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上帝之城》读后感

《上帝之城》读后感

奥古斯丁(354~430年)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的塔加斯特。其父亲是摩尼教徒,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早年奥古斯丁曾信奉摩尼教,并过着放荡的生活。后来他发现摩尼教的经典与当时的天文学发现有矛盾,这使他对摩尼教的真理产生了怀疑。而后,他又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新柏拉图主义崇尚精神的价值,鄙视肉体的享乐。在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他改变了生活态度。最终皈依了基督教。

《 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的一部历史哲学著作,该书篇幅巨大,结构复杂,是奥古斯丁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汇集了他一生的思想精华,因此说,《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思想的成熟之花。该书共分二十二卷,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十卷内容,主要批驳罗马城的毁灭与基督教无关,前五卷主要用于反对那些相信崇拜诸神是为了现实利益的人;后五卷主要用于反对那些相信崇拜诸神是为了永生的人。第二部分包括第十一卷到第二十二卷。主要阐明了“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来源问题,发展历程问题和结局问题。

罗马的沦陷是奥古斯丁写作《上帝之城》的直接动因。公元410年8月24日,哥特人在国王阿拉里克(Alaric)的率领下攻入罗马城,洗劫三天,并放火焚烧了城中的部分地方。这一事件在帝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异教徒们乘机大肆攻击基督教,把罗马城的悲剧归咎于罗马人背叛民族神改奉基督教的结果。罗马人原先日益高涨的基督教情绪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奥古斯丁有了撰写《上帝之城》的打算。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是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本书的十一至十四卷就是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全文也是以这两个概念为中心而展开的一个基督教政治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和以往的政治观截然不同 。 当把双城理论运用于现实生活时,奥古斯丁指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根据他的描述,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他们真诚笃信上帝,具有“虔诚、敬畏、忏悔、勤劳和禁欲”等美德,其余的人则构成地上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地上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摒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奥古斯丁否认国家是正义的组织。在区分“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理论框架内,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基督教并不等同于“上帝之城”,因为教会内也混杂有灵魂未能得救的人。因此,正如他明确指出的,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城市混合在一起的。不过,根据奥古斯丁的看法,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地上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 奥古斯丁认为,国家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免受攻击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交往等。这是为地上之城和上帝之城的公民所共同希求的。它是“地上的和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它。所以,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读《上帝之城》有感

读书笔记

——《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

关键词:上帝之城、地上之城

摘要:《上帝之城》全书共有22卷、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10卷,主要批驳异教徒对基督教的责难,重评罗马史。认为罗马的毁灭是咎由自取与基督教无关。第二部分包括11卷至22卷。较为系统地汲吸历史观。具体说来,第十一卷至第十四卷阐述了人类社会的起源;第十五至第十八卷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第十九至第二十二卷阐述了人类历史的结局。

一、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354年11月13日出生于的北非塔加斯特,今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区。他的父亲地位很高但财产不多,为人粗鄙,临死才皈依基督教。他是那种小时候聪明得过分结果走上邪道的人物,老爸死了以后没人管,他母亲却是一位虔诚而高尚的基督徒。她对奥古斯丁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他是白人。如果知道他是由北非出生的努米迪亚(族名)的黑人的话,很多人会感到惊讶的。正确地说,考古学证明他的脸是黑褐色。基督教两千年历史中最大的神学家——不仅在著述上,在思想的深度上,竟然是黑人,是值得惊讶的。 实际上形成初期西欧神学(与东方教会神学区别的西方教会神学)的拉丁神学教父们大部分都是北非出身的黑人。

二、写作背景 基督教在公元四世纪被定为罗马的国教之后,罗马城就被涂上了神圣的色彩,被认为是救治人类的分裂和堕落的工具。公元410年蛮族入侵洗劫了罗马,这一事件打破了二元关系的稳定。异教徒认为罗马遭劫是因为他们的信仰被弃,

诸神对罗马施于的惩罚;基督徒觉得他们的信仰已在罗马兴旺,并成为了官方信仰,上帝应该会特别喜欢和保护这座城市才是。作为主教的奥古斯丁早就感觉到公教信仰的危机,公教信仰不但受到异教徒的仇视,很多基督徒的信仰也并不纯粹,公教信仰存在着严重的精神危机。罗马遭劫这一历史事件要求奥古斯丁必须再度思考关于圣俗关系的问题,重新评价罗马的历史地位,《上帝之城》由此诞生。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上帝之城观后感-绵延在黑暗中的狂燥

绵延在黑暗中的狂躁

轻快而富有节奏的音乐,欢乐而充满激情的画面,当你以为这是一部温暖的喜剧的时候,枪支出现了。虽然一群人追杀的只是一只鸡,但隐隐的,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血腥的到来?好,贫民窟里的男孩火箭为我们引出这一段血雨腥风。

少年三侠是狂躁的,从阿毛用枪打破那个球开始,原本简单的孩童嬉戏就变成了象征暴力的热兵器肆意横行的前奏。在旅馆抢劫案里,且先不说小豆子扭曲的童性,最让人感慨的该是少年三侠不同的人生结点,尤其是阿毛被警察打死在追求新生活的开端里,影片在此时配上的音乐也甚是让人心酸,之前热情洋溢的拉美鼓点乐突然有些许悲慽涵着,音调下沉,节奏放缓,我们又岂能忽略这些警察对生命的轻视而一味苛责贫民窟的混乱与不堪?然而,很快地,在人们围观过阿毛惨死的状况后,音乐重新扬起,仿佛少年三侠的故事结束了,新的一个时代真的要到来了。影片始终以火箭为串连的线索,时期的转换依旧是以火箭的生活引出,然后很好地出现了李斯这个重要角色。

关于李斯,影片给出了一系列不同时段的特写。仍然是两个字“狂躁”,不论是外貌亦或是动作,又或者说是生活姿态。比如拍摄他的面部,乌黑的面庞,漆白交叠着的牙齿,从小豆子到李斯,镜头无数次地描准了这张邪恶恐怖又扭曲的笑脸。人物的这个局部特征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在几个切换的李斯不同成长时期的拿枪射人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他从小对生死就无畏惧感,拿生命当玩笑,对杀人充满着变态的快感。重复又重复的杀人游戏之后,留给我们的是对人性的反思。特写的镜头配以周围混乱的场面着实使我们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当然,影片所要表现的不止是这么几个人的人生,而是要给观众呈现一个我们不知道的里约热内卢,这里充满血腥,暴力与狂燥,但这里也有哭,也有笑,也有竞争,有着平常人生活中有的一切。如果说李斯是里约热内卢里的火药,那么宾尼就是看管着那根导火线的关键人物。我想大概宾尼这个角色是最受人欢迎的了,他就像一个激烈的化学反应里的缓冲剂,让一些一触即发的死亡事件变得可以商量,不再那么极端,让它们有了一些缓释点,让贫民窟里的人们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但这种状态下的平静毕竟是融入了太多的暴力因素,一旦出现某些偏颇,事情就会朝着原先通往极端的方向加速发展。很巧合地,更是悲哀地,宾尼也死在了将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这样的安排,不知是编剧为了突显在这个恐怖的地方悲剧的重复性,还是为了让这些个“化学反应”的激烈性达到极致,我想两者都有。

…… …… 余下全文

篇四 :《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读后感

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勇气

——读和志刚先生《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

读了《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后,我的心里感慨万分。从他身上学到了应该怎么去面对生活。

和志刚从小就以聪明、好动、勇敢而在村里出了名,11岁时不幸被高压电击失去了双臂,但他不得不面对“怎么走路,怎么吃饭,接手,读书写字等等”,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失臂不失志,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创造了一个生命强者的精彩人生。失去双臂后,他始终保持了自信与坚硬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练成了口书,并形成了大师。失去双臂后,和志刚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在父亲的引导下,他自信、自立、自强起来。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决定你心情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面对事情的态度,对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才能不懈地努力和奋斗,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道路。

从书里,我体味到了和志刚的坚持和不懈。拿起书,我便被作者的题记所震撼,“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勇气;身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人生失去目标”。绝不深奥,绝未做作,洋洋35万字,阐述的、表达的、揭示的,就这么两句话。但透过作者的不寻常的经历,面对作者完全自立的生活状态,面对他曾获得的32枚全国、省市残运会田径、游泳金牌,面对他已拥有的“口书书法家”的称号,面对罩在他身上的耀眼光环,我却分明看到了一条不知流过多少汗、流过多少泪、流过多少血的艰辛道路。那里面,有为练习走路、跑步而不断跌倒的境况,有为坚持练字而从臂膀(和志刚是从截手再截臂的)、口内流出的鲜血,有为了自立生活而发明和锻炼穿衣、

吃饭、解手的尴尬和艰毅,有为了生计而奔波在昆明、丽江各处的落寞与酸楚……30多年时间,作者就这么一路走来,而支撑这一切的,正是作者20xx年春书写的一段话,“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似乎这段话在汶川大地震后十分流行,说的是灾民的自立,而和志刚先生这几十年的历练,不更感人和振奋人吗?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书笔记(1)

读书笔记

——《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

统计1201

刘家泓

2120121009

关键词:上帝之城、地上之城

摘要: 《上帝之城》全书共有22卷、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10卷,主要批驳异教徒对基督教的责难,重评罗马史。认为罗马的毁灭是咎由自取与基督教无关。第二部分包括11卷至22卷。较为系统地汲吸历史观。具体说来,第十一卷至第十四卷阐述了人类社会的起源;第十五至第十八卷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第十九至第二十二卷阐述了人类历史的结局。

一、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354年11月13日出生于的北非塔加斯特,今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区。他的父亲地位很高但财产不多,为人粗鄙,临死才皈依基督教。他是那种小时候聪明得过分结果走上邪道的人物,老爸死了以后没人管,他母亲却是一位虔诚而高尚的基督徒。她对奥古斯丁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他是白人。如果知道他是由北非出生的努米迪亚(族名)的黑人的话,很多人会感到惊讶的。正确地说,考古学证明他的脸是黑褐色。基督教两千年历史中最大的神学家——不仅在著述上,在思想的深度上,竟然是黑人,是值得惊讶的。 实际上形成初期西欧神学(与东方教会神学区别的西方教会神学)的拉丁神学教父们大部分都是北非出身的黑人。

二、写作背景

基督教在公元四世纪被定为罗马的国教之后,罗马城就被涂上了神圣的色彩,被认为是救治人类的分裂和堕落的工具。公元410年蛮族入侵洗劫了罗马,这一事件打破了二元关系的稳定。异教徒认为罗马遭劫是因为他们的信仰被弃,诸神对罗马施于的惩罚;基督徒觉得他们的信仰已在罗马兴旺,并成为了官方信仰,上帝应该会特别喜欢和保护这座城市才是。作为主教的奥古斯丁早就感觉到公教信仰的危机,公教信仰不但受到异教徒的仇视,很多基督徒的信仰也并不纯粹,公教信仰存在着严重的精神危机。罗马遭劫这一历史事件要求奥古斯丁必须再度思考关于圣俗关系的问题,重新评价罗马的历史地位,《上帝之城》由此诞生。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后感

读《共 产 党宣言》有感

机械电子工程3班 吴昊年

帕斯卡尔说过,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我同样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此,关于这篇读后感,我不想人云亦云,只想写点自己的东西。

说来惭愧,虽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但直到今天才真正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纲领性文件——《共 产 党宣言》。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文中观点或许浅薄至极,本人姑妄言之,读者姑妄听之,仅此而已。

一、《共 产 党宣言》概述(略)

二、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纲领性文件,《共 产 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在发表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一直作为至高无上的行动纲领指导着无数人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作为西方近代诞生的两大社会思潮之一,《共 产 党宣言》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自《共 产 党宣言》诞生之后这一百五十多年的人类历史,就是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不断冲突、互动与融合的历史。

或许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过于肤浅,或许我还未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总之一直以来我都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后人设计的完美无暇的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永远无法实现的乌托邦。但我还是必须承认,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入透彻的剖析,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入木三分的批判,或许直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而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做出的诸多革新并使得其政治制度与经济繁荣得以维持至今,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吸收了大量社会主义的优良成果。

三、历史局限与不足

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未卜先知的预言家。作为一部诞生于一个多世纪前的著作,《共 产 党宣言》存在的历史局限是毋庸讳言的。

阅读《共 产 党宣言》全文,我能够清晰地感觉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产阶级统治即将结束、丧钟即将敲响的那份自信与乐观。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当时的资本主义仍处于其发展的初期,虽然不停地发生经济危机,但每度过一次危机其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这样就动摇了马克思原先认为的经济危机必将产生革命的看法。

…… …… 余下全文

篇七 :西方读后感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13210221 牟妍雪 旅游管理

中世纪界定于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

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

欧洲人的生活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领主,无论是骑士还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思想与生活,绝对不能够超越。12 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七种:洗礼、坚振礼、忏悔礼、圣餐礼、终敷礼、婚礼、授职礼。除最后一项外,都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的。可以说人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被基督教会的宗教仪式所包容,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人的一生都在宗教的制约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几乎所有习俗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有关,如仲夏节是为纪念施洗者约翰、冬至日是纪念圣女露西亚、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万圣节是为纪念所有死去的圣徒、情人节是纪念圣瓦伦丁神父等等。人们的衣食住行,

生老病死都与教会和宗教相关,即使是演剧也都演圣经中的故事。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与西欧不同,它较好地保存了古代文化,一直延续着罗马庄严的礼仪和专制政治制度,其皇权高于教权,其教会也不受制于罗马。然而与西方的教会一样,欧洲东方的基督教在精神方面影响和感化了整个斯拉夫世界,使他们的全部生活也在基

督教的规范之内。其节日习俗、生活习俗也与教会密切相关。

总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基督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

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中世纪西欧形成基督教文化的原因,或者说,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原因很简单,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消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应该注意的是,西欧文化自公元三世纪以来已经衰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是其衰落的结果,而不

…… …… 余下全文

篇八 :形式、空间和秩序读后感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读书笔记

09级建筑

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的读阅,我对建筑有了更多的新认识。建筑原来不是之前我想象的和我所了解的那样简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塑造一个建筑,可以用不同的审美方式去观察群建筑,一个建筑放在不同的位置,处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寓意,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效果。在我们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所谓的建筑手段和方式,把建筑玩弄得更加精彩有意思。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建筑的词汇和语言了解的都很少,读后开拓和丰富建筑词汇,对以后自己在设计方案中有着很大的帮助,对语言的表达,对形式的表现更准确。

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说到:“朴素的、几乎是方形的外部,围绕着复杂的内部组合,通过建筑上的洞口和顶部的凸起,内部的复杂性隐约可见······其内部秩序符合一所住宅的多样性功能,家庭的尺度以及在某种意义上私密性所固有的神秘感。其外部秩序,以平和易懂的尺度表达了住宅构思的整体性,与其所处的绿地非常和谐,并且,有朝一日该建筑也许仍会与所在的城市和谐相处。”

这本书作者通过一些作品给大家呈现了作为一种审视、理解和梳理形式与空间的方法,而形式与空间恰恰是建筑中的关键要素。作者还以图解加以说明,我们更能理解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准则和概念提供清晰而简捷的方法;还利用各个时期和各种文化形态中可比较的实例,强调图解建筑概念和建筑组合,而且将话题延伸到更广泛、更值得关注的读者群体。这部作品不仅传授了知识给我,而且启发了我在未来的实践中取得最大的成功。

这本书的历史跨越了时间和文化的界限。虽然有些时候,某些风格的看来可能是唐突的,但书中各种各样的实例都作者是精心挑选的。把各种因素集合在一起,作为读者的我们在看似不同的建筑中寻找相似点,并把目光聚焦于那些最为本制的不同点上,因为这些不同点反映了建造的年代和建造的场所。我们鼓励读者去关注其他实例,关注那些在个人经历中碰到或想到的实例。随着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变得越来越熟知,就会建立新的连接方式,新的关系和新的意义。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