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模式初探

时间:2024.4.8

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模式初探

作者: 翟宁 发布时间: 20xx-11-04 16:49:31

--------------------------------------------------------------------------------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于20xx年x月x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开展后,区矫正办经过半年多的不断探索、总结,此项工作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初步认可。但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执法环节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管理工作中,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并针对现行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即建立专职矫正队伍,将阻碍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文将针对社区矫正工作各个环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建立矫正专职工作队伍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以此说明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是推进此项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

一、接收工作的完善迫切需要建立专职工作队伍

目前海淀区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31人,其中五月x日前116人,五月x日后115人,五月x日前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工作已顺利完成,随着社区服刑人员人数的增加,接收环节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的暴露出来。迫切地需要对整体工作模式进行调整。

按照现行的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在出监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应到其固定居住地的司法所进行报到,由司法所进行登记、接收。部分服刑人员利用制度上的漏洞,规避矫正,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剥权的社区服刑人员下落不明的查找问题。

1、社区服刑人员在出监前故意隐瞒、虚报出监后的固定居住地,或因时间变迁其原住址已不存在(海淀区拆迁地点较多)而其自身又不了解这一情况,其出监后区矫正办无法掌握其活动情况。

2、社区服刑人员在出监前提供的固定居住地是真实存在的,但其出监后故意不在其提供的固定居住地地址居住,拒不向司法所透露自己实际居住地点,其家人也不清楚或拒绝透露其住处,最后下落不明。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社区服刑人员尚未落户,不归属任何派出所管理,因此无法确定由哪个派出所负责查找,无法查明其下落,因此急需建立专职队伍负责对下落不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查找。

(二)人户分离问题。

人户分离包括本区内的人户分离和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两种情况。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应以其固定居住地为准,确定管辖组织。对固定居住地这一概念目前没有准确的定义。某些社区服刑人员无固定居住地、无住处,有的暂住在亲戚、朋友家,具有很强的流动

性,在确定管辖时比较困难,通常是由区矫正办指定由其暂时居住地的司法所进行管辖。以固定居住地确定管辖的弊端在社区服刑人员跨区县的人户分离情况下,显得更为突出。

跨区县人户分离的社区服刑人员往往因无固定居住地(短期租房、暂住等原因)居住地区县矫正办拒绝接收,而户籍所在地区县矫正办无法实行管理,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同时社区服刑人员在区县之间的流动,转入地和转出地的矫正组织之间对此进行了备案登记,但在两地的派出所之间并没有进行沟通、联系,在目前公安机关仍然是执法主体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不利于矫正工作的保障。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流动性的增强将呈上升趋势,以固定居住地作为管辖的划分,势必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趋势,在当前我们认为应当实行“大属地管辖原则”,即在区县之间确定管辖范围,各区县成立专门矫正机构,组建专门矫正队伍,通过立法成为执法主体,对本区县范围内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统一“跟踪式”管理,各街道、乡(镇)进行辅助管理,打破“小属地”管理原则,取消以“固定居住地”划分管辖的管理方式,做到社区服刑人员在某地居住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区县矫正机构对其进行接收、管理。

二、管理教育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专职工作队伍

(一)确保矫正工作的连续性需要建立专职工作队伍。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社区服刑人员由于就业、就学等原因,在本区县内从原来的固定居住地迁出,这种流动,有时是短期的,有的是较长一段时期,面对这种情况,原居住地的司法所无法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发生与迁入地司法所档案材料和社区服刑人员的转交,而迁入地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要重新认识、了解,社区服刑人员对陌生的环境也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种情况导致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缺乏连续性,特别是在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制定矫正个案的过程中,前后两个司法所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表现,很难对社区服刑人员采取始终贯穿如一的矫正方案,由于社区服刑人员对矫正环境的适应(包括紧张情绪的适应、对社区生活环境的适应及对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社区服刑人员与管理者双方重新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是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较为缺乏),从总体上不利于对社区服刑人员个案矫正的实施。

为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的流动不影响到对其实施的个案矫正,个案矫正工作应该由区县专门机构和专职工作队伍负责,从而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在本区(县)内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时,实施个案矫正的工作人员始终是固定的,因此区(县)建立专门的矫正机构及专职的矫正工作队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个案矫正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司法所由于地域管辖的限制,导致社区服刑人员在管理移交过程中,矫正工作的连续性受到影响。

(二)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力度需要建立专职工作队伍。目前就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力量来看,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多数情况下仍处于被动状态,负责监督管理的司法所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还要处理其他事务,即便是确定了由专人负责校正工作,从目前的工作量看,工作人员也没有时间主动去监督、考察罪犯的表现,而是等待犯罪分子自己主动来汇报活动情况。如果罪犯不主动来回报活动和表现情况,工作人员就无法掌握其情况。无法真正对犯罪分子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因此建立专门矫正机构和专职工作队伍后,就能够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和表现情况进行主动考察和监督,主动收集、了解社区服刑人员

的表现情况和思想动态,做到有效的监督。

(三)预防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专职矫正队伍。 目前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司法所不具有执法权,司法所对于那些拒不服从管理,甚至公然对抗矫正工作的犯罪分子,多数情况下采取的是说服教育的方式,根据司法部颁发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对拒不服从管理教育、情节严重,或者有重新犯罪嫌疑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由于缺乏强制措施,遇到突发事件,还要向公安机关“搬救兵”,无法在第一时间对现场形势进行控制,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制止,不仅在法律上缺乏依据,在执行上也缺乏力度,无法做到对社区服刑人员重新危害社会的有效预防。因此通过立法确立执法主体的地位,获得执法权,建立一支专职工作队伍,才能有效地预防、及时制止社区服刑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建立专职工作队伍。

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需要建立专职工作队伍。目前海淀区在编的司法助理员共82人,抽调的监狱干警共21人,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31人,社区服刑人员及矫正工作力量在各街道、乡(镇)的分布,很不均衡,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在10-20人的共有9个,由42人管理着127名社区服刑人员;5-10人的11个,40人管理着78名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在5人以下的共有9个,21人管理着26名社区服刑人员。三种情况下,矫正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刑人员人数上的比例大致分别为1:3,1:2,1:1。

由此可见,在目前属地管辖的工作模式下,管理者的工作量及所承受的压力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别,由于以街道、乡(镇)的管辖区域对管理队伍进行划分,人为地造成各街道、乡(镇)之间形成一个个的“闭合式”管理单位,彼此之间缺乏信息的沟通和交换,造成部分管理单位已经超负荷工作,而一部分管理单位人力资源的闲置或没有得到深入的开发。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打破以街道、乡(镇)的管辖区域对管理队伍进行划分的模式,在全区建立专门矫正机构和专职工作队伍,对全区的矫正工作实行“集约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矫正工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需要建立专职工作队伍。

海淀区在教育和文化上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具有高密度的教育资源。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文化教育科研基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

但社会资源的分布整体不均衡,多数集中于海淀区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在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的进程中,部分东部、中部地区的街道、乡(镇)整合辖区内及周边的社会资源开展工作比较便利,如学院路、紫竹院等街道分别与辖区内的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而处于西南和西北部的街道、乡(镇)由于周边社会资源的匮乏,无法借助海淀的科技、文化优势开展矫正工作,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闲置。因此通过建立专业矫正机构及专职矫正队伍,由专门矫正机构对全区的社会资源进行“集约化”的整合,才能合理分配好全区的社会资源,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从而将矫正工作社会化进程引向深入。

(五)建立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工作模式需要建立专职工作队伍。目前在矫正工作中,司法所作为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部门,除此项工作外还承担着其余8项工作职能,对于矫正工作无法全力投入,矫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因此迫切需要组建专门矫正机构、组建专职工作队伍,建立一支人员稳定、职责明确的专业工作队伍,全力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

在实际工作中,各街道、乡(镇)司法所矫正工作人员由于受地域、工作模式等原因的限制,彼此之间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了解,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各司法所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状态,再加上各个司法所建设程度不一,社区服刑人员数量和矫正难度不一,难以建立对司法所矫正工作统一的量化评估考核标准。不利于全区整体矫正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建立专职工作队伍,实行“集约化”的管理模式,消除街道、乡(镇)之间因地域限制造成的消极影响,才能统筹兼顾,推进全区整体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深入开展。

三、对矫正工作效果的科学评估需要建立专职矫正工作队伍。

开展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而社会效果是评价社区矫正工作的唯一标准。而社会效果取决于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效果即对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能否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因此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的测评体系,对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地开展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包括在矫正期间的预防、控制以及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后管理人员对其生活、工作、思想动态等情况的跟踪、掌握。对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重新犯罪,管理人员通过基层组织的配合,能够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如何在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后对其生活、工作、思想动态等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掌握,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其解除矫正后重新违法、犯罪。

从目前我国开展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文件来看,对此尚无规定。随着矫正工作的开展,解除矫正的社会服刑人员总量会逐渐增加,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流动性很强的群体对社会治安存在着一定潜在的风险,现有的以属地原则进行管辖的基层司法所无论是从人员配备还是在工作运行模式上,都无法实现对这一群体有效的跟踪、调查即对矫正工作效果的科学评估。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专门机构、组建专职队伍实现对这一群体的有效的跟踪、调查,对矫正效果得出科学的评价,以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四、对建立专职矫正工作队伍的展望

在今后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建立专门矫正机构、组建专职矫正工作队伍,通过立法,赋予其执法主体的地位。

(一)要做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主要由区专门矫正机构的矫正工作人员负责,司法所仅就社区服刑人员在本辖区内的活动情况向区矫正机构及工作人员进行汇报,司法所不再承担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教育矫正工作。明确责任到专职工

作人员,建立对矫正工作的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专职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指导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进行矫正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注重指导、协调能力的培养。

(二)强化监督机制、加大执法保障力度。区矫正机构成立专门监督部门,接受人民群众及社区服刑人员对矫正工作中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并对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议,确保矫正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对托管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查找,并由相应部门负责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以及对不服从管理,拒不接受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并由专门部门负责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控制措施的探索工作,加大执法保障力度。

(三)加强调研。区矫正机构成立专门部门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调研,及时发现矫正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矫正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全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


第二篇:社区矫正工作总结模式


望城区20xx年度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望城区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在市局、区委区政法委的指导和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同志们的支持配合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社会管理创新和 “司法公正长沙行”专项活动为牵引,以制度落实、审前调查、宣传培训为抓手,以提高矫正质量和效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漏管、脱管和重新犯罪为目标,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构建平安和谐望城作出了贡献。现将今年来的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以培训提素质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工作水平和成败,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始终致力于抓好队伍业务素质的培训。一是结合我县村(社区)调解主任培训进行社区矫正骨干培训。村(社区)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线阵地,村(社区)调解主任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主力军。为了将社区矫正工作更好地向村(社区)延伸,充分发挥调解主任的主力军作用,我县结合5月x日至25日举办的村(社区)调解主任培训,在24日集中一天时间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培训。聘请了商学院法学院院长杨峥嵘从理论层面和我国社区矫正立法方面进行了系统讲授;聘请市局矫正处副处长简洁就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工作务实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这次全县14

个乡镇、150个村(社区)共168人参加了培训。二是进行了为期半天的社区矫正专干培训。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台帐,提高社区矫正专干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能力,促进相互学习交流,结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一年多来的实际, 6月x日上午组织全县14个乡镇专管社区矫正工作内勤的专干共14人,在司法局四楼会议室举办了为期半天的全县社区矫正专干培训。通过这两次培训,大大提高了我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实际能力。三是9月x日结合年度工作督查部署,就社区矫正工作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对所有司法所长进行一次业务培训。

二、以规范促提升

我们始终把规范化建看作是抓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效果提升一把金钥匙。一是结合上级要求制订了社区矫正工作要点。严格按照20xx年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安排制订了我县社区矫正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实际对全县今年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的铺排。并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逐月抓落实。二是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规范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操作流程,避免执行制度不严格、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等问题,结合今年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培训和市局相关工作会议精神,吸取两个细则、两个方案、办法的精华,去粗取精,经局领导班子反复研究,制度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

实施意见》。这个意见的出台为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乡镇开展矫正工作作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三是狠抓矫正工作站点规范化建设。在去年的基础上结合国债资金建所和村社区规范化调委会申报验收工作,抓好乡镇矫正工作站建设,做到了制度上墙、工作流程上墙、矫正对象日常行为规范上墙。在有矫正对象2-3名的村社区按按照乡镇阵地建设的要求逐一建立了规范化的矫正工作点,将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向村社区延伸,也保证了乡镇和村社区学习教育有场所。

三、以审调抓创新

一是通过审前社会调查形成了“大监管”、“大宣传”、 “大矫正”的局面。为扎实推进我县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实现社会安定和谐,把平安和谐望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我们把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打造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社会的一个新的亮点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扎实抓好审前社会调查工作。按照“三级联动,关口前移”的模式进行审前社会调查,使犯罪嫌疑人在判罪之前就认识到了犯罪必然会要受到惩处,形成了“依靠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来,监管到群众中去,共同负责”的“大监管”局面。在审前调查时我们不失时机地对参加调查人、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进行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形成了一种“大宣传”的局面。在审前调查时,都会邀请社会“五

老”、嫌疑人近邻、村社区工作人员等到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要求他们以后作为志愿者一起对罪犯进行教育帮助,形成了一种“大矫正”的局面。截止10月x日我们先后收到各法院的委托调查函56件,每一件我们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及时回复了意见,56件全被各法院采信,采信率100%。二是通过审前社会调查进行警示教育。在审前社会调查时我们始终把警示教育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抓。一方面明确告诫嫌疑人无论将来被判处监内刑还是监外刑,其罪犯的身份不会变,另一方面告诫嫌疑人社区矫正对象只适应于初犯,以后如果不遵纪守法再犯新罪,就只能是老帐新帐一起算,罪加一等。

四、以活动推宣传

认真组织了“司法公正长沙行”集中宣传活动。按照市县关于开展“司法公正长沙行”活动的要求,我们通过制定下发方案,进行部署动员,精心准备集中宣传日活动。5月x日下午,我们全局干职工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共计25人在县政府广场 “五一文”拐角处开设集中宣传点进行宣传,14个乡镇也分别设立分点同步进行宣传。这次集中宣传,共悬挂横幅25条,放汽球52个,设板报和宣传展板60多块,并张贴了大量的标语,先后出动宣传车15台次。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近3万份,发放普法读本5000余册,现场咨询法律问题312个,群众普遍反映较好。

加强宣传推介。今年我们先后推介了白箬铺对特殊人群管理的经验,推介了格塘杨家山村治调主任程学斌的事迹,推介了靖港社区矫正对象虢跃坤。也推介了我县审前社会调查的成功经验等。

五、以比对促配合

各司法所每月与派出所对监外刑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认真的清查比对,每个季度司法局与公安局和检察院进行一次比对,6月份我们组织全县各司法所与派出所一道,对各辖区内的监外刑人员进行了一次集中清查比对活动。这次共清查出去年x月份以来的新判对象42名,其中由于法律文书缺失或者人员没有及时报到而导致没有及时纳入矫正的共15人。现在我们正在要求有关部门补正文书或与派出所一道督促人员到位。通过比对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也有效地防止了监外刑人员的脱管、漏管。

总之,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再接再厉,不辱使命。当然在工作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请领导批评指正。

二〇20xx年x月x日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南湖花苑社区20xx年矫正措施一、完善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网络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建立以社区书记为组长,司法警务室、派出所民…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河西乡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计划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有利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为做好我乡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马集镇20xx年度社区矫正工作计划各党支部(总支),各村(居)民委员会,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对应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

20xx年康东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20xx年康东社区矫正工作计划20xx年康东社区的矫正工作,以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法制化”的要求,紧…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多哇乡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合理配置行刑资源,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努力提高社区矫正试点工…

20xx年双河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20xx年双河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合理配置行刑资源,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努力提高社区矫…

金湖县20xx年度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金湖县20xx年度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我县的社会稳定,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社区矫正工作会议…

刑释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灵秀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宣传和谐社会文化推动社区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均衡发展4加强社会家庭帮教工作深入落实双向帮教制度5做好社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后续帮教工作对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社区...

20xx年社区矫正计划

仇桥镇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计划20xx年我所社区矫正工作将以扩大社会影响、理顺工作关系、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矫正质量为重点,以实现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在认真总结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经验的基础…

20xx年创建文明社区工作计划

20xx年创建文明社区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巩固市级文明社区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创建工作进程结合实际特制定20xx年我社区文明创建工作计划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要...

20xx年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计划

20xx年上半年张浦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20xx年以来我镇社区矫正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

20xx社区工作计划

XXXX社区工作计划(20xx年)XXXX社区在新的一年里,将紧紧围绕XXXX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中心工作任务,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积极深入的开展构建关爱平安型社区,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一、扎扎实…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