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

现代美学概论结课论文 指导老师:白路

姓名:尹苗子

班级:设计艺术2011 学号:1130056025

作为文学家的人类学家

——与列维-斯特劳斯对话

摘 要: 《忧郁的热带》是列维-斯特劳斯亲赴美洲森林实地调查的结晶, 书中独特、科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精练雅致的抒情语言表达, 发自内心的对发现的激情都无疑给人类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和指明了独特的方法。 关键字: 人类学; 人类学家; 研究;细致的感受;锐利的笔触 “??西边的天空上,细小水平状的金黄线条仍然闪闪发光一两分钟,但北方则夜晚已经降临:那些小丘状的堡垒变成石灰抹过的天空底下一些白色的突起而已。白天消逝夜晚来临,所经历的这样一系列几乎完全相同,但又无法预测的过程,是最神秘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测任何一个特别的夜晚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降临??”

---------列维-斯特劳斯

英国哲学家、 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说过,生活大致可两分,一个是表面的、易于明述的层次,社会科学家从这个层次抽象出一些相似性,概括出若干规律;在这层次下面则是意识形态的根基,“它通向那些越来越晦暗、越来越隐秘但又四处弥漫着的特征,它们同各种感情和行为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难以辨认。我们靠巨大的耐心、勤奋和刻苦,方可穿透表层——小说家做这样的事要比训练有素的‘社会科学家’更出色。”伯林所言甚是,但有一点他没意识到,在对人的思考和感受上,一个伟大的人类学家有时和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出色。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便是如此。

列维-斯特劳斯,这位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家,出身艺术世家。他的外曾祖父是一个乐团的小提琴手,父亲是位画家,母亲的家族也和画家渊源颇深。孩提时代的列维-斯特劳斯常被父母带着去听歌剧,还一度梦想过当作曲家。一九九三年出版的绘画、音乐和文学评论集《看?听?读》,是对作为艺术鉴赏家的列维-斯特劳斯最好的注解。而且,列维-斯特劳斯学术著作中的艺术性因素,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有人说,他著作中的索引读起来象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详细目录。他的巨著《神话学》,各个章节的标题设置和结构安排俨然是一首乐曲,而不是一部学术著作,其间夹杂有“序曲”、“终曲”、“奏鸣曲”、“赋格”、“合唱”、“交响乐”和“变奏曲”。他的修辞也十分独特,喜欢用举隅法,譬如用葫芦来指涉“容器”,用饮料来指“内容”,甚至把骨骼说成是“食物的反面”,把印第安人穿的一种软帮鞋说成是对“土地的对抗”。可以说,朦胧的诗意、思维的特质和写作的风格,使列维-斯特劳斯在二十世纪的人类学家中独树一帜。 他长于社会与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亲族关系、宗教及神话尤有独到见解。代表作众多,有《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5)、《结构人类学》(上卷1958,下卷1973)、《图腾制度》(1962)、《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导论》四卷(包括《生与熟》、《从蜂蜜道灰烬》、《辽阔的视野》)。

…… …… 余下全文

篇二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

好书推荐:

――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 冶金113班 韩洋 《忧郁的热带》是列维?斯特劳斯亲赴美洲森林实地调查的结晶, 书中独特、科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精练雅致的抒情语言表达, 发自内心的对发现的激情都无疑给人类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和指明了独特的方法。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说过,生活大致可两分,一个是表面的、易于明述的层次,社会科学家从这个层次抽象出一些相似性,概括出若干规律;在这层次下面则是意识形态的根基,“它通向那些越来越晦暗、越来越隐秘但又四处弥漫着的特征,它们同各种感情和行为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难以辨认。我们靠巨大的耐心、勤奋和刻苦,方可穿透表层——小说家做这样的事要比训练有素的社会科学家更出色。”伯林所言甚是,但有一点他没意识到,在对人的思考和感受上,一个伟大的人类学家有时和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出色。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便是如此。

列维?斯特劳斯,这位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家,出身艺术世家。他的人类学著作——《忧郁的热带》,这部书出版于一九五五年,是以列维?斯特劳斯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在巴西逗留期间对印第安人社会旅行调查的经历为核心,加上以前的知识积累和读书心得的回忆写成的半生回忆录。他为寻找印第安人的足迹,从法国远渡重洋来到巴西。没有瑰丽的异国风情,只有凄苦的土著人与浮躁而机械的圣保罗与里约热内卢。古老悠久的文明被渐渐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殖民者强制植入的西方文化中心论。即使坐着魔毯逃离南美这片抑郁的土地,去到亚洲的印度、去到人口稠密的欧洲,每一处的人类似乎都没有停下来反思,而是不约而同地陷

入一种不可挽回的漩涡之中。一个人类学家的职责是什么,是为了了解他人,从而了解自己,而不是以自己的文化逻辑统治全人类也不是隐退到早已消逝的“黄金时代”。 桑塔格对它赞誉有加:“《忧郁的热带》是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它生动,细腻,思想大胆,写得美。此外,正如一切伟大著作一样,它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迹;它以人的声音说话。给我印象极深的是书中出现的一篇以日记引用形式引用的在船上看日落的“日落记”,热忱描述了光和色、天和地,充满杰出的文学魅力,这篇风景写真寄托了列维-斯特劳斯试图用语言手段来达到现场再现的野心:“如果我能找到一种语言来重现那些现象,那些如此不稳定又如此难以描述的现象的话,如果我有能力向别人说明一个永远不会以同样方式再出现的独特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和次序的话,??我就一口气发现到我本行的最深刻的秘密:不论我从事人类学研究的时候会遇到何种奇怪独特的经验,其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我还是可以向每一个人说个明明白白。”这里隐约已经显露了列维?斯特劳斯拯救时间之流的想法了。在法兰西学院的就职演讲中,他又声称“原始社会”对“文明社会”永具启示意义:“那些保存得最好的原始社会告诉我们,这些结构与人性无相悖逆??这些形式将对应于人的一种永恒可能性,社会人类学负有监督这种可能性的使命,尤其是在人的最黑暗的时代。”正是在这里,尊重并致力于维护人类精神文化的丰富性和永恒性方面,列维?斯特劳斯令人尊敬地步入了人类伟大文学家的行列。 一般能称得上大师的人,都有些共同的奥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对细节的关注,他们能捕捉各种被泛泛之辈忽略的琐碎现象。且看列维所认

…… …… 余下全文

篇三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 《忧郁的热带》中以特别耐人寻味的方式,呈现出人类学这门学科的深刻思想与丰富内容。书的标题中有“忧郁”二字,先给了我一个悬念,热带为什么会是忧郁的?而会忧郁的只有人,书中是关于热带的什么?开篇作者写说“我讨厌旅行,最恨探险家。然而,现在我预备讲述我自己的探险经历”,有欲擒故纵的意味,书中分为9个部分,大可分为3个大部分,作者把着眼点放“忧郁”上。“忧郁”二字正充体现了他通过旅行和实地调查,对自己、对人类、对世界的深刻反思。所以作者试着对“忧郁”进行解读。不过这件事无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书中有写这这么一段话“圣人(Sage)和先知(Prophet)的对比是最强烈的。两者都不是神,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仅止于此。在所有其他方面,圣人和先知都形成明显对照:前者贞洁,后者强欲,娶四个太太;前者女性化,后者有大胡子;一个是祥和的,另一个是好战的;一个使以身作则的模范,一个要当弥赛亚式的救世主。然而,两者之间有个一千二百年的空当;对于西方的意识而言,很不幸的是基督教没有能晚一点出现。如果基督教出现得更晚的话,就能在佛教和伊斯兰教之间达成一种综合。不幸的是基督教出现太早,没有能成为两者之间的调和者,而事实上成为两者之间的转型过渡者!基督教成为两者之间的中途站,基于其内部逻辑性。还有地理的与历史的因素,命定要朝着伊斯兰教的方向发展;伊斯兰教代表着——其教徒老是以此为傲——宗教思想最高层次的发扎你,虽然不见得就是最好的发展;我甚至主张,由于它是宗教思想的最高发展,它成为世界三大宗教里最令人不安的一种。”信仰,对于每个不同的人,不同的种族来说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佛教里面并没有死后世界的存在:全部佛教教义可归纳为是对生命的一项严格的批判。作者只能作出这样的解释:人类除了在最开始的时候之外,从来没有能创造出任何真正伟大的东西;不论哪一个行业或哪一门学问,只有在最开始的起动才是完全正确有效的。其后的所作所为,都深具迟疑,多有遗憾,都是试图一步步。一片片地再掌握哪些早已被抛在脑后的事物。

…… …… 余下全文

篇四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部分)

第二部 行脚小注

六、 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

P49—50:罗德里克,S.F.I.O.=人工国际法国支部,伯格森主义和新康德主义。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天真的信念和这么贫乏的知识能力结合在一起,蔚为奇观。他的课堂上我第一次学到,任何问题,不论多么微不足道或严肃重大的问题,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解决。这种方法就是把对那个问题的两种传统看法对立起来。第一种看法利用常识作为支持的证据;然后再用第二种看法来否定第一种看法。之后,将以上两种看法都证明未不够完整,而用第三种看法说明前两种看法的不足之处。最后,经由名词的搬弄,把两种看法变成是同一个现实的两个互补面:形式与内容;容器与容物;存有与外表;延续与断裂;本质与存在,等等。 P57:可以同时在岩石上面发现两个菊石的遗痕,看到它们微妙的不对称的回纹,这些回纹以它们自己的方式证明两个化石之间存在着长达几万年的时间距离,在这种时候,时间与空间合而为一……思想和情感进入一种新的层次,在那当中,每一滴汗,每一片肌肉的移动,每一息呼吸,全都成为过去的历史的象征,其发展的历史在我身体重现……不同的世纪,间隔遥远的地方在相互问候,最后终于用相同而唯一的声音说话。

P59:我反对现象学的理由是它企图假设经验与现实之间存在的某种延续性。我同意现实但不包括经验在内,而且可以解释经验,但是我从前述三个灵感源泉学到:现实与经验之间的过渡过程是一种非延续性的、断裂处处的过程;我也学到,为了掌握事实,得先将经验排除在外,然后再把经验重新整合进一个不带任何感性情绪的客观综合里。至于后来汇集成为存在主义的那些知识运动,我不觉得它们可以算是一种正当的思考活动,原因是存在主义对主体性的种种幻想过分纵容。把私人的焦虑提升为庄严的哲学问题,太容易导致一种女店员式的形而上学……存在主义容许人们对哲学的任务采取随随便便的态度的危险。哲学的任务是:了解存在于它自身的关系,而不是了解存在于我自己的关系。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不但没有取消形而上学,反而给形而上学提供了两种辩解的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后感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

2010300290060 安仪兰 开始以为这就是一本游记,名字很像是一本描述热带风情的小说,或许还带点文艺。所以在老师的书目里义无反顾的选了这一本,而不是久负盛名的《菊与刀》,然后才发现,其实这本书比我想象的要出名的多,要丰富的多,也深刻的多。

未曾涉足过社会学或人类学的领域, 所以也无法用专业的眼光来品读这本书,看了也不是完全懂它,但我想作者写这本书未曾多用太艰深晦涩的语句,而带着些尖锐黑色的小幽默,就是不希望它只是被当成一本像他的《结构主义人类学》那样的专业著作来读吧。但显然的,这也不只是一本简单的游记,它承载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内涵,身为法国人的列维,语言到位美妙,

身为人类学家的列维,思维透彻奥妙,让这本书如此富有魅力。 整一本书看下来,给我的整体印象已经不再是他到了某个地方然后在那里知道了解了什么。而是对于这整个旅程的意义。列维;斯特劳斯在书里提到“旅行不仅仅是把我们带往远处,还使我们在社会地位方面上升或降低一些。它使我们的身体交换了空间,同时,不论是好是坏,也使我们脱离自己原来的阶级脉络,因此,一个地方的颜色和风味不可能和我们自己面对,经验那些颜色和风味的时候所处的是那种预料不到的社会地位。”在他看来,人生的旅行,是应该要脱离原来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到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去感受。我不禁想

到,我们所谓每次假期出门的旅游,在这样那样的城市里呆上个两三天,把各类的旅游景点走马观花看一遍,最后劳累地回到家。这样的旅行,又能对自己到达的那个城市有多少了解呢?除了书上写的,又有多少你自己真正的感受呢? 恐怕很少吧。

大多数的我们都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或者说只能是一个主动的欣赏者,沉迷于各种新鲜的猎奇的快乐,而不是一个深刻的思考者。然而,有些人却非常的善于思考,列维 斯特劳斯就是其中一位,从书中就可以看的出,他不仅善于思考,更善于对比,反思,更值得人佩服的是他独立的思考的能力和胆识。对于新旧两个世界的对比,对于正在变化的世界的思考,不是简单的站在欧洲的立场上不是用居高临下的眼光来断定所谓的落后与先进,文明与野蛮。而是带着独立思考的眼光与别致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所谓的忧郁的热带,“忧郁”二字也写出了作者对于被侵略的,逐渐被破坏的“新世界”的同情和担忧。“亚马逊森林里的野蛮人是感觉敏锐 毫无力量的被牺牲者,他们是受机械文明所捕捉住的可怜的一群,我甚至可以告诉我自己,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去了解正在毁灭他们命运的真相”。这就是一个真正的人类学家所应该具有的悲悯情怀和摒除偏见的思考吧。

…… …… 余下全文

篇六 :结构人类学读后感

《结构人类学》

我读的书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这本书是分上下册的,这是这本书的上册,还有一本下册是和这本一样厚的。

首先介绍下作者——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这位大师,他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生于19xx年 ,法国人,国际著名人类学家。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xx年去世,享年101岁。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

《结构人类学》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把这个书名分开看,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结构主义呢,是由列维斯特劳斯提出的,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 这本书,我读了差不多有半本了,第一部分 语言与亲属关系编 作者提出人类的思想被看作是各种自然物质的一个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对立的两种成分,可以分开,各成单一成分,这些单一成分又可构成新的对立成分。他提出其基本结构或基本单位有4种类型︰兄妹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舅甥关系,其他所有亲属系统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这个舅甥关系我觉得它不如前面三种关系重要,但作者用了很大篇幅介绍,我不太理解这种关系。第三部分 《巫术与宗教编》研究的是巫术的结构,它发挥功能的机制和效应,我对这部分和下册的神话和仪式非常感兴趣,但由于时间关系,只看了巫师和巫术这部分,它提到一点,巫术的效力是以信以为真为条件的,而且他有三个互为补充的方面:首先,无视相信他的技术的效力;其次,巫师所治疗的病人——或者说受其迫害的无辜者——也相信它的威力;最后,犹如一个引力场那样时刻发挥着作用的公众舆论的信念和要求,巫师和他的病人之间的关系受到这一引力场的规定,而且身处其中。第四部分 《艺术编》中,他介绍了北美西北海岸、南美的卡杜维奥印第安人、新西兰毛利人和中国,这几个地区是隔着海隔着山的,但在在其艺术中都运用裂分表现手法。什么是裂分呢?举例。至于产生这个四个地区都出现裂分表现手法的原因呢,貌似是由于这种图案象征着一种权威。

…… …… 余下全文

篇七 :对气候变化的感想

我们会有怎样的明天——对气象现状的感想

大境初级中学 七(1)班 杨文量

今年,上海春天的脚步有点姗姗来迟,然而春天毕竟是来了!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漫步于大街小巷,柳树垂下碧绿的丝绦,桃花绽开粉红的笑脸,白玉兰迎风怒放,一切都是蓬蓬勃勃、欣欣向荣的!可是,电视新闻中反复报道:中国的西南地区数月来干旱少雨,华北平原持续低温。看着电视中云南皲裂干渴的土地、河北农民面对参差不齐麦苗忧郁的目光,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阴云。

我们的地球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干旱、洪水、寒潮、森林火灾的报道不绝于耳,当今人们谈论最热烈的莫过于是气象变化与全球变暖。地球温度确实改变了,而且越来越热。据报道,如果不加管制,放纵温室气体的排放,估计到2050 年时,地球的平均温度大约会上升2摄氏度,到时候我们居住的环境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海平面上升,降水分布更加不平衡,农作物减产,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大气层是地球美丽的衣裳,是地球的保护伞,适宜和多样的气候为人类及其他生物创造了重要的生存环境。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结冰时间越来越短,过去基本在海冰上度过一生的北极熊开始逐渐向陆地转移。专家预测,如果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地区冰层消失,那么北极熊将失去家园,可爱的北极熊最终也将从地球上消失。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被称为“草原之花”,它是那么的优雅、那么的美丽,我曾经看过一张照片,长颈鹿眺望着乞力马扎罗山,绿色的草原与白色的雪山是那样的和谐,我不禁涌起对遥远的非洲无尽的向往。可是由于全球变暖,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有可能在15年内完全消失,非洲大地将变得更加干旱,美丽的“草原之花”又能存在多久呢?触目惊心的提醒不绝于耳:100年内马尔代夫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威尼斯这座意大利水上城市正在沉入亚得里亚海,阿拉斯加州的冰河和永久冻土层不断缩小,这么多的事实在警告着人类:我们必须扼制全球变暖,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书推荐

葛兆光(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推荐书目

1.《乡土中国》费孝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金翼》林耀华庄孔韶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哲学的故事》(上、下)威尔·杜兰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插图剑桥中国史》伊佩霞山东画报出版社

6.《追寻现代中国》(上、中、下)史景迁(Spance)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7.《维新旧梦录:戊戍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朱维铮、龙应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心灵史:揭开哲合忍耶的圣城之迷》张承志花城出版社

9.《宋诗选注》钱钟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楼庆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1.《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李约瑟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安忆(作家)推荐书目

1.《复活》列夫·托尔斯泰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约翰·克里斯多夫》罗曼·罗兰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4.《白净草原》屠格涅夫丰子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5.《自传三部曲》高尔基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6.《安徒生童话全集》安徒生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7.《饥饿》汉姆生裴显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8.《夏先生的故事》派屈克徐四金、彭意如译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9.《诗经全注》褚斌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0.《水浒》施耐庵、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

11.《呼兰河传》萧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大学的读书计划

一、哲学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罗素《西方哲学史》、吴光远《听大师讲哲学》、十五讲系列丛书,包括《哲学素养十五讲》、《美学十五讲》等、《新西方美学史》

二、宗教

《世界十大宗教》、《佛教故事》、《圣经故事》

三、历史

《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西方文明史》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