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道士塔读后感

我看余秋雨的道士塔

看了新旧两版的《道士塔》,不得不说,很有意思,在新版里,余秋雨可谓是删改了大部分,尤其是它让人有争议的部分。要让我来评论,旧版是余秋雨在见过道士塔之后第一时间的真情流露,而新版里大概是他在几年后重新看待这个故事后所作的理性思考吧。

在新版里有几处很关键,第一,他删去了王道士是千古罪人这句话,同时引用了一些资料说明王道士那会儿为什么会那么做,我想没看过旧版就看新版的人应该不会再对王道士恨得牙痒痒,反而会把唾沫星子吐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新版里多了一个蒋孝琬,这人可是十足的汉奸,他带着斯坦因找到了王道士,斯坦因不会说中文,是他说服王道士卖经书,是他翻译了经书,甚至是他擅自把价钱压低的。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余秋雨在新版里假设了他拦下了斯坦因,拿到了经书,可是他不知道该送到哪,沿途的官员?混乱的军阀?总不会是伦敦博物馆,但是他真不知道该送去哪,所以在沙漠中嚎啕大哭了。

喜欢余秋雨的文章,不仅仅是因为他会讲故事,也是因为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丰富情感吧,而这次的新版修改,我认为余秋雨展现了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自省和思考。再来说说《道士塔》,先看王道士吧,我认为不管是新版还是旧版,余秋雨都没有把最大的过错归结到他身上的意思,新版里也算是为他平了反。应该说王道士只是中国那个时代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又或者说是大多数人中的一员,余秋雨说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滞”,或许没有错,典型的一个憨厚的老实人,只不过他摊上了莫高窟这件事,就成了“罪人”了。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版里的蒋孝琬,这人名字里带了一个“孝”字,为人可却是不忠不孝,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流入他国之手,如果说王道士是无心之失,那他可就是有心之过了。所以说没有知识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知识却没道德,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中国出了多少这样的人,蒋孝琬不过也只是其中一员罢了。更加深刻的是沙漠中的那段,我想余秋雨应该也认为那样的一个状况更多的是国家、社会的错,不过现在再来追究谁对谁错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在为旧时的中国买单时,大概也会闭上争论不休的嘴,像那几个沉默地走过道士塔前的专家一样吧。

…… …… 余下全文

篇二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用失去唤醒珍惜,用屈辱唤醒无知,用历史点燃未来。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到敦煌的悲哀,我看到了他那两行情感交融的血泪;他默默地伫立在沙漠中,看着王道士粉刷他那朴实的墙面,看着王道士和泥匠雕琢他那婀娜的雕塑。敦煌不仅在流泪,他的伤口在流血,让国外探险队踏着鲜血染红的脚印回去。

在文中,作者余秋雨用真实的内心读白,竭嘶底里的喊道:“住手”甚至低声下气的哀求道:“请等一等,等一等”;作者用真实有力的内心读白带给我们感同身受的悲哀与痛苦、挣扎与怨恨。作者甚至幻想拦下那些运走经书和雕塑的外国探险队,担当想到此处,作者更是悲意横生;文中说道:“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的确,政府连运费都不肯支付下,只好驻停在沙漠里;总好过让之前往伦敦、巴黎、东京,或是成为阿谀奉承的礼品。

文章的结尾: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做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过去一个说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这似乎抹平了中国敦煌的历史伤口,但是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因为这道疤痕永远抹不掉。

…… …… 余下全文

篇三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信客的启示

——读《文化苦旅》有感

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在此写上几笔,算是读书笔记吧。

《道士塔》中作者把敦煌文化的陨落怪罪于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我未必赞同。因为我以为这棍子打在愚昧、荒蛮、落后、病态的社会(或者干脆说政府)身上更确切。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个人”,而不去反思个人后面的社会---就像鲁迅那样---令我感觉有点小气,或者叫主题没有得到升华。《都江堰》一文中作者对李冰父子的赞叹与崇拜让我印象深刻,去年去了一趟灌县,目睹了那造福千年的水利工程,从内心深处觉得李氏父子配得上任何溢美之词。《白发苏州》让我看到了苏州20xx年的婉约,她的灵魂如此安祥,山色如此幽远,碧波如此潋滟,园林那样纤巧,桃花那样俊俏??

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

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失信的后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文中还重点讲了一位年轻信客的一生。他以他的诚信和双腿来维持生计,他赚的钱仅仅够自己吃饭而已。他工作却异常艰苦,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只为完成他的工作——乡亲的托付。然而经历如此苦难后的他,回乡却不会受到乡亲们的致敬,也不会受到乡亲们的重视,甚至都没有人会去注意这个整天东奔西跑的信客。更糟糕的是,信客常常受到乡亲们的无端怀疑,这使信客不止身体上过度劳累,也使信客心理上得不到一丝安慰。这些痛苦,这些磨难,不是普通人们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却默默承受这一切,并没有丝毫怨言。信客最终赢得乡亲们的赞誉。如今信客的职业早已经消失,不再回来,但是他们那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善良厚道、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却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读者展示了一段信客的辛酸史,倒不如说是作者在呼唤“信客精神”的回归。

…… …… 余下全文

篇四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木洞中学 王庆

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在此写上几笔,算是读书笔记吧。

《道士塔》中作者把敦煌文化的陨落怪罪于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我未必赞同。因为我以为这棍子打在愚昧、荒蛮、落后、病态的社会(或者干脆说政府)身上更确切。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个人”,而不去反思个人后面的社会---就像鲁迅那样---令我感觉有点小气,或者叫主题没有得到升华。《都江堰》一文中作者对李冰父子的赞叹与崇拜让我印象深刻。《白发苏州》让我看到了苏州20xx年的婉约,她的灵魂如此安祥,山色如此幽远,碧波如此潋滟,园林那样纤巧,桃花那样俊俏??

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

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失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文中还重点讲了一位年轻信客的一生。他以他的诚信和双腿来维持生计,他赚的钱仅仅够自己吃饭而已,但工作却异常艰苦,往往乡亲们的亲戚都不在一个地方,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然而受到了如此苦难后的信客,回乡却不会受到乡亲们的致敬,也不会受到乡亲们的重视,甚至都没有人会去注意这个整天东奔西跑的信客。如果有哪家外出的人死了,信客除了要代表乡亲去料理后事外,还得主动去安慰他的家人,更糟糕的是,信客常常受到乡亲们的无端怀疑,这使信客不止身体上过度劳累,也使信客心理上得不到一丝安慰。这些痛苦,这些磨难,不是普通人们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却默默承受这一切,并没有丝毫怨言。信客最终赢得乡亲们的赞誉。如今信客的职业早已经消失,不再回来,但是他们那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善良厚道、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却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我以为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读者展示了一段信客的辛酸史,不如说是作者在呼唤“信客精神”的回归。

…… …… 余下全文

篇五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在此写上几笔,算是读书笔记吧。

《道士塔》中作者把敦煌文化的陨落怪罪于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我未必赞同。因为我以为这棍子打在愚昧、荒蛮、落后、病态的社会(或者干脆说政府)身上更确切。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个人”,而不去反思个人后面的社会---就像鲁迅那样---令我感觉有点小气,或者叫主题没有得到升华。《都江堰》一文中作者对李冰父子的赞叹与崇拜让我印象深刻。《白发苏州》让我看到了苏州20xx年的婉约,她的灵魂如此安祥,山色如此幽远,碧波如此潋滟,园林那样纤巧,桃花那样俊俏??

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失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文中还重点讲了一位年轻信客的一生。他以他的诚信和双腿来维

持生计,他赚的钱仅仅够自己吃饭而已,但工作却异常艰苦,往往乡亲们的亲戚都不在一个地方,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然而受到了如此苦难后的信客,回乡却不会受到乡亲们的致敬,也不会受到乡亲们的重视,甚至都没有人会去注意这个整天东奔西跑的信客。如果有哪家外出的人死了,信客除了要代表乡亲去料理后事外,还得主动去安慰他的家人,更糟糕的是,信客常常受到乡亲们的无端怀疑,这使信客不止身体上过度劳累,也使信客心理上得不到一丝安慰。这些痛苦,这些磨难,不是普通人们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却默默承受这一切,并没有丝毫怨言。信客最终赢得乡亲们的赞誉。如今信客的职业早已经消失,不再回来,但是他们那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善良厚道、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却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我以为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读者展示了一段信客的辛酸史,不如说是作者在呼唤“信客精神”的回归。

…… …… 余下全文

篇六 :千年一叹-余秋雨_ 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

姚晓玲

《千年一叹》一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千禧年来临之际随凤凰车队,一路风尘起于希腊,到埃及,再经中东,西亚,入巴基斯坦,印度,横跨亚欧,探险于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古文明发源地的历程.一路可谓风餐露宿,饱受各种自然,人为险境.读其文字,已全然没有了如在"行者无疆"中那般洒脱自如,意境优美.可能是因为看尽了这些衰败的古文明发源地的贫穷,落后,战争,痛苦.....

读罢全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文明的失落。

千年走一回,听到阵阵叹息。当昔日辉煌沦落为种种沉默的古迹,是谁在低声哀叹? 我想,是失落的文明在哀叹。文明的失落不在于它的古迹被毁坏、文物被贩卖和掠夺;而是在于现代文明对它的亵渎和漠视——因为种种荒谬的理由,清皇朝对璀璨的敦煌文化如此漠视,任由外国人一次又一次把它运走!(《道士塔》)但愿今天的我们都记住这段屈辱历史,记住这个沉痛的教训。另外,造成文明失落的又一大原因是丧失对古文字的解读能力。细想一下,璀璨的古埃及文化为何中断,而中华文化又为何得以延续至今?我想,很大原因在于文字吧。公元前四十七年,凯撒攻占埃及时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一百七十万卷图书付之一炬,其中包括著名的《埃及史》;更糟糕的是,在四百多年后,罗马皇帝禁教,驱散了唯一解读古文字的埠及祭司阶层,致使所有古籍古碑很快便无人能读。如果说第一件事与秦始皇焚书相似,那第二件事就与“秦始皇统一文字”截然相反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相当于建立了一种覆盖神州大地的“通码”,使中国文化代代传承。对于埃及金字塔,由于失去对古代资料的解读,我们始终难以解释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把它砌成的。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说:“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他如何构建;只知道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繁华的法老时代早已荡然无存,它的秘密由金字塔守护着,它用神秘包装自己,使后人始终无法洞悉。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哭泣的门农石像和完美的女王祀殿??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浩劫后,埃及的历史来也成了木乃伊,不会说话,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黄沙吹起,传来阵阵叹息??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道士塔》有感

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读余秋雨《道士塔》随想

很少读余秋雨的散文。可是,一部《文化苦旅》却让我喜欢上了他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的余秋雨,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它不甘甜,因为里面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至今时时萦绕心间的滋味。

“我好恨!”这是在读过《道士塔》之后,我同作者一样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夫声呐喊。然而,却仍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那份难言的痛楚。试想:世界园林之瑰宝——圆明园的毁灭还是缘自西方列强的武力掠夺,可是莫高窟无价珍宝的流失却是缘自无知道士的拱手相送。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的一句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真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啊!

请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

“19xx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xx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xx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19xx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xx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当几十年之后,新中国的敦煌文化研究者们拿着从外国拍回的胶片研究时,请想一想:他们心中会是怎样的感受?

因此历史虽然不可更改,但我真的好恨!??

(作者: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中心小学 张福芹)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道士塔有感

读道士塔

手中书页泛着微微的黄,仿佛经年久月的风尘,让我感觉到大漠旷远的气息与微闲的风。事实上我并没有去过敦煌,到过真正的沙漠,也无缘得见黄沙深处残阳如血,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狼烟直上般悲壮的意象,大漠与敦煌石窟中那些反弹琵琶的飞天一起,构成了几乎每一个人心底近乎永恒的风情画卷。

但直到我读到它,我才发现我的手指在轻轻颤抖,我只知道曾经的敦煌有过一段屈辱

的历史,却从未这样详细而赤裸裸的了解过整个事件的始末,这让我无奈并且愤怒,我有一瞬间恨极了王圆箓。但又马上又清醒地明白那并不是他的错。透过余秋雨描述王道士相貌的只言片语,我看到几乎是当时随处可见的最低层人的样子,他们的眼底是是坚硬的花岗岩一般的冷漠以及对命运的埋怨指责,在几千几万个相同的日子过去后,他们低下头,将头低进尘埃里,曾经还有一丝鲜活的怨恨最终沉淀为死一般的麻木。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关心,因为他们并没有所谓国家或是文化的概念,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的生活不允许,在他们眼中那些流光溢彩的笔画或许还没有一颗小麦种子饱满亮丽有光泽。因而我甚至无法指着这样一具行尸走肉质问你为何要卖国。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土道士的悲哀,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一整个泱泱大国的荒谬。这样一个愚昧无知的国度,天不亡你更亡谁?如果高高在上的君主酒池肉林,醉生梦死,凭什么要求你的子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如果一具躯体连骨架都趋近腐朽,凭什么要求在外的皮肉光鲜亮丽。所以造成敦煌百年悲哀的不是区区一个

王道士,他不配承载这一整个民族的弥天过错,他更不该承载数以万计的民众的指责与谩骂。 所以我想,真正的有识之士应该辩证而公正地看待那一段历史,为什么愚昧成为社会的风气,为什么偌大的中国存不下几卷经文,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将怒火发泄到王圆箓,一个早已足够悲哀的人身上,而且,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不要让仇恨永久的蒙蔽你的双眼。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组圆明园的复原图,确实让我惊叹不已,雕栏玉砌,琳琅满目,我早已没有仇恨,只是有一点惋惜和悲哀。且不论火烧圆明园是改变不了的历史,即便没有那场大火,谁又能保证那些珍贵的古玩器皿能够长存至今,而不是粉碎在中国纷杂的内乱里呢,至少今天那些画像与雕塑能完美无缺的保持在外国的博物馆里被奉若上宾,专家开始钻研,国人开始珍惜,倒也不能说是糟透了的结局。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