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简答+名词解释

时间:2024.4.27

选择

1.常规语音信号的二进制PCM编码采用的是8位折叠码

2.随机脉冲数字基带序列,其功率谱可能包括连续和离散谱

3.AMI码改进为HDB3码后,信息速率和非零脉冲个数分别为无变化和增加了

4.在基带传输系统中,码间串扰增加和信噪比降低,分别导致误码率增到和增大

5.常规调幅的调幅指数小于1,等于1满调幅,大于1过调幅。

6.调频抗噪声性能比调幅更好

7.在调频波中,调频信号频谱的分量,随调频指数的增加而增大 

8.模拟DSB调幅,解调方法只能用相干和解调

9.窄带调频的条件

10.影响基带传输,造成误判的原因噪声和码间串扰

11.对模拟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好的分别是SSB和FM系统

12.均匀量化PCM量化SNR与编码位数n成正比,n每增加一位,SNR增加6dB

13.在线性调制系统中,可采用的非相干解调的系统是标准AM系统 。(相干:常规,双边DSB,单边SSB,残留。非相干:常规

14.由n级移位寄存器产生m序列,其周期为

15.某信道编码方案可检出2(e)[]个错,纠正1(t)[]个错,则其最小码距至少为3.[]

16.在30/32路PCM帧结构中,单路语音信号的比特率为64kbit/s

17.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有效传输带宽来度量。频带宽度越窄,则有效性越好。

18.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接收端最终的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19.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码元频带利用率;信息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20.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差错率来衡量。(误比特率:;误码率:

21.常用广义信道是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22.信道对信号的影响:一是乘性干扰k(t);二是加性干扰n(t)。

23.包络检测的缺点是对调频波的计生调幅也有反应。

24.从抗噪声性来说,WBFM最好,DSB、SSB和VSB次之,AM最差。

从频带利用率来说,SSB最好,VSB和SSB接近,DSB和AM次之,WBFM最差。

判断

1.       在模拟调制系统中,调频是非线性,调相是非线性的。(线性:常规,双边DSB,单边SSB,残留。非线性:调频调相。)

2.       2DSK用绝对码绝对调相,2DPSK用相对码绝对调相,2PSK相干解调。

3.       用非均匀量化目的: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4.       最佳接收机,一定优先于普通接收机的性能。

5.       对于线性分组码,任何两个许用码组成的模2和,其结果仍为一许用码。

6.       语音信号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目的是,降低编码位数,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7.       匹配滤波器最佳接收机又叫输出最大信噪比准则下的最佳接受。

8.       码元速率相同时,多进制数字解调的带宽等于二进制调制信号的带宽。

9.       信道带宽无限大,信道容量仍然是有限的。

10.   相干解调的关键是,必须产生一个同频同相的载波。

求信道容量:香农公式

求调制信号:

求调相信号:

求调频信号:

名词解释

1.高斯过程具有以下重要性质:

1)       对高斯过程而言,广义平稳和狭义平稳是等价的。

2)       对于高斯过程在不同瞬间的值,互不相关和相互独立是等价的。

3)       一个高斯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其输出也是一个高斯过程。

2.白噪声:若噪声n(t)的功率谱密度在()的整个频率范围内都是均匀分布的。不符合则是带限噪声或者有色噪声。

3.调制信道的共性:1.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2.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满足叠加原理。3.信号通过信道具有一定的延迟时间,而且还会受到(固定的或时变的)损耗。4.即使没有信号输入,在信道的输出端仍有一定的功劳输出(噪声)。

4.加性噪声的来源:人为噪声,自然噪声,内部噪声。

从通信影响来分加性噪声:窄带噪声,脉冲噪声,起伏噪声【不可避免,是加性高斯白噪声(高斯噪声是指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高斯分布,白噪声是指它的功率谱密度为均匀分布)】。

5.随参信道的传输媒介共同特性:1.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3.存在多径传输现象。

6.当输入信噪比下降到某一值时,如果输入信噪比继续下降,输出信噪比将以较快的速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解调器的门限效应,开始出现门限效应时的输入信噪比值称为门限值。门限效应是由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引起的。

7.若干路独立的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送称为复用。由于在一个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而互不干扰,因此可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按复用方式的不同复用可分为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两类。

8.信息量:衡量信息多少的物理量。

平均信息量:是指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

9.码元速率:(波特率)单位时间传输的码元数为码元速率。

信息速率(比特率):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为信息速率。

码元频带利用率:单位频带内的码元传输速率。

信息频带利用率:单位频带内的信息传输速率。

10.误比特率(误信率):错误比特数/传输的总码元数

误码元率(误符号率、误码率):错误码元数/传输总码元数

误比特率:错误传输比特(码元、字)数与总传输比特(码元、字)数之比。

11.周期信号:每隔固定的时间又重现本身的信号。

确定信号:可以用明确的数字表达式表示的信号。

随机信号:写不出确定的数字表达式,通常只知道它取某一数值的概率。

能量/功率信号:能量/功率有限的信号。

12.系统:包括若干元件或若干部件的设备。

线性系统:适用于叠加原理的一个系统。

时不变系统:系统内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

13.信号的归一化能能量(能量):信号在/Ω电阻上所消耗的能量。

14.随机时间:能够大致估计事件是否可能发生,却不能确切预测什么时候一定发生的时间。

15.高斯过程(正太随机过程):指n维分布都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过程。

高斯噪声:通信系统中的某些噪声,其统计特性符合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

白噪声: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是均与分布的噪声。【否则为带限(有色)噪声】

高斯白噪声:服从高斯分布并且功率谱密度又是均匀分布的噪声。

16.窄带:频谱被限制在载波或某中心频率附近的一个较窄的频带上,而这个中心频率离开零频率又相当远。

窄带随机过程:若窄带的信号或噪声是一个随机过程。

17.信道: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上用以传输信号的传输媒介。

狭义信道:反涉及传输媒介的信道。

编码信道:编码器输出端到解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恒产信道: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信道,反之为随参信道。

18.衰落:信号包络因为传播而有了起伏的现象。

理想通信系统:能达到极限信息速率并且差错率为0的通信系统。

单边带通信:只传送一个边带的通信方式。

单边带调制:只产生一个边带的调试方式。

19.复用:若干路独立的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

复合调制系统: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制方式形成的复用系统。

地面广播电视:由电视塔发送的电视节目。

卫星直播电视:由卫星发送或转发电视信号,一般用户利用天线可以直接收看的电视广播技术。

20.抽样:将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变为时间上离散样值的过程。

量化:对幅度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

21.信噪比(量化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S与量化噪声平均功率之比。

非均匀量化:量化间隔不相等的量化。

基群:把一定路数的数字电话信号复合成一个标准的数据流,该数据流称为基群。

22.同步复接:在整个网络中,各设备的时钟来自同一个极精确的时间标准。

数字基带信号: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示。

码型:电脉冲的形式。

码型编码(码型变换):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示过程。

码型译码:由码型还原为数字信息。

23.NRZ码在整个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

三元码:用信号幅度的三种取值表示二进制码。

24.码间串扰:码元之间的互相干扰。

理想低通信号:由理想低通系统产生的信号。

25.扰码:用m序列对信源序列进行加乱处理,使信源序列随机化。

解扰:在接收端把加乱了的序列用同样的m序列解乱,恢复原有的信源序列。

M序列:由带线性反馈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序列,并且具有最长的周期,最常用的一种伪随机序列。

26.眼图:将待测基带信号加到示波器输入端,示波器对基带信号的扫描周期与码元周期同步,各码元的波形会重叠起来形成的图形。

27.绝对/相对调相:利用载波相位的绝对/相对数值传送数字信息。

匹配滤波器:输出信噪比最大的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必须与信号频谱的复共轭成正比的滤波器。(多径衰落:多径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都不一样所造成的信息衰落。)

28.频带利用率:码元速率加大,基带信号带宽加大,传输可靠性提高。

29.频分复用信号与时分复用信号的异同

同:都是信道的复用。

不同:时分复用信道在时间上是分开的,频域上是重合的。频分复用信号在频域上是分开的,时间上是重合的;时分复用信号的复用和去复用是通过数字电路实现的,频分复用信号的复用和去复用是通过调制和模拟滤波器实现的。

30.模拟通信:用接收机输出信噪比指标来衡量。

数字通信: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指标来衡量。

31.由于编码时,剩余误差进行只舍不入处理,所以在接收解码时,要加上半个量化级差,以补偿因此造成的误差。

简答题

1.是说明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异同

相同:都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个数,单位频带码元传输速率相同。

不同:信息速率不同,单位频带信息速率不同。

2.窄带调频信号与常规调频信号的异同

相同:①在处有载波分量。②在两侧有围绕着载频的两个编带。③带宽相同。④调制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不同:窄带调频时的正负频率分量分别乘了因式1/和1/,由于因式是频率的函数,所以这种加权是频率加权,加权的结果引起调制信号的失真。另外,正负频率分量的符号相反,说明他们在相位上相差180°

3.试说明数字电话系统为什么采用八位非线性PCM编码。

电话信号动态范围大(40dB-50dB),人耳要求SNR25dB,若采用线性编码,则需要12位,这样总码率高,带宽宽,不经济,设备复杂,况且小信号概率高。

4. 不能采用包络检波的原因

双边带信号在f(t)改变符号时,七号c(t)也改变符号,这时载波就出现了反相点,已调信号的幅度包络与f(t)不完全相同,说明它的包络不完全载有f(t)的信息,因而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来恢复调制信号。

5.误比特率、误码率、误字率的各自含义

错误传输比特数(码元数、字数)与总传输比特数(码元数、字数)之比。

6.在信息速率不变的情况下,对数字信息进行差错控制编码前后的变化

码元速率加大,基带信号带宽加大,传输可靠性提高。

7.FDM与TDM的异同

相同:同是信道的复用。

不同:时分复用信号在时间上是分开的,在频域上是重合的,频分复用信号在频域上是分开的,在时间上是重合的。时分复用信号的复用和去复用是通过数字电路实现的,频分复用信号的复用和去复用是通过模拟调制和模拟滤波器实现的。

8.可靠性指标在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各自含义

模拟通信:用接收机输出信噪比指标来衡量。

数字通信:就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指标来衡量。

9.数字电话系统解码八位非线性PCM编码时为什么要加上半个量化级差。

由于编码时,对剩余误差进行只舍不入处理,所以在接收解码时,要加上半个量化级差,以弥补因此造成的误差。

11.   与AMI码相比HD码有何优势

HD码克服了AMI码长串0提取定时信息困难的毛病。

12.   如何避免码间干扰

如果发送码元波形的时间间隔为T,接收端在t=nT时抽样,就能达到无码间干扰。


第二篇: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1.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8.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1.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12.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1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14.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5.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6.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7.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老龄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8.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9.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20.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21.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22.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23.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24.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2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6.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7.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8.特朗普制: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

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9.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30.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31.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32.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33.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

34.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产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

35.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度量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

36.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37.效度: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38.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39.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序,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40. 论文式测验: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41.客观性测验:以评分客观而得名。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42.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43.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44.教学媒体:是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主要分两类:一是印刷媒体,又称书本媒体,包括教科讲义、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南、学习指导书等等。另一是电教媒体,又称非书媒体、媒体,包括幻灯教材、录音教材、电影教材等。

45.电教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用电声、电光、电磁、电控等技术,进行制作与重放的一种音像教材。

46.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47.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48.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要求。

49.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50.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51.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52. 严格要求与并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并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5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

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54.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55.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6.德育方法:是指用来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57.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58.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59.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60.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6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62.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

63.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

64.体育:包括身体锻炼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两个方面。前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培育,后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保护。

65.体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

66.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中适应面较广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是普通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67.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育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68.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69.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起来的学生群体。它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等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

70.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71.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72.教师的权利:就是指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73.教师的义务:就是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

74.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字处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现、权范围及相互关系等。

更多相关推荐:
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1.内环境:内环境指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稳态:内环境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3.刺激: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整个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4.兴奋性:活的…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1.基本(典型)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2.健康:健康不仅没有疾病和病痛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稳态是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单纯扩散脂溶性的流质分子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脂质双层的跨膜转运称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是指一些非...

生理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的规律性应答称为反射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

植物生理名词解释总结

1渗透势这种因溶质的存在而比纯水降低的水势称为渗透势溶质势溶质势为负值2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3渗透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时玻璃管内溶液上升的高度所造成的压力就叫做该溶液的渗...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1]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病理过程pathologic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病理过程pathologic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一二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1微生物P1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呗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2微生物学P2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病理过程pathologic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

名词解释大题总结

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环境介质是指大...

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各人总结版)

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

北大自考生理心理学试卷总结01-11年名词解释

全或无定律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

生理名词解释总结(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