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

时间:2024.5.2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txt32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20xx-07-12 10:01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 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 (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

(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xx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

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xx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xx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xx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xx年x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第三课 ) 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xx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xx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xx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xx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xx年

(5)19xx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xx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

19xx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xx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xx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xx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

2.18xx年艾小梅 在汉口主办的《 昭文新报 》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 民报 》,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 19xx年《 定军山 》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

2.19xx年,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 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xx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4.19xx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 的诞生。

1. 、 、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xx年代以后 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xx年代末,19xx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第二篇: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老子 庄子 。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

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

3、孟子的思想主张

A、“仁政” B、“民贵君轻” (“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性善论”

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法治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三课 ) 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宋朝的程朱理学:

北宋时期 程颐、程颢

二程基本观点: 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南宋 朱熹

朱熹的理学内容:“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心性论”:性无不善,情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2、阳明心学:“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致良知”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

(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2、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 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是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整个世界在起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3、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 起源于六千年前的“文字图画”。商代形成完整体系,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

4、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楷书:始于东汉,笔画详备、结体严整。代表: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晚唐的柳公权《玄秘塔碑》

草书:起于汉初,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

行书:最活跃的书体,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代表:王羲之《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5、了解元杂剧和京剧的产生:

元杂剧: 元朝时,一些士子与民间艺人一起,吸取杂剧和诸宫调之长,把音乐、说唱、舞蹈、表演融于一炉,形成一种新的戏曲———元杂剧。元杂剧把我国戏剧推向成熟阶段,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

京剧:

背景(1)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局面;(2)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3)乾隆末年,安徽徽班戏曲进京,风行一时。

形成:道光年间,徽班和汉剧互相融合,吸取昆曲和其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

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发展:清朝由北京走向全国;民国时期走向世界。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一课)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君主立宪,三世说)、梁启超(变法图存)、严复(用民权否定君权)。

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康有为把社会划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

梁启超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严复批判君权论,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2)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人民的觉醒

(3)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标志:19xx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刊

2、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发展: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3、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作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自然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史实。

1、传入:19xx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传播:(1)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并刊登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2)广东杨匏安也发表文章《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姊妹篇)

(3)各地出现了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3、论战:(1)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2)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回击胡适,掀起“问题”与“主义”之称。

(3)论战实质:在中国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根本解决问题。

4、扩大;《新青年》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提高工人觉悟。

5、共 产 党早期组织的宣传:各地出现《共 产 党》月刊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孙中山三民主义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

●2、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革命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内容

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实践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进步性:和中国共 产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推动了大革

命的高涨

局限性: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联系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

(第二课) 毛泽东思想

1、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时间

内 容

主要著作

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时期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向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

丰富发展

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

在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工业化道路、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民展,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 产 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三课)邓小平理论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时间

内 容

精髓及指导意义

酝酿

19xx年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

产生

19xx年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

19xx年党的十二大

19xx年党的十三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

19xx年

19xx年党的十四大

19xx年党十五大

“南方谈话”

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第四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1)中国共 产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 产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 产 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xx年党的十六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事 件

代表人物

理论贡献

实践成果

当时的主要任务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实现了拨乱反正,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2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是2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商周时期的重要工具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34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佳答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20xx最新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从本质...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从原始阶段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采用牛耕技术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倾情整理!超详细!超全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倾情整理最细最全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必须具备的条件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货币产生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分封制定义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族宗法制目的巩固...

高中,历史必修1-3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分封制定义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族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

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