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下)试卷总结

时间:2024.4.27

机械执照工艺学试卷总结

判断题

1、 即使选定了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也会产生定位误差。

2、 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刀具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3、 定尺寸刀具法是指使用具有一定尺寸精度的刀具来保证被加工部位的精度。

4、 重叠系数越小越不易产生型颤动。

5、 误差反映属于常值系统误差。

6、 建立装配尺寸链时保证的两个原则是‘封闭’和‘一件一环’

7、 完全互换法装配以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为代价来换取完全互换装配,有时是不经济的。

8、 分组组装配法适合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有要求特别高的机

构结构。

9、 镗孔不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孔加工方法。而钻头、铰刀、键槽铣刀、镗刀块及圆形拉刀

是。

10、 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精基准、辅助基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现代机械加工的发展方向是工序集中。 劳动生产率是用于制造单间合格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工件定位时不可能同时纯在不完全定位和欠定位。 在加工工序中作用于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表面粗糙度是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其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小于50. 传动链传动误差一般可用传动链末端原件的转角误差来衡量。 机床几何精度包括传动精度、定位精度、运动精度。 系统误差是以一批零件中的加工误差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的误差。

单选题

1、 工件以两面一孔为定位基准,采用一面两圆柱销为定位元件,这种定位属于重复。

2、 工艺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定位基准。

3、 及其生产的工艺过程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或性质

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4、 精基准属于:定位基准。

5、 基准重合原则是指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6、 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同一台机床

7、 X-R点图中的X点图,反映的是△变的大小及变形趋势。

8、 加工过程中若表面层易以冷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残余压应力。

9、 材料硬度变化属于随机性误差。

10、 机械加工中工件表面产生波纹度的原因是切削过程中的振动。

11、

12、

13、

14、 当存在变值系统误差时,X图上的点将呈现规律性变化。 误差的统计分析中,当实际分布曲线不符合正态分布时,说明加工过程中有突出的机床几何精度的检验是在机床不运转情况下进行的。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变值系统误差存在。

15、 加工中的原理误差包括刀具的刀刃轮廓误差和采用近似的机床成形运动产生误

差。

16、 磨削淬火钢时,在重磨削条件下,若不适用切削液,则可能产生的磨削烧伤是退火

烧伤。

17、 螺纹加工中加工精度只要由机床精度保证的几何参数是导程。

18、

19、

20、

21、

22、 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大的因数一般是进给量。 扩孔加工属于定尺寸刀具法。 对有色金属轴进行高度切削加工时,采用金刚石车加工方法。 为保证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废品,图中控制线的范围应小于加工尺寸公差范围。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鼓形误差,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工

件刚度不足。

23、 轴类零件的调质处理工序应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24、 非正态分布中,当△变占突出地位时,如刀具的线性磨损显著,会使曲线出现平顶

分布。

25、

26、

27、 设备的正常磨损寿命是:初期磨损与正常磨损阶段之和。 加工表面硬化是指加工表面层因塑性变形引起的表面质量下降。 磨削表层裂纹时由于表层残余应力作用的结果。

填空题

1、 工艺基准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2、 加工工艺规程是指一种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加工工艺过程。

3、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疲劳强度越高。

4、 粗加工较长轴类零件,为了提高工件装夹刚性,其定位基准可采用轴的一侧断面和外圆

表面。

5、 在插齿机上加工齿轮时,工件定位基准为中心孔和断面。

6、 机加工工序安装的原则有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基准先行。

7、 机械加工精度包括零件加工后面的实际尺寸、形状、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8、 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为车削和磨削。

9、 热处理工序中,淬火处理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进行。

10、 轴在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必然等于封闭环的公差。

11、 机床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传动链误差、导轨导向误差。 12、

13、 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圆度误差。 获得形状精度和加工方法中,展成法的形状精度与刀具精度以及机床传动精度有

关。

14、 采用近似的加工原理,如成形运动或者刀具轮廓所进行的加工,由此产生的加工误

差成为加工原理误差。

15、 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包括表层冷作硬化、表层残余应力和表层金属的金相组

织变化。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疲劳强度、配合性质、耐腐蚀性的影响很大。 影响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值X得大小,属于常值系统误差。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是指工艺系统误差。 磨削时表层金属残余应力作用是造成烧伤、裂纹的根源。 X-R图中控制线的作用是判断工艺过程稳定性的界限。 精加工前一般安排淬火工序。 为提高表面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应提高表面残余压应力。 用试切法进行调整会造成调整误差,如粗车一轴时会使得加工后的尺寸偏大。 互换法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其实质是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制造精度

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

名词解释

1、 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或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

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2、 工艺系统: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在机械加工中构成的系统。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对机械产品中的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

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4、 原始误差:工艺系统中凡是直接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都称为原始误差。

5、 表面冷作硬化:机械加工过程中表面层金属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

晶粒间产生剪切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塑性减小,统称为冷作硬化。

6、 回火烧伤:如果磨削区的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

工件表层金属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将转变成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成为回火烧伤。

7、 淬火烧伤:如果磨削区的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再加上冷却液的急冷作用, 淬火,是

表层金属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这种烧伤称为淬火烧伤。

8、 退火烧伤:如果磨削区的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而磨削过程中又没有冷却液,表层金属

将产生退火组织,表层金属的硬度将急剧下降,这称为退火烧伤。

9、 工序能力系数:工序能力满足加工要求的程度。

10、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

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简答题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①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②工艺审查③熟悉或确定毛坯④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⑤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配⑥确定满足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⑦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⑧确定切削余量⑨确定时间余额⑩填写工艺文件。

2、 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原则:①可靠的保证零件图样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②必须能满足

生产纲领的要求③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的前提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低④尽量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⑤采用先进的技术减少耗能。

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①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依据③新建或扩建车间,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4、 划分加工阶段的必要性:①保证加工质量。由于粗加工阶段的金属较多,产生的切削力

和切削热也较大,同时也需要加大的夹紧力,而且粗加工后内应力会重新分布,在这些里的作用下,工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因此,划分加工阶段,通过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可使粗加工引起的误差得到纠正。②合理的使用机床③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④可穿插必要的热处理工序。如在粗加工之后进行去除内应力的时效处理,在半精加工后进行淬火处理⑤表面精加工安排在最后,可避免或减少在装夹和运输过程中损伤已经精加工过的表面。

5、 粗基准的选用原则:①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②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③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④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6、 精基准的选用原则:①基准重合原则②统一基准原则③互为基准原则④自为基准原则⑤

便于装夹原则。

7、 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①先加工基准面,在加工其他表面②一般情况下,先加工平面,

后加工孔③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④先安排粗加工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8、 影响主轴回转误差的主要因素:①轴承误差的影响。轴承误差主要是指主轴颈和轴承内

孔的圆度误差和波度②轴承间隙的影响。主轴轴承间隙对回转精度也有影响,如轴承间隙过大,会是主轴工作时油膜厚度增大,油膜承载能力降低,当工件条件变化时,油楔

厚度变化较大,主轴轴线漂移量增大③与轴承配合零件误差的影响④主轴转速的影响⑤主轴系统的径向不等刚度和热变形。

9、 提高主轴回转精度措施: ①提高部件的制造精度②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③使主轴的回

转误差不反应到工件上。

10、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①直接减少误差或消除误差②误差转移③误差分组化

④误差补偿法⑤就地加工法⑥误差平均法⑦误差控制法。

11、 改善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措施:①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 减少进给量f 、选择合

适的切削速度v 以及合适的切削深度αp。②选择适当的刀具几何参数 增大刃倾角λs、减少刀具的主偏角kr和副偏角kr`及增大刀尖圆弧半径rε。③改善工件材料的性能,对工件进行正火或回火处理后再加工。④选择合适的切削液,如在铰孔时用煤油(对铸铁工件)或用豆油、硫化油(对钢件)作切削液,均可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⑤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用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所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值要比用高速钢刀具的小。⑥防止或减小工艺系统振动 机械加工过程中,在工件和刀具之间常常产生振动。产生振动时,工艺系统的正常切削过程便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使零件加工表面出现振纹,降低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减少振动对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可采取减小或消除振源的激振力、隔振、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及增大阻尼等措施。

12、 改善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措施:①磨削用量 提高砂轮速度v砂、降低工件速度

v工 、选择较小的磨削深度αp可以使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值变小。由于磨削深度对加工表面粗糙度有较大的影响,在精密磨削加工的最后几次走刀总是采用较小的磨削深度。②砂轮 选择适当粒度的砂轮,对加工表面粗糙度有影响,砂轮越细磨削表面粗糙度值越小。但砂轮不宜太细,一般磨削所采用的砂轮粒度号都不超过80号,常用的是40~60号;在磨削过程中经常精细修整砂轮工作表面,也有利于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此外,切削液的成分和洁净程度、工艺系统的抗振性能等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也很大,亦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13、 减少工艺系统热变形来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①减小热源的发热和隔离热源②均

衡温度场③采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及装配基准④加速达到热平衡状态⑤控制环境温度。

14、 误差复映:若毛坯A有椭圆形状误差(如图).让刀具调整到图上双点划线位置,由

图可知,在毛坯椭圆长轴方向上的背吃刀量为ap1,短轴方向上的背吃刀量为ap2。由于背吃刀量不同,切削力不同,工艺系统产生的让刀变形也不同,对应于ap1产生的让刀为y1,对应于ap2产生的让刀为y2, 固加工出来的工件B仍然存在椭圆形状误差。由于毛坯存在圆度误差△毛= apl-ap2,因而引起了工件的圆度误差△r=r1-r2,且△毛越大。△r越大。这种现象称为加工过程中的毛坯误差复映现象。△r与△毛的比值?称为误差复映系数,它是误差复映程度的度量。


第二篇: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20xx重点总结


每一个工序又可依次细分为院 安装 、工位、工步 和 走刀 。

装夹有两个含义,即 定位 和 夹紧 。

装夹有 直接找正装夹, 划线找正装夹 , 夹具装夹 三种主要的方法

工艺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尺寸精度,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 在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称之为工艺系统。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或者按一定规律变化,统称为 系统误差。前者称 常值系统误差 ,后者称 变值系统误差 。 选择精基准时一般应遵循下列五条原则:基准重合原则,统一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反复加工原则,定位可靠性原则。

同一个工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安排两种不同形式的工艺规程:一种是 工序集中,另一种是 工序分散 。 表面质量:指零件表面的几何特征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表面的几何特征包括 表面粗糙度 和 波纹度,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表面层的冷作硬化,金相组织变化 和 表层金属中的残余应力。

在机械加工时 物质分系统 、能量分系统 和 信息分系统 ( 工件,机床,刀具,夹具) 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称之为工艺系统。 制造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社会发展与制造技术密切相关、制造技术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制造技术是所有工业的支柱、国力和国防的后盾 但现在已从加工成型机理来分类,明确地将加工工艺氛围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期原意是指采用技术切削多聚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在计划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从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来分析,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工艺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四条原则:保证相互位置要求、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便于工件装夹、粗急转一般不得重复使用。 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 ,一般情况下,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平面, 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热处理工序及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

为了改善切削性能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后

为了消除内应力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最好安排在粗加工之后

为了改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常安排淬火,淬火-回火,渗碳淬火等热处理工序。 工序的集中与分解

所谓工序集中,是使每工序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用,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家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的减少,

所谓工序分散,是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更多的工序中完成,因而没到工序的工步少,工艺路线长。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是指用在计算机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如下 保证加工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在家具上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是指在人的设计思想指挥指导下,利用计算机系统协助嗯来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夹具设计工作。 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合理的结构设计 提高连接表面的接触刚度 采用合理的装夹和加工方式

要减少残余应力,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 增加消除内应力的热处理工序

合理安排工艺过程 改善零件结构,提高零件的刚度,使壁厚均匀等均可减少残余应力的产生。

减少工艺系统热变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 减少热源的发热和隔离热源 均衡温度场 采用合理的机床不见结构及装配基准 加工表面的集合形貌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和表面缺陷等四个方面

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索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层金属的硬度增加,次称为冷作硬化。 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振动主要有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种类型

机器结构的装配时间和装配工艺的需要对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提出了下述基本要求 机器结构应能分为独立的装配单元 减少装配时的装配和机械加工 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

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互换装配法 选择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

1、简述六点定位原理。

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的六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运动自由度,就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2、减少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

(1)、减少热源的发热和隔离热源;

(2)、均衡温度场;

(3)、采用合理的机床结构;

(4)、控制环境温度,加速达到热平衡状态。

3、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 (1)、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2)、表面质量对零件配合性能的影响:

(3)、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4)、表面质量对零件耐蚀性的影响:

(5)、表面质量对零件接触刚度的影响:

4、改善磨削烧伤的工艺途径

(1)、正确选择砂轮;

(2)、合理选择磨削用量;

(3)、改善冷却条件。

5、如何用分布图分析法判别加工误差性质

(1) 判别加工误差性质

(2) 确定工序能力及其等级

6、加工经济精度

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工艺装备,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一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经济精度就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最低的精度,成本最低,从而达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7.在设计工序基准时,主要应考主要考虑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1)、首先考虑选设计基准为工序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所造成的误差;

(2)、若不能选设计基准为工序基准时,则必须保证零件尺寸的技术要求;

(3)、所选工序基准应尽可能用于定位,即为定位基准,并便于工序尺寸的检查。

8、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三者之间是有何联系

通常形位公差应限制在位置公差之内,而位置公差一般也应限制在尺寸公差内。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也要求高;但形状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有时不一定要求高。

9、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

(1)、合理设计零部件结构;

(2)、提高联接表面的接触刚度;

(3)、采用合理的装夹方式、加工方式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10、误差预防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1)、减少误差法;

(2)、误差转移法;

(3)、误差分组法;

(4)、误差平均法;

(5)、误差补偿法。

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2、加工阶段的划分的作用是什么

(1)、利于保证加工质量;

(2)、便于合理使用机床;

(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

更多相关推荐:
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

1.成品和半成品是可以相互转换的2.生产过程:由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3.设计制造机械产品所需过程:产品设计、工艺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调试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利用机械加工方法逐步改变毛胚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对机械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地形状、尺寸、表面粗糙1实际定位方案时考虑三方面:1)根据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确定所需限制1减少传动链误差的措施1)尽量缩短传动链尽以减少传动元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

第二章1.2.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符合程度。3.加工误差: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差。2.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状精度3.4.5.的法向)6.指…

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导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达到高生产率、经济型。课程的研究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MadebyLucy绪论机械是利用其几何形状实现力与运动方面的性能功能要求的产品制造将原材料加工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获得产品的过程机械制造用机械的方法制造机械产品关键是获得几何形...

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总结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考点)总结材料成型机理:人为地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个阶段,而且是以冷去初加工和热变形加工为主。从加工成型机理分类,加工工艺分为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机械产品生产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导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达到高生产率、经济型。课程的研究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

机械制造工艺实习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习报告姓名代斌学号0704103615班级机076班单位包钢机总厂时间10621251前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2年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安排1周时间进行机械工程认识实习为后续的专业基...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践报告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院益阳教学站机械制造工艺学实习报告学校长沙理工大学继教院兵器学院姓名考籍号指导老师丁小兵实践目的及主要内容1了解生产现场机床的类型及其布局2了解生产现场工人使用的工艺文件主要工序卡形式3了解生...

机械制造工艺学参观实习报告

参观实习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机械化姓名胡灼学号1108030479年级20xx级任课教师宋扬扬20xx年6月16日1力源液压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力源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831007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车床CA6140拨叉831007班级20xx学生学号20xx03120xx0指导老师级机制一班何俊林叶东20xx7月1号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拨叉831007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831007

成都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车床CA6140拨叉831007班级学生学号指导老师级数控三班高手20xx年4月22日20xx220xx510503XXXXXXXXXXXXXXXX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