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7/28 来源:国史网

字体:( 大 中 关闭窗 小 ) 口

1953—19xx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经19xx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计划规定:在五年内全国经济、文教建设支出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属于基本建设的投资为427.4亿元;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3%;到19xx年,私营工业的产值将有一半转变为公私合营,三分之一左右农户参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五年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三分之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由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在陈云同志主持下,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各项比例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强调既要避免冒险主义,又要防止保守主义,并把建设项目能否如期完成、工业增长速度、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度和市场能否保持稳定,列为检查计划的四项主要内容。19xx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步子太急的情况,周恩来、陈云等同志及时地提出了正确的措施,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绝大部分指标都超额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xx年就已基本完成。在建设方面,五年内经济、文教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1亿元,超过计划14.9%。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矿山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19xx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15. 3%,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和副业总产值也超过计划1.2%,平均每年增长4.5%。五年内,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全国农民收入增加近30%。

…… …… 余下全文

篇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xx年开始执行。 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那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19xx年开始着手先后历时4年,五易定稿,到19xx年9月基本定案。自19xx年至19xx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First Five-Year Plan of China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19xx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历史背景

从19xx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xx年底,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制止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物价,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另一方面,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计划内容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19xx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 产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

…… …… 余下全文

篇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的编制、实施和超额完成

图 片:

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1953-19xx年)

概 述: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19xx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颁布时计划涵盖的时间已经过半。“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xx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xx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xx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xx年增长128.6%,五年合

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xx年到19xx年的四十九年间,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xx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xx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xx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评 析:

一五计划的编制参照了苏联的经验,但主要是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一五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是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和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计划。它反映了全国人民要求改变我国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愿望。一五计划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也极大地鼓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干劲。

…… …… 余下全文

篇四 :浅谈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

浅谈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 摘要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xx年到19xx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掀起了工业化建设的高潮,开始改变了中国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面貌,为中国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史意义

引言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xx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我国今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正文

第一次五年计划的历史背景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从19xx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xx年底,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制止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物价,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另一方面,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 …… 余下全文

篇五 :第一个五年计划19xx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1)历史上主要的金融、经济危机:1929-19xx年大危机、19xx年亚洲金融风暴(从泰铢贬值开始,席卷亚洲蔓延至世界)

(2)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

(3)宏观调控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思考:我国现在实行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3、有力应对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

【知识补充】(1)地震的成因(大陆板块漂移学说、海地扩张学说);近年国内外的主要地震(汶川、玉树、海地、智利);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地震(邢台、唐山);地震的相关概念(震源、震中、震级、烈度)

(2)泥石流: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山洪;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4、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知识补充】第一届世博会(1851年英国伦敦);上海世博会会期5月1日-10月31日,中国国家馆日(10月1日);吉祥物(海宝)

5、“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知识补充】“三步走”的战略目标(19xx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xx年到19xx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xx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xx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xx年力争比20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

…… …… 余下全文

篇六 :第一个五年计划

古发【2011】8号

古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总体构想

古云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从20xx年到20xx年古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以石油化工、盐化工、特钢制造、玻璃纤维、塑编五大产业为重点,打造石油化工基地、盐化工基地、特钢制造基地、玻璃纤维基地、塑编基地五大基地,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物流为平台,建设鲁西南商贸中心。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建成可容纳15万人,产业集中、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科学发展的山东省明星乡镇。

二、指导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

济社会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

展质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升经济实力。 ——坚持工业强镇原则。围绕石油化工、盐化工、特钢、玻璃

纤维等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山东省经济强镇。

——坚持社区规范化原则。依据城镇规划,建设生活服务

型社区,建设古云新城,建成山东省百强乡镇。

——实施科教兴镇原则,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经济

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成全国知名

的科技乡镇。

——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原则。依托仙鹤湖、及古云

两省四县交界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全国性商贸物

流集散中心。

——坚持和谐发展原则。结合县监控系统,在全镇范围内

安装监控系统,同时加强村庄综合治理力度,保证群众生活安

定。创建全国平安模范镇。

三、发展目标

“一五”期间努力把我镇建成全国知名的石油化工基地、

盐化工基地、特钢制造基地、玻璃纤维基地、塑料编织基地,

经济指标进入全省20强,经济全国百强乡镇。具体目标是:

…… …… 余下全文

篇七 :据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据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

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XX 学号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2013级3班

指导教师XXX

摘要:自1949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为了经济的发展,从19xx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根据十个“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关键词:建国以来 五年计划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1.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很不发达,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落后的国民经济体系,变成了现代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新体系。

按三种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相对低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地位逐渐增高,国民经济增长从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化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

轻重工业的关系,也由原来以轻工业为主,达到基本持平的地位, 我国已经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农业方面,粮食作物的单一性农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业向市场经济迅速

发展。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等各项交通运输建设得到极大进展,不仅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且运输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xx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xx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但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八 :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

表二:19xx年和19xx年苏联牲畜总数之比较(单位:万头)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