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时间:2024.4.20

《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沙滩小学  张国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3~44页

【教材分析】

“比赛场次”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题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前面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同,教材中尚未出现计算公式,而采用列表或画图这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去经历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通过对比赛场次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体育比赛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加深了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组对方案”教学中已经学会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问题。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经过几年的学习,他们初步具备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2.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难点:从列表、画图的方式中寻找规律。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体育与数学。(2分钟)

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打乒乓球吗?在20##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运动队的队员们,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全部金牌,获得4金、2银。非常了不起呀!其实体育运动不仅与健康幸福有关,还与数学有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探索数学与体育中的问题:比赛场次(课件出示课题,随即板书)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究。(15分钟)

(一)出示问题一,利用学过的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问题。(5-7分)

1、出示问题一,认识单循环制比赛

师: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国球质量,我校六(1)班将选出4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课件出示)问题是: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认识“单循环制”: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认为应该抓住什么条件?(每两个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我们把这种比赛方式叫做单循环制。

2、学生独立解决。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列表、画图)

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方法试一试,计算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

教师发放《问题解决单》,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交流解决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小结:看来,以前尝过的画图法、列表法还是非常直观简洁的,能让我们一下子就看清楚比赛的场次了。

(二)提出问题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15分)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六(1)班有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师:现在有8名同学要进行乒乓球比赛,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我们发现8名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问题有些复杂,如果按照学过的列表法或画图法一一画出比赛场次比较繁琐,那该怎么解决呢?(找规律)

2、从简单的情形开始,研究过程,探索解决比赛场次的策略。

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开始入手,化繁为简,8名同学的单循环比赛场次有些复杂,我们可以先从数量少的开始研究,可以吗?

方案一:列表找规律

师:同学们,根据你们刚才列表或画图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试着总结出计算比赛场次的策略,并完成课本43-44页中的3个图表。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方案,你是如何找规律的?

师引导学生发现:把8名同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从2名开始研究,到3名,到4名,到5名,找出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小组代表发表想法。

汇报:比赛的人数增加了,比赛场次也增加了。

师:每增加一名同学增加几场比赛?

汇报:当比赛人数是3名时,比赛场次比2名时增加了2次,当比赛人数是4名时,比赛场次比3名时增加了3次……

师:当比赛人数增加到5人时,比赛场次应该怎么计算?(相机补充图表中没有填上的算式:1+2+3+4=10 ,课件出示结果)

方案二:画图找规律

师:还可以采用方案二,通过画图找规律,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2名同学时,只有1条线;3名同学时,增加了2条线;4名同学时,又增加了3条线,5名同学时,又增加了4条线,得出1+2+3+4=10。

说一说:8名同学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总结规律,找出解题策略:5名同学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4;6名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5;以此类推,8名同学时,比赛场次为从1加到7,即1+2+3+4+5+6+7=28,所以8名同学一共要比赛28场。

补充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能不能很快算出结果?(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能不能很快算出结果?)

这些都是等差数列,计算它们的和可以用(首项+末项)×项数÷2。如:(1+7)×7÷2=28

课件出示表和图,重点分析:为什么+2、+3、+4呢?

让学生充分地看图理解,并充分让学生说出从表或图中所发现的规律:每增加一名队员,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所以增加的场数应该是(人数-1),还要说明-1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概括所有的情况:如果有n个人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场次?

根据规律得:1+2+3+……+(n-1)= 比赛场次。根据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得(1+(n-1))×(n-1)÷2= 比赛场次,也就是n(n-1)÷2

(三)问题延伸

1、全班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

提问:根据以上规律,同学们能不能算出更大的数字,假如我们班55位同学都要进行单循环比赛,算一算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

55×(55-1)÷2=1485(场)

2、8名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要28场,如果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

介绍淘汰制比赛规则:淘汰赛是每两名同学之间比赛一场,必须分出胜负,负者被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最后决出冠军。

8名同学进行淘汰赛应分成4组,每组比赛1次各淘汰1名,要4场;胜出的4名再分2组比赛,又淘汰2名,需要2场;最后两名进行决赛,胜者为冠军,需要1场;共4+2+1=7(场)。

小结:每一场比赛都必须淘汰一名选手,8名选手参加,最终一名选手夺冠,淘汰了7名选手,所以比赛了7场。(淘汰几人即赛了几场)

三、体验练习,巩固知识。(10分钟)

1、课件出示题目:比赛结束后,2名教练和8名选手握手告别,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请你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找规律,求出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生上台投影答案,讲评。

9+8+7+6+5+4+3+2+1=(9+1)×9÷2=45(次)

小结:我们能成功地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什么策略?(生齐答: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

2、师:有比较复杂的问题,敢挑战吗?(循环赛与淘汰赛结合)

学校有16个班参加乒乓球团体赛,如果采用淘汰制,一共要安排多少场比赛?如果前两轮采用淘汰制,然后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这样安排比赛共需要赛多少场?8+4+(3+2+1)

四、全课总结。(3分钟)

师:瞧!体育与数学也是息息相关的,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来解答,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寻找正确的策略,就能解答了。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从简单的情形开始?

总结:在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直接画图或列表难以解决,且包含某中规律时,我们就采取“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策略。

板书设计:

比赛场次

单循环     1+2+3+……+(n-1)= 比赛场次


第二篇:《解比例》教学设计


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及情度、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吗?

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

5:7和8:13 1/2:1/3和1/4:1/6

3、 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

14:( )=35:5 ( ):5=4:10

二、导入新知

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

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

三、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呈现情境图,解决实际问题。

⑴、呈现情景图。

呈现校园景色图片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我打算在电脑上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⑵、理解题目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按比例放大”的意思:每条边放大的倍数是一样的。

⑶、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⑷、学生交流,形成方法。

展示学生试做的作业,集体评价。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12:8=15:x

12x=15×8

12x=120

x=10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10厘米。

引导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依据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确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写出相关的两个比,组成比例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教师指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解比例。

2、比较、小结。

(1)、提问:解比例的方法和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方法小结: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其实,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他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3、教学“试一试”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15/25=6/X这样形式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1)、你会读这个比例吗?读一读,并且找出它的内项和外项。

(2)、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3)、方法总结:虽然比例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发现不论是比例的一般形式还是分数形式,都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然后解方程。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解比例。

5 :8 = X :40 X/9 = 7/3

1/2:X = 1/6:2/5 1.5:0.6=x:0.4

2、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求未知数的值。

(1)、12和5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X和1/3的比等于4 :3。

3、拓展延伸。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多少?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2、现在你们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另一个作用是什么了吗?(用来解比例)

更多相关推荐:
《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李凤云教学课题北师大版数学第11册第4344页教材分析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的接触当时球队限制在4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内容是在...

教学比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郭娜学校组织的新课标教学比赛活动已经结束此次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享受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磨砺自己提升自己下...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已有过初步接触当时球队数限制在4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西乡县城北小学张吉荣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等而...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习海月比赛场次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借助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的空间采用对比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球队数限制在4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篇一比赛场次gt教学反思比赛场次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课体育中的数学的一个内容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比赛场次问...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及评价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填写说明1学习目标知识点具体描述语句2课堂教学过程详细叙述课堂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设计依据教学结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以及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等3形成性检测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一组检...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材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

13《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与反思

13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解读关心他人是中华传统美德黄香九岁能温席孔融四岁会让梨时时心中有他人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分别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

“搭积木比赛”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搭积木比赛教学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注意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只有对事物多方面的认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属性抓住事物本质为达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这一目的这节课通过提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是什...

一年级语文上册 平平搭积木教学反思 鲁教版

平平搭积木一年级的课堂主要以认字写字朗读为主本课的流程主要以谈话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导入中落实生字平和搭接着在初读课文中认识生字考虑到集中识字很容易让学生注意力疲倦而且本课的认读生字较简单课文内容也容易被...

比赛场次教学反思(17篇)