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时间:2024.4.13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智慧密集型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制造业大国— 中国来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

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最佳途径。 创意产业,它通常包括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

第一,创意是一种原创性的思维活动。创意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它从来都不是凭空而来,它源于大脑,是人特有的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个人都具备先天性的创意潜能和技巧;是一种资源的新组合,一种催生的新事物,一种新实物的发明与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一种管理和制度层面的新方式等。

第二,创意是一种产业性的经济活动。创意是一种资源,它源于人力资源又高于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第三,创意是一种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创意是人类发展和适应环境的产物,也是人类不断突破自我、改造自我和创造自我的过程,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所有新事物都是创意的结果

二、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比较简单,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种条件均不具备,长期处于发展极为缓慢状态,直到1978 年改革开放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始打破这种僵局。

1.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2009-2012 年,是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不断出台的时期,说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表现在综合政策上,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并相应制定了“十二五”倍增计划,把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把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作为保障;通过一系列的税收、投融资政策,保障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通过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了法律保障;通过人才发展规划,吸引到更多的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创意人才、管理型、复合型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人力资源的储备。

2.新兴数字内容产业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涌现了向客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文字、影像、语音新兴的产品和服务形态的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它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包括数字影音、数字动画、数字网络、数字教育、数字出版和基于移动、多媒体、软件平台等内容,不仅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而且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品产业化进程。数字内容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

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北京市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36条扶持政策,启动10亿元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六大重点创意产业(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xx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创意产业首次被确定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成为北京的主要经济支柱。上海多次开办国际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以及各类设计展,上海创意产业已被列入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上海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园区。

动漫产业是我国各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突破口。中国先后设立了19家国家级动画基地。深圳、杭州、宁波、无锡、长沙等城市也纷纷以发展动漫产业为突破口来发展本地创意产业。

3.创意产业理论研究不断完善

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基础,一批全国及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出版,一批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报告和著作发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研究也已发布,成果是显著的。但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与飞速发展的现实相比仍不相称,因此,其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更加富有开拓性的理论先导,需要与全世界创意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它的发展、危机和困境,共同寻找未来发展的道路。

二、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遭遇的瓶颈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

国内文化产业定义大多是借鉴国外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发展创意经济的兴起,其实是建立在严峻的经济现实基础上: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外贸200强中,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资源严重匮乏、开发与规划无序??因此,从中央政府至地方企业,都迫切希望走出一条创意转化为财富的新路子。

1. 创意概念亟待界定。基于创意产业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态势,国内知识界与政府部门热炒创意产业的概念,但遗憾的是,由于对相关概念的特定内涵与背景不了解,造成使用上一定程度的扭曲。

2. 创意人才极度匮乏。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人才是创意产业的灵魂。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进和培养,其中亟需两大类人才:既通晓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

3. 创意产品缺乏文化深度。产品缺乏内容、品牌和自主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历史课题,那就是如何把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从而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产生巨大的竞争力。优秀产品的意义可超越产品的本身,依托文化的渗透力使产品的辐射力得到空前增强,驱动经济的迅速发展。

4创意园区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发展文化创意园区的实践中,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资源浪费等成了社会诘问最多的问题。京沪两地众多的创意产业园区,或由政府大力推动,或由企业摇

身演变而来,园区规划多集中在硬件和形象建设上,对于软件方面,诸如商业模式、发展方向、园区定位等问题仍旧以粗线条勾勒,没有深入和细化。随着各大城市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创业园区的租金日渐高。

5文化创意产业附加值低。在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加工和制造的中心,但主要收益却来自于价值链的两端。比如中国的玩具、手机、服装等,价值链上端的设计研发以及下端的品牌和服务,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手中;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承担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成本。

三、寻找迈向“中国创造”的应对措施

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拥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及市场优势,具备一定的基础,有着良好的势头,但现今,针对面临地问题,我们应该:

1.加强宏观指导,加大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理论以及英、美等国的经济实践告诉我们,推进创意产业发展并能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最需要的是政府的战略推动。

为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政府还要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在资金投入、人才培训、立项、用地、税收、价格、融资、生产、进出口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创意经济予以政策性扶持,在实际发展中,政府既是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是文化创意产品最大的需求者,政府应该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份额,从市场上采购各种公共创意产品和服务。 2尊重创意人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

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创意产业人才既包括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创意设计人员,如设计师、工艺美术家、画家、作家、创意策划人等,也包括处于产业链中下游、擅长将作品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将人力资源潜在优势转化为创意人才资本,是发展创意经济的关键。

3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法

创意产业作为知识产权活动需要严格和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创意产业的本质是基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来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它必须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国家保护体系。霍金斯指出,发展创意经济的核心基础是要有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与法律促进政策,没有这个核心,创意活动将无法真正形成创意产业与经济。

4立足民族文化,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创意经济的核心是文化内涵,中国有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传说、动人的神话,以及令人回肠荡气的文学名著,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宝库,这笔巨大的财富是发展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谓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说明善于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养分,对于打造创意精品十分重要。

5.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创意产业要发展,资金投入是重点。我国目前创意产业投资主体仍相对单一,以政府投资为主。 可借鉴韩国、香港等地的做法,建立各种科技研发基金、文化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搭建创意产业化平台,营造一个成本低、信息灵、

效率高的投融资环境。搭建创意产业化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从而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二篇:创意西安发展报告


创意西安、文化强市— 创意西安、文化强市—2010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报告一、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发展环境。 2009 年,西安市在陕西省西安市经济实力大幅增长、加大文化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大背景下,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和大都市,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增长最快, 成效最显著的领域。2008 年西安文化产业增长值为 119.34 亿元,占 GDP 比重 5.5%,连续三 年超过 15%的增长率。2009 年预计增长值约 180 亿元,占 GDP 的比重约 6%。是西安文化创 意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和获得突破性发展的一年。 创意西安,文化强市,西安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和产业中心,正在迅 速崛起。 1、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西安迈向创意型城市。 据被广泛引用的国际经验, 也是我们多年研究文化产业认可的观点, 一国或一地区的人 均 GDP 达到 1000 美元以上,文化消费开始增长;达到 3000 美元以上,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 展和高增长期,但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仍然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不仅居民生活相当于中等发展国家的水平,而且拉动经济的动力将转为知识经 济、高新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据最新公布数据,2009 年陕西省 GDP 达 8186.65 亿元, 全省按 3748 万人口计算(2007 年统计) ,人均 GDP 约合 3120 美元(按 7:1) ,已接近全国 平均水平。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表明陕西的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和高增长期。按 西安市统计局 2010 年 1 月 22 日发布的 2009 年统计公告,西安市 2009 年 GDP 达 2719.10 亿元,全市人均 GDP 人民币 32351 元,合 4737 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就意味着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按联合国的标准, 如果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到 10000 美元之间,就意味着国民经济达到相当实力。西安人均 GDP 接近 5000 美元, 表明西安市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由传统产业转向知识经济、 高新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 产业, 意味着西安市开始进入从传统的产业型城市转向创意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的重要的转 折点上, 意味着西安进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使西安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 中心的重要的发展时期。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的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的 增长高于 GDP 增长, 为西安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和全面快速发展的新的 经济社会环境。 2、科技教育实力持续增长,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聚集。 作为陕西省省会的西安市,已有 3100 年历史,不仅是世界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四 大古都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帝都所在,拥有丰富而齐全的文化资源,也是当代中国 最主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密集区。西安拥有科研院所 672 家,占全省的 62.5%,领域涉及国民 经济各个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技术与人才外溢,始终是支持西安高新技术产 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雄厚力量和坚实基础。成立于 1991 年,位列我国重点建设的五个 高新区之一的西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被称为“西部智谷” ,已拥有 1310 家高新技术企 业,90%以上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依靠高新区在软件、信息、通讯、设计、影视、数字 内容、文化创作的综合优势以及国家软件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软件外包基地的条件, 发展与信息技术与数字内容为主的创意产业成为高新区的基本选择, 从西安高新区的相关政 策看,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创意企业可同时享受三项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软件 企业优惠政策、外包企业优惠政策,有出口业务的,还可享受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而高新 区大部分创意企业集中在互联网、游戏、动漫、数字内容等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领域,高新区 已成为西安最大的创意产业聚集区。据统计,截至 2009 年 11 月,西安高新区已实现营业收 1 入 2678.02 亿元,同比增长 30.02%。

3、高等院校成为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新板块。 据统计,截止 2009 年 10 月,西安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已达 135 个,在校大学生总数超过 120 万,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农林大学三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西 安的高等院校构成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如果说,2008 年,这一板块还处在启动阶段, 2009 年则有一系列的项目和活动。主要表现在:大学成为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继 西安交通大学之后,西

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高等院均成立了 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机构, 成为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主要的智囊团。 大学为西安发展文 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相继建 立了动漫或数字艺术专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 院等高校的毕业生成为西安游戏、 动漫、 数字内容与数字艺术等企业的创业者和员工的主要 来源。 大学科技园为西安的创意产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了以互联网、游戏、动漫、数字艺术和数字内容为对象的技术平 台和大学生在创意产业领域的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同时也引进了开发了动漫《黄帝故事》的 鼎盛动漫等公司, 西安高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以一个项目最高五十万的扶持资金支持 大学生在互联网、游戏、动漫等创意产业领域的创业。创意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也有了 实质性的突破, 如数字快速成型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文物保护和复制, 西安交通大学与美国加 州大学联合建成旨在将西安历史文化名胜数字化的数字博物馆, 曲江影视制作的 3D 影片 《大 明宫》《法门寺》等都动用了西安各大学的技术和人才力量。大学生日益成为创意产业积极 、 而活跃的力量,2009 年,大学生为主体的重要的创意活动有,由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八所高 等院校学生创办的创意市集, 由西安美术学院学生创办的创意一条街, 由数十家高等院校动 漫社团参加的创意文化节; 此外, 西安交通大学以四千名各类专业的博士为骨干的创意产业 创新与实验基地正式启动, 该基地主要工作包括, 借助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高等院校 实力,建立以中国文化为内容,以动漫、游戏为主要形式,面向全球的开放性课程体系,首 批课程即将上网开放,创意产业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大学生创意产业的创业孵化等。西安百 万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意活动,成为西安创意产业的强大后备军和潜力无限的创意精神。 4、居民文化消费增长,拉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09 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 18963 元, 同比增长 24.7%。 尽管受金融危机和价 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仍呈上升趋势,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仍稳定增长。其中 通讯交通为最大增长热点,年增长率保持在 25%,占消费支出比重保持在 15%左右。 西安居民传统的文化消费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图书、 演出等领域表现稳步增长。 特别是电影和演出两项。演出虽然未提供准确数据,但 2009 年西安各类文艺演出增多,新 增的以长安历史上几位著名女性为题材的歌舞《长安夜宴》成为西安演出业一个新亮点,据 2010 年 1 月了解到的情况, 《长安夜宴》每天营收约十万元。在西安一向沉寂的面对小众的 小话剧也开始活跃, 09 秋季曲江演出季 仅 《我爱桃花》 等四场小话剧连演 36 场。 演出繁荣, 表明西安居民文化消费的呈增长态势。电影消费连续两年井喷式增长,2008 年起,西安交 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就对西安电影市场, 包括本土的长安院线和外地院线在西安开 设的电影院进行调查,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影票房,二是电影观众。根据调查,2007 年西安的电影票房仅为 2760 万,2008 年约 6300 万,2009 年增长到一个亿,西安电影市场 被称为连续两年井喷。2009 年,继奥斯卡院线、保利院线、万达院线之后,太平洋院线和 中影星美院线相继进入西安,业内人士看好西安电影市场,预测 2010 年全年票房有望突破 1.2 亿。 值得重视的是,西安网络和手机消费形成年青、活跃而稳定的消费群体,不仅改变了居 民结构和文化消费结构,还将有力地带动创意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据 2009 年 12 月 27 日召 2 开的《2009 年西安互联网发展峰会》上提供的数据,陕西省网民已经超过 1000 万,注册网 站约七万个,未注册的网站约三万个。2009 年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截止 9 月底, 陕西移动电话用户数为 2204.93 万户,普及率为 58.61 部/百人,全国排 12 位。3G 的到来, 给网络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给网民和手机用户的消费带来新的内容和形式。 陕西于 2009 年 5 月 15 日开通 3G,全部投资约 50 亿,新增手机用户中 3G 用户超过 30%。据我们 2009 年 4 月对西安网民的问卷调查,手机上网人数已占网民的 17%,网上看视频电影电视的占 74.5%,看网络版报纸的占

37.3%,网上玩游戏的占 40.7%,看动漫的占 26.2%,订手机报的 占 29.6%,看/下载电子杂志的占 59.2%,拥有个人网站的占 23.5%。西安百万大学生、百万 青年白领,百万中小学生,成为创意产业产品与服务的消费主体,其中许多人成为创意产业 的创业者或从事创意产业的职业,成为支撑西安创意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但西安文化消费不平衡, 主流消费群体偏重于年青一代, 物价上涨和子女教育等大宗消 费压力过大, 限制了文化消费的增长。 据统计, 2004-2006 年西安文化消费一直呈增长趋势, 但 2007-2008 年稳中有降,2009 年重新增长,增长集中于通讯网络和数字娱乐,传统文化 消费增长仍然需要进一步推动。 5、文化投资和基础建设增长,增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陕西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属于投资拉动型,2009 年陕西 GDP 约 8000 亿,其中 投资约 6000 亿,以交通通讯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根据最新公告,2009 年西安市全年地 方财政投入同比增长 22.0%,其中科学技术投入增长 63.9%,居增长幅度第一,文化体育与 传媒投入增长 49.9%,居增长幅度第四。目前贯通中国南北的第三条大动脉以西安为枢纽, 国家投资规划的西安国际商务港将成为中国中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其中包括了 图书与文化产品的物流中心,西安将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文化产品集散地。 继曲江新区建设的大雁塔北广场和大唐芙蓉园,2009 年又建成和开放大唐不夜城、曲 江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西安音乐厅、西安太平洋安电影院、西安大剧院、西安艺术 馆等文化投资建设项目,不仅改变了城市面貌,也丰富了西安的文化设施,为西安市民和旅 游者提供了新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活动场所。 随后, 民营投资的在经考证为唐长安最大市场的 原址上的西部最大的艺术品与工艺品交易市场“大唐西市”、以关中民俗和民间艺术为主要 内容的《关中民俗博物苑》并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称号、以盆景和旅游休闲餐饮为 主要内容的“唐苑”,纷纷获得成功。西安市政府在原西大街改造的基础上,继续老城区的 “唐皇城”复兴工程,建设具有传统色彩的城市景观,取得显著效果。 二、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在经历了五年多的探索, 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政府推动、 投资拉动、资源开发、旅游导向、板块推动的基本模式。 在全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起步时期, 在一个经济水平不算很高的地区, 通过政府看的 见的手,集中资源,迅速打造国内文化产业的聚集区和产业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切入点,全 面梳理并分类为若干板块,赋予新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大规模的区域开发,建成马赛克式的 产业布局。结合城市扩城市运营,通过基础建设和项目规划,以大空间,大项目,大投 资的区域开发和带动战略,迅速聚集并拉动产业发展,依托西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城市开 发运营、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组合在一起,不仅大幅度扩展了城市规模和改变城市面貌, 而且能够通过城市运营获得资金支持, 通过旅游带动人流聚集和消费,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 聚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期在新一轮的发展和竞争中走到前列,把文化创意产业 作为新的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增长极,缩小东西差距。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曲江模式”。中国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相对滞后,东西 3 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实力不强。表现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缓慢,同时也为曲江采取 城市运营方式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特殊的机遇。 今天的曲江新区, 原是西安市政府确定的曲 江旅游度假区,2002 年重新启动成为城市新区,创造了将城市运营、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 结合起来的发展模式,2007 年 8 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 一。 曲江新区首先开发了具有公共文化场所性质的大雁塔北广场和经营性的大唐芙蓉园, 以 再造唐长安雄风和恢宏气势的魄力, 开发出面积 15.88 平方公司的城市新区。 不仅大幅度推 进了城市的扩展与建设,而且积累了大量资金。通过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迅速建立和聚集起 旅游、影视、会展、演出、出版、传媒等文化产业。作为西安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曲江新 区收编了《西安秦腔剧院》,按市场化运作,为西安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试点经验,随后收 编了以话剧演出为主的《新城剧场》等文化场馆。投资建设了六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 大唐不夜城、曲江遗址公

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城市建设和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曲江 影视建立了由七十二家影视公司组成的影视产业联盟, 依托曲江的资金优势, 带动和扶持电 影剧的制作。三年来,曲江影视连续投资拍摄了《老港正传》、《大唐芙蓉园》、《生日》、 《大明宫》等影视剧,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曲江迅速成为国内具有相当实力的文化产业聚 集区和产业中心, 形成以一个城市新区的整体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典型。 这种以政 府推动,投资拉动、资源开发、旅游导向、板块推动的模式,解决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 化产业的资金瓶颈,创造了迅速发展的奇迹。2009 年,陕西省组建了由曲江控股的陕西文 化产业投资控投公司,简称“陕文投”,曲江通过控股陕文投将曲江推广到陕西全省的文化 产业发展之中。 随即在原唐长安大明宫遗址上规划开发了投资 140 亿元, 占地 3.2 平方公里, 总开发区域 19.8 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拍摄了大型 3D 电影《大明宫》,不仅入 围上海电影节,而且在联合国总部放映,扩大了西安在全世界的影响。在陕西历史文化第二 符号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开发建设了法门寺佛教文化景区,2009 年 5 月 9 日隆重举行了法 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拍摄了电影《法门寺》和《玄装》,通过电影宣 传西安的历史文化。在唐皇家御汤温泉所在地的临潼开发建设 24 平方公里的临潼国家旅游 区。2009 年 9 月,西安市政府批准,曲江新区在已开发建设的 15.88 平方公里的基础上, 再向东南方向扩区约 30 平方公里, 形成 47 平方公里的更大规模的城市新区。 新扩区域规划 对发展思路做一调整, 重点转向建设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文化产业的生产消费基地, 规划为曲 江文化景区、动漫游戏产业区、出版传媒产业区、艺术家村落、国际文化休闲区、影视娱乐 产业区、国际文化创意区、文化娱乐产业区、国际会展产业园、杜陵(为汉陵)国家遗址公 园,共十个产业园区。2009 年,曲江新区较启动时的 2002 年,资产总额从 600 万跃至 170 亿,核心区与辐射区总面积达 126 平方公里,成为西部最大、全国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除曲江新区之外, 沿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和黄河长江分水岭秦岭北麓开发成自然风光旅 游带,围绕浐河灞河三角洲湿地开发建设 129 平方公里的浐灞生态区,以大绿、大水、大空 间的建设理念,形成西安以国际会议、休闲、大型娱乐活动为主的城市新区,2011 年世界 园艺博览会将在此举办。 高新区向南延伸, 规划开发创意产业园、 园区形式的动漫产业基地、 影视工业生产和后期制作基地、数字传媒出版基地。 这一做法, 为陕西其它地区所仿效, 宝鸡市投资五亿元开发了以周文化为内容的周礼园 和周秦文化园区,咸阳则抓住秦都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开发秦文化为主的秦城,渭南以仓颉 造字为华夏文明的源头,结合华山、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等文化资源,大面积开发城市新 区。 三、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西安已经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五大主体板块。 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聚 4 集着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出版、传媒等文化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聚集着动漫、游戏、 网络、 数字传媒出版和为手机网络提供的数字内容等创意产业。 浐灞生态区聚集着国际会议、 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将于 2011 年举办的世界园林博览会。经济开发区聚集着设计、印 刷、包装企业。高等院校聚集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创意、研发和公共技术平台。此外,西 安纺织城的艺术品市场和动漫产业、 西安碑林区的动漫基地和动漫产业, 长安区和临潼区的 旅游度假休闲三大新板块已基本成型。较之 2008 年,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更加丰富的板 块格局。 西安聚集着省市两级政府所属约 80%的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 2009 年, 陕西省下大 功夫对全省文化产业进行彻底摸底和普查统计,12 月以省长工作会议的形式确定并向社会 发布。统计结果表明,截止 2008 年底,全省文化产业共拥有法人企业和单位 9000 个,较 2004 年增加 3219 个,增长 55.7%,年均增长 11.7%;非文化法人企业和单位所属文化产 业的产业活动单位 (以下简称为非法人单位) 1009 个, 2004 年增加 318 个, 较 增长 46.0%, 年均增长 9.9%;个体经营户 69649 户,较 2004 年增加 8054 户,增长 13.1%,年均增长 3.1%; 陕西省文化产业拥有总资产 397.67 亿元, 2004 年增长 65.0%, 较 年平均增长 13.3%; 2008 年陕西省文化产

业总产出达到 427.27 亿元,较 2004 年增加了 221.39 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增长 117.4%,年均增长 21.4%。2008 年底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 174.73 亿元, 占 GDP(公报数 6851.32 亿元)的比重达到 2.55%,较 2004 年增加 0.49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5.15%,拉动 GDP 增长 0.74 个百分点。 据西安社科院编纂的《2009 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西安市约有 8000 家 文化单位, 2008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 119.37 亿元, 2007 年增加 25.9 亿元, 比 增速为 27.7%, 比上年增加 2.75 个百分点。高出 GDP 增长 12.1 个百分点,占 GDP 比重为 5.5%,投资幅度 居五大产业之首,文化创意产业占 GDP 比重,表明已经成为西安市的支柱产业。 其中,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 别的文化产业核心层,2008 年实现增加 50.05 亿元,同比增长 26.9%,占西安文化产业增加 值的 41.9%。包括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服务的以广告、 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要内容的其它文化服务等类别的外围层增加值 26.22 亿元,增长 25%,占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的 36.1%。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活动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 43。09 亿元,增长 25%,占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的 36。1%。 图 1:2008 年西安文化产业主要指标 层别 核 心 层 文化产业分类 新闻服务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广播电影电视服务 文化艺术服务 核心层小计 外 围 层 相 关 层 网络文化服务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其它文化服务 外围层小计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相关层小计 合计 5 增 加 值 (万元) 100 250700 106100 143700 500600 25500 157400 79300 262200 254800 176100 430900 1193700 同比增长 (%) 25.7 30.8 26.4 26.9 34.2 34.2 33.5 34.0 24.2 26.3 25.0 27.7 占西安文化产 业增加值(%) 0.01 21 8.9 12 41.9 2.1 13.1 6.8 22.0 21.3 14.8 36.1 (引自《2009 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办公室、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编,第 4 页,西安出版社,2009 年 7 月第一版) 2008 年 核 心 层 、 外 围 层 、 相 关 层 增 加 值 之 比 为 41.9:22.0:36.1 。 2007 年 为 42.2:20.9:36.9。相比之下,核心层降低了 0.3 个百分点,外围层上升了 1.1 个百分点,相 关层降低了 0.8 个百分点。包含网络游戏动漫、数字内容消费等在内的创意产业,呈上升趋 势,显示西安的创意产业较文化产业有更强劲的发展。但创意不足,仍然是西安文化创意产 业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截止 2009 年 10 月,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数量累计已达 2215 家。2009 年 新增注册资金 25.4 亿元,新增从业人员 8000 多名,其中营业收入过百万的企业 40 家,上 缴税金 5.24 亿元;2009 年上半年高新区创意产业实现营业总额 5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0%。新增文化创意企业 200 余家,其中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企业新增 80 余家,动漫企业 总数达 150 家,2009 年动漫游戏产业产值约 6 亿元,出口额达 800 万美元。 2009 年,西安文化创意产业重点进行了如下的工作。 1、全面推进和初步完成文化体制改革。 西安市是一个文化门类齐全的文化资源大市, 省市两级政府所属位于西安的经营性文化 事业单位涵盖秦腔、话剧、京剧、豫剧、越剧、儿童剧、乐团、歌舞、舞剧、曲艺说唱、电 影、出版、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电影院和剧场等。传统体制下,均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机制僵化、缺乏活力。 2009 年成为陕西省西安市的文化体制改制年,位于西安市区的省市两级所属的文化事 业单位集体改制,在体制改革中释放生产力,培育市场主体,聚集产业能力,迈开了关键的 一大步。 2003 年 6 月,西安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随后进行了市 属秦腔剧团的改革,第一步本着“消肿、松绑、减负、放开、搞活”的改革思路,将西安市 原有西安易俗社、西安市五一剧团、西安市秦腔一团、西安市秦腔二团四个剧团合并,成立 西安秦腔剧院。 为加快整合后的西安秦腔剧院发展, 发挥文化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存量释放效 应,激活文化生产力,以市场为导向,探索资源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推动秦腔艺术与旅游、 高新技术等行业的关联嫁接,力促互利共赢,壮大文化产

业。2007 年 6 月,西安市按照“保 护传承与面向市场并重” 的思路, 将西安秦腔剧院整建制移交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管 理运营, 利用曲江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把西安秦腔剧院打造成西安的强势文化品牌。 移交后, 西安曲江新区对秦腔剧院着力进行体制创新和市场化改革, 推动剧院主动适应市场, 积极探 索传统戏曲传承与市场经营并举的发展路径。2009 年 5 月,曲江新区制定了《西安秦腔剧 院事转企改制方案》,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投资 3000 万元,对原有西安秦腔剧院 固定资产进行置换,并出资 1000 万元注册成立了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完全按市场 化运作。原秦腔剧院全体人员全部转为企业身份,实行职工竞聘上岗和聘任制。出台了《西 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薪酬方案》,以绩效考评奖优罚劣、激励后进,充分调动了员工工 作的积极性。6 月 10 日,公司与 170 名竞聘上岗的员工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西安秦腔剧 院转企改制工作全面完成。2009 年 8 月 15 日,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全国文化 体制改革先进单位。西安秦腔剧院的改革为西安市乃至省属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提供了经 验。 2009 年 7 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未来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和旅游出版社共 7 家出版社改制组建陕西出版集团。 8 月 27,西安歌舞剧院、西安话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西安市豫剧团、西安市说唱 艺术团、西安出版社共六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全部面向市场转制为企业,正式挂牌。至此,西 6 安市集中完成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 10 月 28 日,由位于西安,原省属陕西省歌舞剧院、省乐团、省杂技艺术团、省民间艺 术剧院、省京剧团、省人民艺术剧院、西安人民剧院、省演出公司 8 家单位组建成陕西演艺 集团,注册资本为 5000 万元,演职员工 1136 人,资产总额 10285.32 万元。同时,陕西电 视产业集团和陕西广播产业集团分别在西安集中挂牌,完成改制。加之 2005 年以来,陕西 相继在西安成立的西部电影集团、陕西新华发行集团公司、陕西广电网络股份公司、陕西出 版集团公司以及 2009 年成立的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共有省级八家文化产 业集团,均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公司。 至此省内共计 14 家文化单位 1.2 万人, 省财政一次性给予省直 14 家主要文化体制改革 单位改革成本 3.27 亿元,以“事转企”为重点的转制工作基本完成。 2、组建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 2009 年 6 月 9 日,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投公司(简称陕文投)挂牌。陕文投由曲江文 化产业投资集团代表西安市出资 11.4 亿元,占总资本超过 50%,其它股份由省属冶金、石 油等公司出资,总资本为 22 亿,是全资国有公司,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地方性文化投 资公司。一方面,表达了陕西省西安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一方面推动了传统产业的 资本向文化产业的流动和聚集。 陕文投体现了陕西省西安市依靠政府集中资源, 用投资拉动、 实施大项目和大投资带动 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路, 成为引领陕西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航母。 陕文投充分发挥大 文化、 大旅游、大文物的优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重大项目为带动、 以文化园区为重点,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大产业布局、大项目推进、大资本运作,开发优 势资源,激活存量资源,聚集分散资源,打通产业链,打造文化精品,充分起到国有大型文 化企业的龙头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真正成为文化陕西的引擎,文化中国的西部先锋。 根据陕文投总经理于 2010 年 2 月 5 日举办的陕文投发展研讨会上介绍的陕文投规 划,拟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总资产过百亿,年产值达 30 亿,进入 全国前列的文化产业航母。 规划开发有延安红色旅游、 黄帝陵文化旅游、 文艺路演艺一条街, 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四大板块;打造陕西爱乐乐团、全国电影院线、面向全国的秦腔数字电 视频道、农家乐、帝王陵主题公园、西安国际唐人节六大品牌;全部由陕西文化投资控股公 司投资运作。陕文投同时借助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2009 年底, 通过三年免收房租等扶持政策, 大量吸引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入驻曲江文化产业创业大厦。 西 安交通大学和国内外高等院及曲江合作的产学研联合基地、 在出版业已有突出成就的陕西师 大出版社等

均已入驻。 3、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 资金不足, 是困惑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难题, 也是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 要下力气解决的重点。 西安曲江, 创造了以一个城市新区的整体发展为依托提供大量资金推 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和发展的模式。 在具体做法上, 组建了负责文化产业项目投资的文化 产业投资集团,建立了 7.5 亿的文化产业扶持基金,建立了文化产业担保公司。2009 年, 西安市又以影视、会展、文化商业、旅游为重点,取得 16 家银行担保授信额度 25 亿元,年 度新增业务量达 3 亿多元。曲江新区结合西安市情,建议加快实施陕西文化产业“星火计 划”,借鉴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的成功经验,依托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以曲江新区 4 亿元文化产业基金为“种子”资金,和金融机构配套合作,开辟一块“试验 田”,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每年投入 40 亿元以上资金,共同设立一个集无形资产保险、 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担保贷款、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商业银行组合贷款等为一体的投融资 平台,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一揽子融资服务。 曲江计划通过 3 年的努力,使曲江新区文化企业 达到 1000 家以上,年产值达到 50 亿元以上,成为带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星火”园区。 7 西安高新区设立了 5 亿元的创业投资和信贷担保母基金, 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机构投资 科技型和创意产业的中小企业。在产业发展方面,西安高新区设立了 10 亿元的创新专项资 金和 20 亿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2009 年又建立了每年三千万的创意 产业扶持资金。 为创造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对接, 搭建金融与文化企业的合作桥梁, 让金融促进文化产业 的快速发展。2009 年 7 月,“中国(陕西)金融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 初步建立起文化产业的银企合作关系。11 月 16 日,在西安召开的欧亚经济论坛上,国家开 发银行与西安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支持西安市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合作备忘录》 ,今后 5 年 国家开发银行将把西安市作为文化产业的重点支持单位,对西安市的广播影视、出版发行、 文化旅游、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项目给予支持。 虽然金融界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放较之其它行业还不多,但却呈上长趋势。截至 2009 年 4 月末, 陕西省被调查的 21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为 65 亿元, 占全部贷 款余额的比重为 1%左右。总体看所占比低于信贷资金的传统投放领域,但从新增贷款情况 看,部分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明显加大。建行陕西省分行 2009 年以来新增文 化产业贷款 10.94 亿元,较年初增长 110%: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 到 8.73 亿元,同比增长 181.6%;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文化产业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 4.35 亿元,同比增长 67.3%;民生银行西安分行近年来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保持了每年约 30%左右 的递增速度。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近期对陕西省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 信贷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11 月 21 日在西安举行的陕西影视产业发展论坛上陕西省国际 据 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介绍, 他们已经组建了一个班子, 研究华谊兄弟等成功的融投资模 式,希望能够在 2010 年初提出影视业的投资模式,加大对西安影视业的投资规模,支持陕 西影视产业的发展。 4、文艺路改造和建设西部百老汇。 西安老城南, 聚集着八家省属文艺团体和一家市属群众艺术馆, 同时聚集许多小型演出 和票友活动场所、演艺培训、演出设备和器乐销售、由文艺团体人员开办的练歌房等相关企 业或机构,其所在街区也名为“文艺路”。由于国有事业单位受旧体制制约而缺乏活力,人 员流失,曾经文艺演出繁荣的文艺路,成了西安最大的布匹批发市场。 自 2006 年起,陕西省西安市就有对文艺路进行改造,改制八大文艺演出团体,整合资 源,激活机制,打造集文艺创作、演出、演出服务、演出经纪、演艺培训、设备器材销售租 赁为一体, 拥有国际水平的大剧院和音乐厅的演出场所的西部百老汇的设想。 但囿于文艺团 体改制迟迟未能进行以及文艺路复杂而拥挤的城区状况和靠近城市中心区的高地价, 曲江新 区在大唐不夜城建成的电影院、 音乐厅、 大剧院和艺术馆拉动西安演出中心向曲江转移等因 素,不同程度地遏制了这一设想的实现。 随着 2009 年 6 月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陕文投)挂牌,陕西八大演出单位合并 组建陕西演艺集团完成

改制, 文艺路改造和西部百老汇的设想重新提到议事日程。 曲江文化 投资集团控股的陕文投成立伊始, 即把文艺路改造作为首项工作展开, 成为西安文化建设的 重点项目。 西安文艺路改造和建设西部百老汇, 不仅将改变西安的城市面貌, 提高西安市民文化消 费水准,提供丰富的文艺演出供给,而且将带动西安演艺产业的突破性发展。 5、文化创意产业获得新发展。 2009 年初,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视察西安高新区时提出“重点在影视、突破在动漫,创 新在戏剧、推进在板块”的思路。2009 年西安市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在项目开发,体 制改革,精品创作、市场运作等方面获得新的发展。 政府推动和投资拉动,虽然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城市扩展、旅游带动、资金支持、完善基 8 础设施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基础, 但毕竟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有其自身的内容形式和 内在的发展规律。 城市运营本质上还是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纳入城市基础建设和城市扩张 之中。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在影视、网络游戏动漫、数字内容和数字娱乐、设计、演出、会展 等领域突显出前出的发展势头,创造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和成功案例,取得新的成就。 影视业是西安文化产业中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龙头产业。截止 2009 年底,陕西 省共有影视制作机构 196 家,民营占 90%以上,2000-2009 年共生产影视剧 290 部,其中电 影 82 部,电视剧 208 部,4460 集,影视剧生产年平均投入 2.2 亿元,奖励扶持基金 100 万 元。2009 年拍摄的《保卫延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民营投资拍摄的电影《纺织姑 娘》获得国际大奖,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在各省卫视轮番播出, 《大秦岭》、 《望长安》 均在央视播出,宣传西安,获取好评,引发对号称国家中央公园的秦岭的旅游热潮。 西安高新区是创意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创意产业是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2009 年, 高新区出台新的扶持政策,自 2009-2012 年,每年拿出 3000 万扶持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涉 及房租补贴、创意企业的融资、产业宣传、推介和交流、支持行业协会工作、人才奖励、培 训补贴等多个方面。随着 3G 的开通,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对于网络与数字内容产业给予了 更多的关注和重视。2009 年 11 月 11 日,西安高新区与盛大文学就正在举行的 SO 大展项目 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将为西安的创意产业在数字内容领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2010 年 1 月,酝酿已久,总投资 5 亿元,占地面积 200 亩,建筑面积约 26.4 万平方米,由陕西 出版集团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建设“陕西数字传媒产业基地”终于启动。 同时, 西安交 通大学以 4000 名涉及学校所有专业的博士生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创新与实验基地启动,首期 工作是依托西安高等院校和历史文化资源, 结合学校开设的中国文化培训, 建立以中国文化 为内容, 以动漫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开放性课程体系。 西安将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数字内容创作、 生产和传播中心。 动漫游戏是高新区表现最为突出的创意产业。截止 2009 年底,高新区前已经聚集 150 家动漫企业,从业人员超达万人。2007 年 10 月搬入高新区,作为全国最专业的网络游戏门 户站之一的游久网已经跃升至全国网络游戏媒体类网站第二名。 作为陕西目前唯一由省文化 厅授牌的动漫产业基地的纷腾互动公司研发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科幻游戏 《星际家园》 , 同时在线人数达 2 万人。 集动漫培训和开发于一体的玛雅动画公司开发了一系列西安元素的 动漫。位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鼎盛动漫公司开发了《黄帝》系列的游戏和动 漫。西安已逐渐积累了成为西北地区动漫之都的实力。2009 年 4 月由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 心和创意产业发展中心联合组建的西安动漫产业孵化器在高新区成立,以及 “陕西省动漫 游戏行业协会”(Shaanxi Comic&Game Association,简称 SXCGA)和动漫技能人才实训基 地。截止目前,已发展会员共 145 家,其中团体会员 75 家,个人会员 70 名。 位于西安市区中心的碑林区和东郊的纺织城均建立了动漫园区。碑林区已经聚集了 11 家动漫企业, 原来仅仅聚集于高新区的动漫产业正向西安其它区域扩散。 西安交通大学联合 八所高等院校学生参加的大学生创意市集,各高等院校 100 余个动漫社团参加的动漫文化 节,显示出大学生参与创意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拟于 2010 年 6 月举办“2010·首届数 字文化产品与技术服务博览会”已获省商务厅批

准,将成为西安最大、国内有影响的创意产 业博览会。 2009 年 10 月 27 日,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与西安高新区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在高 新区建设富有创意建筑特色的“中视西部动漫创意产业园”,占地 50 亩,总建筑面积不少 于 20 万平方米,总投资不低于 5 亿元人民币。旨在引入动漫、媒体传播、广告出版为核心 的创意产业龙头企业并联动周边产业, 提升高新区创意产业品牌凝聚力, 打造西部乃至全国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标杆。 2009 年 11 月 27 日,第四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度高峰会在北京举行,西安纷腾互动 9 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6 位)、西安神彩演出艺术有限责任公司(92 位)入围 2009 中国创意 产业高成长企业 100 强。 高新区一批动漫游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下逆势增长。 西安袖意无限公司得到了美国 公司 300 万美金手机游戏开发订单,西安纷腾互动公司网络游戏运营收入超过 3000 万元, 国内最大的户外传媒公司之一的分时传媒注册 2000 万美元在西安高新区建立基地,国内唯 一从事航空传媒的航美传媒公司, 注册资金 5000 万美元建设基于航空媒体的产品研发基地。 高新区将以夯实产业基地为突破口, 加快以互联网增值服务为主, 并与国内外知名动漫游戏 厂商合作,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手机动漫、网络视听、网络商务、 网络营销等行业,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动漫及网络游戏产业基地。 6、建设中西部最大的出版物流基地。 2009 年 11 月,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项目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开工,填补了西部缺少图书 出版发行行业大型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中心的空白。该项目总投资 10 亿元,占地面积 1000 亩,总建筑面积 40 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中西部最大的出版物物流基地。基地将集 展销、批发零售、分拣分包、仓储运输、网点配送、综合服务等六大功能为一体,提供包装, 仓储,运输及代办运输,代储代运代销,图书后期加工,图书馆装配,信息发布及后勤服务 等业务。 作为国内中西部最大的出版物物流基地, 将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强大的现代物流平 台优势,服务范围辐射陕西,西北,西南及中原,将成为西安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的标志性项 目。出版物流基地的建设为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基础。 四、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陕西西安一直被文化资源大省大市和文化产业小省小市的矛盾所困惑。2009 年的一系 列的举措、项目和新发展,正在改变这一窘况。西安人均 GDP 接近 5000 美元,为西安文化 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一基础条件和更好的发展环境。 西安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 中心正在崛起。但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 1、从政府推动转向政府与市场双推动。 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很早,但规模偏小,实力偏弱,一直处于自发发展的状态。从 某种意义上讲, 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属于自上而下的推动。 政府推动的重点在放在大规模的 城市建设为内容的园区开发,如曲江新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临潼国际旅游度假区等, 西安因之也在迅速改变城市的规模和面貌。 基本模式为园区+政策+项目+招商+产业聚集。 西 安不乏创意产业的基础力量和元素,是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和西安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推动, 激活了西安的创意产业。 西安创意产业的发展来自三个方面的力量和推动, 其一是国有企业 的介入,如陕西出版集团与高新区建立的数字出版基地,国有企业的介入,主要是通过大投 资建设基地的方式;其二是吸引了一批年青的,以 80 后为主的创业群体,虽然这些企业规 模不大,但机制灵活, 创作力旺盛,充满激情和创意, 纷腾互动的许方,玛雅动画的胡国军, 属于这个群体的代表和领军人物; 其三就是国内一些创意企业进驻西安。 三支队伍共同构成 西安创意产业。 2、从投资拉动转向投资与创意双拉动。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增长主要来自投资, 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投资, 以旅游为主要内容, 涵盖各文化产业。但西安的大规模投资,往往是观赏性的城市建筑或景观,缺乏大众参与和 娱乐的内容,有虽富丽堂皇,却大而无当之感,人们往往惊叹一下后,不再观看,更遑论参 与和体验。同时,创意和内容生产,在西安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比重偏低。仅仅靠资源开发投 资拉动,或者依赖城市扩展进行的大规模的建设投资,毕竟不是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本质上 是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 还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部分, 还不可能

获得进入全国市场的能 10 力和产品。 加强创意引领和内容产业的发展, 从投资拉动和资源开发转向投资与创意双拉动, 从旅游为主转向内容开发为主, 即多种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 把城市投资转向文化产业本身 的投资。从大规模的城市文化开发建设转向创意和内容开发。曲江二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和产业本身的培育和发展, 大量引进如盛大网络、 深圳华侨城等合作伙 伴,成为二期开发的重点。 3、加强产业链的构筑、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政策吸引形成的快速产业聚集, 往往形成同质化企业的聚集和各自独立的发展路径。 虽 然西安曲江成立了由七十二家机构组的成影视产业联盟, 高新区建立了动漫产业协会和一定 的公共技术平台,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并未真正形成,因此,产业能力就只 能是各企业实力的相加。 曲江扩区后的初步的产业布局规划, 也缺乏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与趋 势的有效契合和相互关联, 缺乏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和向其它产业拓展的机制。 缺乏核心概念 和系统发展思路的平铺式的摆放诸多产业,并不能构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能力和发展能 力。以电影为例,国内电影业已经明显出现垂直化整合发展和产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西安 的电影产业仍然以制作为主,产业链中仅仅规划要发展全国性的电影院线,却无法回答,在 全国电影院已经进入整合的阶段, 在八大电影院线签署大连宣言, 声称五年内将整合全国院 线为十条的情况下,全国性的电影院线是否还有市场机会。 4、文化团体集中改制后,要尽快培育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能力。 陕西的影视业,在市场能力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目前还缺乏商业大片,但 总体上已经建立起商业片和市场运作的能力,据 2009 年 12 月举办的《2009 西部影视剧发 展论坛》提供的信息,西安影视剧制作成本的中的营销费用不断上升,平均已超过 20%,同 时保持了与电视台和院线良好的合作关系和销售体系。电视剧《大秦帝国》就是靠了这种与 电视台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数家地方卫视同时播出,一炮打响。西安的演艺业,拥有 厚实的资源存量和创作能力, 但这些年主要精力放在获奖上。 目前在西安热演的 《长安夜宴》 、 《长恨歌》《梦回大唐》等都属于旅游演出,对象以旅游者或高端市场为主,面对大众消费 、 的演出供给不足。 西安演出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商演的节目和能力, 包括缺乏对商演盈利的 把握和商演资金, 缺乏应对商演风险的经验和能力, 许多演出单位都是靠政府支持排练一部 剧,演出几场或进京后即偃旗息鼓。西安目前还没有一部商演节目。因此,西安无论省市所 属的文化单位, 集中改制仅仅是第一步, 必要在改制完成后, 全力而且迅速地培育市场主体, 培育市场能力,推动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 5、建立文化产品的商业包装与市场运作体系。 有好的产品,却无法销售出去,或者不知道如何销售,都是内地文化产业面临的普遍性 的问题。 西安许多优秀的文化产品找不到市场的情况很多。 西安的动漫企业创造了许多优秀 的作品,如《大话李白》《豹子头》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在坊间名气很大,流传很广, 、 但却一直不能获得满意而应有的经济收益。西安的文化创意企业,多数在产品创作伊始,就 未能从市场定位和市场推广上考虑, 多数还是从自己的喜好和经验做出决策, 做出产品后才 考虑如何销售。观念上还停留在产品与推销的阶段,还没有进入和掌握营销的理念的方法。 6、进一步扶持民营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陕西省和西安市的经济结构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民营 经济不发达, 是陕西西安经济发展的老问题, 同时也是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大 问题。西安民营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影视、广告、图书发行、网络、游戏、动漫、设计等领 域。仅仅从产业本身看,民营文化企业的份额似乎不低,但西安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更多依 赖于大规模的园区投资开发建设。曲江六年来,资产总额从 600 万跃升到 170 亿,基本来源 于大规模的城市运营和景观建设的投资规模和增值效应, 而非产品与市场, 文化产业本身的 产能和增长量有限。通常所说的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能力弱, 11 主要指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他们的经济实力,投资和盈利规模当然无法与大规 模的城市建设和园区开发相比。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要真正培育文化创意企

业, 培育产业能力,就必须大力推动和发展民营企业。 作者: 吕晓宁,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黎荔,博士、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 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报告使用的数据来自:陕西省西安市 2009 年和 201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陕西 省西安市统计局的年度统计公告、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 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与促进办 公室、陕西文化投资控股公司、陕西省互联网协会、西安社科院编纂的《2009 西安文化产 业发展报告》 、陕西西安有关文化产业会议发言提供的数据,对西安有关方面的调查数据。 部分数据通过分析处理有一定的修正。 西安网络消费数据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 究中心 2009 年 4 月对西安市网民的 600 份有效问卷的问卷调查。西安电影院及票房数据来 自 2008 年 6-7 月对西安电影院全面调查和对电影观众问卷调查以及其后每年西安长安院线 和各电影院提供的票房统计。

更多相关推荐: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四国内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五国内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20xx年5月11日一文化创...

20xx-20xx年中国创意产业市场全景调研报告(全新版)

120xx20xx年中国创意产业市场全景调研报告全新版企业网址yjbgqthyqt20xx1101302672html点击看正文正文目录第一章创意产业基本概述1第一节创意产业的分类1第二节创意产业的特征2第三节...

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xx年全球有关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额已经占当年全球总商品贸易量的716从...

中国创意产业专项调研与投资方向分析报告(20xx-20xx)

中国创意产业专项调研与投资方向分析报告20xx20xx中国创意产业专项调研与投资方向分析报告20xx20xx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xx年观研天下观研网中国企业市场发展咨询机构中国创意产业专项调...

中国创意市场产销调研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

中国创意市场产销调研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中国创意市场产销调研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xx年中国报告网中国领先行业市场调研机构中国创意市场产销调研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组员经济学2班刘亚玲09144049陆勤09144056摘要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目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

中国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报告

中国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报告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根据其定义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以促进整体生活环...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摘要20xx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

20xx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百强县(市)名单

20xx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导语20xx年6月2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xx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制造20xx研讨会在...

20xx-20xx年中国电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咨询系列基本信息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20xx20xx年中国电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是博研咨询依托国家统...

中国产业发展和规划研究报告

附件3中国产业发展和规划研究报告概述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来获得资源和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中国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受冲击较为严重经营状况...

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20xx笔记

背景资料1高端花茶上升2健康服务业茶是主力军工降火减肥减压抗癌提神绿茶燃烧脂肪3高价高风险4年平均饮茶量179公斤人12城市5饮茶的人收入比不饮茶的人收入高2286品质偏好85内质12汤色3外形7健康口碑便利滋...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