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句式整理

时间:2024.4.14

1.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 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2.其势弱于秦 介后 他们的国力比秦国弱小

3.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 “大”用于修饰“天下”,至于后

4.破灭之道也 判断 贿赂秦国(指割地求和)使国力受损,是灭亡的根源啊!

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省略句

之:指代贿赂所得的土地 其:它的 实:实际数量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那实际上多到百倍。

6.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它们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

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8.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省略句

等到燕太子丹想出了派荆柯去刺杀秦王的计谋,燕国便马上招来了祸端!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省略 “为”是表被动

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10.是又在六国下矣 判断句

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用“非”表示的否定判断句)

六国: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几个诸侯国。兵:武器

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六个诸侯国家破国亡,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也不是打仗不得法”。它同下文“弊在赂秦”一起,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捷明快。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也”式判断句)。

与:亲附、亲近。嬴:秦王的姓。

单独看,这句翻译为“是因为齐国结交秦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它提示了齐国灭亡的原因。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式被动句)

如此之势:泛指“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和“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的大好形势。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挟持。

这句翻译为“有像这样不需贿赂秦国就能战胜秦国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聚的威势所挟制”。作者在这里抨击了六国治国方略,揭示其“破灭”的根源。这样理解“不仅上下文意通顺”,而且有理有据,当然,把“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理解为“成为秦人积威所劫之对象”,也可以说得通;甚至连“为人所杀”也无妨理解为“成为别人杀戮的对象”

④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洎:及,等到。以:因为,由于。

单独看,这句翻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诛杀”。其实,句中主语“牧”是“诛”的被动者,而不是“诛”的施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因此这句最好还是翻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

⑤赵尝五战于秦。(倒装句,介宾结构的状语后置)

尝:曾经,过去,时间副词。

于:同、跟,和“秦”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战”的补语。

这个句子理解时要把后置的状语提前,翻译为“赵国曾经五次同秦国作战”,语意就顺了。 ⑥齐人勿附于秦 状语后置

“勿”是否定副词作状语修饰“附”,它没有发生后置;“于秦”则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同样修饰“附”,但它发生了倒后置。


第二篇:《六国论》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可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

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

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代词,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指示代词,这样]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

下矣。

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向:1、向(如果,连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兵:1、斯用兵(战争,名词)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其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

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 之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省略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赵尝于秦五战)

更多相关推荐:
六国论历年高考名句默写20xx年--20xx年

六国论历年高考名句默写1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20xx北京卷2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0xx浙江卷3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0xx上海卷4齐人未...

《六国论》历年高考名句默写

六国论历年高考名句默写1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20xx北京卷2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0xx浙江卷3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0xx上海卷4齐人未...

六国论阿房宫赋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翻译姓名学号1以有尺寸之地2诸侯之地有限3可谓智力孤危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其势弱于秦6盘盘焉7有不见者三十六年8多于机上之工女9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0独夫之心可怜焦土11人亦念其家用之如泥沙...

六国论句子翻译

六国论重点语句翻译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7...

六国论(文言虚词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句式 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

六国论(文言虚词_古今异义_词类活用_句式_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学号姓名成绩2白居易长恨歌6杜甫蜀相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3千岩万转路不定梨花倚石乎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9李煜虞美人20...

汇集20xx年全国15省市名篇名句默写

之一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之二20xx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名句默写(情境式)(教师版)

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名句默写训练情境式答案版1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3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似自宽举杯断绝歌路...

20xx年全国高考语文名句默写题备考指津

把握历史掌控未来历年全国高考名句详析暨20xx年语文名句题备考指津河南省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申邦全摘要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考名句默写题河南省考生的平均得分是213分得分率仅为476本题考查的内容均为全日制高中语...

20xx年全国高考语文名句默写题备考指津

把握历史掌控未来历年全国高考名句详析暨20xx年语文名句题备考指津河南省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申邦全摘要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考名句默写题河南省考生的平均得分是213分得分率仅为476本题考查的内容均为全日制高中语...

20xx年全国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名句名篇默写专题(16)

20xx年名句名篇默写题共16题120xx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4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

六国论名句(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