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发展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时间:2024.4.27

发展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学习《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

的建议》体会

股权处 刘 宇

20xx年x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其中提到两国将开展“工业4.0(Industry 4.0)”合作,透露出两个主要制造业大国对工业化的新共识。通过搜索,我找到由德国产官学专家组成的“工业4.0工作组”所编写的《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一文,经过阅读,有以下体会。

一、“工业4.0”战略提出的背景。 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有着强大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能力突出,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领域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这些帮助德国确立了其在制造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其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开拓新型工业化路线—“工业4.0”提供了基础。

“工业4.0”研究项目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资助,在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被德国政府采纳为《高技术战略2020》的一部分,并在20xx年x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标是建立一个

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以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上述《建议》就是由德国“工业4.0工作组”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表的关于实施“工业4.0”项目的指引性文件。

二、什么是“工业4.0”。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包括将虚拟网络—实体物理一体化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行业,以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其核心是智能生产技术和智能生产模式,旨在通过“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把产品、机器、资源和人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动各环节数据共享,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流程的数字化。

为什么叫4.0。与美国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同,德国将18世纪的机械化定义为工业1.0,20世纪初的电气化定义为2.0,始于20世纪xx年代的信息化定义为3.0,而认为当前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工业4.0”对产业价值链、商业模式和工作组织有着重大影响。一是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变。互联网理念扩展到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出个性化定制

等新模式,能够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实时互动,使得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再大量趋同而是更具个性化。二是由集中生产向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转变。信息网络技术使在不同环节的企业间共享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企业资源,在研发、制造、物流等各产业链环节进行全球分散化生产成为可能。三是由传统制造业向跨界融合企业转变。企业生产从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浪潮。 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再工业化”,以重振制造业。而且全球制造工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德国并不是唯一意识到制造业越来越倚重“物联网”的趋势,及其颠覆性影响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国都制定了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路线图,以抢占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20xx年x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交了名为《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先地位》的报告。报告认为,虽然一百多年来美国始终在制造业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美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衰退,呼吁政府、企业与学术界紧密合作,以振兴美国的先进制造业、确保其制造强国

地位。根据该建议,奥巴马总统推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20xx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又公布了《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提出加速对先进制造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的投资,增加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先进制造研发的投入等。

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自20xx年起逐年编制、修订《战略技术路线图》,加大对开发3D打印机、协同机器人与无人工厂等尖端制造技术的财政投入。20xx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即资助实施了“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革命”的大规模研究开发项目。 在世界历次产业变革的道路上,向来不缺少同伴和竞争。

四、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21世纪头xx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前10几年,由于成功捕捉到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全球市场需求拉动、国际资本流入和产业技术转移等诸多有利条件,我国在短时间内初步完成了发达国家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重化工业阶段,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大国,但由此也带来了产能过剩、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发展不能持续等问题,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求。而此时正值全球涌现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阶段相契合,后xx年能否再次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

遇,是中国能否真正跻身世界制造强国,进而实现全面崛起的关键。

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已开展了研究和部署。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xx年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工信部还正在起草《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中将“优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摆在制造业转型提质举措之首,以应对全球产业变革。这也是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还有不少障碍需要克服,粗略来看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采取应对措施:建立产业联盟,加快突破薄弱核心和共性技术,解决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缺失问题;打破行业壁垒,支持跨界融合,为互联网企业并购重组传统制造业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通信、物流等基础服务支撑;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等。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我国经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通过网络智能化技术推进我国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果成功的话,将使我国

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更具内涵,也更具可持续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第二篇: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黄关春

20xx年第7期 ——第一要务

孝感要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做贡献,关键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市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此,孝感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十一五”要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总量为重点,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为方向,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努力实现“三个明显”目标。一是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力争达到15%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工业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力争达到18%以上,实现总量翻番,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三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十一五”期末,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中争先进位,汉川市要力争进入全省Ⅰ类县(市、区)前10位,应城市、云梦县要力争进入全省Ⅰ类县(市、区)行列,孝南区、安陆市要力争进入全省Ⅱ类县(市、区)前10位,大悟、孝昌县要力争进入Ⅱ类县(市、区)行列。要全面实现上述“三个明显”目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必须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十一五”期间,市级和各县(市、区)要重点抓好本级规模大、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实行“集优扶强”,促其加快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期这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上交税金“两

个翻番”。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倾斜,凡是重点企业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凡是重点企业需要的工业用地、电力负荷等生产要素,优先解决;凡是重点企业需要引进的人才和技术,优先满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扩张战略,到全国乃至国外布点,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好上市的基础性工作,争取尽快上市,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认真做好“军转民”文章,鼓励和支持“三线”调迁企业军工技术向民用产业转移,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促进“三线”调迁企业主辅分离,采用民营的机制,吸纳社会资本,发挥雄厚技术力量和先进技术设备的优势,做大民用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工业竞争力为目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应用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帮助企业与市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作关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增强企业创建精品名牌意识,支持企业发展标准化生产,帮助企业积极夺名争牌,壮大企业和产品群体。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鼓励改革、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家放手发展,施展才华,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舍得给物质待遇、给政治荣誉、给社会地位。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争取到“十一五”期末,五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形成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盐化工业立足于资源优势,加强资源转化,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建成全国重要的盐磷化工产业基地;轻工纺织业加快科技进步,扩大产业规模,建成全省重要的纺织、制膜和中高档生活用纸生产基地;食品医药业做大做强传统名优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规模优势;金属制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种类,建成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钢制家具生产基地;汽车机电业加快改革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融入“武汉·中国光谷”的分工协作体系,进入东风、神龙汽车产业链,拓展发展空间。为此,我市将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开放式重组。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推动产业整合、

要素整合、企业整合,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向大企业集中,提高工业集中度,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二是加快科技进步,加强资源转化。我市有“膏都”、“盐海”之称,还有农业资源优势。盐磷化工业、轻工纺织业、食品医药业都是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要依靠科技创新,开展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高附加值的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加强协作配套。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引导企业进行分工协作,形成研发、生产、营销一条龙,上下游企业专业生产、互相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四是建立支持支柱产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发展中介组织,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促进五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着力抓好发展载体。开发区、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产业兴园”的原则,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推进生产园区化、产业高新化、园区绿化美化。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突出产业特色,引导相关产业集中,配套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好市经济开发区的三江航天产业园、纺织工业园和光电子产业园,以及部分县(市、区)的特色工业园区。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集中财力物力,提高路、电、水、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园区品位,提高园区承载力。注意做好土地修编工作,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的力度,探索业主开发等办法,解决资金瓶颈制约。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招商引资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对签约项目,由签约责任人负责督促开工建设,早日投产。注意节约土地,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投资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认真落实省政府〔20xx〕26号文件精神,逐步理顺开发区管理机构和管理权限,建立激励型财政体制,强化开发区抓招商引进、抓项目建设的责任,增强开发区、工业园区自我发展的活力。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主体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在工作部署安排上,在综合性的评先表彰上,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同等对待,给予民营经济平等的“国民待遇”。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免收费项目,激活民间创业。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经营范围,放宽经营对象,放宽经营方式,引导民营资本或民间智力创办企业,发展实业。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利用原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品牌和科技人才优势,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重点做好省下放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市场、品牌和存量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制重组,鼓励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创办民营企业,实现快速扩张,良性发展。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市场主体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研究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了解外商及大企业集团的投资新动向,善于将本地资源、存量资产、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与外商及大企业联姻对接,建立全市性的招商平台,调动方方面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与武汉的联系,主动研究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动态,建立联络协作机制,帮助企业抓好五个对接。一是抓好供需对接。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通过满足城市圈内居民生活需要,大力发展城郊市场农业、轻工纺织和食品医药业。二是抓好产业对接。根据武汉市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定位和升级方向,选择我市亟待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在输送盐磷化工、纺织制膜等上游产品上下功夫;在配套发展汽车零配件和光电子信息产业上下功夫;在依托武钢等原材料发展金属制品产业链上下功夫;在争取武汉产业转移和延伸上下功夫。三是抓好综合服务功能对接。依托武汉区域性经济、贸易、金融、保险、会展及中介服务业中心的优势,加大与武汉的合作力度,加快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水平,强化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四是抓好科技对接。充分发挥武汉高校云

集、人才众多、科技成果丰富的优势,广泛开展科技协作,引进武汉人才、技术、项目和先进管理经验,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五是抓好开放对接。借助武汉国际性的商务平台,帮助我市企业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要在围绕营造重商兴企、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公开透明、依法行政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成本低廉的服务环境,公平公正、安全稳定的法制环境,诚信重诺、爱岗敬业的人文环境,建立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完善行政审批流程监管办法,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理顺行政执法部门与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关系,规范其运行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发展环境的监管,加大对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的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城市发展中的征地拆迁和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等,努力降低投资商务成本。进一步探索城市环卫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在城区推行环卫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城建监管行为,维护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按照建设“信用孝感”的总体思路,突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通过政府自身信用建设,带动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重诺守信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共孝感市委书记)

更多相关推荐:
1总述20xx年工业发展报告

20xx年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20xx年全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生产增速明显回落产品出口大幅减缓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运行态势从年内运行轨迹看呈U型变化特征四季度工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一工业生产增速为十年来最低年...

20xx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百强县(市)名单

20xx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导语20xx年6月2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xx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制造20xx研讨会在...

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1工业现状我县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工业微小企业共有74户主要是油菜种植加工茶叶加工水力发电木材加工几大类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有38户其中规上企业23户分布在工业硅冶炼木材加工农...

xxx县20xx年工业发展报告

20xx年XXX县工业发展报告20xx年XXX县继续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壮大经济规模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认真落实稳增长若干意见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准确把握在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贯...

乡镇工业发展报告

乡镇工业发展报告近年来大力发展以乡镇增财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为重点的乡镇经济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是因为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乡镇经济最能激发基层的活力和创造...

20xx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

20xx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王向东逯福生贾翃郝斌120xx年中国钛工业运行情况11产能和产量111产能20xx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与20xx年基本持平总产能达到150000ta但是由于需求不足金川集团钛厂四川恒为...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工业园区发展gt调研报告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业园区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申请报告

关于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申请报告县工业经济考核联席会议安徽中亚食品有限公司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20xx年座落在105国道南洛高速漯阜铁路和308省道交叉口的太和县工业园A区信...

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县委政研室20xx年5月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全县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县委政研室会同政府办经调室县经科信局县统计局等部门通过察看...

20xx-20xx年中国工业品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报告

20xx20xx年中国工业品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智慧密集型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来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

工业发展报告(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