,上其数于典钱谷及典出入。

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厂一,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凡两司马办其二十五家婚娶吉喜等事,总是祭告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切旧时歪例尽除。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旧遣沼圣书新遗沼圣书及真命沼污书焉。凡礼拜日,伍长一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莫天父上土皇上帝焉。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